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歷史上的西方民族在東進的時候會選擇去攻打印度,而非攻打古代中國?

yunyaling1987


因為印度人好打啊。

印度這個地方的人跟咱們這裡的人不一樣,他們戰鬥力極低不喜歡反抗。就拿印度從英國治理下獨立這件事來說吧,印度採取的方式是非暴力不合作,無論英國軍警如何鎮壓,他們就是不選擇抵抗,而是認為英國人打煩了就不打了,然後自然允許他們獨立。所以,在二戰時期當蔣介石來到印度訪問的時候,甘地很鄭重的給蔣介石建議,你們應該學習我們的方式抵抗日本鬼子的侵略,那就是非暴力不合作。

(蔣介石會見甘地)

還好蔣介石沒聽他的,要不然堅持不到二戰勝利。

可見,這個民族骨子裡就缺少反抗的基因,遇到強敵的時候很容易就選擇妥協了。

印度這種民族性格和他們所處的環境有一定的關係

印度文明產生於恆河流域,這條河水量充沛灌溉了周邊的農田讓印度文明得以產生,但恆河不是一個溫柔的母親,她脾氣暴躁經常發出滔天洪水。結果洪水一來印度人辛苦修建的房屋城池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僥倖逃出的人們對這種大自然的能力無可奈何。

洪水退去後,他們返回家園在肥沃的淤泥上繼續耕作,這些淤泥營養豐富,讓莊稼長的比之前更茁壯了,讓倖存者得到了更好的生活,於是他們繼續開始建設。但好日子沒過多久,大洪水又來了。還是一樣的結果,洪水雖然帶來了上游肥沃的土壤也把印度人辛苦建設的家園毀於一旦。

面對洪水,不同民族的選擇最終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性格

歷史上很多文明都遇到過大洪水,但是每個民族在面對洪水的時候選擇方向是不一樣的。

不同的選擇帶來了不一樣的結果,就像200萬年前靈長類在非洲森林中作出的不同選擇一樣。

西方文明的祖先在面對洪水的時候選擇了逃跑,因為他們相信天命不可違。

(諾亞方舟的故事)

我們的祖先在面對洪水的時候選擇了戰鬥,他們相信人定勝天。

(大禹治水的故事)

而印度人在面對洪水的時候選擇了樂觀而淡定,他們相信來生一定會脫離這個苦海。

於是,印度人的性格中逐漸失去了抗爭的精神。當強悍的雅利安人從伊朗高原殺過來的時候,當地土著輕易的臣服了。

而同一時期,也有雅利安人向東方發展,他們來到我國北方草原,正在試圖南下的時候,被當時的商朝政府派出大軍懟了回去,俘虜則成了商王朝的祭品。於是華夏族避免了被雅利安人入侵。所以並不是我們歷史上沒有遭到國類似的侵略,而是我們強大的武力保護了自己。

而這種強大武力,和華夏族戰天鬥地無所畏懼的鬥志是分不開的。

華夏族的這種精神讓他逐漸歸於大一統,併產生了數個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

說實話,在歷史上大多數時間裡,華夏族都是極具擴張性的。這種擴張性,來自於大一統的民族精神。

早在治理洪水的時候人們就已經意識到憑藉個人的能力是沒辦法成功抵禦洪水侵襲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團結起來,所以大禹治水的時候,可以調集全天下的力量,並將天下分為九州統一管理,這就是大一統的基礎。

於是,隨著管理水平的提高,華夏族逐漸開始從萬國林立變為統一的王朝。秦漢隋唐等大一統王朝無疑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這時候不要說西方強國東征了,無數強悍的草原民族都被華夏族驅趕到西方,從而成為當地人心中的上帝之鞭。

在這些上帝之鞭的鞭策下,他們哪還能東征呢?


