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15年5000點買股票,到現在還持有的朋友嗎?你目前的盈虧如何?

股海明月2020


15年5000點買的股票,到現在還持有的,大概可以分為幾大類:第一,以茅臺格力為首的藍籌。基本上可以完成翻倍;第二,是中小創的公司,則多數在腰斬幾次以後,不分因為19年到今年以來的科技主題炒作,有的能解套,有的還會鉅虧;最慘的是類似樂視,和一堆仙股退市股為代表的,基本上目前從15年的股災至今,要虧損70-90%以上。

假設,15年持股至今都沒有任何操作,能夠保證不虧損甚至還盈利和翻幾倍盈利的,只有以茅臺格力美的和一些金融銀行股,通過16-18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牛市中,獲得了超額的市場收益。如果從市場上知名的價值投資來看,幾乎都在藍籌牛市中保存了實力和獲得了鉅額的財富。

相反,多數的中小投資者,都是以追逐熱點,追逐炒作,追逐題材和追逐重組和高送轉炒作的投資者,回過頭來看,基本上是歷史和現實中最大的買單者!

而從15年到目前,我國的經濟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典型的是15-17年的房地產牛市,帶來的消費高增長,轉變到目前以5g為新週期的科技產業高速發展的經濟結構。而15年以“主題炒作”和概念炒作為代表的一些中小創和成長公司,的確也經歷了大浪淘沙和由“主題”轉入“成長”的階段。而如果同樣持股不動的話,其中約有30-40%可以藉助這種結構轉換而擺脫虧損反而進入盈利。

在我看來,需要審視的是,15年的5000點至今,依舊存在多數投資者熱衷於概念和主題炒作,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新概念,諸如工業大麻,區塊鏈,人造肉,凡是新概念好比一隻狗聞到了shi的味道,而急於撲上去。更可笑的是,明明是“賭博”,輸了也就輸了認賠就是,偏偏被套在上述概念股上非要開始講價值。完全和15年5000點下跌以來的慘劇如出一轍。


屠龍刀fei0598


關於股票投資,很多人都有一把辛酸淚,如果在2015年上證指數5000點以上買入股票,持有到現在的話,很多人可能還是被深套。

我就曾經被套過,但是最後都割肉走人,因為受不了這樣的煎熬,但是我一個朋友卻不是如此,他在2015年買入了一隻股票,一直持有到現在,期間只買入不賣出,盈利竟然超過了一倍,真讓人羨慕。

所以股票投資比的並不是技術,而是耐心,你頻繁操作,高拋低吸,自認為自己技術過硬,經常換股,最後算算幾乎不賺錢,能夠跑贏銀行存款利率就算是高手,很多人賠得一塌糊塗。

與此相反,像我的朋友一樣,認準了一隻股票,一直堅持持有,有錢了就買,股價跌了也買,把股票當做銀行存款,從2015年到現在,長期堅持下來盈利卻非常可觀,這讓我感到很詫異。

其實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就像俗話說的“大道至簡”,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往往會犯一些錯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貪婪和恐懼,當股票不漲的時候,我們耐不住寂寞,當股票下跌的時候,會產生恐懼,當股票上漲的時候,我們又被貪婪控制。

在這種情緒的波動中,我們的投資就失去了理性,所以平時分析的頭頭是道,做事後諸葛亮也說的有理有據,但是到了真正的實戰操作,往往輸得一塌糊塗。

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自己的交易系統,作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必須要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這種交易系統要按照既定的模型進行操作,不能受情緒的影響,所以我非常推崇分析和交易分離的方法。

現在我國股市正處在大變革的過程當中,機構投資者佔比越來越高,散戶的投資難度越來越大,如果沒有專業的投資知識,也沒有自己的交易系統,個人投資者在股市上賺錢會越來越難。

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5年了,很多投資者沒有賺到錢,到2025年還有5年的時間,我們在股市上會不會賺到錢呢?


