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辭職以後, 我順手舉報了前領導”,這種行為值得提倡嗎?

老萬


我覺得這種行為不應該提倡。因為我們中國人講:不走的路都走三遍。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一個領域中或者說一個產業中,其實,你從原公司離職說不盡你找的下家公司裡面,與原公司的業務聯繫很緊密。正如,有的人說:這個世界很小,小到我們每天都能相遇兩次。在職場上或者說宮場的確也是如此的。你說:你隨手舉報領導,下一次大家相見或是同事時,該以怎麼樣的方式相處,所以,在職場上,不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如果給自己找太多的麻煩。那麼,我覺得這無非是自尋煩惱,沒有任何的好處。

001:

生活中,有的人說話辦事,說話喜歡把話說絕,辦事兒喜歡把事做絕。

例如,有的人喜歡在離職之後,因為與領導之前有前有話語上的衝突或者說行為上的予盾就在自己辭職或者說離職之後,舉報了領導。

那麼,這種事到底值不值得?

其實,在我看來,我們既然作為職場人,也作為中年人,大家都是具有理性的。

所以,生活中,我們做事說話多一份理性比什麼都重要,你說:你舉報了領導,正如,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裡面混,也正如我們在一個微信群裡面,你和他在一個微信群裡面,你退出;你確定能不在下一個或者說下下一個聖旨說下下下一個群中遇到他嗎?

很難說,所以說,在職場上,我們與領導這段關係也是這樣的,你說:你辭職之後,為了解決一時口心之快,舉報了他;

002:

大家都是在一個產業的一個小世界裡面玩的,你敢肯定你下次找的工作能比在原公司找的工作,好嗎?

況且你能夠確定自己還會不會與領導相遇?

所以,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我們要善於與人為善。

我們在工作中,發生與領導語言或者說行動上的矛盾時,我們要保持內心的平靜,有理性的對待,因為領導貴以為領導,肯定有他過強的為人之外,而他過強的為人之處是我們應該學習了。

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生活態度,建立在用別人的短處來相比自己的長處或者說優勢,所以,有人就說:生活是一門對人生的態度。

的確,說難聽一點,大家都是在一個圈子裡混的,你把事做絕了,做得趕盡殺絕了,以後這個圈子裡或者說這個產業中,大家都知道有你這樣的一個人,你說:你怎麼在這個圈子裡面跟別人混下去呢?

003:

一個在工作中不負責任,態度惡劣的人,他的路是走不太長的。

我們大家都在職場上或者說官場上,幹得好不如說得好,說得好不如拍馬屁拍得好。

的確,有的人,即使再受到了領導的批評或者或者責怪之後,還笑嘻嘻地,這無非向我們透露出來一點為人處世的哲學,那就是學會與他人合解,與社會與他人和解,其實,是為了我們更好的職場之路的發展。

所以說,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官場上,我們說話辦事都要體現出自己的聰明之處,不要與領導較高下,沒有任何意義,也不要與同事較高下,更沒有任何意義。

004:

生活中,敢於批評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領導批評你,無非是想讓你更加的對工作負責任,更加的對工作上心。

如果他不對你關心?

人家為什麼要格外的批評你或者說格外的責怪你呢?

所以,我們在工作中,要理解同事或者領導對我們的批評,這種批評是一種得不到的、無形的財富。

這種財富,我們在工作中,促使我們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說,不要把別人的批評看成別人對自己的抱負。

尤其是嘴上對領導的報復,你離職,你跳槽。難道說:你離職之後,就可以舉報領導嗎?你跳槽之後就可以舉報領導嗎?

你舉報了之後,你覺得你還能在這個圈子裡面,混下去嗎?

所以說,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聰明的人都不善於給自己的人生找麻煩,找這麼多麻煩,有什麼用呢?

舉報了,又能怎麼樣呢?

沒有任何的意義。

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大格局、大胸懷的職場人,我們要看透職場背後的本質所在,要明白自己的工作目的所在。

005:

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好,當成別人對你的報復或者說責怪,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麼,當有一天你在工作中,沒有一個人批評你時或者說沒有一個人指出你的錯誤時,那你離離職或者說被迫辭職也就不遠了。

所以說,做一個感恩的人,甚至有時候比工作負責任更加的有意義。


在下國華


“辭職以後,我順手舉報了前領導”。這種行為值得提倡嗎?

