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喜歡深度思考的人,是比一般人更累呢,還是更充實?

崔中鶴


關鍵是人對“深度思考”的界定和程度。如果,一個人真正做到了能“深度思考”,並且到了極高的程度,也就是說,他!(她)能看到(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參透了人生的真諦;能正確面對進退、成敗、得失、榮辱;能笑對加於自身喜、怒、哀、樂、悲、恐、驚,那麼,就證明他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和定力。也就無所謂“累”了和“是否充實”了。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其實,我們能夠做到為人豁達、大度一些,不怨天、不尤人,珍惜當下的人和事,就會快樂每一天!

(俗人拙見)





甸原富利


喜歡深度思考的人,我覺得不會感到累,反而會是種享受。因為他思維縝密,習慣了深度思考,當前因後果梳理清楚有了新發現,就會感到一身輕鬆,有種成就感。

正像我們悟空答題一樣,看到這個提問有點意思,是社會上普遍關心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你又有深刻獨到的認識,就會情不自禁地去論述。調動自已的知識面,集中自已的腦細胞,選擇最佳角度,儘量把它說深說透,既通俗易懂又有舉例佐證。通過深度思考修改完善,覺得完美了,發出去,像完成一項重大任務一樣,一身輕鬆。

我想,有過這些經歷的人有同樣的感受。

不會累,是享受。





化龍263


我覺得深度思考的人的確會累,畢竟腦細胞工作負荷重,但是否充實是要看情況的。

1、只是思考,卻不行動

有些人可能會思考以後要做什麼,甚至想到了做事的具體計劃和細節,但只是想想而已的話,這並不充實,一般人都認為這種人無所事事,眼高手低。比如:

想到事業步步高昇,想到自己做領導時應該如何管理好下屬,但工作卻馬馬虎虎,這樣還能晉升的話,我覺得這個公司的發展走下坡路的可能性非常大。

想到掙大錢時,買個豪宅、豪車、出去旅遊……可是事實上做事沒計劃、不腳踏實地,關於這種思考也沒有意義!

2、思考當下,付出行動,走出去

思考當下自己遇到的困境,想想應該如何度過、如何才能少走彎路

為自己制定計劃

生活和工作都自律

說到做到

這樣的人生活更充實。

即使他們的付出一時得不到高效的回報,但是他們學到的技能是跟隨自己一生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戴眼鏡的姑姑


應該是更輕鬆,也更充實,沒有什麼累不累。

假如我問你,你說農民工幹一天建築工累,還是策劃師寫一個企劃案比較累?因為他們都習慣了自己的工作方式,相對來說,也就沒那麼累。

但如果讓一個農民工寫一個企劃案試試?他可能讀完很多資料都要累暈。如果讓一個白領去工地幹一天建築小工試試,他一天下來肯定大腿哆嗦,第二天累的爬不起來。

所以,一般思考的人,和深度思考的人,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兩種類型的人,可能只是思考的模式不一樣而已。

一般人思考,可能只是淺嘗輒止,並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和全貌。

而深入思考的人,往往能夠抓住問題的實質和全貌,從而指導自己步步為營,有的放矢。

相信很多人讀過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小明在一家公司工作五年了,月薪5000。小馬19年初剛剛入職,月薪4000。

半年後,小馬工資8000,而小明依然5000。小明就不樂意了,跑去找老闆:老闆,您不公平,小馬才來半年,就工資就翻翻了,而我五年半了,還是隻有5000。

老闆沒跟他解釋:小明啊,這裡有件事,你去聯繫一下A公司,問問A公司的黃總什麼時間過來參觀。這事辦妥了,我也給你漲薪資。

小明很高興,馬上聯繫了A公司,回來告訴老闆:黃總會在這週五到咱們公司參觀。

老闆:具體什麼時間?

小明:好的老闆,我再去確認一下。

一會兒,小明過來報告:下午1點抵達機場。

老闆:那好,你下午1點去接一下黃總。

小明將要提漲工資的事情,老闆示意他等一下。然後叫小馬進來:小馬,你聯繫一下B公司,問一下B公司的姜總什麼時間來我們公司參觀。

一會兒,小馬過來報告:老闆,姜總週五做早上8點的飛機,大概10點抵達公司,我已經聯繫好公司的派車,11點姜總就到公司了。另外,也已經為姜總預訂了我們常用的s酒店。

這個小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會值得所有人深思嗎?