互金直通車


朋友你好!我來分享一下最近幾年我的炒股經歷。

我是一個比較保守型的投資者,我很少關注科技股互聯網股票,因為在2000年初的時候,我在這上邊兒虧過錢。我持有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比較傳統型的產業。電子、化工、環保的居多。

2015年前 我的股票資產有20萬增至到了60萬,當時讓我收益比較大的是金路集團,同時還認購上了白銀股份,那個時候已經意識到了股市的風險性已經很高了,所以我將股票調換成了清新環境和新興鑄管,但是這兩隻股票也沒有讓我逃過一劫,我的資產有60萬縮水到了 25萬,我基本上都是中長線投資,從去年我開始調倉換股,分別買進了五糧液、冀東水泥、三一重工。中間間斷性的賣出觀望了一段時間,去年的收益還可以,但是三一重工、冀東水泥前兩天的這一波行情沒有把握住,我現在持有TCL,感覺風險性也很高了,我計劃下週把TCL出掉,出來休息休息。

有人曾經說過,一個月掙10%很容易連續十年每年掙10%很難。我做股票這幾年總結下來的經驗是學會休息。

當你要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首先要想到會虧多少,但是好多人都是想到的要長多少,一年當中一半兒時間持有股票 一半兒時間空倉,掙錢的幾率會大大提高。

在股市的十幾年裡,平均每年的收益在15%以上,我感到很滿足。做自己熟悉的行業, 比方說你自己連芯片都不知道是什麼,你跟著去炒芯片的上市公司,你不賠錢誰賠錢?我自己是搞化工的,所以我對水泥、釀酒、化工感興趣,要清楚上市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在行業當中所處的地位,再結合當前的經濟形勢,在股市裡邊兒掙點兒零花錢不是太難的事兒。

最後預祝全體民2020年收益頗豐。


樓蘭230029059


我15年6月大跌之前,還賺200個點,大跌以後虧100個點,之後反彈回來賺錢賣了。然後躲過熔斷又買進去了,結果比熔斷跌的多,最多的一80個點,其他的都有50個點。現在還爬那不動。哎,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康熠79


15年進的股票,最近這一個月回來了10萬,還虧45%,可想而知我虧的有多慘!



千素佑一


2007年牛市高位6124點買的人,在5178點基本可以解套了;

2015年牛市高位買的人,也許可能需要在下一輪牛市的高點才可以解套;

這既是週期的轉變。

而對於現在來說,除了那些買了走出局部行情的上證50白馬股,可以在2015年5000點買入,在2019年3000點還賺錢之外。

大部分在2015年高點買入的人,現在基本還套牢著 。

如果買到了那些垃圾股,比如樂視網,長生生物,獐子島等,可能還會面臨退市,永遠翻不了本的結果。

那麼,目前是一個什麼情況呢?

從週期上來看,現在處於的是2015年的牛市之後,處於的是2015-2018年的熊市之後,處於的是2019-2020年的底部震盪洗盤區域。

也就是說,在熊市之後,必然會有洗盤,而在洗盤之後也必然會有牛市。

目前大部分的散戶都是在慢慢回本的路上,甚至已經有部分成本較低的投資者已經回本了。

相信不久的未來,我們是有機會看到牛市的!

但是,不出意外的是!

在真正牛市到來之際,大部分的散戶會成為韭菜!因為在2015-2019年4年的熊市下跌,以及2019-2020年兩年的震盪洗盤過程之中,散戶的願望只有一個:“回本就立刻止損,離開股市!”

可是到了未來牛市真正出現!

大家又會恍然大悟自己原來成為了韭菜,從而紛紛高位進入牛市接盤,進入下一個循環!

歷史就是這樣重複上演著!!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支持哦。




琅琊榜首張大仙


有啊,相信5000點買股票的,現在持有的應該還不少,畢竟很多股票還沒有到當時的價位。

我手上還有1手5000點左右買的股票,股價不到當時的1/3,留著做為紀念,目的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雖然在股市浮層近二十載,曾二次逃頂成功,也在兩波熊市裡頑強的活了下來,且大幅跑贏大盤。但相信除了對宏觀經濟的判斷和對股票買賣節奏的盤感,運氣也是一部分因素。

2015年終究會在我的腦海留下深刻印象,在之前,我投資、投機皆有,自認為在股市左右逢源,順風順水。炒作題材、注重價值、還是關注成長股?經過2015年股市波動,我開始沉思,股票是用來炒作的嗎?我進股市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嗎?為什麼不能像創業一樣對待所持個股!當我把這些底層邏輯搞清楚之後,我慢慢走上了價值投資之路,明白了盈虧同源的道理,對於未來越來越有信心。