對於不法行為,人人都有舉報的權利和義務,這是值得稱讚和提倡的。

你的舉報,儘管是辭職後的順手行為。因私舉報也好、純粹的正義之舉也好,還是應該得到理解和支持的。不過,疑問仍然存在。

疑問一、

你的舉報行為、為何是辭職後?不是在辭職前?為什麼是順手舉報?不是專門舉報?

疑問二、

辭職前不舉報,有害怕打擊報復的心理、有討好領導、謀取私利的意圖。

疑問三、

辭職後順手舉報前領導,具有明顯的報復心理,這不是純粹的正義之舉,是痛恨這個人、是瀉私憤、是背後捅刀,是私慾未得到滿足的魚死網破行為。

正義之舉是不摻雜個人恩怨的,是事實求是、有證有據的。舉報者可以實名(也可以不實名),舉報違法犯罪的行為、是被人們敬重的,也是受法律保護的。但、你的這種順手舉報行為,總讓人有一種不痛快的感覺。

總之,你辭職後對違法行為的順手舉報,還是值得稱讚。疑撼的是、你摻雜了個人的恩冤,為純粹的正義之舉、打了折扣。


來自老區的毛刺槐


這是一種無奈之舉,因為那些貪贓枉法的領導,背後一定保護傘,他們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將來會讓舉報人寸步難行。我們單位一個員工就因為舉報了一個違法亂紀的領導,結果那個領導受到了通報批評,並追回了違法所得,但這個舉報人很快就被“光榮”的下崗了。


1855794787637桃花


侄女很氣憤,她今天被辭退了,雖然有賠償金,但她仍是很不服氣。辭職的原因是,她認為自己被領導給坑了,上個月她去領導辦公室彙報工作,見門半掩著,她就直接走進去,結果碰到領導和秘書正摟到一起。

她趕緊轉身跑掉,但領導和秘書也都看到她了。本以為自己不說出去,就沒什麼事,雖然領導已經結婚,但他搞辦公室外遇,是他自己的事。

然後上週,領導喊她到辦公室,說她負責的項目出來大問題,她一聽,明顯就是個小問題,影響不大,現在修正就可以。

結果,領導就以這個理由辭退她。她說,打算向公司舉報領導搞辦公室外遇,陷害員工。

我一聽連忙阻止她,跟她好好分析下,舉報領導的利弊。

一、舉報未必有用,風險大於收益,得不償失

為什麼我們想要在辭職後舉報領導?無非就三點:

  1. 被領導坑,看不慣領導的管理,想要報復領導
  2. 追求公正公義,希望壞領導得到懲罰,不希望做了壞事的人還能混得好
  3. 辭職後舉報風險小,領導沒辦法報復,對我們不會有太大影響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真的是這樣子嗎?首先,辭職後舉報領導,真的有用嗎,領導會因此受到懲罰嗎?

我可以很實在的說,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因為公司不會為了一次辭職的員工而處理還在任的管理者,除非這個管理者損害了公司的利益,而且是重大利益。但大部分員工不可能掌握到這樣的證據,很多舉報最後都只能是石沉大海,舉報成功的概率太低。

另外,辭職後舉報真的沒有風險嗎?並不是的,比如想你面試新公司,新公司做背調去問你領導,你的工作表現時,領導自然就會詆譭你。更別說,中高層管理者在行業裡都有一定的圈子,他也能在圈子了詆譭你,讓你失去很多就業機會。

如果你覺得匿名舉報就會沒事,那就太單純了,公司裡的匿名舉報,要找到是誰並不難,因為能舉報的人就那麼幾個,一一排除就行了。

所以,舉報這種行為,成功率低,還會讓自己得罪領導,冒著找新工作更困難的風險,完全是得不償失的行為。

二、職場上有其規則,不談對錯和公義,觸及法律或公司利益時,才好舉報

不贊同舉報的另一點,是因為員工看到的往往並不是所有的真相,也許你看到領導不道德的行為,也許你看到領導貪汙的行為,也許你看到領導犯錯。但是,它真的代表全部的真相嗎?

