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薪200万的人,每天都在做什么?

小八说笑话


一、年薪能够到两百万,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忙,时间节奏非常紧张

能够拿到每个月接近二十万的收入,几乎可以肯定了没有哪一个是轻松的。最大的特点每天的工作节奏、强度都会远超其他人。

有些人会说只要是能力足够强,不见得有多忙。老鬼只能说:或许有个别的这种人。

对于多数能够拿到200万年薪的打工一族,即使能力非常强,每天的工作时间、工作量也是巨大的!

为什么要研究时间管理?为什么要做计划、规划?就是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如果不做规划、计划,不仅借助会被打乱,还会导致很多事务根本无法按时完成

二、年薪能够到两百万,“本事、能力”一定是硬实力

“说你行那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种说法对于收入达到200万的职位、岗位、工作而言,是不适用的!

没有哪个老板傻到会安排一个没有绝对实力的人做某个岗位、职位、工作,并发给他200万的薪水!除非那个家伙是老板的亲儿子!给2000万别人也管不着。

200万!每天就得七八千块!如果不能给企业创造出相应的价值,没有真本事,想都不要想!凭什么老板每天给你七八千?你得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越这个数字才行啊!

三、年薪两百万的人,能够将时间看做生命,才能真的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就是价值

拿年薪的打工者、职业经理人,是要靠自己提供的价值来获取回报的。不管他们的200万年薪的构成版块都是哪些,要想拿到这样的年薪,必须要每天创造出该有的价值才可以!

时间是创造价值必需的因素。因此他们必须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切时间,无论自己打破时间还是他人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安排,都是一种严重的损失。


我们的烟火气


我曾跟过的一个大佬,传媒公司CEO,年薪350万,他给我的感觉是,永远在思考。

因为是老大,所以很多事情不需要他亲自动手,平时要做什么文件,也是把我们几个叫进去开个会,在白板上1、2、3讲清楚,然后就直接告诉你什么时候做出来交给他。

从没见他有过周末,一到周末,他就一定在公司楼下咖啡馆的外面占一个桌子,因为那里可以抽烟,然后就是各种人轮番地过来和他见面聊事情,要不就自己那个笔记本在那看看写写。我经常会接到他的电话,“某某某,有空么?来哪哪哪一下,有个问题,你帮我想想,换换脑子。”于是我就得屁颠屁颠过去,他会提很多的问题,我就针对问题,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他答案或者建议,但他从不给评价,因为他要得根本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看问题的角度,一下午,我们能干掉两包彩8中南海。

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羽毛球,周五下班后7点到9点半,是雷打不动的规矩,但约的,要么是圈子里的人,要么是客户,估计也是谈的时间多,打球的时间少。

他是我见过学习效率最高的人之一,经常一本书粗略翻翻,他就能从中提炼出他最想要的东西,而且还会把书分给我们看,并把我们拉进他的办公司抽烟,然后问你看完书的感受,我觉得我们说的那些,他都吸收变成自己的了。

从劳动强度来说,他真的一点也不忙,而且很轻松,他也说过,如果他变得忙起来了,那就要命了。

我们会开的很少,因为他都把会议要讨论的事情打散,用和我们聊天或者小会的方式提前讨论完了,开会通常最多半个小时,他把事情一宣布,任务一分配,就完了,然后就等各部门执行的结果。由于前面有了充足的分组讨论,各部门对自己负责的那一块也非常清楚,剩下就是配合与执行了。

我的圈子不大,但有钱人也见过一些,像他那么从容的,第一个。


千曈


我的薪资远远达不到年薪两百万的水准,周围的圈子里几乎也没有认识的朋友年薪可以达到二百万。

所以我只能拿我们老板举个例子。

老板是个三十五岁的中年人,他名下有二十三辆危货罐车(危险货物运输,比如天然气),一辆车连主带挂再背个罐,上路的价格应该在130多万左右,前段时间听他说,还要再添8辆车。

只要有车在路上运营,那么每辆车每天都会给他带来1500块钱左右的收入,我们按每天一半的车辆数计算,毕竟不可能做到一天一趟。

那就是11.5*1500*12*30=6210000,这个数字绝对保守,只低不高。

当然,这只是粗略的计算,其中还有交通管制期间、雨雪天气、淡季等等一系列外在因素。

那就让我列举一下他每天都在干啥。

早上,如果10点之前没到公司,说明在睡觉。如果10之前来了,都会先把手机里面的信息过滤一遍,然后打电话给车队长,询问昨天的卸车情况以及今天的任务安排。

然后将前一天的运输计划,录入采购单。(这个是他每天必须自己亲手操作的事情。)

等把这些事情做完,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打扰,他会一直玩儿手机到中午,然后开车去学校接他孩子下课,然后回家。

下午大概会在三点半到四点的时候来公司,然后坐在大厅的沙发上面,打电话。有时候是问候业务伙伴,有时候是询问车队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会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然后就开始坐着和人聊天,一直到下班,然后驱车接孩子回家。

