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八十岁是一种什么体验?

侃聊天下


我每天早上散步的时候,老是遇见邻村的一位大娘,她今年89岁了,有三个儿子,还有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儿,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了,有个在市里,有两个在村里,她住在市里儿子在家建的院子里,另外两个儿子每人一个院子,老人自己一个院子,老伴儿都去世20多年了,老人个子不高,瘦瘦的,啥病也没有,整天乐呵呵的,每天早上散步一圈,下午再散步一圈,还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看看,院子是大儿子的,在家建好了房子,平时大儿子一家都在市里,不在家,院子里有一大片的竹子,长的有一丈多高,很粗很壮的,看着真像山里的竹林,老人说自己想吃啥就做啥,过的很自由,老太太整天乐乐呵呵的,高高兴兴的,看到她89岁的样子,像是活的比我都有劲儿,想到我能否活到那个年纪呢?,能否有他那么好的身体呢?能否有他那么好的心态呢?我真羡慕他,看到她的样子,我不再惧怕我的老年生活,每天还是像这样看着日出日落,平安快乐地过着吧。


赵红杰


人活到八十岁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我说说八十岁的人生活。

我们小区八十岁以上的有十几位。

我们小区这些八十岁的老年人现在都能自理。

我发现人过了八十岁,自己都特别清醒。一位大姐去年和我说到公证处做遗嘱的事情。没有想到老伴看着身体挺好,今年春节过后没有几天走了。这位大姐住院老伴给做饭送饭。谁能想到住院的人好好的,做饭送饭的人死了。

人到了八十岁以后谁也说不清楚了。

我们小区八十岁的人下象棋,自己做饭吃。

人只要自己愿意活着,自己就会找乐儿。

我们家我做错一件事。我大姑姐夫去世以后,我们老两口觉得,让孩子们陪着老太太过100天吧。这件事我错了。我的大姑姐本来自己能自理,让孩子们陪着大姑姐什么也不会做了。孩子们这一陪,把大姑姐害了。现在我大姑姐85岁了,全靠孩子们轮流照顾。

人呀,其实就是有奈无奈。没有人照顾一个人也挺自在。有人照顾反尔越照顾事越多。

我娘活了97岁。95岁的时候还帮助我做饭。

老年人只要自己不天天想着我多大岁数了。

老年人自己孝顺了父母。这样的老年人长寿。

我是春韵刘姥姥:八十岁的老年人都是善良的人。这些老年人都是很幸福。

2019年10月2日星期三 农历九月初四


春韵刘姥姥


我1940年6月生,离80还有6个月,从1950年上学,53年高小毕业在农村上民校1958年考取水利中专毕业后在水利8年,公路20年,城建16年,到环保退休,一生从事土木工程建设事业,业余爱好文学,身体健康,比老伴大2岁感情很好,60岁退休开始高血压,吃遍各种偏方也沒医好,但控治的正常,这时很多人要聘我为他帮助去承包土木工程都被我拒绝了而搞起自己的爱好,在省文化厅领导的鼓历下搞起了长篇曲艺创作,买台电脑不会打字就用手写,书出版了很有销路就将应得的稿费要书自己去卖跑遍了周边县城越卖越有兴趣,63岁又创作出版第二集更有了激情,那时觉得自更年轻了,因而参加社会上各项活动游山观水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而且也体验增长了生活,真是赶上了二春。接着又出版了三部作品,70岁查体得了糖尿病,用尽各方只能控治好血糖血圧,自巳除看书写字玩电脑和老友拉呱,把过去的恩怨全都忘完,正天心情开郎,这时又增加一个智能手机更有乐趣了,72岁开始整理收采县的历史和党史,帶领孙女,外孙女,孙子编写(伯乐故里五千年),通过8年的时间至今80岁,完成出版。身体血脂升高开始吃药了,我的心态就有钱有势有东西,不如有个好身体。


小九194888156


我父亲89,母亲79。

父亲部队转业到地方,一直在机关从事人事工作,母亲在农村,因为我的姥爷和两个舅舅都去世了,赡养姥姥的义务落到母亲身上。姥姥不愿意住城市,妈妈也自然而然待在农村,,直到姥姥去世。父母一直分居两地。

直到父亲离休,从城市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才团圆。

本以为一家人在一起,是件好事,可是因为父亲长期不和我们在一起,忽然团聚了倒是觉得别扭。父亲脾气爆,我们对他除了陌生就是害怕。父母之间也没有了以前的相思和客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生争执。就这样磕磕绊绊20多年。

