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自刎,項羽最好的結局

秦朝末年趙高得寵,秦國的暴政愈演愈烈,天下有識之士紛紛揭竿而起試圖推翻暴秦的統治。而項羽是最有號召力的,他立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王,仍然尊稱為楚懷王,項家又世代為楚將,因此人們紛紛加入項羽的隊伍。項羽勇猛善戰,可謂叱吒一時,最後卻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結局太過悲涼。

烏江自刎,項羽最好的結局


後人無不感慨項羽自刎這件事,李清照有詩云:江東底子今猶在,捲土重來未可知?世人誇讚項羽時往往會引用此詩,表示項羽若不自刎,鹿死誰手還要另說。但李清照寫此詩並非專寫項羽,而是用來諷刺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只是不便直接寫出而已。項羽自刎時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不佔,即便渡過烏江,也不可能再續霸業。

烏江自刎,項羽最好的結局


天時已過

秦朝末年暴政是農民起義的根源。“苛政猛於虎”,老百姓因無法生存才會奮起反抗,若待天下大定之後,人們安居樂業,那是決計不會造反的。項羽起兵之時也正是百姓快活不下去的時候,這時百姓生活艱難,也願意跟著項羽起兵,推翻秦國以求得生計。項羽烏江自刎時,除了各路諸侯已然成了氣候,想要重新拉起一支隊伍就沒那麼容易了。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項羽已經沒有了再起兵的時機。

烏江自刎,項羽最好的結局


地利不在

項羽一把火燒了咸陽宮,便無法再在咸陽定都,於是他選擇了戰略地位極高的彭城(今徐州)作為都城。但此時劉邦在關中,韓信在齊地,這就造成了項羽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東面剛得勝西面戰事又起,不得不兩處奔波,且無法在任何一線取得完勝。漢、楚對峙時,韓信攻克河北,打敗了齊、趙兩國,殺死項羽手下大將龍且;彭越則不斷騷擾楚國,斷絕楚軍的糧草,使楚軍匱乏;曹咎不聽命令私自出兵,被漢軍大敗,物資盡失。項羽的地盤被一點點蠶食,大將一個個戰死,糧草又消耗殆盡,最後被圍垓下。

烏江自刎,項羽最好的結局


​人心盡失

秦無道天下共伐之,項羽想憑武力取得天下,卻步了秦朝的後塵。項羽每次勝利之後,不是“坑降卒”就是“屠城”,其殘酷程度不亞於秦,雖然得城,但民心盡失。分封諸侯時,自己的領土明顯多於其他諸侯,使各諸侯心生怨念,產生嫌隙;事後又殺楚懷王,不得人心。外部樹敵,內部軍心渙散。項羽長期兩線作戰,糧草又被彭越截斷,兵卒自然是疲敝不堪,士氣低落。劉邦聽從張良不要“養虎自遺患”的觀點,乘勝追擊,將項羽圍在垓下。項羽帶著八百人突圍,最終被漢軍包圍,自刎於烏江邊。


烏江自刎,項羽最好的結局


項羽死前曾對手下士兵說“天亡我,非戰之罪也”,這話大概是太史公想象的,畢竟當時突圍的楚軍包括項羽在內都已戰死,但這句話確實符合項羽西楚霸王的風格。

兵法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項羽一手好牌落得如此結局,非天亡項羽,戰之罪也。即便最終項羽聽從老者勸告,渡河成功,但天下大勢已定,沒有了捲土重來的機會。項羽一代霸王,又怎麼能接受如此結局?烏江自刎可能是項羽最好的歸宿了!最後用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作為結尾:


疊題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