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钩就容易脱钩跑鱼?错,导致脱钩的元凶是这”三位“

钓鱼是一个与鱼相互博弈的户外运动,鱼钩在这项博弈中就是钓鱼人的武器,就如同猎人手中的箭一样,就如同猎人看到猎物出现立马射出弓箭一样,钓鱼人当发现鱼吃饵的一瞬间也会借助鱼钩发动攻击,钓中鱼儿之后借助适当的溜鱼手法抄鱼入护,整个过程中鱼钩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没有它的帮助想要钓上来鱼,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有了鱼钩就一定能保证鱼顺利入护么?

案例:昨天一个和一个朋友聊天,问他最近有没有出去钓鱼,他回我说最近鱼口特别好,但是总是溜一下莫名其妙的就脱了,10条鱼能钓上来两条就算不错了,我就问他用的什么鱼钩,他直接回复了我一句,说他知道什么原因了,自己使用的是无刺的袖钩,跑鱼的原因肯定是因为无刺的鱼钩没有有刺的钩的牢,鱼在受惊翻腾的时候无刺的鱼钩铁定容易跑鱼。

无刺钩就容易脱钩跑鱼?错,导致脱钩的元凶是这”三位“

鱼钩的形态千变万化如造型另类但钓鲫鱼特厉害的乙字钩、专钓鲫鱼的袖钩、专攻大物的伊势尼鱼钩,但是总结下来就分为两种:有倒刺和无倒刺,排除竞技、黑坑外,大多数钓友都和我这位朋友一样,认为无刺鱼钩中鱼的时候容易发生脱钩,不如有刺鱼钩挂的那么牢固,然而实际情况下多数的跑鱼都与有无倒刺没有任何关系,导致脱钩跑鱼大都是这三点造成的。

鱼钩的锋利度不够,没有挂穿鱼嘴导致脱钩

鱼钩的锋利度是指鱼钩钩尖的锥度,多数钓友喜欢购买几块钱100个的鱼钩,这种鱼钩因为便宜的缘故,会参杂许多没有钩尖的鱼钩,曾经大咖就购买过这种鱼钩,在绑钩的时候发现这种鱼钩100个里面至少有20个以上的鱼钩是没有钩尖的,这种鱼钩在使用的时候就会造成不能一瞬间刺透鱼唇挂不牢,特别是中大鱼的时候,大鱼鱼唇比较厚实不能第一时间刺穿鱼唇,虽然感觉上是中鱼了,但是仅仅是挂了一点唇皮,鱼只要稍微一翻身就会导致鱼钩自动脱钩


无刺钩就容易脱钩跑鱼?错,导致脱钩的元凶是这”三位“

钩尖不锋利的鱼钩

所以在我们使用鱼钩之前一定要注意鱼钩的筛选,特别是低价购买的鱼钩,鱼钩的筛选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一般情况下将同型号鱼钩全部倒出在一张白纸上,因为鱼钩多数都是黑色、金色,在白纸上更能清晰的观察鱼钩的钩尖锋利度,合格鱼钩的钩尖应该是笔直不弯曲、锥度过度自然、钩尖长而尖,除了这三个肉眼观察的特点外,还可以通过手指的轻刮验证钩尖的锋利度,鱼钩在手指表面轻刮能够轻松的挂中表面,则表明鱼钩的锋利度足够

小总结:鱼钩的锋利度决定着刺鱼的顺滑程度和刺穿率,特别是在钓大鱼的时候,鱼唇比较厚实如果锋利度不够很难一下刺穿鱼唇,从而导致挂的不牢导致中途跑鱼,但这并不表明小钩的锋利度不重要,虽然小鱼的鱼唇较薄极容易刺穿,但是我们在钓小鱼的时候提竿力度往往不会很大,这就需要鱼钩的锋利度补足提竿力度的不足,保证轻轻的提竿也能中鱼

鱼钩钩条过软,导致中鱼时受力过重变形导致跑鱼

鱼钩在制作过程中因为使用钢材硬度、制作手法的不同,导致鱼钩的钩条软硬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就比如100c和80c鱼钩比较,100c的鱼钩更硬不易变形,80c的鱼钩硬度低易变型,当我们钓鱼过程中使用80c的鱼钩钓鲢鳙,因为鱼钩本身的质地就软遇到力气较大的鲢鳙时,就即容易发生鱼钩被拉直的情况从而引发鱼钩被拉直或角度变大在鱼疯狂用力的时候就会发生脱钩现象,但是这并不是表明80c的鱼钩不好,80c鱼钩软但是相对于100c而言,如果使用80c的鱼钩作钓小个体鱼种,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袖钩大都是80c甚至更低,因为个头不大受力小并不会发生拉直的情况