歷史風暴


西方民族為什麼要往東打呢?得找生存空間,或者說找吃的,找喝的,找女性繁殖後代。那麼西方民族一定會選擇先打印度。

因為打印度,跨過一個山口就到了印度平原,物產豐富,要什麼有什麼。打中國呢?得先翻過帕米爾高原,再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再穿過河西走廊,能不能過得來先不說,就算能過來也沒必要捨近求遠。

而且,沙特阿拉伯半島、伊拉克兩河流域、伊朗高原南部,都是熱帶氣候,印度也是熱帶氣候,即使伊朗北部冬季較冷,最低氣溫也達到了3度,比我國長江流域很多地方還暖和。而新疆,冬季最冷氣溫曾達到零下50度,這樣從熱帶到新疆也很難適應,還不如去同是熱帶的印度。


劉權林


在鴉片戰爭之前,西方國家的東進正如題主所說的那樣,主要以陸路為主,它們會選擇攻打印度而並非中國,我想,大概有兩個原因

其一,地理位置方面

古代中國主要佔據的是青藏高原和新疆以東的地區,北有寒冷的西伯利亞平原,人跡罕至,西南方向有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西北有塔克拉瑪干沙漠。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以上,最暖月平均氣溫不足10攝氏度;塔克拉瑪干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

古代中國就完全處於一個半封閉的環境,況且歐洲國家距離中國距離十分遙遠,這是西方國家東進時沒有攻打中國的原因,這是這也是為什麼中華文化綿延至今的原因。

與中國相比,印度距離歐洲近的多,而且印度的威脅主要來自西北方向,並沒有高山大河的阻隔,因此西方國家東進時會選擇距離較近的印度。

其二,後勤補給方面



西方國家如亞歷山大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要進行東進必須考慮後勤補給的情況,如果從陸路進攻中國,則必須要考慮穿過西北的大沙漠或者翻越青藏高原,這明顯是不現實的;

如果進攻印度,地形方面沒有高山大河的阻擋,距離方面又近,因此糧草和兵力運輸則要簡單得多。

因此一般西方國家從陸路東進時會選擇先攻打印度而非中國。


鴻都進士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詮釋,一種是地理原因,一種是文化精神層面的原因。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文化傳統,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體量,都足矣讓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所忌憚,雖然在近代中國飽受苦難,但西方依然不敢動用大型軍隊進入中國。

首先,從地理原因而言,西方國家如果通過陸地,未免有點兒不現實,從歐洲到亞洲,中間所要經過的國家,不全是以西方國家宗教信仰為主的,所以,宗教信仰的不同,導致西方國家通過陸地來進入亞洲地界很困難。再者,西方大國一般以航海為主要侵略方式,也正是陸地的不太平,不方便,激發了他們更加努力的去開闢新航線。並且第一站就是印度,但即使到達印度,無論是從陸地還是海洋,到中國依然不容樂觀。陸地有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關山,雖然有絲綢之路,但是經濟往來中國還是歡迎的,但軍事侵略那隻能是走投無路。可以說,從地理位置而言,中國西南部環山,北部是沙漠,東部環海,如果說容易的話,西方國家只能通過海洋來打開中國大門,但這並非易事。

其次,中國不但有地理位置優勢,與印度相比,中國從漢唐開始,已經向西方社會傳達一種強大的文化象徵,西方國家也知道並且明白,無論是大秦帝國,大漢帝國,還是大唐帝國,其文化體量,以及軍事實力都是不可輕視的,也正是這種威懾力,進而讓後來的西方社會有所忌憚。匈奴人被漢人打敗,而最終匈奴人西遷卻打敗了歐洲人,足矣說明當時中國的實力是如何的強大,很明顯,後來的歐洲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與中國不同的是,當西方國家進入印度,那時的印度正在混亂之中,各派紛爭不斷,而西方國家也許並不用出動一兵一卒,只需支持一方,這些僱傭兵就會替他去爭奪印度的天下,並且,在面對外來侵略時,很明顯,印度與中國精神還相差很遠,中國人往往團結一致,一致對外,而印度各自為政,很難團結,就是因為宗教信仰不同。所以相比之下,印度在西方國家眼中就是一個軟柿子,但如果進攻中國,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中國無論是從軍事經濟實力還是其強大的文化影響力而言,都可以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哪怕是在甲午大海戰前期,中國海軍都是亞洲最大海軍,雖然是在洋務運動時期才創建的,但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如此規模,可見中國並不可小覷。而中國自古以來的陸軍就更不用說了,僅蒙古鐵騎也讓他們見識了其實力。

