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于古代诸侯,君王,霸者而言,他们如果想要成就大业,完成王霸之事,那么必须要有,“人,财,权”的支撑!此三者,缺一不可。

曹魏开疆始祖曹操,他虽然生在宦官世家,但是他从来不气馁,更不因此感到羞愧,而是私下学习各种,兵书,兵法,而《孙子兵法》就是曹操的最爱,曹操不但读完了整部兵法,而且还对其理解透彻,每个章节都自己加以注释,可谓是深得兵圣孙子老师的见解!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曹操,能够读完兵圣的大作,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自己全部消化掉其中的战略思想,这一点要比现今只会讲大道理的班主任起码要强上数百倍!

因为曹操对军事的透彻了解,因而他早早地便学会了随机权衡之术,遇到问题他会随机处理,不会跟一般的文官一样,遇到难办的事情便秒怂!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乔玄,何颙,许劭都是当时比较知名的名人,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他必是可以稳定天下局势,修复破碎江山的英雄!后来,果不其然!曹操率先反董,一举成功获得无数人的支持,收获无数粉丝。后来的荀彧,邓志才,郭嘉等人无不是曹操的粉丝。

其实在曹魏集团远不止,郭嘉,荀彧,五子良将,这些人。除了他们这些名人之外,还有部分小众人士,倘若没有他们,相信曹魏集团也不会如此发展壮大!在曹魏集团都有哪些小众人才呢?今天就来说一说,此人是曹操错过的将才,他叫王平。当年,王平跟随曹操参加汉中之战,不过由于战败王平投降了曹操,后来环境在蜀汉发达,位居要职!而此前,王平虽然人在曹营,但他只是一个小角色,未受曹营重视!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非常幸运的是,曹魏一直任用此人,这个人虽然官职不大,但是作用却不小,他生平只打过一次大的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诸葛亮都佩服此人的才华与气节!

220年,在曹操死后,此人开始发挥出重要作用,他最主要的功劳就是扶平河西各郡,得到朝廷及蛮夷人的共同认可!不过,他一辈子最大的功劳却是成功阻止了诸葛亮北伐的进度,也给魏延长了见识!可以说,堪当姜维,廖化等人的楷模!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人是谁呢?其实,他就是曹魏有名的悍将,他叫郝昭。此人深得曹操,的军事文化。打仗的时候不拘礼节,时常挖掘死人的棺材板来作为攻城的器具,这一点跟曹操的做法可以说是出奇的相似。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兵数万,突然兵从天降一下子来到陈仓小城,本想着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好一把拿下陈仓作为后续拿下曹魏中原长安做准备。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实诸葛亮此举也是经过深思之后才做的决定,其一蜀军刚刚北伐受阻,曹魏方面没有料到蜀军会如此神速再发动第二次进攻!其二,曹魏方面兵力空虚。如果,能够迅速拿掉陈仓,那么日后蜀军进攻长安,将大大的提升效率,最起码可以以陈仓为根据。储存粮草,制造兵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当诸葛亮兵临陈仓城下之时,却发现城防工事早已加强,而且城中也有兵士在把守,而带头的这个人还是他甚为忌惮之人,他就是郝昭。此人在,河西的威望诸葛亮是知道的。也知道此人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主儿,因此派遣了靳详两次去说降于郝昭,结果怎么样呢?“史料早有记载:人兵不敌,无为空自破灭。”(资治通鉴),意思就是尽管来打好了,打不赢我也认命,与城共存亡!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兵力悬殊:诸葛亮所率兵力大概3万左右,而陈仓城池内只有1000余名兵士。诸葛亮以为占有人数优势可以一下子拿下陈仓,不料情况并不是他想的那样。

蜀魏,交战情况分析。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一回合:在北伐期间,诸葛亮能用的善战大将已经为数不多,赵云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第二次北伐时,早已在家休息。他这次攻打陈仓带了谁呢?正是猛将魏延,诸葛亮下令让魏延攻城!《资治通鉴》记载:“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魏延的打法,其实比较普通,就是让人架起云梯来攻城,然而郝昭却让人射出火箭,把云梯引燃,最终敌人败退下来!如此一来,第一回合算是魏延输了。

第二回合:诸葛亮见到用云梯的传统打法在郝昭面前根本行不通!于是又改变了作战方针,这次让蜀军用冲城车,直接冲击城门,只要把城门冲破,那么城池也就破了!怎么对付冲车呢?郝昭想到一个办法,用粗大的绳子连接大的石磨盘,这个东西就是以前磨玉米粉用的大磨盘(现今农村或许仍然可以见到!),有了这个神器,又一次将蜀军的进攻打退了。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三回合:云梯、冲车皆被打了下来,何以取胜呢?在诸葛亮的指挥下,蜀军这次又用上了新的器械,“井阑车”(古代攻城的器具),这个家伙可以远离敌人的射箭范围,而且杀伤力还不小!这次郝昭又将怎么应对呢?前面分析过,这个攻城车杀伤力很大,郝昭方面本来就兵力不多,人员方面不能有太大的伤亡。因此,这次郝昭打了稳妥战。史料记载:“昭又于内筑重墙”郝昭,这次让人在城中筑起了重墙,如此一来,便可有效的防止攻城车投射过来的石块及火炮,从而最大的减小失败率及伤亡率。这次郝昭又占了上风!

第四回合:前面三个回合,蜀军皆没有占到便宜。这一次,蜀军打算怎么对付郝昭呢?其实方法有些前卫了,孔明亲自下令让魏延,“挖地突”这个是什么玩意儿?说简单一点,就是挖地道,这个在中国近代叫做“地道战”。然而,孔明把此战用到三国时期,理应可以打赢。然而,实际情况呢?郝昭方面,也在城中发现端倪,于是他来了一个更拉风的搞法!“穿地横截”意思是,直接挖一条道来截住魏延兵士的地道。如此一来,此法又宣告终结!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一辈子只打一次硬仗,却让魏延佩服得五体投地


经过此四个回合的交战,曹魏援军即将到来,蜀军无奈退军。其实不难发现,郝昭这个人,就像王平一样,非常忠心。而且本事也是非常大,能力不错。而且郝昭也是在魏延处于巅峰水平时,与魏延交手而不败的将领!像他这样一个人,可惜却在打了这次硬仗之后便去世了,或许是与诸葛亮交战太费脑子了!倘若郝昭不早死,或许司马懿不敢乱来!毕竟,诸葛亮都没打赢的人,他司马懿要造反,肯定得掂量掂量…

作者:凡人侃史。越是小众的历史人物,越有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