什麼是深度思考?當你在一個方面,一個領域,能夠掌握全貌和實質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是深入思考了。

怎樣訓練自己的深入思考的能力?

1.多聯想事物的內在聯繫。

2.多學習別人的長處。

3.多嘗試為一個目標,找更多的方法。

閒聊幾句,歡迎拍磚!


自然道場


生而為人,著實不易。思想太少很可能失去做人的尊嚴,思想太多又可能失去做人的快樂。

人為什麼會不快樂呢?還不是因為想的太多了。正所謂“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一件本來無關緊要的小事,自己非得擱放在心上,這心裡裝的事情多了,心就不堪重負了。心累了,人又如何能輕鬆快樂的起來?

人,不能想的太多;心,不能裝的太多。想多了人受罪,裝多了心負累。世上從來都沒有什麼事事如意心想事成,如果是碰到不如意了,那就及時翻篇吧,何必非得要跟自己過不去。

已經發生了的事情,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它既然都過去了,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已經失去或錯過了的人或事,該放下就放下吧,放下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其實也就是在放過自己。

凡事還是坦然淡然、順其自然為好,有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就別再去執意追求了。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再也不能沉迷於其中而不設法自拔了。

有時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就像是一場夢,是夢就一定會有醒的時候。人既然是已經醒了,就別再老去回憶夢裡的情境了。畢竟,夢雖美麗終究是虛幻,而殘酷的現實還在等著自己去面對。

放棄一切亂七八糟的胡思亂想,停止所有不切實際的白日做夢,把真實的自己給找回來。主動去改變一切能改變的,積極去接受一切無法改變的。

該來的它會來,自己擋不住;該去的它會走,自己留不住。倒不如端正好自己的心態,剋制住自己思維裡的異想天開與天真幻想,想的太多隻會讓自己憑空徒增煩惱,心若簡單快樂也會隨之變得簡單。

任何尚未發生的事情,它都不可能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好,也不會像我們恐懼的那麼糟。一切都是老天在安排,我們就是想的再多,也不可能左右事態的走向。還不如不去想它,該吃吃該喝喝,怎麼快活怎麼活。

人生所有的煩惱其實都是自尋煩惱,一個人活得快不快樂,不在於擁有的多寡,而在於心態的好壞。境隨心轉,人若能減少一點胡思亂想,心境可能就會不一樣了。

生活其實很簡單,都是人心太複雜。心若向陽,處處皆是陽光;心若簡單,快樂也就簡單。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人生,不過如此。


牛哥談人生


思考能致富,喜歡深度思考的人,比一般人生活更快樂,更充實,收入也往往會更高。小一大書悅讀會向您推薦“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所著圖書《思考的技術》,希望對您有幫助,週二紅色熱血日快樂!

1.切換思考路徑。

大前在這一章講的都是一些思考的基本原則。例如“不要把假設和結論混為一談”、“認清現象和原因的不同”等等。雖說這些原則非常重要。但是用上“思考路徑”這麼高級的思維詞彙,我就覺得有點聳人視聽的感覺。

2.用邏輯打動人心。

這是一個領導學和傳播學的問題。從目的來講,打動人心的手段多的是,用邏輯只是一種路徑而已。現在講的情景領導、沉靜領導更多傾向於感性的打動人心的方式。當然站在企業諮詢顧問的角度,用數據說話,用事實論證是最有效的打動管理者的方法。因此,我的建議是,作為第三方提出建議更需要邏輯,作為雙方的話更需要情感。需要“因”勢而行。

3.洞察事物的本質。

這個命題是最難的,可惜大前沒有在這方面多一些理論論述,更多的是一些例子的說明。這裡我想講一講大家對大前的“思考的技術”的“崇拜”會導致的問題。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學習必須有三個領域。一是完善知識體系;二是訓練專業思維;三是學習一般的形式邏輯思維。大前對思考技術和邏輯能力的強調會致使大家忽視對知識體系學習的重要性。

