交大二附院抗疫日记:感同身受 用心倾听患者心声

交大二附院抗疫日记:感同身受 用心倾听患者心声


交大二附院抗疫日记:感同身受 用心倾听患者心声

来到武汉已经一个多月了,至今我仍然清晰记得,进入同济医院中法院区隔离病房第一个白班的情景。那天,我跟着杨惠云主任查房,杨主任像平常工作一样,打开病房的门,对患者轻声问候,主动向患者介绍我们,耐心询问患者的感受,用心倾听他们在疫情中经历的点点滴滴。我们感同身受,了解他们的不幸遭遇,读懂他们的恐惧忧伤,抚慰他们的心灵创伤,让他们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

案例1 |母亲和妻子都患新冠令他焦躁不安

有一位患者令我印象深刻。第一次查房时,他情绪非常低落,杨主任问他:“感觉怎么样?看你眉头紧皱,有什么事情可以跟我们聊聊吗?我们会尽力帮您!”他不耐烦地说:“不麻烦你们,我不想说!”杨主任接着说:“没关系,你想说话时可以找我们好吗?”查房结束后,杨主任要求各班次护士关注这位患者情绪,做好心理疏导。我第二次踏入病房时,这名患者脸上表情轻松了一些,我趁势问:“您今天状态不错,有什么烦心事可以和我聊聊吗?”这时患者才将一堆烦心事告诉我,原来他八十岁的老母亲也因新冠肺炎住院治疗,老人不会使用手机,他一直不知道老人安危而惴惴不安;他的妻子也感染住院让他心烦;而自己是糖尿病患者,担心用餐后血糖升高影响治疗。了解了患者的烦恼后,杨主任当即安排联系患者的母亲和妻子,并让他和家人通了电话。随后,杨主任又安排龙俊宏老师为患者制定糖尿病饮食方案。当我再次走进病房时,这位患者情绪已明显好转,由不敢吃变成吃不饱,两餐之间还加奶,血糖保持稳定,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案例2 | 老人常常发脾气,我们已经习惯了

9床的患者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由重症病房转往普通病房时,杨慧老师对她说:“阿姨,您积极配合我们护理治疗,您的病越来越好了,现在可以转普通病房啦,三六九往上走,3床、6床你都住过了,再住一个9床就可以康复出院啦!”老太太高兴地哼着小调,被我们护士一口气从重病室推至9床。其实,在这之前,她是我们大家眼里的“难缠老太太”。那是我们这支队伍进入病区的第一个白班,杨慧老师查房时,这位老人说她大便了需要帮助,杨老师二话没说,在隔着厚厚防护服和护目镜充满雾气的情况下,立即给她处理大便,没想到她大声质问:“你给我擦干净了没有?”杨慧老师轻声说:“对不起,我的护目镜雾气很严重,看不太清楚!”她便将刚擦过屁股的纸扔向杨老师,杨老师当时隔着护目镜的眼睛里泪珠一颗颗往下落,难过极了……进入病区第一个班,原本大家还没有完全适应,又碰上这种糟心事,大家心里都很难受。接下来的几次班,这位老人经常向我们发脾气,但我们已经习惯了,大家只好互相安慰。后来我们听说她老伴刚刚去世,之前一直是老伴照顾她的起居,她怕出院后没人照顾,心里特别难受。

案例3 | 这一月的不幸遭遇比这一生还要多

刚刚收治的3床患者,进入病区时情绪非常低落,心情烦躁,经过耐心开导,这位患者终于说出了压抑很久的悲伤。一个月前,她不幸患上新冠肺炎,丈夫为了陪她看病,四处奔波也感染了新冠,并于不久前匆匆离世。她的儿媳妇在家照顾她时也不幸感染了新冠,目前正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而老人患病这一月,在转入我们这里之前,已经辗转于好几家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听到她的讲述,我们为她的不幸遭遇感到揪心!可以说,老人这一个月的不幸遭遇,比这一生还要多!那一刻,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和老人同心,我们发誓一定要尽全力帮助她,每班护士都会关注老人的情绪,经常陪伴和开导她。现在,老人情绪趋于稳定,刚入病区时不食不饮,现在已经可以正常吃饭了,并且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案例4 | 康复后我要捐献血浆回报社会

患者事无小事,尤其在特殊时期。杨惠云主任要求我们每一班战士们把每个患者需求记录下来,争取第一时间解决。于是每天下班后,我们在微信群里叮嘱下一班的战友要给XX床患者带苹果、带榨菜、带糖果;我们在微信群里商讨给患者送多大尺寸的衣物和鞋子;我们熬夜给患者制作“点单沟通”服务卡,为患者折叠千纸鹤……几个星期下来,患者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每次看见我们进入病房,患者都不由自主地爬起来朝我们招手……

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落着泪说:“我们之前是盲目就医,走了很多弯路,是国家“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政策挽救了我们的生命。你们冒着生命危险不远千里来救治我们,还尽力开导我们,我一定配合治疗,康复后捐献血浆回报社会”;另一位患者说:你们不怕被感染,没有抛弃我们,能和我们近距离说话,使我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还有一位患者说:“你们不仅治疗我的疾病,还治愈我内心的创伤,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医患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而我们一直在用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遭遇和心声。三月的江城,各种花儿含苞欲放,我和我的战友们期待护理治疗更加顺利,期待每一位患者早日康复,期待着康复之花在武汉开得更艳!

交大二附院抗疫日记:感同身受 用心倾听患者心声


交大二附院抗疫日记:感同身受 用心倾听患者心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