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随母姓,那族谱是怎么记录呢?

常怀梦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回答,从传统来说,族谱里面只记录男丁的谱系关系,就是只记录父系繁衍的代系,也就是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试父姓,二世男性。如果男丁从母姓,可以写进族谱外加说明,写清楚该男出族改姓某某即可,并且此男谱系终止。古代随母姓意味着放弃宗族。

从现代宗族来看,对于宗族谱系的记录更加详细,对于性别要求也没有非男丁不可,所以,随母姓的也可以进入父亲族谱,也可以记录该男丁的后代谱系,这个叫做旁枝族系记录,但是一般不会记录超过两代,因为该男以下两代代之后与该男以上三代超出五服,理论上已经不算一家人了,理应退出族谱了。





未来密码


你提的儿子随母姓,族谱怎么记载的问题,我为你回答。


族谱也叫宗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族谱中的表谱内容是无须写姓的,如《王氏族谱》巜李氏族谱》等等,己经说明了姓氏,具体里面表谱只有名号而不再重复姓氏。儿子虽然随了母姓,不是父姓了,但他是父亲的血綠关系是不可改变的,是父亲姓氏家族的后代也是不可改变的,所以续进父姓家族的族谱也是正当的。所以只要在儿子的名下作注,注明随母媒Ⅹ即可。


本昌谈历史


歪史所知道的传统家族族谱一般记载本堂男性人员,对于女性则一般不会有记载。而现在也有一部的族谱会把女性记载进去,诞生随着女子出嫁没有办法维护他们后裔,严格的说,这一些后裔不是本堂的人,属于外姓之人。

譬如张三的族谱就只能记载张三家族男性后人,不能能张三的外甥李四记载进去。

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本堂本族的人一定是同姓,加入是随了母姓那么是不能记录在男性族谱世系中的。而如果随母姓的孩子一般他父亲是入赘的,也就是俗称的倒插门。他们本人一般也有改姓女方的姓氏,他的子嗣则可以加入母亲世系的族谱中。

譬如张三入赘李家,他的儿子李四不能计入张姓族谱,只能记载进李家族谱。李四也不会被认为是张家的人,而是李家的人。

如果这个族谱仅仅是一人家谱,将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都列入谱系中是没有问题,这不过类似于建了一个家庭群。外人是没有话可说的。如果你的族谱是家族谱系,必须要按照你的家族规矩来。

例如张三整理了自己家族的亲戚朋友记载在一起,没啥问题。但是他不能把亲戚都计入张姓族谱。


歪史


儿子随母姓,族谱的的记录是有先例可循,可以记录,因为我们的今天就是后人的历史,只不过记录的方式比较特殊。

(家庭图)

族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以表谱形式来记载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所谓血缘关系,既有父系的,也有母系的。我国民间传统族谱是以父系姓来记录,也就是说记入族谱的是随父姓的儿子,随父姓的女儿不记入父系族谱。但并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女人不能入族谱,在中国民间,有的家族不将嫁入的媳妇记入夫系族谱,是一种比较简略的记录方式;有的地方只要嫁入的媳妇生育了儿子,且儿子记入族谱,那其母也记入夫系族谱,其母就会成为后人的祖婆,此种事例举不胜枚举,是一种对家族史记录得比较详细的族谱。

民间把嫁入媳妇记入族谱与不记入族谱的优劣,在日常的祖先祭祀中能显现出来。如,有的家族族谱因只记男性,不记女性,在清明、中元、冬至等时节祭祖时,其祖先名单只有父系而无母系,有的连祖母、曾祖母的姓名都记不清,更不用说她们的坟墓所葬之地。因无资料,也无法查证,有的只记得姓,称某氏,成为民间的笑谈。而记得详细的家谱,只要翻开谱一看,祖上的人物历史清清楚楚,不像有的家族语焉不详,要后代像考古工作人员一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研究,让后代头疼。

(族谱样式图)

上面说了这么多,看似跑题了,其实没有。这里主要是负责任地给读者一个可靠的答案,介绍一下因我国民间族谱的记录方式,所记录的家族历史有详有略。先人们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经济原因造成的。修家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过去,不管是印刷还是手抄本,均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资金足的家族,族谱就要记录得详细一些,资金艰难的家族,能节省就节省,记录的也就是一些粗线条。

现在科学发达了,生活也普遍好起来,族谱的记录能详细尽量详细一些,我们今天所记录的,就是后代人看到的历史,族谱的记录方式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如,现在有的地方修族谱,注入了新的记录模式,族谱之中每人留下一段生平介绍和个人图片。有的则做成电子文档保存起来,便于查询。

(中国式家庭——四世同堂)

最后来解答题目中提出的问题。儿子随母姓,可以记录进去,在目前情况下,还是要按族谱的传统规矩来记录。也就是说要按父系来记录。随母姓的儿子父亲是可记录在其族谱之中的,这里没有任何问题,这里的关键就是随母姓的儿子怎么记录的问题,因为儿子与父亲不是一个姓了。按照惯例,随母姓的儿子在父亲的族谱之不能记录成“世”(族谱表示为一代人),也没有资格成“世”了,而是在儿子的父亲这一世的名下记录儿子的去向。如“配×××(妻子),生×××(儿子),随母姓,居×××(户籍所在地)”至此以后,此儿子的信息就不能在族谱中记录,除非再改父姓。现在放开二孩,如再生一个儿子,又随父姓,就可以按传统的家谱“世”来记录。而随母姓的儿子理应在其母家族的族谱作为“世”记录,作为母亲家族的传家接代之人。