而對於侵略戰爭而言,西方國家也並不是都要強硬去殖民的,他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這一權衡的過程當中,他們自然而然知道誰的力量更為強大,弱肉強食,西方國家在怎麼無知,也不可能去冒以卵擊石的危險,萬一戰敗,那整個亞洲殖民地都將功虧一簣了。所以相比之下,只能先去征服印度,顯然,西方國家的這一做法也是明智的,對於他後期的發展而言,這一方針也確實是正確的,如果沒有印度,也許英國不可能完成工業革命,那也就不可能進而進入中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但無論如何,西方國家遇到中國以後,就一直挫敗,這就是其優先選擇印度而非中國的明智決策。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不宜太高估甚至是神化古代中國的戰鬥力。如果沒有青藏高原的“硬屏障”,沒有西域萬里戈壁的“軟屏障”,中原絕不會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不間斷流傳至今天的文明。上天給中國的恩賜太過充足了。

對於西方來說,東方固然神秘,但神秘不等於強大。東方是神秘是經歷了漫長而破碎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之後才逐漸形成的,這種神秘一直到清朝被打開國門之後,甚至直到今天還依然未散——但你能說,歐洲列強因為清朝的神秘而不敢侵略清朝嗎?

古代西方基本沒有攻打中國,主要是地理因素。一是中國實在太遠,補給過於困難;二是亞洲中部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西方想進攻中國只有遠經西域,而這是個廣袤而相對貧瘠的地區。《孫子兵法》中說到“取用於國,因糧於敵”,試問西方的數十萬大軍打到西域,他怎麼“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這漫長的補給線直接會拖垮西方大軍。

然而,一旦敵人的基地不在遙遠的西方而在中北亞,事態就變得不一樣了。中國曆代王朝受中北亞遊牧民族欺負還少?漢朝是好不容易才在中期扳回一局,宋朝更被遼金打趴下,元、清直接長驅中原——這就是古代印度地區的寫照。

印度西邊是印度河平原,沒有天險而且還土壤肥沃,西方的敵人進攻到此雖然對面臨氣候、瘟疫等難題,但這些問題並不是無法克服的,亞歷山大之所以沒有再繼續東征,與其軍隊本身的厭戰情緒有關。相反,蒙古帝國征服了大半個亞歐大陸,他們不也“放過了”印度麼?因為從北向南,青藏高原就是一個屏障了,而北方人相比於西方人,更不適應印度的氣候,打到印度河、恆河流域,受得罪當然要比亞歷山大的士兵們多。

從西向東,印度好打,中國難打;從北向南,中國好打,印度難打。總體而言,古代文明中,中國遠離其它諸文明,北有戈壁,西有高山,南有雨林,東有大海,天時地利,可以說是世界地理位置之冠,未來不復興,實在太浪費這一先天條件了。


切割地球


西方民族想東進中國有三條路線可走。

一條是北線,經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南下。

走這一條路在古代是不現實的,因為西伯利亞地區的嚴寒是他們無法克服的障礙,即便征服了西伯利亞地區,還有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等著他們。匈奴、突厥、柔然、蒙古這些就夠他們吃一壺了,哪還有心思進攻古代中國?

