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内的排名前五的大学,你了解吗?

老魏说高考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上海市的好学校太多了,厉害的高校也着实不少。菜鸟也大概整理了一下,大家可以看看,希望能有一点帮助。

一、上海市的985高校名单


说真的,菜鸟还是不太习惯“双一流”高校这个称呼,还是喜欢原来的985高校的那种说法,老一辈的说法总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当然,这只是菜鸟自己认为的,没有别的意思。

二、上海市排名前十的高校


题主的问题是排名前五的高校,菜鸟放这个前十的排名,大家自行截取就行了。如果让菜鸟来排,那还是以985和211高校的排名为准,这样菜鸟觉得更加权威一些,毕竟好多野榜的排名只能看看,当不得真。

三、上海市的211大学名单


菜鸟觉得,如果要排名的话,这个榜单其实就很不错。如果要排上海市前十的大学,菜鸟就会这样排名,这个榜单几乎雷打不动的放在这里,只有这个排名菜鸟才觉得稍微靠谱一点。当然,这只是菜鸟自己个人的想法,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菜鸟大师兄


上海市有39所本科院校,其中985院校4所,分别是复旦、上交、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上海市还有除985外的211大学6所,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
那么,上海排名前五的大学有哪些呢?我们先来看看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前五位的是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这其中,前四所大学都是上海市的985重点大学,入选一流建设大学名单,实力不用多说。位居第五的上海大学,有两个学科获评A-,但是没有A+学科,倒是位居第六位的华东理工大学有一个A+学科,也就是说上海大学的顶尖学科不占优势。

我们再来看看2019年软科上海市大学排名:

在2019年软科上海市大学排名中,位居前五的是上交、复旦、同济、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

在2019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上,上海市排名前五的高校是复旦、上交、同济、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位居华东理工大学之后。

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上,上海市排名前五的大学是:复旦、上交、同济、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在2019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上,上海市排名前五的高校是:上交、复旦、同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

综合以上榜单我们可以看出,前四名争议不大,只是复旦和上交谁是上海第一高校的问题,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位置比较老靠,争议的另一焦点就是上海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谁能位居第五的位置。

其实,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各有优势各有千秋,复旦人文学科实力强大,而上海交大在理工类学科上实力完胜复旦。不过,从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上来看,复旦大学要略高于上交,从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来看,复旦也略胜一筹。


再来说说上海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大学,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市属211大学,就学科实力来讲,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都非常不错。上海大学的社会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都是强势学科。因此,两所高校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可以说上海大学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但从实力上看,华东理工大学更胜一筹。你说呢?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静助学


我发现挺有趣的,TOP2都是公认的,但以下就不太好弄了。上海的高校也是如此。TOP2是复旦和上交大,它们俩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现在也分不出来,但TOP2是肯定的。复旦和上交大是清北之后的第二顶级高校,清北复交。至于上海的TOP3,就各说各了。


我认为的是:


1. 复旦大学

复旦和上交大算并列吧。复旦在民国时期是个私立大学,在建国后的院系调整中,获得了很大的益处。当时老浙大、交通大学等江浙一带高校的文理相关专业、师资都并入了复旦大学,复旦一时名师汇聚,成为江南第一学府。改革开放之后,复旦大学也出了不少名人,不论文科,还是理科都出了不少有全国影响力的老师,理科方面苏步青、谈家桢、谢希德、杨福家等人,这里面好几位都是复旦的校长,理科出身但又很有人文思想,让复旦充满了魅力。人文方面现代大家比较熟知的葛剑雄、陈思和、王安忆等人,这些思想的存在,让复旦熠熠生辉。


很长时间内,复旦的文、史、经、管、理等学科都是排江南第一,在2000年,合并了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也是顶级医科大学。两强合并,复旦的医学也成为国内顶尖的医学院。


不过,近期,复旦的发展看起来有些缓慢了。原因是文科整体都在衰落,文科跟理工科不一样,文科好,需要发声,这个发声不单单在学术界发生,还需要对大众发声,而现在是草根时代,专家的分量一直在下降。我认为这是文科衰落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原因是,社会的发展越发依赖科技的发展,现在是科技高歌猛进的时代,人文都在往后退,人文对人类的慰藉作用大概几百年一次就够了。


