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教孩子时,面对孩子的磨蹭和不专心,比喊,吼叫,威胁,恐吓,更好的方式是什么?

wm无处安放的心


孩子磨蹭和不专心,用吼叫威吓的方法,是采用了对孩子暴力压制,从而起到让孩子顺从自己。

但这一招为什么通常都不管用呢?

磨蹭和不专心通常是,在家长让孩子做作业或者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上发生的。如果让孩子玩他喜欢玩的游戏,孩子一定第一个冲上去,从而看出磨蹭和不专心,是孩子在情绪上故意与大人不配合。

当孩子有了小情绪时,家长想让孩子顺从自己才去了暴力,镇压的方式,但保证总是会被推翻的大禹治水都知道只能书不能读,这就跟孩子的情绪一样,强迫孩子听从自己这种做法往往效果很差,而且不能持久。



那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与孩子沟通陈述,利弊直接沟通,永远是最好的,但道理人人懂,为什么家长都做不到呢?

首先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家长觉得跟他讲道理说不清。其次可能是因为孩子们有自己的理由,讲道理说不过,但必须要让孩子听自己的。因为家长总是为孩子好。

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这毋庸置疑,但是一味地强迫孩子只会适得其反。一旦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只会背离家长的初衷,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自主能力的人来尊重平等和他陈述事情的利弊,让她自己做选择,而家长在背后做好舆论的引导。

一位阿姨曾经跟我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她女儿小时候不好好读书,阿姨就告诉她不好好读书,只能出门扫垃圾。于是她给女儿买了一把扫把,让女儿一天不上学,到小区门口去扫垃圾。

结果才半天女儿就逃回来,背起书包就要去学校,她对妈妈说:妈妈我还是好好读书吧,扫垃圾太难了,还是读书容易些。

强迫孩子是最懒惰的管教方式,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让孩子从心底信服。



孩子不专心磨蹭需要增强安全感

在游戏力,这本书中作者劳伦斯科恩博士写道:专注力和安全感是有很大的联系的。

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很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试问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又怎么能专心读书呢?

他一定是将自己牢牢的保护起来。所有的心思都在于抓取一切能让他分散不安的注意力,以及抓取一切能产生安全感的事情上。

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一定是和父母的沟通产生了障碍,这种障碍并不是能通过一两次谈话,就打通的。

需要父母长时间的耐心陪同,通过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玩耍的与孩子增进亲密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