不過沙俄帝國走的就是這條路,但那時已經到了18世紀中葉了,在火藥武器的幫助下,遊牧民族的種族天賦蕩然無存。即便如此,沙俄還是在康熙這裡吃了教訓,暫時放慢了擴張步伐。

一條是中線,經帕米爾高原或伊犁河進入西域地區。

走這條路倒是有一定的機會。不過帕米爾高原和塔克拉瑪干沙漠惡劣的自然環境會讓他們為之卻步,因為要想跨越這裡,需要的不是多少兵力,而是十分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

在古代要想攻打中國,10萬兵力是最低限額,想要保障10萬人的後勤,就得徵調60萬以上的勞力,這規模哪個西方民族能耗得起?假如拖個一年沒結果,他們自己就崩盤了。

但這條路並不是完全不能走。帖木兒在明朝時期發動10萬精銳經由伊犁河到達了伊犁地區,距離明朝的西部邊界哈密衛只有400多公里,但帖木兒不久去世,其帝國分崩離析。

渥巴錫率領蒙古土爾扈特部東歸也是走的這條路,不過這得益於清朝主動接納他們。

另一條就是南線了,經由青藏高原進入我國。

但這條路就別想了,以古代的生產力水平,數萬大軍想跨越青藏高原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代時期我國和印度地區的政權並沒有發生過大規模衝突。因為他們進不來,我們也過不去。

但印度地區卻是西方民族東侵的最佳場所。因為印度地區和中亞只隔著伊朗高原,過了伊朗高原就是平坦的印度河平原,這裡物產豐饒,氣候溼潤,完全不用擔心後勤補給問題。

所以印度地區長期受到西方民族的入侵,諸如雅利安人、亞歷山大、阿拉伯人、蒙古人乃至西方資本主義列強。

而西方列強徵服印度後也想征服中國,即便以他們當時的科技水平也沒有選擇西域那條路,而是從東面的海上發起進攻。而中國的經濟重心在江南沿海地區,政治重心北京離海上也很近,所以他們很快就取得了效果。


石頭說歷史


不是西方人多笨,關鍵是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西方他不知道有東方啊,也不是完全不知道,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印度就是東方的全部這一概念,在西方人的腦袋瓜裡那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當然,東方,至少是東亞的中華文化圈以內不知有西方。(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也就是說當時大家的地理知識實在有限,至於說世界整體是一個人什麼樣子,那完全就是“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互不干涉,在自己知道的世界裡面都打不攏了,誰還知道東方再往東還有個中國啊!

再一個說,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是很強大的樣子,至少在《馬可波羅行記》在西方流行以前,不說他們不知道中國的存在,跟知道了就能怕他們一樣,來了能打過嗎?唐朝的時候唐朝軍隊與阿拉伯的軍隊遭遇,是打了敗仗,可那也不過是簡單的接觸,就沒了下文,就說到這些阿拉伯人,他們比匈奴人怎麼樣?比突厥人又怎麼樣?


秦皇漢武要是知道了西方還有個什麼亞歷山大帝國,估計大海才是他們戰馬止步的地方吧,不是說大話,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是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歷史文敏古國,就是在晚清最孱弱的時期,慈禧太后都被欺負成那樣子了,又怎樣,照樣沒亡國,雖然亡國滅種喊了那麼多年。

再一個說了,等他們攢夠力氣了,從哪來又是一個大問題,在大航海時代以前,你要是從北方來,西伯利亞長久以來就是蠻荒之地,沒人走過,人跡罕至說的就是這些連個鬼都沒有的地方的!

從西面來高山、隔壁、荒漠,那可不是一般的高,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瑪峰、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國生存環境最惡劣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這些自然環境沒有幾代人是走不出來路的,但是外國的王朝普遍較小,根本沒有實力把路走出來,往西南去,日本鬼子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裡死了多少人,不也是沒走過來嘛,只能打印度,一是印度暴露的早,再一個是實力不咋地,第三就是實在好打!


歷史三日談


要是知道中國的存在,他們還敢東征嗎?