大前談起國家政治大開大合,談起金融對很多比較複雜的槓桿、數據分析瞭然於心。雖然有著其思考能力在不同領域的舉一反三的作用,但對每一個領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也是大前有如此洞察能力的重要前提。希望大家看大前的書的時候不要陷入形式邏輯的定勢中。

4.非線性思考和讓構思大量湧現。

談一個跟大家見解不同的想法。大家都會覺得大前的左腦思考和右腦思考同樣發達。大前也出了很多關於創造力和創意方面的書。但是我個人認為大前其實沒有太強的創意能力或者說所謂的右腦思考能力。他是一個典型的左腦思考,也就是邏輯思維能力非常強的人。

從兩個方面可以論證我這個觀點。第一是關於大前所舉的他自己服務企業的的例子。大家可以在《企業參謀》等書中看到大前為企業服務所設計的戰略和策略。很多都是典型的“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在思維鏈中也沒有插入讓我們心動的創意,只要是對大前所講的領域有比較多瞭解的人大概都可以像“數學公式”那樣從A導出B。然後從B導出C。

第二個方面是關於大前如何講解創意的。在他的《創意者的思考》等書中,大前講創意更多是組合的思想。至於說創意是如何組合出來的,這又是另一個很大的話題,以後再談。

5.解讀五年後的商機。

現在看到很多暢銷書都喜歡這樣安排書本結構。前面羅列一些基本的理念,最後來個“理論聯繫實際”的大案例。例如約翰·奈斯比特的《定見》,前面列舉了十一條定見的原則之後,最後一部分就用這些定見的原則來預測未來。這些我大概都不看的,翻翻就算了。大前的也不例外……縱觀本書,可以作為了解大前的一些思想和思考方式的入門書籍。不過如果真的覺得大前的思考技術很值得學習,買本《企業參謀》吧。然後不要一次性讀完,慢慢看,慢慢把裡面的那些東西整理出思路,或者畫出思維圖譜。如此訓練,大概能學個皮毛吧。願你建立適合自己的思考體系,五色閱讀,五彩人生,週四白色思考日快樂!

悅讀者:Bys Tanders5

首家五色閱讀俱樂部 匯聚獨特五色悅讀者

SINCE 2009


小一大書悅讀會


這個其實挺複雜的,我就比較想的多。

好處呢,是能預防,規避風險。

壞處呢,就是比較累,不灑脫。

個人覺得能思考不是壞事,但有些事參透的深了,超出了自己的思想層面,那就麻煩了。

以前論對錯,現在看利弊。

總之多看書多學習多見識,不斷充實自己肯定沒錯。

雞湯有毒,但如果能幫助自己,那就是好的。



畢業三年


喜歡思考的人,對於我來講,是充實的。

人,總是在思考中進步。

思考,是一種總結。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講,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物質充沛的人,需要思考,如何一直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方式,維持住現狀,甚至進步。而物質匱乏的人,則終日奔波,忙於生活,思考如何更好的生活。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從來都是人的慾望所控制。

面對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白天我們承受職場工作中巨大的壓力,晚上我們回到家,面對家庭日常開銷、家長裡短的家庭生活,唯一屬於自己的時間,便是臨睡前的思考。我們思考發生的一切,第二天如何面對,思考去改變的方式,思考現實中遇到的重重困難,思考不同的人,我們如何對待,沒有方法論的人,日積月累會疲憊頹廢,常常思考的人,面對困難挫折,會尋求解決結果的方法過程。不去思考,人的壓力會積累沉澱,演變成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狙擊,讓人痛不欲生。

我鼓勵每個人每天給自己深度思考的時間,哪怕這個時間是在人際交往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認知自我,看清自我,總結自我。


武漢小白vlog


看思考的內容,如果是雜碎無聊、很平常的小事情,比如別人對你說了一句話啊還是做了一個舉動等等之類的,我覺得這些東西思考的多了會讓人鑽牛角尖,把本來沒什麼的東西想的複雜,想得負面情緒化。


但如果是看了書,比如哲學、歷史等等,會深度思考就是一種能力。能讓人感到充實,是別人不能體驗到的快樂。


總之一句話,不該想多的別想多,該思考的知識好好思考。祝你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祝你是個無憂無慮的快活人。


無所求必滿載而歸


剛開始累,習慣了就好,就像做俯臥撐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