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華為海思大訂單,國產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宣佈14nm正式量產

接下華為海思大訂單,國產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宣佈14nm正式量產

全球第五,也是內地最大的集成電路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近期宣佈,14nm 芯片製造工藝已經接近成熟,進入產能爬坡階段,現以正式量產。同時宣佈,其 2019 年的總營收為 31.2 億美元,華為海思下單的第一批 14nm 芯片已正式交貨。

接下華為海思大訂單,國產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宣佈14nm正式量產

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表示,14nm 月產能將在今年3月達到4K,7月達到9K,12月達到15K,並已經採購 42 億元設備用於提升產能。但梁孟松同時表示,對於 14nm 中芯國際將不再繼續提高產能,剩餘產能將提供給正在研發中,並且明年有很大希望投產的、擁有更高性能和更低功耗的 7nm 工藝。

儘管 14nm 工藝和臺積電還有著一定差距,中芯國際表示會進一步優化以縮小差距,並繼續進行N+1、N+2代工藝的開發和研究,N+1代相比中芯國際現有 14nm 工藝芯片性能提升約20%,功耗降低約57%,芯片密度提升一倍,邏輯面積降低60%,二代FinFET逼近臺積電 7nm 工藝,N+2的芯片也正在路上,產品層面有可能跳過 10nm ,直接量產 7nm 芯片。

接下華為海思大訂單,國產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宣佈14nm正式量產

荷蘭巨頭阿斯麥光刻機

接下華為海思大訂單,國產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宣佈14nm正式量產

泛林半導體

在最核心的光刻機和光刻膠上,我們仍然依賴如荷蘭的阿斯麥、美國的泛林團體等國際巨頭,並沒能做到真正的自主化,在光刻機和光刻膠這樣真正的底層核心技術上我們仍需繼續努力。但在我國半導體行業起步遲,和發達國家有著很大差距的前提下,這種速度的進步已經難能可貴。

接下華為海思大訂單,國產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宣佈14nm正式量產

在美國封殺華為等中國公司日趨瘋狂的背景下,國產14nm工藝加快產能建設將有助於國產芯片發展,避免受制於人。

之前我們與臺積電和三星等一線芯片代工企業有著20年左右的技術差距,現正以可見的速度加速追趕。樂觀估計,再過10年左右我們的芯片製造能力就可以躋身世界前列,我希望這一天可以加速到來,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