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秦武王骤然崩逝之后,作为秦惠文王的次子赢壮为何没能继承王位?

白船


一哥“俗人读史记”之——

        秦昭襄王继位是内外势力角力的结果

较之其祖父孝公、其老爸惠文王、老哥武王,秦昭王不是正常继位,其王位继承是内外势力角力平衡的结果。

《史记-秦本纪》载,秦武王死后,“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琇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於燕,燕人送归,得立”。年轻的武王死了,无子,谁来继承王位?有可能的是——嫡二子、庶长子、其他兄弟、世族子侄等等。谁能主持?惠文后、武王妃、秦世族掌管庶长、惠文王兄弟公子疾、朝中权臣、外来势力等等。看来不是太史公一个简单的“立”啊,其后定有隐情。

鸡蛋剥皮,从与之有关的外部国家看看,先说送公子稷回国继任的两个国家,燕国,本与秦国有姻亲关系,秦惠文王女(公子稷的异母姐姐)嫁燕昭王祖父易王,但历经内乱几尽灭国的燕国在燕昭王继位后发奋图强,一时崛起、国力昌盛,此时正在对仇家齐国用兵,对于远隔魏韩赵的秦国采取连横之策,在燕国的想象之中,秦国不是最重要的敌人,起码现在不是,这样一来最好是拥立一个亲燕的君主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因而在公子稷返秦的道路上是尽心而为的。至于赵国。此时与燕国类似,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发展势头正猛,正在全力灭中山国,对于秦亦采取和解外交,拥立一个新君为已所用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不知却选择了一个掘墓人啊)。于是赵武灵王“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於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至于魏国正在被姻亲维系不了的秦国打得首尾难顾,楚国也是在秦齐之间摇摆不定,对于新君的拥立,魏国想立魏女之后、楚国想立楚女之后是在情理之中,但不象文学作品说的那样有力。

再看三个女人,惠文后此时应该是有话语权的,但丧子之痛或许冲击着这个老女人的心,也或许优柔寡断的女人性情使得其瞻前顾后,总而言之其应该是有行动的,但没有成功,要不然不会有“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至于武王妃,恐怕尚未成年,对于王位继承事宜恐难以插手,落了个“悼武王后出归魏”。最后说后来被称为宣太后的强势女人芈月,“昭襄母楚人,姓琇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於燕,燕人送归,得立”。这个楚国女人,其实是惠文王的较低等级的妃子,武王死时其在秦国、还是在燕国,太史公语焉不详,不过从一般的皇宫常识分析,芈月不可能象小说和影视作品描述的那样随赢稷去燕国做人质的。然而,此时在皇宫中的芈月肯定是不消停的,与其两个兄弟勾结活动中是没有停止的。

三看世族当中,最有权的是公子疾,此人是王室又有战功,是武王任命的左丞相,掌控军政大权,与右丞相甘茂形成内外权臣的制衡,但其对于立君之事态度不明,不知何因?但从昭襄王继位后对其仍委以重任来看,其是不反对赢稷继位的。而甘茂此人是外臣,从秦昭襄王上位后“昭襄王元年,严君疾为相。甘茂出之魏”的情况看,其有可能参与立君活动。那么积极参与王位争夺的当然只剩下芈月的异父弟弟魏冉、同胞弟弟芈戎了,尤其是魏冉,此时掌控着部分军队,且有一定的个人威望,“而魏厓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史记-穰侯列传》)为赢稷力争,成功上位。

那么,在王位争夺中都有哪些公子参加了呢?“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看来,庶长壮是首当其冲的,这个庶长壮是惠文王的庶长子?是公族世家?太史公没有交待,但从季君之乱这个定性而言,其是惠文王的庶长子或次子的说法亦有可能。另外的大臣、诸侯、公子应当是一些赢氏宗亲、庶子或是嫡幼子吧,当然只是猜测。

残酷的王位争夺以魏冉等人的强权胜出,宣太后、秦昭襄王、魏冉等领衔主演起秦国大剧,幸运的是一路凯歌啊。





一哥于一


秦武王嬴荡去世的时候,因为太年轻而且没有子嗣,就只能从他的兄弟里面找一个人继承王位了,秦惠文王的儿子还挺多,一共有九个儿子,这也造成一个麻烦,就是争王位的人太多了。