每年六七月份和十二月份,会和家人出去玩两趟,每趟大概15天到20天左右。

在我印象中,我上班的这几年来,他似乎一直都是这种状态,你看不到他无所事事的样子,但同样也看不到他焦头烂额的一面,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按部就班的运作。

当然,他现在这种在我们看起来“舒适”的生活,是他之前用超过常人十倍的辛苦换来的,只不过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我是程尔大夫,感谢各位阅读。欢迎转发、评论,留下宝贵的意见。


程尔代夫


他们在想如何才能赚更多的钱。

我认识一个年薪300万左右的80后,卧室在一场他讲课的培训课上相识的。他从深圳飞到北京做培训的那天刚好大雨,所以他凌晨才到,但是当天的培训还是正常举办了。其实他的年薪300万的收入是不包括这个讲课的,他自己在一家公司的工作就可以拿到这个金额。但是他还是如此拼命的出来讲课,也许他很清楚目前自己的价值,更清楚这个世界发展的速度吧。

课下的时候,我曾经问他一年拿那么多钱有什么感觉,他说因为他自己是做金融的,所以每次发工资都在想,投资到哪里既安全又增值。

大家一定会关心作为80后他是如何赚到这样的年薪?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他的同行和同事们。我总结了一下:他的专长是互联网营销。他起步于一个给企业做官微的运营的广告公司,他帮企业获得微信粉丝的效果很好,然后就开始给企业做线上客户的拉新促活。不久A企业把他从广告公司挖过来,趁着行业发展正好他又跳过两次槽。在收入上他不仅获得了高薪,更获得了期权。他还总结了一套营销获客的理论。就是他给我们培训的内容。

最近几年都没有再见到他,目前经济行情不好,负担得起线上营销的企业越来越少,估计他也赚不了那么多钱了,不过估计前些年他已经攒了不少了。

所以,我见到的年薪200万的人是有头脑又抓紧时间的人。


婞金融


本人就职于广东省佛山一个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子公司,集团公司是做铝材的,而子公司是做五金制品方面的。

去年集团本着开源节流,解雇了很多部门老总,新请回了一个集团公司老总,外传年薪达400多万,因为之前子公司老总也有200多万,所以外传也有一定的真实性。

因为本人是一线生产管理者,所以有机会可以和该老总接触到。老总自己说,他主要负责集团公司战略方面的,并且兼职了两家子公司的总经理。

我个人发现自从他来后,集团公司真的改变了很多:

第一,集团公司自从19年开始到20年,一年之间起码已经解雇了百分之三十的人员,包括一些员工和办公室管理人员。

第二,重新调整了集团公司的经营方式,从之前单一方式变为现在的各种方式。

第三,优化调整了子公司的一些部门。

第四,管理方式向人性化进一步看齐。


勿放弃加油每一天


我,不止,

宅在家,或者就刷刷今日头条,抖音,最右。

打打英雄联盟

没事就去泡个妞,旅行一下。

偶尔用微信,或者邮件给公司的其他高管下达一下下季度的任务。

每周5晚上收一下各个高管的发来的每周工作总结邮件。


有趣的游戏收集


我之前做猎头时候,有接触过这类人,操作大岗位也有年薪300-500万大也有几个,还有一个差点差点成单了。我先介绍下能拿到这个年薪大人都是要有什么条件吧。

工作能力

给大家分享几个我之前联系过大年薪超200万大候选人大一个推荐报告大评价,关键信息已经打码。

这些推荐评价是我他当初提候选人撰写推荐报告时候总结的,前面两个是做资本运营的,后面这个是做流程IT再造工作的。


学历

他们的学历最低是硕士,有的是博士后,很多也是从本科毕业后进修的。


能力


他们都有独立操作项目大的能力,长时间深耕某个专业的工作,业绩突出。


年薪200万能拿多少

年薪200万的不是按照200万在12个月去平均分配大,没有猎头经验的人可能不知道这回事,如果一个月接近20万月薪,在国内是屈指可数的。


大多数年薪制是按照一定比例的基本工资,再加上效益去溢出奖加起来的,而效益也是有浮动的,根据项目的效益浮动,。可以是拿出80万当作基本工资,剩下120万看项目完成度按照一定系数比例计算。

也就是说,年薪200万的工作未必一年能拿到200万。


年薪200万的人都在做什么

也是有幸通过猎头工作认识了好几个年薪几百万的大咖,也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都是能力+天赋+运气++机遇+人脉的产物。


他们平时也是像我们工作一样,并不是天天加班忙到拿生命再做事一样,只不过是大家比较少接触到这类人群而产生的臆想。


我在猎头的前期工作是需要经常跟这类候选人电话沟通、微信沟通聊天的,他们也是很普通的朝九晚六,周末双休时候可以出来面试下猎头推荐的公司,或者陪陪家人之类的。


他们的工作重在责任、使命感、业内知名度,而不是时间。


但是也不是说这类人很闲,就是类似于我们普通人的工作跟生活,只不过人家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是指导、运营资源,看问题的角度也更高。