與其說高山,大漠,叢林是中國的天然衛士,不如說這些自然環境阻隔了中國西征統一亞歐大陸的進程。

西方的那些軍事強國,根本沒有機會在東征中國!



一,早在漢朝,我們中華民族就組織了針對西方的萬里長征。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跨越大漠的王昌齡寫下這首詩,追憶漢朝對西方的征討。其中萬里長征說的是漢武帝派李廣利征討大宛,尋找汗血寶馬的故事。

大宛,相當於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漢武帝讓李廣利去發動萬里長征,戰果如何呢?

第一次西征,李廣利帶領郡國騎兵6000人,和惡少年遊俠兒數萬,一路上餓死渴死病死的就很多。到達大宛東部邊境時,已經是隻有幾千人了。兩年後回到敦煌,只剩下出發時的十分之一了。

第二次西征,僅正規軍就6萬人,軍需更加充足,牛十萬頭,馬三萬匹,驢、駱駝以萬數計算。可是,最終到達大宛的軍隊,還是隻有3萬人。戰利品,也就是大宛國獻上的汗血馬3000多匹。

相比之下,亞歷山大西征伊朗,路程也就五分之一不到,自然條件好很多,帶了3萬步卒五千騎兵就號稱征服全世界了。而他們的全世界,也就是500萬平方公里而已。



到唐朝,四萬安息軍隊鎮守西域,軍需依舊是大問題。

唐朝與西方大國阿拉伯在怛羅斯開戰。雙方軍力如何呢?

唐軍僅3萬人,其中漢人2萬,主要都是步兵,當地僱傭軍1萬,後來僱傭軍背叛造成唐軍大敗。

阿拉伯軍隊20萬,主要都是騎兵。

戰役的過程很簡單,一開始唐軍佔盡上風,但敵軍太多打成僵局,唐軍盟友葛邏祿部叛變,高仙芝等高級將領雨夜逃走。上萬唐軍被殺,唐軍大敗。

唐朝拿不出十萬軍隊遠征蔥嶺以西嗎?不是的,主要是跨越大漠的非戰鬥減員太嚴重。

如果,唐朝能夠組織起一兩次百萬人以上的移民實邊,今天整個西亞和中亞都是唐軍的囊中之物!

西亞國家東征中國,唯一的案例是瘸子帖木兒。

瘸子帖木兒是穆斯林化的蒙古人,他的帝國首都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印度,敘利亞,伊拉克等國都遭遇他的大屠殺。

帖木兒67歲準備西征,因為他在海上聽說了永樂大帝朱棣的威名。海上挑戰朱棣完全沒有勝算,於是帖木兒組織了100多萬軍隊東征。

帖木兒的東征軍隊,精銳估計也就是十萬人,也不少。不過帖木兒軍隊在今天烏魯木齊附近時,帖木兒死了,不僅東征計劃破產了,他的帝國也崩潰了。


帖木兒的孫子建立了印度的莫臥兒王朝,也算保住了帖木兒的基本面。


歷史知事


事實上,富饒的東方古國中國,一直以來都是西方歷代統治者最想征服的國家!

但,前提是他們要能到得了中國才行!

從中亞到中國,必須要穿越帕米爾高原,而要想到達中國,瓦罕走廊是必經之地!

當年的亞歷山大大帝,就是站在瓦罕走廊的西部入口眺望東方,但最終還是選擇掉頭南下,去攻打印度!


或許,他面前這難以逾越的帕米爾高原,是使他知難而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瓦罕走廊,是後來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雖是一處河谷,但其平均海拔也達到了4000米以上!且要到達中國,還得經過廣袤的新疆隔壁沙漠!

正是因為路途艱險,連當年從祁連山西遷的大月氏人在壯大後,都不願意再返回故土,而是南下進攻印度,並建立強大的貴霜帝國!

咦,怎麼又是印度?

最主要的原因或許就在於印度河流域地勢比較平緩,容易到達吧,因此雅利安人,希臘人,大月氏人,蒙古人,都曾征服印度!