職場往往有很多潛規則,而且大部分潛規則是行業和公司默認的,公司在意的利益,只要領導能帶來利益,對錯和公義並不那麼重要。

而我們辭職的時候,大部分時候是帶有情緒的,尤其是懷有舉報領導的看法,說明我們對領導的管理或某些行為不滿,這種情況下是很難客觀看到真相的。尤其真的是領導的問題,還是我們自己的情緒,不妨先想想。

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建議是,除非領導做了觸及法律或者傷及公司重大利益的事情,我們才好舉報,而且舉報時最好有證據,不然很難成功。

比如性騷擾員工、出賣公司機密等等。

三、前公司仍是職業發展的人脈,處理好關係可能會是個人發展的助力

最後,普及一個重要的觀點:離職並不代表我們和前公司斷絕所有聯繫,前公司的領導和同事依然可以是我們職業發展的人脈,處理好這段關係,會成為我們職業發展的助力。

如我在離職後還在行業裡,會經常請教老領導,也會以前的同事有過合作,有些行業資源也會相互分享。甚至於,當我發展到一定高度,老領導也會邀請我回去做個兼職督導/顧問,或是向別人推薦我。

所以,與其想著如何舉報領導,還不如好聚好散,必須留個後路。

財富學習委員會專業回答,供參考


學習委猿


別!千萬別這樣做!做這麼損的事,遲早你會為自己的衝動埋單的。

之前閨蜜跟我訴苦,她說部門的女經理很苛刻,經常無理取鬧,公主病,部門的同事都忍受不了她的壞脾氣和工作作風,所以很多都辭職了。有次,閨蜜詭異地跟我說,我們打算在公司官網放一個帖子,指桑罵槐地說她賄賂、收回傭、跟客戶勾結、跟上級領導有不正當關係的事,看她還能在公司站穩腳不。

我聽了之後一身冷汗。

我告訴她別衝動,不要做這麼傻的事。

閨蜜反駁說這是匿名信,沒人知道是我們乾的,放心好了。

果然,閨蜜一班同事都很衝動,陸續辭職後,就開始謀劃她們的計劃,她們真的在公司官網的留言信箱裡“揭發”了這件事來。

果不其然,這件事引起了軒然大波,女經理被革職調查。而雖然她們已經離職,但是,公司的一些同事開始聯繫她們,試探口風。其中有一個關係比較好的在職同事找到我的閨蜜,問她是不是她們這幫人乾的好事?閨蜜打死不承認。但同事的語氣肯定,神情堅定,跟閨蜜說了這件事的惡劣性,讓閨蜜儘快撤回這個帖子,否則其他領導會找到她們問話的。

閨蜜這下子就慌了,找到我問我怎麼辦。我告訴她,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其實,閨蜜憤氣離職後,想順手舉報前領導的惡劣行為,這個舉動大快人心,但是這只是一時的解氣,後續的麻煩會更加多。俗話說,山水有相逢,在這個行業裡,我們會兜兜轉轉也會遇見,何必讓自己難堪呢?

如果被查出真的是你作為,那麼在這個行業裡,還有人會願意招聘一個喜歡抓住領導痛腳,並懂得威脅的員工在身邊嗎?

因此,千萬別做這種損事,堵上了自己的後路和人脈。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一切往前看,沒必要的,何必呢?昨天再好也回不去,明天再難也要繼續。我之前公司做了幾十年,承包合同沒到期就不給幹了,還投了幾十萬裝修,開始無法接受,後來想通了,退一步死不了……,我選擇原諒,也不走任何法律程序。事情發生太突然了,措手不及,目前還待業在家,放慢腳步,我不相信好人有好報,但是我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


用戶4480985984258


從去年11月實習直到現在,我辭過四次職了。每次辭職理由都是相同的,不喜歡不合適,也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現在找到了自己相對滿意的工作。

我讀的大學城市在二線城市,自己做第三份工作時,也將近畢業了,工資4500。然而這個老闆做事比較挑剔,而且他說話有點讓我感到舒服。喜歡說教我,說我用的OPPO手機和他的蘋果手機不是一個檔次,還有很多對我挑剔的點。幫他做事以後,我都有點害怕他。害怕做不好事就被大罵一頓,哪怕一點小事也抓著不放。權衡以後,我覺得自己當初進他的公司,更多原因是薪水的緣故。步入正軌以後,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或者喜歡那份工作。想清楚了後,我便果斷提交了份辭職申請書。走的那天,我主動對他表達了感謝。最後老闆還問我走的原因是什麼,我沒有如實告訴他,只是說了自己的不好,以及真誠地誇獎了他幾句。我想表達的是,自己之所以不說實話,不是別有用意。每個人的處事方式不同,我那個老闆也是。他能力很不錯,對人挑剔理所當然。儘管他一度讓我感到害怕,對我造成了一些傷害。但他也讓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開拓了不少眼界。我感激他是真的,和他不適合共事是真的。但我也希望他自己的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