无刺钩就容易脱钩跑鱼?错,导致脱钩的元凶是这”三位“

歪嘴伊豆鱼钩

鱼钩的质地软并不是针对鱼所有的钩型,只是每种鱼钩有它独特的使用方式,譬如大咖经常使用的伊豆,这种歪嘴长柄钩可以钓1两到5斤个体的鱼种,但是再大它的缺陷就会出来,它的钩条细且质地软,大个体鱼种在受惊后力气较大很容易把鱼钩拉直,而相较于伊豆,伊势尼的钩条更粗硬度更大,在钓5斤甚至100斤个体的鱼种时,只要钩号选择合适,都是可以保证不被拉直,但是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硬度和软度是一个相对的,过大的硬度容易断、过小的硬度容易直

无刺钩就容易脱钩跑鱼?错,导致脱钩的元凶是这”三位“

小总结:在我们使用鱼钩的时候,特别是野钓大鱼的时候,选择鱼钩一定要注意鱼钩的硬度说明,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手试试硬度和软度,尤其是喷漆的伊势尼鱼钩,大咖曾经就购买过这种鱼钩,看着钩条和钩型应该是属于硬度比较大的,但是实际使用的时候却被个头不是特别大的草鱼拉直了;其次就是我们钓鱼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挂底的情况当我们将鱼钩从水下捞上来,一定要注意一下鱼钩的钩条是否变形,特别是质地较软的:伊豆、袖钩、海夕等,曾经大咖就出现过这种问题,挂底后子线没有切继续使用,后面一直跑鱼才开始看鱼钩,发现鱼钩的钩形变形严重,所以才会导致频繁脱钩的发生。

中鱼后的操作不当,导致中途跑鱼

中鱼后的操作不当是最经常遇到导致中鱼后脱钩的原因,也是多数钓友最容易忽略的一种,鱼在被鱼钩挂住的一瞬间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应急反应

,往往会在抬竿起鱼的时候这种反应才会出现,往往钓友在抬竿刺鱼后,手会不自觉的有一定的松弛,导致鱼线在紧绷的状态下开始出现一定的弯曲状态鱼的应激反应恰巧在这个时候会发挥到最大,鱼线松弛导致鱼钩不能紧紧的挂在鱼唇上,加上鱼的猛烈逃脱动作,鱼钩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脱钩的现象

无刺钩就容易脱钩跑鱼?错,导致脱钩的元凶是这”三位“

当然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使用有刺的鱼钩会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有刺的鱼钩在鱼线松弛的状态下依然可以挂在鱼唇上,但是有倒刺并不是一定能保证不跑鱼,假如我们在中鱼的时候用力过大会导致鱼钩不但刺穿了鱼唇,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将鱼唇拉霍,导致鱼钩与鱼唇之间出现较大空间,遇上松弛无力的线组和鱼钩时,鱼的猛然发力也极容易发生脱钩现象,所以这种情况下导致鱼钩脱落,并不完全是因为无倒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中鱼后的操作不当导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中鱼后的一刹那我们需要利用鱼竿的灵敏度感知鱼体大概的大小,根据经验的总结确定我们是否需要溜鱼动作,当然感知鱼体大小并不是要停止住抬竿的动作,而是根据一刹那的鱼竿反馈,调整我们抬竿的速度,如果线组的使用恰当可以承受较大个体的冲击力,我们应该是以最快的速度将鱼竿与水面的角度立到最大,为溜鱼准备充分的空间,如果是线组过细时我们的抬竿速度应该是尽量放缓,防止过快抬竿导致中途鱼猛然发力,导致切线的发生。

小总结:中鱼后的操作动作应该是一气可成的,多数钓友往往会在抬竿的时候出现用力停顿,从而为脱钩的发生提供的可能性,特别是我们野钓中遇到大鱼后,会放失手绳以降低切线的可能性,当放失手绳后我们对于放绳的手法一定要匀速,不可过快导致鱼线松弛的发生,特别是在收失手绳后的抬竿动作,不可因为鱼过大而出现用力不匀也不可因为鱼已上钩而出现用力过轻,因为放失手绳往往发生在中鱼的一刹那,那个时候很容易发生鱼钩没有挂牢的情况,当我们在收完失手绳后,一定要再次发力让鱼钩紧紧挂牢,防止出现脱钩现象

无刺钩就容易脱钩跑鱼?错,导致脱钩的元凶是这”三位“

写在最后

中鱼后的脱钩除了因为鱼钩质量、形变和操作手法外,提竿的时机正确鱼钩、鱼钩的绑法是否正确、鱼钩大小的选择合适都会导致中鱼后的脱钩发生,钓鱼是一个有前提条件的户外运动,想要尽可能多的渔获,就需要我们在细节上做到位,即使鱼钩这种很小的一个钓鱼配件,也足以让本来能入护的鱼儿中途脱钩跑掉。

一个热爱钓鱼的江湖少侠【垂钓大咖】,欢迎您的评论、点赞、转发、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