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 题/小国“有”外交,但却是无奈的抉择,无情的结局
  • 文/金色明月,一位热爱历史的,喜欢写点东西的小人物。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文章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欧洲舞台上,环绕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传统大国周围的是众多的欧洲小国,迫于残酷的政治外交压力,它们不得不结合自身的外交利益需要,选择了“选边站”。

大致上,这些小国的外交取向可以分为投靠法西斯、保持中立、投靠英法三种类型。虽然说欧洲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国的强权和霸权决定的,但是这些小国的外交取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国乃至欧洲的进程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欧洲政治舞台上唱主角的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传统大国,它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纵横捭阖,在错综复杂的欧洲外交舞台上争相拉拢那些小国,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奥地利、丹麦、挪威等等。它们的外交取向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均势和大国外交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支离破碎”的欧洲,小国星罗棋布)

一、亲近德意法西斯的欧洲小国

处于大国夹缝中的欧洲小国,它们的疆域、政治制度等等很多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如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作为战败的惩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受到了战胜国的严厉压制,由于对凡尔赛体系的强烈不满,使得它们与一同处于战败耻辱中的德国有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面对着死而不僵,时时刻刻都在幻想着复仇的德国,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在外交上采取了亲德政策,它们企图依靠德国迅速翻盘,彻底修改不平等条约,夺回逝去的领土,恢复往昔的辉煌。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凡尔赛条约油画)

30年代初期,贡伯什执掌匈牙利,他一上任就匆忙赶往罗马与墨索里尼会晤,希特勒上台后,又在1933年6月赶赴柏林与希特勒会谈,公开宣称要支持一切主张修改合约的国家。

慕尼黑会议后,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匈牙利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泸西尼亚地区,将其并入自己的版图。1939年2月,匈牙利加入《反共产国际的协定》,正式成为了轴心集团的成员国。

保加利亚国王博里斯在整个20年代都致力于废除《纳伊条约》,为此,他与意大利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并通过贸易加速与德意法西斯国家的“同盟化”,1941年3月,保加利亚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为了轴心集团的成员国。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慕尼黑会议后,欧洲小国开始“倒向”德国。左起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齐亚诺)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元气大伤,意大利也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得利者,为何那些小国还是努力的绑着它们呢?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凡尔赛体系的“错”。

依然以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为例,匈牙利原为哈布斯堡王超的一部分,有着无上的荣光,一战结束后,匈牙利遭受了战胜国的严厉制裁,1920年6月4日,匈牙利被迫在凡尔赛特里亚农宫与协约国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条约规定:

匈牙利的领土缩减为9.2万平方公里,人口缩减为800万;废除征兵制,多瑙河受战胜国的控制;赔款22亿金法郎。

保加利亚在1915年10月加入德奥集团作战,1919年11月因战败被迫签订《纳伊条约》,规定:

一部分领土割让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取消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海军;赔款22.5亿金法郎。

曾经的无上辉煌变成了如今的苦不堪言。失败所带来的耻辱极大地激起了民族自尊心,尤其匈牙利,对于领土的丢失一直都耿耿于怀,图谋重现哈布斯堡王朝的辉煌。

结果就是,这些小国里,从上到下都被复仇的火焰冲毁了头脑,把注意力从要紧的民生问题转移到了热衷于参与欧洲事务上来,尤其与同病相怜的德国惺惺相惜,进而就搭上了法西斯的“顺风车”。

这些小国投入法西斯的怀抱,扩大了法西斯阵营的力量,也让希特勒误认为他的扩张政策是“人心所向”,增加了与德意与英法讨价还价的筹码与底气。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二战前德国领土的扩张-图源地图帝)

二、实行中立政策的小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怕了欧洲小国,一些实力较弱的欧洲小国为了自保,选择了“退出江湖”,在一战结束后,选择在欧洲事务中恪守中立,这里国家主要有低地三国、瑞士、丹麦、瑞典、挪威等国家。

这些国家都有共同点,那就是版图小,人口少,在地缘上与传统大国相连。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复杂局势和无情的现实已经表明,靠中立来自保是行不通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对希特勒的“保证不侵犯”的谎言信以为真,对中立政策抱着幻想,没有积极备战,结果在希特勒的“黄色方案”面前迅速崩溃,卢森堡当天就被德军占领,荷兰也只坚守了5天,比利时不过也就是抵抗了18天就投降。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二战初期的欧洲-图源地图帝)

