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字书法可不可学?有哪些好的集字书法值得推荐?

惊龙轩


集字书法当然可以学。

古代王羲之行书重要传承碑刻《圣教序》,就是怀仁和尚等人受皇帝之命,花了前后20年时间集字而成的作品,是我们现代学习行书的不二法门。

宋代四大行书家之一的米芾,也是从集古字开始学习书法的,他的经验就说明集字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集字学习至少有三方面好处:一是开阔眼界,择优而学;二是由临摹入创作,道路更近;三是不仅习字,更能欣赏优美的文字内容。

除了古代留下来的集字作品以外,现代也出版了一些集字作品,可供临摹学习,附图几幅如下:

01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世事关情少,渔家寄宿多。芦花浅淡处,江月奈人何。(送苏修游上饶)

02

正当楚客伤春地,岂是骚人道别时。俱徇空名嗟欲老,况将行役料前期。劳生多故应同病,羸马单车莫自悲。明日相望隔云水,解颜唯有袖中诗。(答皇甫十六侍御北归留别作)

03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04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岑参寄闺中)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集字书法可不可以学?

我先给大家说一说集字书法的问题。集字是把某一个人的书法作品收集起来,在其中挑选出需要的字,组合成新的作品。传说梁武帝对王羲之书法十分喜欢,他将得到的一千个不重复的王羲之的字,让大臣员外郎周兴嗣重新编写。周兴嗣接到圣诣,费尽心机,整整一个昼夜,把这一千字按四字一句韵文编写成了一篇社会百科。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千字文》。这也是最早的一篇集字书法作品。可惜这件作品没有留传下来。

集字书法肯定可以学习。虽然,古代的集字书法作品,由于受条件限制,只能是以刻本翻拓的办法来制作。很多的细节无法还原。对古人来说,问题不是太大。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笔法方面的训练,能够有透过刀痕看笔痕的能力。我们现在的人在这方面就存在困难。因此,在学习集字书法时,不要在初学阶段。应当在掌握了一定的笔法以后再去学习。



集字书法最大的缺点是,作品的行气不能如墨迹作品一样的贯穿全局。这在整体的章法学习上对初学者也不利于学习。集字书法是把书法家各个时期的字不分先后的进行组合。很难做到气韵连贯。


历史上最好最负盛名的集字书法作品,便是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这是怀仁耗费了二十五年时间才集成的。古代的集字作品,基本上是以王羲之的字为对象。除了《圣教序》外,还有一篇《兴福寺半截碑》,集字的水平远远不及《圣教序》。另外宋代书法家米芾也集有一篇《草诀百韵歌》。这是学习草书的入门教材。也非常有名。

现在的集字作品,可以在电脑上制作,能够把墨迹作品都可以制作成。作品包括了许多古代大师级的作品。内容相当广泛。但是因集字者在书法方面的修为不高,集字只是把需要的字组合起来。并没有在行气上下功夫去做。一篇集字作品的完成,比书写一篇作品费时很多。在古代,因为没有照相、复印技术,印刷术也十分落后,集字,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还原优秀书法家作品的方法。集字刻版以后,就可以大量的制作拓片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当然这个大量,只是相对于当时而言。



子衿书法


我是一人。集字书法算是一个雅趣。

集字书法当然可学,我们现在当代书法家的字帖教材,也是经过挑选集合而成。

集字是书法术语。指将某一书家的字迹搜罗并集成的书法作品。

书法爱好者都知道和学过集字帖《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学习行书最佳范本。

每每说到集字帖,总会说到书圣王羲之,历史上有非常多的人集王羲之的字成文。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一个简称,如果把所有信息完全写出来就是:怀仁和尚集王羲之字,拼凑出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

据说怀仁和尚花费二十几年的时间集王羲之的字成一块碑,集字碑、集字文非常不容易很不简单。

唐太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有很多版本。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碑》,王行满书《招提寺圣教序》,《同州圣教序》翻刻自《雁塔圣教序碑》。

上图是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很多人学习褚遂良的字就是学《雁塔圣教序》。

为什么《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集字而成有些人直接简称《圣教序》,唐代著名书法家明明也写过,谁谁也写过。书法是白纸黑字,相通内容通篇看下来,当然是《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所有关于圣教序中最优秀的。

集字可不可以学,当然可以学。集字并不容易,集字凑成一篇文章,并不只是几个字,需要考虑很多很多。所以就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除了王羲之以外,其他书法家集字文极少。