表面上最有机会的是秦惠文王的二儿子赢壮,也是嬴荡的嫡出兄弟,都是惠文后所生,性格和嬴荡也很相似,当时已经26岁,最主要的是赢壮得到了惠文后以及武王后的支持。

纵横认为,恰恰是年龄限制了赢壮继承王位,对于任何一个大臣来说,他们都不希望看到一个和嬴荡一样热衷武力的君主登基,而且不便于控制,正是因为太了解,所以才不希望支持。

在立嬴稷为王的秦国内部因素来看,最主要的还是嬴稷的舅舅的支持,《史记》中记载:“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

很多人都以为当时宣太后和魏冉都有势力,并且也都支持嬴稷继位,实际上支持嬴稷的还真就是魏冉坚持的,嬴稷虽然也是宣太后生的,但是宣太后当时并不是只有嬴稷一个儿子,当时宣太后想立公子嬴芾继承王位。

但是魏冉决定拥立嬴稷为秦王,原因就是,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担任职务,屡建功勋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再凭借其与宣太后的姐弟关系,在秦国发展的很好。

实际上,魏冉当时的权力也是有限的,真正能够让魏冉和宣太后最终选择拥立嬴稷为秦王,实际上跟赵武灵王有着巨大的关系。

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改革使得赵国国力快速增强,所以也有意染指他国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值秦武王去世,赵国当然希望自己的势力影响到秦国。

当时秦国与燕国联盟,嬴稷在燕国作为人质,因此赵武灵王“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於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在秦武王死后,赵武灵王是派宰相赵固到燕国将嬴稷迎入赵国,进而送到秦国去,赵武灵王的本意是扶持一个亲赵的秦政权,有了赵武灵王的支持,魏冉和宣太后最终改变了主意,决议立嬴稷为秦王。

在《战国策》里面有一个名篇《触龙说赵太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国的赵威后溺爱自己的儿子长安君,因为秦国来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的条件是一定要让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

赵威后不肯,后来触龙说说了一句“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其实在秦武王死后,赢壮没能够继承王位就是因为“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嬴稷因为到燕国去做人质,才有了赵武灵王支持其继位的因缘,也算是于国有功了,包括秦国后来的子楚能够继承王位,也是因为早年被当作人质留在赵国,于秦国有功。

秦昭襄王继位后,赢壮不服,联合各路势力决定取代嬴稷,最终被宣太后和魏冉平定,赢壮和其他反对昭襄王的兄弟都被杀死。


史论纵横


秦惠文王的死其实就是一个谜,这个杀商鞅,合纵连横的帝王,其死因到现在也无法有确切的解释。秦武王实际上也是宫廷内部各势力斗争的结果。秦武王并非一介猛夫,只不过他的国政实行的更猛烈,更张扬一些,与之前自己的父亲秦惠文王和之后,自己的弟弟做秦王时的一些国家政策有着明显的风格上的不同而已。秦武王崇尚武力与毅力征服天下,强化身体素质,因此也选择武力强的人作为下属,训练士兵。但是在周王畿炫耀武力时一时兴起,不胜举鼎而亡。



秦武王密令自己的弟弟嬴稷回国继承秦王之位。而这场,秦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次公族之间的王位争夺战就此打响。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外交上的危机,给当时的秦国带来举步维艰的艰难处境。当时秦国宫廷主要有两大势力,第一排是惠文后为代表支持公子壮。这一派除了有惠文后所代表的魏国实力,还有秦国老氏族的势力。另一派主要是芈八子为代表的楚国势力。其实当时芈八子的实力并不弱。秦国公族也并非完全倒向了惠文太后。



远在燕国的秦国公主也站在芈八子的一边儿,当时的赵武灵王也积极的参与到了秦国的内斗当中。希望通过利嬴稷为秦王以缓解赵国在四战之地的军事压力,事后赵武灵王等目标也算达到,芈八子掌权之后,20多年,没有与赵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而当时芈八子的弟弟魏冉在军中也有一定支持。这一场继承人的斗争使当时盘踞在惠文太后和公子壮周边的秦国公族屠杀殆尽。其血腥程度丝毫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场兵变。其实秦昭王也并非是一个傀儡。



在其继位初年的20多年时间当中,虽然魏冉和宣太后把持国政,独断专行。但每一次朝会和国家重大事件嬴稷都可以有参与,并且做出决断的权利。否则秦昭王再夺回大权之时,也不会如此轻松。在之后所发动的一系列大战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秦昭王做了20几年的傀儡,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完全被宣太后所把持的样子。而嬴稷被立为秦王,秦武王和得力战将甘茂的拼死保护也不可忽视。


