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大运河经过徐州吗,有哪些历史依据?

王绍林


千里大运河,千载船悠悠。近千年的历史交缠,在徐州城与大运河之间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和遗存。“大运河”曾经有两个版本: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徐州与两版大运河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故事颇可以作一篇精彩的大文章。

《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浮于淮、泗,达于河。”古代徐州,借助泗水南北航行,可以到达淮河于黄河;

“大运河”最早的前身,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前486年),同样连通泗水,可达徐州。隋朝开凿通济渠、永济渠,联络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天然水道,形成了贯穿南北、横跨东西的隋唐大运河,此时的徐州,通过汴水、泗水都可以连接到这个运河体系当中,是关键的水运要道,所以从唐代到清代,徐州长期驻有重兵,以确保运河漕运的安全畅通。

进入“京杭大运河”时代后,徐州与大运河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京杭大运河在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全线贯通,而早在至元二十年(1283),大运河徐州段就已经通航。从此直到今天,大运河流经徐州735年,有学者仔细整理文献得出结论:这735年里,运河在徐州一天也没有断流。

从隋唐到明清,大运河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运粮。为了保障京畿粮食供应,“漕运”从来都是国家级重点工程。而大运河徐州段处在汴泗交汇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黄河的主河道,治水难度大,强度高,徐州人在大运河治理方面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大运河徐州段的河床上洒满了徐州人的血与汗,也给徐州人留下了无尽的智慧。历代治水达人在徐州名垂青史,潘季训、靳辅、朱衡、李化龙、盛应期、潘希曾、费瑄、郭升、梅守相、张镜心、王绍元、张志周、茅国缙……这些名字永远刻在了徐州的城市记忆中。





一个大蘑菇


我家距离运河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路程不到2000米,安静的时候可以听到运河里轮船的汽笛盛,不过最近几年运河里的船明显比20年前少很多。我们小时候经常在桥上看过往的轮船,船上主要运煤和沙子。忘了说了,我是徐州人。


北大荒村长


大业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此后,唐、北宋长期开凿、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使得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我胡汉三又回來了


隋朝大运河又称通济渠,流经南宿州城北,即今宿州市。我家乡就住在大运河遗址附近,据老年人口口相传,隋朝开挖大运河一方面是为了繁荣运输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阻挡黄河洪灾泛滥时南泛的洪水。在运河北侧,当时利用河床挖出的泥土修筑了一条高大的防洪堤,历史上称作"隋堤"。在历史上是一个宏大的工程。素有“北长城,南隋堤"的说法。

在上世纪60年代,仍可看到运河和隋堤的痕迹。大运河的遗址就在宿州至永城的省级公路处。上世纪90年代修筑公路时,在宿永公路濉溪县柳孜境内挖出了大运河码头和沉船,证实了运河走向的传说。


陌上行任


徐州是必经之路。[抠鼻][抠鼻]




想飞9988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经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


a四季分享


肯定经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