复旦不仅是文科衰退,理科也在衰退,复旦的数学保持了国内第一,但物理、生物等都下降了。有人说,可能是复旦没有学上交大圈地,发展受限,因为不好引进人才,也不好扩建实验室。我觉得这个也许是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大概跟复旦人的性格有关系。顶级名校的一大特点就是,里面出来的学生都带有一定的特质。比如,清华的,很沉稳低调,但又有担当。北大的,很有个性,非常有独立思考能力。我觉得,复旦的人也很有个性,也非常有独立思考能力,但他们又跟北大人不太一样,北大人是比较入世的有个性,比较进取。复旦人则比较佛系,跟外部世界有些疏离的样子。这大概就是复旦人最爱讲的:有趣而无用的灵魂吧。如果整个学校都如此,但显得就会不如其他学校那么进取了,尤其同桌又是个极为上进的上交大。


我虽然讲了半天复旦衰落,但复旦在上海TOP2的地位是非常稳固的。比如,法学,复旦的学科评估结果不如华东政法大学,但从就业认可度来说,复旦的要好于其他学校。任何专业,复旦在上海,长三角地区都会被认为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水平。


2.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是交通大学,交通大学是民国时期的名校,跟原先的北大、清华也是齐名的,国外名校也非常认可的一所大学。


不过交通大学的大部分在1956年都搬到了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现在的上交大只是在原来老交大的一、两个系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一开始上交大比较弱,长期被人讥讽为船舶制造学校。这也是上交大在上海滩当不了老大的原因,如果是原交大的整体或者1/2,就肯定是老大,原先的基础太薄弱了。


不过,上交大的发展速度极快。我觉得国内大学发展好的,上交大绝对能排进前三。在本世纪之前,西交大的实力还比上交大强,现在上交大已经是国内前4了。西交大和上交大的差距不单单是地域造成的,是上海发展快,西安发展慢造成的。我觉得上交大几任领导的眼光都非常好,非常有战略眼光。


我听过上交大一老师说过,说当年上交大的主管单位是中国船舶制造工业总公司,原来的第六机械工业部。那个部对上交大特别宝贝,刚改革开放,能出国的时候,部里先让上交大的老师出国了,是部里的第一批。没想到的是,上交大的领导出国后,回来第一件事就要求去教育部,脱离中国船舶制造工业总公司。原因是,上交大的领导出去之后发现,只有综合性大学才有出路,专业型大学不是发展方向。很不容易,1982年上交大转到教育部。

上交大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很早布局闵行校区。上交大的老校区是在徐家汇,上海的一个中心之一。复旦的五角场在很长时间里,是比较偏僻的,所以复旦用地压力没有上交大大。上交大的老校区在徐家汇,那地方寸土寸金,无法发展,所以,很早,1983年,上交大就开始建设闵行校区。不过一开始只是个分部。但到1998年前后,那时国家提出了985工程,上交大决定把闵行当作战略发展方向,全校都搬去。闵行是个很偏远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高瞻远瞩的决定,现在上交大在闵行有5000多亩地,校园比复旦宽敞了很多,也有房子,可以安置人才。


另外,上交大发展新学科的水平也很好,不论是金融,还是医学,还是法学,都是稳扎稳打,进步飞快。当然,也有人说上交大钱多,挖了很多人,不管如何,现在上交大跟当年的造船学校已经天壤之别了,已经恢复了当年老交大的风采了。


3. 同济大学

其实从第三开始,就有争议了。我认为还是同济,同济是985大学,老牌大学。同济是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本来是一个综合性大学,但在院系调整中,文、理都分了出去,连最强大的医学院还分了出去。同济大学最早是德国一位医生创办,医科是最强的,但在院系调整时,医科分拆出去,并且搬到了武汉,成为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这个很惨。因为很多学校分出去了,比如北大医学部在院系调整时,分了出去,到院校合并时,又加了进来。当年屠呦呦入学的时候,是北大,毕业的时候,是北医,等获诺奖的时候,又变成了北大。


但同济就没遇到这等好事,同济医科大学到了武汉,在院校合并时,被华中科技大学抢了过去。同济也是想要合并的,但教育部不允许异地合并,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离自己而去。后来同济合并了一个不入流的医学院,实话实话,在同济的打理下,现在医学院的水平还是可以的。也许医学院是个同济的心结,最终会不错的。

但有时我也很糊涂,同济的发展方向。同济现在给人的感觉还是一个土木学校,一个小型的工科学校。上交大已经慢慢在转变形象了,理工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同济的变化不大,但好像也没有做精,这点不太明白。不过,同济的声誉也是非常不错,在全国也能排10名左右。


同济的王牌学科: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学等相关学科,还有汽车、机械、设计、计算机等。对于这样的大学,其实任何专业大家都是认可的,都认为同济的不错。


4.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经常跟同济争第三,主要是在录取分数线上争。在985工程里,大部分是综合性院校和以理工为主的院校,像专业型大学几乎都没进入985。所以,1980年代,上交大的领导出国的感悟是对的,专业型大学没有前途。