现在父母都老了,脾气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的小了,走路的节奏也慢了许多,老年斑多了,一口好牙剩下的只有又黄又黑的牙根了。父亲的目光柔和了,对母亲也轻声细语了,尤其对隔辈的孙男娣女,疼爱有加。

我们工作之余,常常回家看看,愿天下父母心都安享晚年





有尊严的老去


我是1940年3月10日出生在齐齐哈尔,4岁回山东东阿老家,1961年青岛上学,离80岁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身高1、77米,现在体重90公斤。一生曾经患过肺结核、鼻窦炎、胸膜炎、腔隙性脑梗塞、肠梗阻、间歇性房颤、输尿管结石、眩晕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现在眩晕症时有发作,步态蹒跚不能远行超过一公里外及高血压外,其余疾病均已痊愈。年近八十回顾一生,曾经有过“过五关斩六将”也有过“走麦城”,一切都不在去计较。活在当下,过好今天,忘记昨天,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不求死,不怕死,不埋怨,不吸烟,不喝酒,不造谣,不传谣,上网聊天,看国家大事,听美妙音乐,看影视电影。自寻快乐。


TXZJWS


我虽然没有80岁,但我身边有很多80多岁的人。

我从我的角度来看一下,人活到80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母亲今年88岁了。

还有严重的心脏病。最近她上医院看病,由于她几十年来只相信一个老大夫。最近她又到他的门诊去看病了。

当她走进医院诊室的时候,老大夫都惊呆了。老大夫不由得自言自语:还活着呢!我都不见得能活这岁数。

这就是80多岁的人给别人的一种感觉——很高寿啊。

八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数生活难以自理。80以上能够生活自理的人占少数。这主要源于年轻时干活干的少,或者说年轻时生活不节制喝酒抽烟。

我家门口一个修自行车的老师傅。87岁了,天天出摊儿修自行车。他的朋友才七十多岁,经常坐在身边,但是必须要拄拐了。二者的唯一区别就是一个年轻时不喝酒,一个爱喝酒。

所以要想活到80岁能够生活自理,能够健康必须年轻时就要戒烟戒酒,年轻时就要多运动。

人活到80岁后,如果生活能够自理,那还是不错的。虽然同事朋友都渐渐远去,越来越孤独。但是自己已经到了人生最自由的时代,没有人能够管制自己了。自己就是这个家族最大的长辈。

这个年纪最大消费在吃药看病。很多老人都要定期去体检或者定期医院住院。

睡眠问题和行走问题,大概是这个年纪老人最大的障碍。

绝大多数老人在这个时候都需要儿女的陪护。但是这个时期儿女一般都是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家里担子也很重。

建议雇保姆或者直接上养老院。本来想多聊几句,但是感觉话题太沉重。


孟可的思想空间


我今年85岁还差一个月另9天,老伴去世10年了,我一个人独居,吃喝拉撒一切正常。我有两个智能手机,一台电脑💻,一台电视机,它们就是我的朋友,轮流换着玩,每天外出走路一万多步,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想穿什么衣服就在网上买,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反正武汉市交通还方便,公共汽车🚙,地铁四通八达,还不用买票。一年730次,也用不完。没有人和我说话,就小声唱几段戏曲,京剧越剧评剧豫剧黄梅戏都可以唱几段,不发愁,不生气。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我还想再活5~8年。耳不聋,眼不花,牙口好,身体健康,吃么儿,么儿香。不足之处,就是打字慢一些,键盘太小,不能盲打。很在进一步学习呀!


水墨丹青3594


我的岳母今年八十四岁,出于我对她的敬重和感情的深厚,在此文中就直接称呼她母亲,半个儿子也是儿。

母亲八十岁生日那一天,她的后辈60余人,为她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八十大寿。当天请来了婚庆公司主持,上午十点,活动开始。幸福大家庭的全体成员进入会场入座,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音乐声中,母亲健步地走上主席台,向她的儿孙及重孙致以亲切的问候。随后在《母亲》的音乐声中,按辈份顺序陆续上台,每人先和她一个拥抱,再给上一个红包,表示生日的祝福。60余人站在母亲两边和后面,一张超大的全家福让每一位温暖幸福。

