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徒步3天找到起火“元凶”, 新增遇难者死因查明

引发“3.30木里县火灾”,导致31名扑火人员不幸遇难的“元凶”找到了。

凉山州森林公安局局长、木里3.30火灾专案组组长李光俊介绍,已确认雷击点为一颗高约18米、胸径250多厘米的云南松。这颗树的树枝被雷“打飞了”,树干也被击出一个裂口,电流传导到树下的腐殖层,引发火灾。

警方徒步3天找到起火“元凶”, 新增遇难者死因查明


被雷击中的树干出现裂缝

记者:森林公安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雷击点的?

李光俊:主要是根据目击证人提供线索,他们拍摄的有照片,根据他们记忆的位置,确定大致区域,再派出民警,拉网式的在现场排查,逐棵树木,逐寸土地的排查,就像大海捞针,最终还是将被雷击的树找到了。

记者:你们安排了多少民警参与排查?排查了多大面积、多长时间、多少树木,才确定雷击点?

李光俊:我们安排了5位民警和1位教导员,从4月1日进山,到4月3日才找到雷击点,在山上待了四天三夜。原始森林树木太多了,具体面积和数量没有统计,民警需要每棵树都仔细查看,排查成千上万棵树应该是有的。

记者:只能人工排查吗?有没有可能采取更高效的办法?

李光俊:你不知道我们这里是原始森林,海拔落差大,高山峡谷,杳无人烟,事发地山路又特别陡峭,那是猴子走的道路,但是我们需要民警去走,只能靠人工排查,没有科学技术能帮你,没有飞机帮你。

记者:目前确定雷击点的树木大概有多高,可否大致描述一下现场情况?

李光俊:这是一颗云南松,民警目测约18米高,胸径250多公分(厘米),树龄大约有80年。这棵树有明显被雷击的痕迹,雷把树枝都打飞了,将树干打开了一个裂口,好像地震似的,电流从树顶直接传导到树根。

树下腐殖层引起山火

记者:被雷击中后,又是如何引发山火的?

李光俊:这种原始森林里,树下都是腐殖层,就是几百上千年累积的树枝和落叶,形成可燃气体,一点就燃的。我们初步分析,雅砻江属于干热河谷地区,最低的海拔几百米,最高四五千米,低海拔的地方温度可以达到三十多度,而上面可能才十多度,气温高差形成空气对流,容易产生雷电。现在凉山属于防火季,只有干雷不下雨,当雷打在树上就形成电流,传导到下面的腐殖层,遇到可燃气体,很容易就起火了。

记者:找到雷击点后,你们又做了哪些工作?

李光俊:确定雷击点后,就是固定证据,我们给这颗树拍照,确定它的经纬度,制作现场勘验图等,该做的一样不能马虎,所有案件材料,必须搜集整齐,现在案件是终身负责制,有问题是要终身追责的。

新增遇难者死因查明:摔跌骨折 骨折片刺破血管

据凉山州人民政府新闻办,经公安部门现场勘查和尸检,木里县森林火灾新增遇难者王慧蓉遇难现场无过火迹象,遗体表面无烧伤痕迹,初步判定:系从山坡滑落摔跌致腰椎骨折,骨折片刺破血管,失血性休克死亡。目前,安抚和善后工作有序进行。

此前在4月4日,木里县护林防火办公室一工作人员确认,木里火灾新增一名遇难人员,系四川省木里林业局第三营造管护处副主任王慧蓉。

据讣告内容显示,四川省木里林业局第三营造管护处副主任王慧蓉在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失联,于2019年4月4日15时15分发现死亡,享年50岁。

警方徒步3天找到起火“元凶”, 新增遇难者死因查明

王慧蓉的讣告。新京报记者程亚龙摄

凉山大火幸存者现创伤反应:有人看见打火机都怕

哀悼大会已经结束,悼念灵堂也已拆除,通往殡仪馆道路的警戒线也被撤走。但对凉山消防支队幸存消防员来说,接受队员牺牲的现实比想象中更难。

话多的队员变得沉默不语,有的人频繁流泪,有人在楼梯上恍惚差点摔倒,还有人则是反复在梦境和回忆里重现当时的灾难。一名参与扑救的当地扑火队员也说,“现在一看到火就害怕”。

参与消防员心理援助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李晓景发现,目前幸存消防员中已经有人出现了应激反应。一位队员说:“站岗的时候,后半夜总感觉他们跟着我们;有时候晚上睡觉,会突然惊醒,觉得他们回来了。”

警方徒步3天找到起火“元凶”, 新增遇难者死因查明


木里火灾烈士遗物。澎湃新闻记者王鑫图

专家们初步制定了为期一年的规划,以消防员自愿为前提,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