上海财经是专业型大学,但专业极好,金融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大家当然非常喜欢,所以分数居高不下。

上海财经能跟同济争第三,不单单是专业好,而是它本身实力就非常不错,财经类的第一高校,两财一贸中的一哥。它是我国最早的商科本科,1979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


上财最好的专业是会计学、金融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等。


5.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是985大学,在所有的师范类大学里,只有北师大和华东师大才是985,可见它的实力强劲。


华东师大的发展跟复旦大学有些像,也是以私立大学为基础。华东师大的前身是私立大学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然后加入了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等江浙一带高校的部分院系,像浙大的地理系、圣约翰的理学院,也有原交大的部分理学院,所以,华东师大的理科和地理专业都是非常强的。


1959年,华东师大就是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1965年就开始招收留学生。1996年,华东师大进入211,2006年进入985工程。

华师大的王牌专业有教育学、地理学、统计学等。不过,在我看来,只要当老师,不需要按照王牌学科学,按本身语数英学科的重要性学。


华师大已经不单单是一所师范大学了,而是一个综合性大学,像经管、计算机等方面的也是很不错的,又有985的名头,大家也可以看看。


上海的高校很多,好的高校远远不止这5所,在上海,我觉得前15所高校都是非常不错的高校。


五道口的颜学姐


上海市前五名的高校?这个问题有意思,你为啥不说上海市前十名的高校,直接10个211刚好够,不用再吵架了。

上海作为我们经济最发达的大都市,是我国的经济,教育文化中心,高等教育仅次于北京,国家在上海布局了多所重点大学。

目前,上海市有高校有:

  • 4所985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 211高校: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这个前五名的高校,那四个985都毫无以为的上榜了,那么前十名已经被占住了。那到底谁是第五名?

上海的985院校

上海的985院校,绝对都是实力派,和其他地方的985不一样,上海的985院校是本来实力就强,加上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学科实力发展的非常快。

上海最牛的985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俩到底哪个厉害?今天咱们不讨论这个话题,目前来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打出了名气“清北复交”,目前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成为顶级高校的代名词。

复旦大学在建国前是一个普通的国立大学,而交通大学在建国前是一个实力不错的国立大学,1952年后,交通大学的所有文理科打包给了复旦大学,因此变成了一个纯工科院校,加上后来和西家分家,实力大减。

而复旦大学因为得到了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的文理科,实力一下子变成了全国前几名。

2000年后,复旦大学合并了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合并了上海第二医学院,两个大学都成为顶级的文理医工的重点大学。


同济大学当年实力很强,是著名的国立同济大学,第四个国立大学,当年实力比交通大学都厉害,同济大学比较惨的是医学被分离到武汉,即使后来合并了上海铁道医学院,实力一直不温不火,同济大学是上海985高校中最后一个被列为重点大学

早在1959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都被列为了全国重点大学,当时同济大学没有被列为重点大学,而上海第一医学院后来并入复旦大学。

从这个表里也可以看得出出来,华东师范大学实力一直是很强的,虽然是最后一批入选985院校,但是很早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了,比如同济大学都早。

其他牛校,谁是第五名?

除了复交同济师范,其他高校谁能抢第五名的宝座呢?说实话不好选,咱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从大学排行榜,学科评估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目前看华东理工大学实力很强,上海大学实力不俗,上海财经大学更是牛,空军军医大学也实力不错。

双一流学科数量

双一流学科数量显示双一流高校的实力,学科数量复交瑶瑶领先,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第三第四,华东理工大学3个,上海中医药大学3个。其他院校都是1个,从一流学科看,第五名应该是华东理工大学。

大学排行榜

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可以看得出来华东理工大学比华东师范大学都厉害,显然第五的宝座是华东理工大学了

学科评估

从学科评估看,4个985稳居前4名,而后面几个就开始乱战了,上海大学2个A-,华东理工和东华大学一个A+,上海财经大学两个A,一个A-,总共三个A类学科。

从学科评估看,上海财经大学才是第五名。

高考分数

我一直认为,大学排行,都有各类因素影响,而高考分数一直是最公开,最公正的一个排行。

高考分数看,上海财经大学分数几次与同济大学,然后是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从考生报考热度看,上海财经大学是绝对的第四名,华东师大只能是第五名。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上海大学比华东理工大学多一个。综合性大学学科很多,而上海财经大学不知道去哪里了。

结论

目前从上面分析看,第五名的争夺者基本就是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各方面分析,上海财经大学是真正的第五名。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上海四大高校,这个特别好排,也没有争议,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但要说前五呢?争议就来了。

