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人加入的相互宝,规则说改就改,当所有人都是“傻子”?

作为一个互助平台,支付宝上的相互宝仅仅通过一年的运营,加入人数就已经超过1亿

坐拥1亿的保险流量,相互宝已然成为支付宝蚂蚁保险平台的第一入口。

这是无数保险公司或保险平台梦寐以求的,腾讯、京东虽也尝试过,但都无疾而终。

人性非本“恶”,但枪打出头鸟,有关相互宝的争论从未停止。

各种质疑、诋毁、谩骂的声音,一直伴随相互宝“长大”。

而16号晚上,相互宝发的一则公告,更是将它推向风口浪尖。

一亿人加入的相互宝,规则说改就改,当所有人都是“傻子”?

公告一经发出,瞬间被各大自媒体喷的“体无完肤”。

什么“相互宝十宗罪”“相互宝活该被骂”“赶紧退了相互宝”等等,难听的话接踵而至。

一石激起千层浪,吐沫星子淹死人

到底这次相互宝更改了哪些内容呢?真的就那么不堪吗?

大嘴哥认真看了公告,改动有三点:

一、调整疾病种类

其实这不是相互宝第一次更改规则,在半年前就因为更改规则受到了不少质疑。

在相互宝最早的规则里,癌症只要是确诊了,符合理赔标准就能得到理赔。

而在上一次调整时,把轻度甲状腺癌和轻度前列腺癌列为了轻症。

一亿人加入的相互宝,规则说改就改,当所有人都是“傻子”?

但这次,直接把它俩从理赔范围中彻底剔除,另新增了5种罕见病。

一亿人加入的相互宝,规则说改就改,当所有人都是“傻子”?

个人觉得这是早晚的事

首先,轻度甲状腺癌和轻度前列腺癌,现在都算不上什么大病。不仅治愈率极高,治疗费用还很低。

其次,现在相互宝的分摊金额越来越多,很大部分就是由这两种疾病产生的。

有人会问:就算那两项剔除了,另加的5种罕见病也太没有诚意了。

我特意查了一下相关的医学资料,发病率确实不高,在1/10万—1/40万之间。

但这些疾病花费却很高,比如戈谢病,部分患者每年的治疗费高达上百万,需要连续服药很多年。

相互宝的初衷是帮助那些治疗费用高、康复时间长的重症患者,帮助哪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所以相互宝这条改动是没毛病的。

二、明确初次确诊时间

相互宝一直都有90天等待期,如果在等待期内确诊无法得到理赔。

之前由于条款定义不明确,产生了不少纠纷。

比如我得了癌症,确诊时间到底是按术前初次诊断的病理报告算,还是按术中或术后算呢?

此次修改就明确了初次确诊时间,如图:

一亿人加入的相互宝,规则说改就改,当所有人都是“傻子”?

调整之后,明确规定以拿到病理报告的时间为准,这样就没有争议了。

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减少带病投保可能性,保障了多数参与者的利益。

因此这条改动也是没毛病的。

三、优化等待期及既往症责任定义

按之前的规定,相互宝疾病等待期为90天。

只要满足健康告知,加入相互宝90天后确诊癌症,就可以申请互助金。

一亿人加入的相互宝,规则说改就改,当所有人都是“傻子”?

按现在的规则,如果你在90天内,被发现疑似癌症,等待期就会延长至180天。

看图:

一亿人加入的相互宝,规则说改就改,当所有人都是“傻子”?

可能有人就问了,啥叫疑似癌症,凭什么延长等待期?

相互宝给出了答案:

一亿人加入的相互宝,规则说改就改,当所有人都是“傻子”?

举个例子:

假设我加入了相互宝后,去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4级,就算疑似恶性肿瘤了。

就算我是在加入90天后确诊的乳腺癌,也不能申请互助金。

现在,只有加入180天后确诊,才可以申请互助金。

这个条款主要会影响在等待期内体检,发现结节4级或疑似癌症的人。

说白了,相互宝不再“支持”带病投保

另外,相互宝新增了对既往症的约束。

相互宝分摊金额之所以越来越高,不仅是因为加入的人数越来越多,还因为健康告知宽松,很多带病投保的人也能加入。

现在对既往症有了约束,未来加入相互宝前如果已有某疾病,加入后发展为相应的重疾,就无法获得互助金,但其他的重疾是可以得到赔付的。

比如

加入前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人,如果加入后,发展为肾病终末期,也不能申请互助金。

可能有人觉得这不是变相的不想理赔吗,以前有这些疾病加入的人,以后如果患终末期肾病或肾移植,都赔不了了。

看似对那些带病加入的人不公平,但我觉得对大部分人是公平的。

相互宝的目的是保证健康加入者的利益,不可能成为带病投保者“获利”的平台。

当然了,这些带病者加入相互宝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赔相关疾病,其他非相关的疾病还是可以赔的,已经很友好了!

总结

我发现骂相互宝的有这么几类人:

1、没有道德的无良保险从业者。他们觉得相互宝侵犯了自己的利益,但其实大多数人只是拿相互宝作为补充。

2、心存侥幸的带病加入者。因为保险对健康要求更加严格,他们无法购买。

3、占便宜没够的人。一开始相互宝的分摊金每期只有几分,现在每期到了3块多,不少人觉得涨的有点多。

这次规则的更改,能让无良之人闭嘴了,相互宝越来越趋于保险化,规范、有门槛。

也让心存侥幸的人看清,相互宝不是水滴筹,它是基于健康者的互帮互助。

更能让占便宜加入者安心,以后带病投保的情况少了,分摊的金额自然就下来了。

作为买了保险加入了相互宝者,我对相互宝这次的规则改变没啥意见,也很支持。

但通过这件事,我们不得不承认,相互宝短板也很明显。

首先相互宝只是互助平台,平台的规则可以随时更改,对加入的人没有保证保障可言。

其次

相互宝不是保险公司,随时都有取消该计划的可能。不像保险公司受银保监会严格监管,想倒闭是万万不可能的。

而且相互宝的保障能力有限,超过40岁只赔10万,超过60岁更不会给予保障。

所以,最明智的选择是配置好商业保险,在此基础上加入相互宝,提高保障额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