阿拉伯帝國倒是和唐朝打了一場遭遇戰——怛羅斯之戰,但這場戰爭的起因是唐王朝在中亞地區不斷拓展勢力範圍,施加自身強大影響力而導致的!

因此,從戰略上來講,是中國在不斷的向西開拓勢力範圍,是中原王朝的主動西進,而非是阿拉伯帝國對唐王朝的主動進攻!

古代西方世界,對神秘的東方古國有多麼的嚮往,從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遊記》中就能體現出來!

在馬可波羅的遊記中,將當時的中國描寫成世界上最富庶,最文明,最偉大的國家,在他的眼中,當時的中國就是最完美的存在!

因此,西方人更加的嚮往中國,為了能夠到達遙遠的東方,他們進行了新航路的開闢,試圖通過海路到達中國!


這樣就能避開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封鎖,以及避免翻越那杳無人煙的帕米爾高原!

最終,他們成功了,帕米爾高原再阻擋不了西方人進入中國!

而就這樣,時間來到了19世紀……


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評論哦,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十分感謝!


Mr農村大姚


最沒有存在感的鄰國阿富汗,被喻為“印度河的守門員”,為啥?


歷史上,一波接一波的彪悍兄弟,從阿富汗出發,往東衝到巴基斯坦、印度,要麼蹂躪一番後退回去;要麼直接滅掉原先的當地勢力,建立一個新王朝,然後又等待著新的兄弟從西邊過來繼續蹂躪南亞地區!

阿富汗,位於中亞、南亞、中東(西亞)的交匯地帶,在歷史上被稱為通向南亞大陸的“鎖鑰”,也是伊斯蘭國家、中國和俄羅斯三大戰場的結合部。

阿富汗的名字在普什圖語中的意思就是“普什圖人的地方”,而普什圖人亦是現時國內人口最多的族群,是一個遜尼派穆斯林佔多數的伊斯蘭國家。

阿富汗境內多山,高原和山地佔全國面積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阿富汗最大的興都庫什山脈自東北斜貫西南。

冬季嚴寒,北部和東北部地區最低氣溫為零下30℃以下。夏季酷熱,東部城市賈拉拉巴德最高氣溫可達49℃。首都喀布爾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3℃左右。

巴米揚是阿富汗中部城市,巴米揚省省會,位於巴米揚河谷。它曾居絲綢之路的要衝,是往來於古羅馬帝國、波斯、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商隊必經之地。受此影響,巴米揚的藝術融合著希臘、波斯和印度佛教的成分,形成獨特的古典藝術風格——希臘式佛教藝術。城東北有世界最大的立佛石像巴米揚大佛,絕壁之上雕刻有2個世界聞名的大石佛,分別高有53米和37米。山上還可見僧侶修行所用的巖窟,似同僧寺,並藏有2世紀的壁畫等美術品,融合了希臘文化和印度文化風格。

赫 拉特 是 阿富汗 斯坦的第二 大城 市, 阿富汗 西北 部的歷史名城,這裡也曾是以遊牧為主的 中亞 塞種人、突厥人和以定居為主的 伊朗 高原波斯語族人之間交鋒融合的十字路口。從地圖上看,赫 拉特 這片土地,在 伊朗 、 阿富汗 、 土庫曼斯坦 和 烏茲別克斯坦 交界處,這裡曾經良田阡陌,物產豐饒,帖木兒的後人、 印度 莫臥兒帝國的開國皇帝巴布爾大帝曾經讚美道:“普天之下,難以找到赫 拉特 這樣的城市。”

與赫拉特古城相對應的是在阿富汗的東邊,如今的巴基斯坦邊境的另一個古城白沙瓦,位於西北部喀布爾河支流巴拉河西岸,開伯爾山口東,古梵文意為“百花之城”,如今依然百花盛開,似乎在告訴著來自全世界的遊人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