如果按照高考收分,上海财经大学入选;如果按照整体学科实力,上海大学入选;如果按照软科的大学排名,华东理工大学入选;按照办学特色来看,上海纽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似乎也各自拥有入选的理由。接下来缪老师先介绍一下四大,再介绍一下其他的几所大学。

(缪老师拍摄的复旦大学)

一、四大介绍

这四所大学都是双一流A类,985工程大学,学科开设都比较广,算得上是综合类大学。

①复旦大学:院系调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又得上海医科大学助力,成为文理医强校,素来以开放包容的学术风气和管理方式闻名,这里也是万千文青向往的目的地。

②上海交通大学:老交大一分为二,大多数的师资和设备归于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后发而先至,整体办学实力早已经超越了西安交通大学。

③同济大学:工科强校,中国最顽强不屈和专注低调的大学之一。从一个综合类大学,到被拆至只有工科,再慢慢恢复元气,变成人文社科也不错的综合大学。

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师范院校中有两所是双一流、985,他就是其中之一。

(缪老师拍摄的上海财经大学)

二、其他五所大学

这五所大学,除了上海纽约大学之外,其他四所都是211工程大学,与前四的差距是办学规模、学科覆盖范围、硕博点、学科水平和考取难度。

①上海财经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不大,虽然校区不止一个,但是都挨在一起,合起来也没多大。“两财一贸”之一,综合高考收分更是高于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近些年财经类专业广受欢迎,所以学校的收分也一直很高。

②上海大学:上海市市属的211工程大学,背靠上海市财政,所以真的很有钱。曾经上大是上海本地人在一本的最后选择,如今的上大早已经令很多人高攀不起。近些年上海大学的国际排名飙升,国内也是广泛认可。

③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强校,建校就是五所大学的化工院系。办学方向主要以工科为主,文科生能选的专业非常有限。

(缪老师拍摄的上海纽约大学)

⑤上海纽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办学规模超级小,只有一栋楼,宿舍不在楼内,需要坐校车往返。他的录取方式与普通大学不同,需要提前申请,经过材料审核和校园日综合考核才有机会被录取。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由于是国际校区,从本科开始就有非常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的外语类院校,首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类专业,文理兼招,不管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很爱他。

我是缪登峰,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的“大学活地图”,期待你的点赞、评论和关注~!

缪老师妙笔生花


我就是99届03上大毕业的 以前也没觉得有什么好 。但是说上海大学排名虚高的,可以现在去市重点问问 ,市重点前百分之十的才敢考上大。今非昔比了。从学科综合和国际影响来说 ,真的已经超过东华和华理了。全世界都有校友会,而且上大人相对团结一点,互相有信任感。上海有上大帮之说,可见影响力


余濛靓景澳国际DEGREETRADING


按照全国各地近十年来的高考分数线排名应该是:交大、复旦、财大、同济、上外。这是上海大学的前五。其中交大与复旦几乎相当分辨不出高低,还有财大与同济也是一样情况。


山峰zhu1118


上海的五大名校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shengkay


我来说下吧,我读书那时候,差不多20年前,华理还是很强的,在上海是和华师大扳扳手腕的,复旦交大同济这三个大哥确实打不过,至于啥上大就是野鸡大学的代名词。这些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教育部和上海市都没啥存在感,说白了就是没钱。这个主要和学校领导有关系,之前老校长出事后新上来的校长就是在混日子,而且也和化工行业越来越不受待见,录取分数大受影响,其实就业一直不错。国内排名以前是30左右,现在下滑到40多,主要还是错过了合并潮,规模偏小,学科面不足。但在国际上排名还行,主要是化工领域刷论文绝对滋润,所以科研得分一直很高,历史口碑也不错。,但这两年国际排名也在下滑。


穆男


华东理工大学的实力是勿用置疑的,当年如果同济大学(兼并了上海建材学院、上海城建学院、上海铁道大学、上海铁道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兼并了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不兼并这些学校,那实力也就有限。更深层原因是这两个学校出现了教育部的领导,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受到了各方面的“照顾”,而名扬全国教育界的华东理工大学老校长陈敏恒被……,华东理工大学由此被“打压”,在各方面都得不到支持,并且被发配到奉贤,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圈在一起,就这样实力更强的华东理工大学也就渐渐被人淡忘,评985轮不上,评211还勉强(那是这样的实力不被评上变可笑了),要钱没有钱,要支持得不到支持,就靠着本身强大的底蕴在支撑着学校的发展(不过在世界排名上,华东理工大学的影响力还在,排名还是很靠前的)上海大学本来在上海属于二流学校,自从钱伟长当校长后,得到了极大的支持,要钱有钱、要物有物、要人有人,当年的上海市委书记黄菊等市领导对他是唯命是从,所以近年发展就上去了,甚至还会更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