北欧三国的丹麦、挪威、瑞典地处在英、法、德的侧翼部位,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30年代后期,三国先后宣布中立。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希特勒在散布和平烟幕的同时,也在暗中制定了入侵北欧的“威塞演习计划”。

1940年4月9日,德军入侵北欧,仅用了4个小时就征服了丹麦;6月10日,德军占领挪威全境。

由此可见,中立并没有给欧洲小国带来福音,除瑞士外,欧洲大陆基本上所有恪守中立的欧洲小国都未能逃过希特勒的爪牙。试想一下,有限而脆弱的国力,怎能经得起大国的打击呢,更何况法西斯要的是整个世界。弱国无外交。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小国难以有旗帜鲜明的外交政策,不敢再国际上贸然选择同盟者,因此,它们在外交上采取了中立的态度,企图通过中立求生于大国的夹缝之中。不过,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在复杂的欧洲局势和无情的现实面前,这些小国只能是得“中”不得“立”。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高峰”)

三、实行亲英法的的欧洲小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很多地处中东欧心脏地区的小国,如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等国,它们是英法与德国直接交锋的前沿阵地或缓冲地区,中东欧地区是英法势力的传统范围,这些中东欧地区的小国在外交上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亲英法的外交政策,企图以英法作为依靠自保。

不过,极具讽刺的是,这些亲英法的欧洲小国最终的命运可以说都沦为为大国外交的牺牲品,令人唏嘘。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二战中后期的欧洲-图源地图帝)

巴黎和会后,法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遏制德国的东山再起,与德国有着漫长边界线的捷克斯洛伐克就成为了英法争先拉拢的对象,为了牵制德国,法国从一开始就对这个中欧小国——捷克斯洛伐克给予了庞大的财政支援,还提供了军事援助。

1921年2月,波兰和法国签订同盟条约,1926年和1927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又先后与法国签订同盟条约,通过建立防范德国的战略屏障,中东欧地区的小国陆续与法国签订了同盟条约。

到了30年代,随着德国的崛起和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这些小国曾经的希望也逐渐破灭,最终沦为了大国交易的牺牲品。

德国法西斯的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中东欧地区成为了德国的对外扩张的第一个目标,中东欧小国在对外政策上越来越受制于大国外交,沦为了大国交易的筹码和牺牲品。

如在英法的出卖和德国的进逼下,捷克斯洛伐克就成为了慕尼黑会议上英法绥靖政策的牺牲品。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波兰成为了希特勒的新目标。事实证明,靠英法的外交庇护,到头来都成为了英法绥靖政策的牺牲品和法西斯侵略的口中肉,这就是欧洲小国的悲哀。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轴心国”的漫画形象)

欧洲大陆,“邦国”林立,各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较深的民族矛盾和历史隔阂。历史上,很多小国,如波兰、南斯拉夫等国都曾多次遭受大国的瓜分和侵略。

民族矛盾和历史隔阂使得这些小国对于大国都有着一种“敬畏”、“仇视”、“恐惧”的心理,虽然这些大国的外交政策都有着浓厚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利己主义,但是小国还是对它们抱有依赖心理,希望能够在大国纵横的欧洲自保。

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小国的外交取向,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对于它们的外交决策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二战后欧洲领土变化-图源地图帝)

为了复仇,有些小国投入了法西斯的怀抱,虽然得到了一时之利,但走上的确是一条毁灭之路。

为了生存,有的恪守中立,有的投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最终还是未能保存全身,不是难逃法西斯吞并的厄运就是沦为英法绥靖政策的牺牲品。

但面临法西斯侵略魔爪的时候,只有团结一心,精诚团结才能保卫和平。欧洲小国的外交之路可谓是一条曲折之路,它们的教训可是令人深省。

二战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又很近,二战中的名人轶事层出不穷,还有各种谜团至今难以破解。

用今日头条APP搜索“二战十大未解之谜”(长按点搜索也可)看看大家怎么说的!

今日头条APP搜索引擎,无竞价排名干扰,搜索结果更加精准,遇到不懂的记得使用今日头条APP搜一搜哦!


小国的乌托邦!在希特勒面前还有“中立”一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