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面纱》:华美面纱背后,是一个女性对自我内心最真实的探寻

我们人类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张德芬

《面纱》这部电影是根据英国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说《面纱》改编而成,电影主要从婚姻与人性的角度,为我们探寻了爱与婚姻的真谛。

第一次看《面纱》,我看到了女主吉蒂因为一场婚姻,而找到自我,逐渐在婚姻中成长的过程。如今再次看,却发现,女主人公从婚外恋回归婚姻的成长过程,也是她与自己最原始的本我相抗衡的过程。这场婚外恋华美外衣下,包裹着的除了人性的自私、虚荣,也藏着一颗渴望爱、渴望被关注的心。

《面纱》:华美面纱背后,是一个女性对自我内心最真实的探寻


女主人公吉蒂所追求的婚外恋,更多是原始本我与现实的迎合。因此,这一开始就错了。

《 面纱》的女主人公吉蒂,生在伦敦一个富裕的大家庭,她拥有漂亮的容颜。在20世纪20年代的伦敦,人们的生活普遍被上流社会的虚华所吸引。因此,母亲还是急于想把她嫁出去,她安排她参加各种舞会,不断融入上流社会的圈子,结交名人,为的也是将来女儿有一个好的归宿。

在舞会上,吉蒂认识了父亲为他安排的医生费恩,一个看上去老实木讷的人。费恩对吉蒂一见钟情,吉蒂对他没有什么好感,但迫于母亲的压力,她答应了费恩的求婚。

在那时的吉蒂看来,如果能够摆脱母亲的催婚,逃脱掉这浮华的世界,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因此,在她与母亲的赌气下,她选择了嫁给费恩。至于面对一个不爱的人,她进入婚姻后,要怎样与他相处,这些她都没有做过长远的考虑。

结婚后不久,吉蒂就跟随费恩去了上海。去了上海后,费恩专注于工作,吉蒂却百般无聊。在一次聚会中,她认识了有妇之夫的外交官唐森,并发展成了婚外情。那时的她以为找到了真爱,因此当费恩告诉她,只要唐森愿意娶她,他就离婚后,她就迫不及待去找了唐森。怎料,唐森并未打算娶她,他更在乎的还是他的地位和金钱。

吉蒂的希望落空了,也许是为了惩罚妻子的背叛,费恩选择带她去了中国的偏远山村,并投身于霍乱的医学研究当中。而吉蒂,在婚外情暴露后,她内心仅存的那点自我满足感也就随之消失了。她当初为了迎合现实(内心渴望爱,却不爱费恩),于是选择了把原始的本我表露出来,却未曾想最后迎来的却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结局。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它是人生来就带有的,沉淀在人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人类被压抑、被摒弃在外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因此,从本我的角度出发,吉蒂的婚外情本是一个错误,是她建立在欲望和冲动下的错误。也是一场虚无的梦,她所谓的真爱,其实根本就不是,而她更是透过这个错误,看到了人性的自私与虚伪。

《面纱》:华美面纱背后,是一个女性对自我内心最真实的探寻


吉蒂本我与真我的决斗,也是一个探寻自我的过程

对于真我的理解,我更喜欢心理学家张德芬的这个解释: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这个意识是从未改变过的,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一直都在改变,但是我们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作为目睹一切的观察者。这个内在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随着死亡而消失,它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

张德芬认为,真我往往是伴随着爱、喜悦而生。但真我又是很难触及到的,我们在触及它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自我,也因此被表面的、外在的、物质的东西迷惑,从而来获得自我满足。

在《面纱》中吉蒂是渴望爱情的,只是她不喜欢费恩,再加上费恩忙于工作,没空理她,她更是满脑子都是对费恩的不满。在费恩知道她婚外情后,在她要求唐森娶她后,在她希望落空后,她才不再被表象所迷惑,因此她不得不选择跟费恩去了偏远的山区。

而费恩呢,自从来到偏远山区后,他更是一颗心全部投入到了霍乱的医学研究中,便也对她不闻不问,两个人的生活更是陷入了一潭死水。吉蒂在人生地不熟的山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油然而生。她急切想找到一个出口。于是,她抱怨费恩、她不停地与他争吵,但这并没改变费恩对她的态度。因此,她不得不不停寻找,寻找她内心真实的东西。此刻,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也撑不起她内心的迷茫与不甘。

吉蒂的成长转折,是她看到了霍乱下人们的苦难生活后,她内心开始真正觉醒。她也想做点什么,为自己也为他人。于是,她选择了去修道院帮助那些苦难的孩子,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她从中收获到了爱与温暖,也收获了平和,她已经能够融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而她的婚姻,也在此时有了起色。费恩在看到吉蒂给孩子们弹琴的那一瞬间,他也感受到了她的善良、真诚与爱。在修道院吉蒂也无意中听护士说了,费恩医生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费恩的伟大。从那以后,她试着了解他,对他的印象也开始好了起来。

吉蒂的转变,是在她不断与本我抗争后得来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她终于探寻到了一种真实而又由内而外的力量,那就是无关外在、无关物质、无关任何的爱与喜悦。

《面纱》:华美面纱背后,是一个女性对自我内心最真实的探寻

吉蒂最终寻得了真爱,这也成为了她探寻真我的一部分。

曾看过这样一个对话,有个女孩问老人,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爱,喜悦,和平,可为何几乎都落空了,每个强颜欢笑的背后隐藏了多少心酸,为什么会这样?

老人是这样回答他的,因为你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在《面纱》中,看吉蒂去修道院为孩子们弹琴,第一次感受到了吉蒂由内而外而散发的魅力与真实。她跟孩子们相处,看上去特别和谐,而且完全一副沉浸其中的样子。

抛开物质和外在的东西,也许这才是吉蒂发自内心的喜悦与爱。而这种喜悦与爱恰恰是伴随真我而生的。在不断与本我的抗衡中,吉蒂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也收获了真正的爱与感动。虽然后来费恩身染重病而死,但终归他们的婚姻在死亡临近前,出现了美好。吉蒂也因为与费恩的爱,从此更加有了勇气与决心。

在回到英国后,她再次遇到了唐森,然而,此时的她早已不再是曾经的她。她不仅在思想上成熟了许多,更是在行动上多了一份果敢。

吉蒂的人生经历,从草草选择丈夫到遇上婚外恋再到回归婚姻后的逐步成长,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本我欲望的追求,和最终经历痛苦、挣扎及醒悟后触及真我的样子。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永远停留在最原始的本能阶段,她就无法真正成长,更无法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让自己从虚无中跳脱出来。

吉蒂的成长与情感转变,其实是她在看清现实后的自我觉醒。更是她在不断碰触内心后,从而发掘出的由内而外的喜悦与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