世界史图鉴


秦武王嬴荡举鼎绝膑身亡后,未留子嗣,乃于逝世之前密令由赢稷继承王位。


此时的赢稷,年纪尚轻,且远在燕国做人质。政局不稳之下,秦惠文王嫡次子嬴壮联合亲信,欲取赢稷而代之。于是,秦国自商鞅变法到统一华夏期间唯一的一场宫廷政变——“季君之乱”爆发了:

嬴壮此时正值青年,身居要职,且有惠文后(嬴壮生母,秦惠文王赢驷正妻)、武王后(秦武王正妻)及部分宗室子弟的支持,有很高的威望。



另一方面,芈八子作为秦惠文王的宠妃,为秦惠文王生了公子稷、公子悝和公子芾三个儿子。虽然秦武王遗命赢稷继位,但秦燕两国相隔千山万水,所以芈八子想立公子芾或公子悝为王,结果遭到赵国赵武灵王的干涉,只好答应将赢稷接回秦国继位。

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之所以会这么做,应该是趁此机会,缓和赵国与秦国的外交关系——拥戴之恩非同小可。正常情况下,得到其他国家扶持的新君会在继位之后积极与此国交好。但诸国争霸,势必弱肉强食,赢稷亲政后的最大功绩,就是将赵国打得大伤元气!


至于燕国,也希望与秦国交好,原因是燕国弱小,此时正摩拳擦掌对付夙敌齐国。若能以拥戴之功与秦国结盟,以后对付齐国也会轻松一点!



赢稷回国后,迅速坐上了秦国国王宝座。不甘示弱的嬴壮亦登基称王,号为“季君”。赢稷的舅舅魏冉与芈戎,此时在秦国政坛权倾一时,且握有军权。嬴壮虽“根正苗红”,但“枪杆子里出政权”才是亘古真理,嬴壮一党历经三年,最终被魏冉剿灭,嬴壮、惠文后等核心人物悉数被魏冉屠戮!


不书公子


这件事情必须得结合当时战国所发生的一些其他事情来看。

首先第一点,秦武烈王是怎么死的?大家都知道秦武烈王东出洛阳到达,周王氏跟人家比举鼎,想要学着其他有实力的诸侯王一举问鼎天下。不是,问题也就来了,秦武烈王那个时期的秦国真的有能力一举将使其他所有的国家全部移平吗?

秦国虽然拿下了韩国重镇宜阳,可是对于秦国来讲,此时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可不仅仅只是对付一个韩国,还有赵国,还有齐国,还有楚国!经过这几年的折腾,虽然齐国和楚国的实力被秦惠文王削弱了,但是两个国家基本的国力基础还在,尤其是齐国!

秦武烈王这个时候估计也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比如说自己当初父亲的无奈,对于秦武烈,王来强此时此刻要选的另外一位王,肯定不是那种愣头青了,秦国需要的王,并不是一个一心只靠武力相统一六国的人,更是要依靠着耐心,依靠着计谋,依靠着外交策略去拿下整个天下。

对于秦武烈王的这个公子壮,历史上面没有过多的记载,但是可以看到的一点便是公子壮在面临着公子嬴稷挑战的时候,公司壮大自己站出来跟人对抗,要知道此时此刻,诸侯列国全部站在了公子嬴稷的身边,(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你可以看做这是一种不甘心,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它认为是一种愣头青!

秦武烈,王明白自己这个弟弟虽然登上皇位以后会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这一点不得而知,但是起码他知道他身边有一个母亲,有一个叔叔在教这个秦昭襄王做事情,我不需要担心这个弟弟做出任何过激反应,这也是对于秦国国运的一种保障。

当然这个时候赵武灵王也要开始动手了,赵武灵王想要拿下中山国,就必须得解决,燕国,齐国,秦国这三个国家对于自己的阻挠,可以,此时他罕见地直接表态,说我把公子嬴稷从燕国令到秦国去,我要的承诺就是我在进攻中三国的时候,你请过不能够出兵打扰我的后方!

同时,远在燕国的秦国公主也支持秦武烈王最后的遗愿,让这个公子嬴稷登上秦王的宝座。

支持地利,人和全部掌握在公子嬴稷得手里面,再加上赵武灵王这样一个后盾,那公子嬴稷不想登上这个位置,也会被其他人硬逼着登上这个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