母亲的生日蛋糕,做的特别精致,八层蛋糕寓意着八十大寿,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母亲和全家人一起品赏着蛋糕的美味。随后母亲和她的五个女儿和儿媳,以及孙女这一辈,在舞台上扭起了东北大秧歌,母亲挥舞着红绸带,也是紧跟节奏,笑得那样开心。她的孙子跟着她边跳边唱着《爷爷奶奶和我》,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母亲养育着六个儿女,受尽了生活的艰辛。父亲的身体不好,过早去世,她含辛茹苦把儿女一个个抚养成人,为他们成家立业。一生的勤劳,到了八十岁还是停不下来。她仍然每天为儿孙做好一日三餐,大部份家务还是她操劳。

她的身体如今还是那样硬朗而健康,心态如同年轻人一样,笑容满面。种着菜园吃着纯天然绿色的蔬菜,有时还分些左邻右舍。稍有闲空叫上三位,对麻将特别爱好,乐在其中。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机会,她就和晚辈一起到全国各地旅游。82岁那年,母亲坐上了由武汉飞往深圳的飞机,实现了她航空的梦想。都说八十四岁是一道坎,而母亲在这个年龄,仍然尽情地享受着每一天的幸福人生。

我好想好想活到八十岁的那一天,能有着母亲的心态和健康,能有着母亲一样的幸福和享受。当我过完八十四岁的生日之后,无论哪一天没有痛苦而优雅地老去,这就是我最好的往生极乐。





朱八戒CC


对于80多岁的老人的生活体验,我说说与我同村,并非同姓而同“辈份”的一位老人的轶事。

老人育有三女一子,也许是在生产队做专职饲料员的缘故,没有出过啥大力,身体一直还算硬朗。82岁的以前每年总要喂一头牛,以前是用来耕地,后来只为年底卖了零花。这喂牛也不是省心的活,割草、担水、沤粪,老汉还是做得应手。只是老婆小他十多岁,分家不分户,老在女儿家来回转悠着,即使回家了也是另居他处,没钱花了,只找老汉要。拿钱走人,不给大闹一通。为了避免丢人,老汉总会一百、一百地给。

老汉也有儿子,只是老两口大半辈子都东趔西趄的,也许儿媳看了样了,说啥两个老人,一个也不要。任其老两口各自生活,儿子也没办法,钱由媳妇管着,不能给父亲,偶尔去担水还是背着媳妇去的。

日子也过得挺快,就在82岁那年,老汉的孙子都要娶媳妇了。儿子一家还是一致同意接父母一起过,老两口本来关系就那样,死活也不凑到一大家子过日子。儿子“妥协”了,只是让老父亲把牛卖掉,从此不再喂养。老汉牛买了近9000元全交了儿子,给他老两口置办棺材。

老汉每天在我店买两个饼子,买1元的面条,他说这是一天的口粮。早晨饼子就着罐罐茶,中午熬茶的柴火炉子上搭上炒勺,水烧开,下面条,再煮几个白菜帮子,肚子吃饱就行。他从不吃油、肉之类的营养东西。整整买了三年多,每次来瓜长蔓短,喋喋不休。总给我说,他内脏很好,还是低血压。平常没啥病,就是感冒,西药吃了过敏,打几针就好了等等的话。

心态很是乐观,我还开玩笑地说,八十岁阎王叫你商量事。你咋还活着?他总是说,死不了啊!其实,他家的变故也挺多的,40多岁三女儿离婚了,孙女也离了两次婚,就是刚结婚两年的孙子媳妇也离婚了。我虽没直接问,话里话外,他竟然都不知道。只是老夸重孙多机灵,他领的养老金、高龄补助总共158元,都让儿子领着。儿子隔三差五才给他50元。

都有好几天不来买饼子了。结果村里人都赶去帮忙了,说这个老汉没生啥病去世了。就连儿子也不知道他父亲什么时候去世的。当发现时,老人身体早已僵硬,像睡着了一样。那年老人刚刚85岁。

人都期望自己长寿,享受天伦之乐。这要看老人处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像这位老人,活个80多岁,如遭罪一般,“无疾而终”,何不是最好的结局呢?


为生活而提神


我今年81岁了,你问活到这么大岁数是一种什么体验?我的体验就是时间过得太快了,还没等好好品味生活就变成老头了。有时也盘算这八十多岁夠幸运了,因为儿时的玩伴有不少己经故去了,也听到了中小学和大学时的同学有不人去世的消息,特别是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尤其是男人能迈进八十岁行列的有点难度。而且过去父辈们活到六十来岁就拄上拐棍了,现在的人八十岁也不用拐。总的来看现代人寿命明显长了,得益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得益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还有遗传基因也是一大因素。就我个人来说,自小学起特别喜爱体育运动,青少年时代身体基础打得好,底子好,连头疼感冒都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