個人覺得,如果只是個人和領導的感情或者小事情問題,涉及不到大原則或者領導違法違規之類。那不叫順手舉報,叫有意為之。



鑰柔


只要實事求是,有憑有據,不誣告、不亂告,就是正義的行為。舉報違法亂紀、違法犯罪,你這是為民除害,當然應當提倡了。


好奇怪的事情


值得提倡,更提倡“一發現違法亂紀行為就舉報”。

國家一直都在宣導“揚正氣、樹新風、促和諧”

不過,你是辭職以後才舉報,有打擊報復之嫌,而非純粹的正義之舉。

我見過一個職場真實案例:

員工A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發現了自己領導B貪汙公款,直接實名舉報,公司經過調查核實後,確認了B的貪汙事實,直接開除,同時嘉獎了A的行為。而且A和領導B的關係還不錯,一起共事了3年。

反腐倡廉,除惡揚善,人人有責!不僅國家在大力提倡,企業也應該遵循,我們每個人都義不容辭。

從職業發展的角度看,企業並不是老闆一個人的,是屬於每一個在職員工的。大家一致強調公平公正,如果自己看到違法亂紀行為而視若無睹的話,那就是在縱容不公平、不公正的存在,自己還幹嘛要求企業對自己公平公正呢?如果某人以公謀私,這看起來與己無關,但其實他是在侵害所有員工的利益,也包括你自己。


企業和員工是契約關係,企業付給員工薪酬和福利,員工為企業提供勞動,這是完全對等的。員工和企業還存在“權責利”的關係,“權”就是你所在的崗位賦予你的權限,“責”就是你的責任,你有責任和義務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提供價值,而這個責任不僅僅體現在對工作任務的完成上,只要你身在企業,一切於企業不利的行為都應該是你反對的。而“利”就是你要獲取的利益,如果某人以公謀私,這看起來與己無關,但其實他是在侵害所有員工的利益,也包括你自己。他多享受了一份非法所得,你就少享受了一份應得的利益,當然這有時可能表面上看不出來。

辭職後舉報,有打擊報復之嫌,可以認為“你並不是那麼富有正義感”,而只是因為在職期間和領導有些不愉快,辭職後來報復一下,非君子之道也。


職場老炮兒


我特別不喜歡下三濫的手法。更不喜歡那種算計別人背後搗鬼的小人,我覺得如果自己跟領導相處不來,如果說自己辭了這個工作,頂多把領導指著鼻子罵一頓,這也算是最過分的了,可如果說是到有關部門或者別的法律機構去舉報人家,我覺得這大可不必,因為這是毀人的事情,是做損的事兒,所以我說可千萬不要走極端,做人要給自己留有餘地,也要讓別人有尊嚴的活著,可千萬不能坑人騙人把人置之於死地,做人他可以不仁,咱不能不義,既然都從這個單位出來了沒有必要再結仇,沒有必要跟他就這麼做的卑鄙。



我哥們兒跟我說過一個他很後悔的事情,就是他跟領導鬧矛盾,最後沒有辦法被領導從部門兒裡踢出去了,為了這個事兒他天天背後罵領導有的時候還說自己要殺了他,我們勸過他幾回,後來有一天他突然跟我們說領導挺大肚的,這回就原諒他了。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大度呢?他跟我學了事情的原因,原來領導的自行車就停在單位的樓下,他每天路過的時候都把人家的車胎給紮了。有一天他正扎領導的車胎,領導咳嗽了一聲就站在他的身後,而且很幽默地說,兄弟,我這都沾了十回了,你還想讓我粘到什麼時候?我這兄弟尷尬的一笑,說這回就沒有下回了。回來以後他跟我說自己確實做的也很過分,領導這個人挺大度的,咱們也不能再報復人家了,就這樣的事她再也沒有做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