关山听风


家谱也叫做族谱,以族姓为纲,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以及重要人物的事迹。所以姓是族谱的灵魂,不具有该族系姓氏的人是不会被记入族谱的。


族谱谱系是家谱中最主要的部分,包括族姓的来源以及形成的原因,世系谱表备注移动始末等等,改姓皈依本族丁男要有备注,如改姓后的义子,同族间过继的继子等。

提问中的情形,儿子随了母姓,虽然其还是本族直系宗亲,但其本族灵魂表象已经灭失,所以不会被纳入家族谱系中去,若家庭内部特别渴望能被家谱收纳记载,唯一的方法是该丁男必须另取一个本族姓氏的名字,以便符合族谱严苛的规定,其繁衍子孙后代亦同样如此,如有中断,族谱中就会断代不续。

假若该丁男放弃祖姓入谱权利,继续以母姓延续后代,那么该丁男将被收入母系家族族谱,但其姓名旁会标示父系来源备注,以便后代了解血亲宗源,倘若某一代提出回归原宗谱,来去都是自己的事,无人干涉。这种情况叫做认祖归宗。



叶落归根,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观念,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基石之一。最近十数年更多的日本人、韩国人以及流落海外的广大华裔子孙,纷纷回来寻根问祖,他们手里拿着祖传的家谱:我的祖先是项羽,我是他83代孙。此情此景,无论真假,恒古不变的是血脉来自哪里,根就在那里,家就在那里。

备注参考1、北方农村传统上将本支系宗祖制作成牌位供奉在正堂上。其内容仅是族谱的一部分。2、古时仅记载男丁入族谱,近代未考。


斤斗山下


山东青州南仇唐氏家族,始迁祖唐虞 祖母郝氏于大明洪武四年携领三子一侄,自山西洪洞经河北枣强東迁入鲁,落户青州府益都县仁智乡南仇村,分迁昌乐县。

至今传27世人丁两万余众分布鲁中四地市十区县七十余村并辐射海内外。

由17世起统一家族字辈:

知见应锡增,元行敬思维

继述承先志,传习裕家休

家谱于清康熙四十年创修,定祖制:家谱每隔三十年必合族统修一次,以保我青州唐门后世, 昭穆分明,世绪繁昌!

历代族中先贤谨遵祖制按时修续,代代相延,从无中断,至公元2016年完成第十次续修。

夲次续修家族宗亲会讨论通过,凡随母姓的唐姓后人,自愿原则下,一律按唐氏子孙一视同仁入谱,以体现与时俱进,男女平等的现代文明!总之一个大家族的传承注重血缘之外,还要有包容广阔的胸怀!泰山不却微壤,故能成其大,沧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曾经沧海0098


姓氏是用来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中华文化圈是父系社会,以子随父姓为规则。而家谱,又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所以家谱必须是这个家族的血缘子孙才能进这个家谱。而家谱中世系的具体表现就是姓名,所以一个家族家谱中记载的姓名肯定只能一个姓。按照上述规则,继子、继女是不进继父家谱,外孙外孙女也不进外公家谱。也就是说载入家谱必须是有血缘关系和同姓双标准。而你的情况很特殊,孩子是你的,和你有血缘关系,但是又是随母姓。按照你这种情况你的孩子是不能进入你岳父的家谱,但是入你的家谱也怪怪的,祖祖辈辈姓名都是李某某突然来一个玄孙王某某,那不是贻笑大方?族长肯定也不会让你孩子以外姓入谱。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你这样即尊重妻子,又尊重传统文化的人。家谱确实对于一个人来说有重大意义,是身份的归属和认同。既然是你的孩子肯定要入你的家谱,我建议,在你儿子已经有注册姓名的情况下按照你家族的辈分再取一个以你姓氏的名字进入家谱。至于你的孙辈姓名的事情由你儿子去操心吧。




公交车上读易经


先不说封建思维的种种不妥之处。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角度来说,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子女从父姓,族谱记载的是一个父亲后代的出生日期和死亡年月,及功绩。并将家族约定的处事之规矩立成族规来约束族人。随着后代的繁衍扩大,解决族人那里来,祖先的坟营在何处,家族的光荣,同姓是否出五服,五服不可通婚。简单說家谱是以同姓同根为基础的历史档案。姓氏是人类的图腾,是灵魂,既然放弃了姓氏,那么你有为何要进族谱呢?真是无稽之谈。小孩从母姓,那么就应该入母亲那边的族谱,族谱的名称是**堂**氏族谱,你一个姓张的人怎么可以记载进王氏族谱里面呢?。族谱因为其记载的严格,细致,很多时候为历史提供了铁一样的证据。不要去破坏其千年的法度。如果你们族谱乱记,可以肯定不出百年你的家族就散了。简单解决问题方法就是你儿子有父姓名字可以记入族谱,满足你卑微的心理,儿子身份证用母姓。这里不反对小孩从母姓,反对的是找出各种理由去破坏原有的规则,起因不过是满足一己私利而已,礼乐崩,天下亡。


潇湘闲人25970227


谱名与真名无关,想上谱的话按字派自己取个名就行,只要是你名下的孩子就行,无论亲生、收养(会注明)或者过继(会注明、出继方也会注),目的是明确血脉亲疏,五福关系,防止乱了血统。

如果孙辈还想上谱,那就得去维系这种联系,让你儿子成人后也去参与宗族祭祖活动


沙漠孤舟937


如果儿子随了母姓,那族谱就应该这样记载:

X(母姓)某(男),父Y(父姓)某某,母X(母姓)某某。X某(男)幼时因母亲家无男孩,故,随母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