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恰饭”和“超天”中滑落无痕

在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每到饭点,总会有一个或多个妈妈在自己家大门口或者马路上喊叫自家的孩子“恰饭咯”,高分贝的喊声响彻整个屋场以及周边田野,使得一些忘了时间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夫农妇也知道是时候该“恰饭”了,要么加快速度完成手头的活,要么抛开没完没了的农活,先回家恰饭要紧。

山腰升起氤氲的白雾,民宅坡屋顶飘散一缕缕的轻烟,穷孩子骑在水牛背上抖绳夹腿催促坐骑在烂滑的田塍路上快点走,戴着麦草帽光着脊梁佝偻着腰杆挑着两个箩筐迈着大步在羊肠小路上飞奔的农村老汉……这些画面已经是过去式了,因为过去的东西很难重拾,所以我们总是把过去描述的很美。

现在的农村,到了饭点再没有人扯开嗓子在屋场里面吼叫“某某某恰饭咯”。以前多数时候吃的是盐菜和霉豆腐,最多再加一个剁辣椒蒸蛋,都是粗菜淡饭,为什么总会觉得奇香无比呢?那是因为有母亲的加持啊!饭点的时候屋场里没有妈妈呼唤自家儿子“恰饭”的喊叫声,这个屋场就总会让人觉得缺了一点什么,好比一个人最关键的灵魂没有了,别人自然不敢留恋。

农历二月初五,阴。今日为止,我们这个村该出门的也差不多都出去了。

昨天八哥(原名略)没事想过来找我聊天,但是他的继父刚刚亡故不久,不能随便进出别人家家门,所以八哥在马路上远远地喊我出去说话,然后我就搬了两个凳子在大门外不远的马路边上和八哥“超天”。“超天”是我们这边的土话,也就是聊天的意思,正常人聊天一久往往会越扯越远,甚至扯到收不回来,“超天”二字光看字面就包括了吹牛的意思,嗯,所以我觉得超天比聊天更有内涵。

八哥说他的一个堂弟(在本县南边相对发达一点的一个镇修摩托车)早一个星期前已经出门了,生意还不错,一天有六七百块钱收入。左邻的弟弟也在其边上一个厂开叉车(说是会开但是不熟,还得先学几天),四千八不包吃。

八哥问我要不要去那边做搬运(搬琉璃瓦),说是那边要人,一个月六千文不包吃。所谓的一个月六千文那是干一天有一天的,不干就没有。关键是我很久没有干过苦力活,我害怕自己吃不消。我说不去。八哥曾经得过重病,现在复原了但是不敢干重活,他也不去,他说过几日和别人一起去县城搞仿瓷,先做一些零工再说。

两个人坐在马路边上超天,马路上不时地有人来往,就在我们超天的间隙,七十多岁的潜水鸡(绰号)挑了三担尿水去菜地里。他第一次路过的时候我赶紧站起身给他散烟,按辈分我得叫他一声哥。潜水鸡不抽也不接,佝偻着身子站定身形,也不将担子放下,笑着说我吃胖了,然后将前后尿桶换了一个方位继续前行。

我都不爱运动,不胖才怪呢。

潜水鸡前脚一走,幺叔在后山缚柴回来路过,我又赶紧起身让幺叔坐下,敬上一支烟。幺叔说贤侄你去镇上理发了呀,我说我自己理的。幺叔就说他也很久没理了,我可不敢接茬说我帮他理,因为我自己都是瞎推了一个光头,我总不可能给幺叔也剪一个光头吧。

三个人超天的话比之两个人超天思维更发散,话题也更广泛,不知不觉之间就可以将这个“天”超到九霄云外去。下面我只将我记得的一些超天内容记下来,因为是超天,所以不能保证全部是实话。

八哥的继父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没有亡故之前是本屋场年龄最大的长者。八哥说他的继父是心衰引起的什么疾病,他也说不清楚。人民医院建议家属可以考虑将病患转院到省会去,医疗费用最少十五万起,康复几率不是很大。先前八哥自己都得了一场大病,这才刚好没多久,家里根本拿不出多少钱,所以他们没有转院到省会去,而是选择了回家。虽然只是在人民医院待了一天,但是花费了五千多块钱,后来报销了一千多一点。

八哥的继父火化全部是家属自费,没有获得任何补贴。不过八哥说县城附近的一些村镇逝者火化是有补贴的,具体我就不详了。尸体火化当天就葬在本行政村指定的地点了,八哥说墓地不要钱,但是很小,只有几十个平方厘米,碑石也有免费提供,但是得自己花钱到镇上找人刻字(刻字200文)。

后面话题很快就转移了,说到过些日子镇上会有人下来丈量居家土地使用面积,多出来的要么拆了要么交钱……这个就不详述了。据说周边有一些屋场已经丈量过了。

一会儿幺叔提着柴刀走了,说是要早点回去烧水洗澡,因为他刚才缚柴的时候弄了一身的灰,那柴还是好几年前砍的,反正在家没事就去山上砍柴,根本就烧不完,然后越砍越多堆在柴房塞实了,柴薪上面积满了灰尘。现在幺叔担心自己家中的宅居用地超出标准,所以他要提前做好柴房被拆的准备,他把这些原本在柴房堆放的柴薪重新挪换一个地方。

超天总是不觉时间缓慢,后面二婶从菜地里回来也站着“超”了几句,二婶说她的大儿媳妇回厦门复工也是自动隔离了十四天,现在已经在上班了。至于她的小儿子一家并没有开工,只是窝在县城,没有在家里窝着而已。

……

天很快就一点点黑了下来。八哥十二岁的小儿子过来叫八哥回家去,不要再“超"下去了,否则妈妈要发脾气~~~

于是八哥起身离开,我把两个凳子捡进屋内。

该开灯了。


时间在“恰饭”和“超天”中滑落无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