這幾年股票投資,平均盈利在30個點以上,今年因為春節後首個交易日的“黃金坑”,8成倉位,保持攻擊態勢,目前的盈利已超過往年,但對市場始終保持敬畏,今年爭取做到50個點,就滿意了。


宏看財經


2015年的槓桿牛市起源於2014年的7月,從2100點一路上漲至了最高5100點,大盤指數翻兩倍有餘。確實很多2015年5月左右入市的投資者基本上都被掛在了山頂,截至目前5年時間已經過去,大盤指數依舊在三天前附近晃盪,相信能夠持有到現在的投資者已經是非常稀少的。

所以每次的底部總有人幸運的抄底,而每次的頂部總有那麼一波人不那麼幸運的逃頂,但是炒股並不能完全的靠運氣至少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能夠最大概率的幫助自己不買在山頂。哪怕是趨勢的預測,出現了完全反向的錯誤,也能夠保證穩定的最小損失程度。



所以這也提醒我們現在很多的A股市場投資者,如果對於趨勢的把握產生了誤判,那麼在實際的交易中一定要設置好相對應的止盈和止損區間,這是最基本的操作交易思路。有一句話叫做交易永遠是反人性的,反的恰恰就是人性的貪慾,所以符合自己的止盈止損區間能夠幫助自己最大可能的減少本金的損失和保住既有的利潤落袋為安。


那麼截至目前為止,新的一輪A股市場的牛市即將在1~2年時間內再次揚帆起航,至於上證指數5100點可能還需要至少2~3年的時間才可能解套,市場交易永遠有它的週期性,對於特定的股票而言如果基本面一直向好是可以採用定投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追高。


晴天財經閣


這個問題問得好,15年頂峰的時候,的確,很多人在股災的時候被斬於馬下,當時死掉的最多的是中產階級,也就是手頭有100來萬的,覺得自己很不錯的,有很多人做槓桿,1比10的槓桿,碰到一個跌停板就直接傾家蕩產了,那時買的票基本上買什麼什麼漲,能買到幾隻不漲的票也不容易,大家都盲目自信,所以一旦股在面前全部崩盤,顆粒無收,但是你回頭看,如果你當時選擇的是非常穩定的,好的有潛力的大牛票,你不下啥之後,如果你穩穩的沒有出來,或者繼續投入一些資金,做一些補倉或者做t高拋低吸,半年時間最多或幾個月時間,可當你的損失就回來了,如果等到現在,很多股票都已經創了歷史新高了,比如說中興通訊嗯,當時18年的時候被美國的貿易戰所牽連,連續的跌停板打的體無完膚,最近幾天也在屢次的創新高。所以結論就是15年暴跌的時候買到了股票,如果資質夠選票,選的好,就沒什麼好擔心的,當然也要關注一下外圍的環境,如果真的萬一關鍵暴跌了,那次金融危機的時候,那還是儘快出來吧,留點底倉在裡面,少少的少少的做一些高拋低吸等行情,好的時候慢慢的做起來,不要在意短期的得失,行情不好,還是抓緊出來比較安全,不要拿自己太多的家產去做漂,只能用閒錢,等市場跌透了,行情好的時候可以加大投入,就目前來說行情一般,最後記住股票是用來投資的不是用來炒的,希望能幫到你!


貴哥駕到


回答前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吧,目前只有111只個股,超過了2015年5000點的高點。所以大部分,絕大部分人基本上即便拿著也是虧損的。

要知道我們有3800只個股啊,跑贏最高點佔比只有3%!!!

這比傳言的“7虧2平1賺”的概率還要低70%。

你別看現在最近這兩年市場好大家玩的歡,其實從長期來看,穩定的盈利是非常難的。那大家一定很好奇這111只個股,為什麼能夠創出新高?大致看了下,基本上都是各行各業的價值龍頭個股。隨著外資的不斷進入,以前一直因為波動小而被炒作所忽略的價值個股,也終於開始迎來了自己的春天。而且這個趨勢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

所以大家短線可以適當去玩,但是千萬不要把概念炒作太當真。市場的大數法則依舊有效,能不能成為賺錢的少數派都是看你自己的選擇。歡迎大家關注我。也希望大家關注價值投資,對自己的賬戶和投資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