邻家HR


目前供职一家市值千亿左右的公司,负责一个大部门,税前差不多这个数,这里没熟人的话,就扯两句。

1.没那么忙,忙是偶而,一直忙不停的是下面做执行的

2.其实仍然是打工的屌丝,圈子不同,身边朋友都是成功企业家,自己一个拿工资的打工者

3.上班大概985,晚上因为怕堵车所以错峰下班才8点多到家

4.核心工作是整合资源,解决关键问题,说起来容易,每天都有60%以上时间干这个

5.作为打工家庭,老婆收入比我少一些,但也同量级。然而这些在上海买房还是只能买中档住房,几千万豪宅不敢想

6.下班到家,基本就是陪孩子玩,辅导功课,她们睡了,就和老婆出去散步夜跑健身

7.周末除了陪孩子出去上课,就是家里泡茶看书,老婆看人文,我看商业,孩子看故事

8.主要消费都在孩子相关,我自己除了和朋友同事吃饭每个月买几次单花一两万,其他就没什么开销了,孩子花钱多一个暑假上各种课7万没了

9.人近中年,也要攒钱准备退休,看着身边朋友早早身价几十亿,富足而退,也只能自己认清现实好好干活。

10.在外面也有公司占了点股比,但比例不高,不参与管理,也在发展中没有分红,他们离IPO还遥遥无期,也不能指望。

总之,活在当下,放平心态,开心就好


绿豆鲨了吗


10年~14年做CEO的时候拿过,不过不是每年都有,跟经营业绩关联。

我的固定工资是月薪5万,加饭补加车补1000,年底双薪,季度奖金浮动最多时候有12万,每年10%净利分红。

公司是移动互联网领域里很小的一个分支。05年组建,08年被外资收购,09年业绩对赌年,12年管理层回购。

09年公司业绩最好的时候,全部员工加一起有300多人,年营业额近5亿。那时候我基本每天无数的会,处理邮件,一个月有一半的时间在出差。同时,已经预见到小行业已经萎缩了,需要转型,我还要根据计划组建手游团队试水。那年真的好忙,也真的好充实,也是变化最大的一年。因为,一是公司被外资收购后完成了对赌合约,我当时作为副总拿到了200万的额外奖励。二是外资派了新的CEO和财务进驻。

10年,公司业绩下滑的厉害,新CEO不堪压力滚蛋了,老CEO拿了收购时的5000多万基本退居二线,我被任命新的CEO。那年也很忙,老业务是真的不行了,但每月也有3000万的流水,不能丢,需要分精力照看,同时以前作为副总涉及不到的客户和关系户需要重新捋一遍,老客户也不能丢。再同时,两个孵化器的项目,手游和新的营销渠道,也需要迅速立起来。那年忙的很没价值,老业务不行,新业务迟迟立不起来。不过,我的个人收入也有100多万。

11-12年,新项目完全失败,公司投入了1000多万的孵化费用,基本都打了水漂。公司开始裁员,300多人裁到100多人。外资撤了,其他投资者回购,随手给了我10%的分红股份,不能卖,只能分红。12年还不错,有了10%,那年差不多200万收入。

不过,12年以后,公司越来越差,跟我和公司都没关,只是小行业不行了,我也就闲下来了,没事跟客户喝茶聊天,基本不谈业务了。我的收入也就是基本工资加补贴了。

14年,给老板的汇报里,对未来两年的财务预估做的保守了些,老板对于基本持平的预估不满意,就直接让关门了。我也无所谓,对于我和公司人来说,这也是一种解脱。而且,我还拿了60万的补偿。

再以后,就处于下岗状态至今


海蓝2000


以前认真观察过大领导的工作安排。估计年薪起码都是这个数吧。

作为一个省的老大,当时大领导是从江苏调过来的,这些大佬们在一个省份都是呆不久的,或者说在一个地盘上呆不久的,一般三四年就要一换,至于原因,大家都懂的。

回到正题,大佬们每日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

1,开会

(占了非常大的比例),给下一级管理开会,被总部开视屏会议,偶尔还参加一线员工的会议。可以说是:不是在训人的路上就是在被人训的路上。

2,研究简历

这是大领导告诉我们的,一有时间,他就打开全员工的简历,一个员工做不好了,大领导首先看这个员工的简历,而不是先追究这个员工的工作,这点让我受益良多;

3,下基层,喊口号,聚人心。这个就很好理解了。

4,安排娱乐或社交上,这个占比相对来说比较少

不要以为高管是每天跟高端人士交流,除非工作需要,否则肯定不会发生,什么是高管?就是被老板高度管理,私人生活空间几乎为零。至于娱乐嘛,一般就团建,或者假期了,要不就是自己挤时间,大领导看书时间都是跟挤牙膏一样,东挤一点,西挤一点这样完成的,所以高管都练就一身高效率的工作习惯。


如果您觉得有启发:欢迎点个“赞”:)

欢迎关注@公叔荣 前五百强职业经理,能跑马拉松,可阅百本书,说有趣的史,做有用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