上图也是集王羲之的字而成的碑,兴福寺僧大雅集王羲之书半截碑。

我们现在很多书法家的教材,都是挑选自己写得好的字集合而成。

比如当代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先生,他有个非常知名的书法电视节目《每日一课、每日一字》。

田蕴章先生边说边写,示范单字的楷书、行书、草书。每次到节目结束时候,会放出这个字的楷行草三种,很多时候视频演示的字和最后示范的字有差别,因为田蕴章先生又重新写过挑选自己满意的。

不只是田蕴章先生,所有书法爱好者或从业者,肯定都会反复写几次挑选自认为最满意的,这就是一个集字的过程。

一人有感

为什么书法有人说是要下死工夫的。每多写一个字,多练一遍可能都会,后来写出来的可能会比前面的好。

我们现在书法家们的出版的字帖,都是经过自己或者出版社精心挑选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存至今王羲之的集字文,集字碑最多。因为王羲之的单字非常的优秀,虽然字的风格不十分突出但是把字集合放一起风格很统一,有人说王羲之的是“中和之美”这个词非常好。

如果想要练行书,想要写好行书,一定多临写《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最好的行书范本,适合所有阶段。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集字书法是可以学的,理由如下。一,平时练习的时候,大篇幅的对临,可能会顾此失彼,如果有一天见到集的联句或一首诗,忽然有一种新奇感,一下子有普通关心提到重点关注的高度,这时,甚至会发现新奇点,觉得自己平时太粗心,熟视无睹,只有把字拿出来后,才有更新的发现,这大概就像是照相时,聚焦的效果吧,对一个字的认识有更加清晰的感觉。二,有助于对章法的理解,集字的过程大多是一种重新组合,一个字改变了环境需要恩考与新的邻居如何处理好新关系,主要是之间的协调关系,比如对正,间距,倚侧等等,有时甚至不是从一本帖里选字,从一个书家其他字帖里选字,还存在一个大小问题,到了新环境要适当放大或缩小,在重新布局的过程也是对章法的一种锻炼。三,集字的过程,还有一个相同字之间的选择过程,书家在写同一个字时,会有多种变体,在选择时考虑哪一个放在这里更合适,经过反复比较和推敲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记忆一个字和如何变通非常有好处。





冯凯8709


集字书法可以学。《怀仁集圣教序》就是集字书法,很多人都学。市场上销售的《欧体集字春联》、《颜体集字春联》、《赵体集字春联》、《隶书集字春联》、《汉简集字联语》……这类字帖都是很好的临摹范本,即可以用于基础训练,还可以用于模拟创作。

集字书法的特点是,完全保持了原帖的字形风貌,一般情况下,单字结构问题不大,但是,当排列在一起的时候,美中不足的是,字与字之间缺少意连,导致气韵不通畅,字体大小变化、呼应顾盼关系受到限制,造成节奏与律动不明显。因此,在学习集字书法的时候,如果是模拟创作练习,只能把集字当作初稿(参考样品),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对直接影响行式篇法的问题格外注意,并且进行合理的技术处理,比如,将个别笔画关键细节,甚至某个字的姿态,适当的变动一下,使其破除死板,气氛活脱。

以上是我的理解。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问了一下,得到的回答是,看集字的水平。可,或不可。

原书写者,原本的上下两字往往气韵连贯。又比如同一字处于不同的地方写法和形态可能大相径庭。

好的集字读懂其中的韵,集字的作品也宛如一气呵成。反之就可能气韵上断断续续,尤其是行,草,行草…


tigerinncai


可学。书法集字,是从临摹走向创作的重要桥梁。可以说学书法的人,人人离不开集字练习。有人说从来没有集字,那是因为没有认真临帖的缘故,从一开始就“随心所欲”。故集字书法可学。好的作品很多,个人比较喜欢欧阳修的欧楷,很美观大气,也正在苦练中!


天道酬勤yzy


幸亏之前有集王羲之圣教序,不然又会有一大批懂书法的炮轰集字[捂脸]


耕雲1


可学,喜欢的字都可集。集是仿创。


用户58688247530


集字书法的碑贴是可以学的。而且好集字碑贴不少,关键要看学者的喜好和个人条件,比如王羲之的《大唐聖教序》就非常好,从楷到行再到草的感觉其中都有,又不失王字的个性和风格,所以个人己见临学聖教序是非常不错的学书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