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想要種出又胖又嫩的魚腥草,種植技術很關鍵,只需5分鐘就能學會

魚腥草,在我們四川南充,人們又稱它為豬鼻孔、折耳根,是三白草棵蕺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想要種出又胖又嫩的魚腥草,種植技術很關鍵,只需5分鐘就能學會


因其莖葉揉碎以後有一股淡淡的魚腥味,故大部人都稱為魚腥草。

魚腥草原產於北美洲、亞洲,在世界上廣泛分佈,尤其尼泊爾最多。

魚腥草既可以用來食用,也可以用來藥用。魚腥草藥用,一般以乾草為主,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科等作用。而食用,只則以鮮嫩莖葉和嫩根為主。

而本篇文章,主要是講如何種鮮嫩的食用魚腥草。

下面請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種植出又胖又嫩的魚腥草。

魚腥草的生物學特徵

魚腥草對土壤要求不嚴,能在多種土壤環境中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有機制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酸性砂質壤土,pH5.0~6.5之間的土壤最好。

魚腥草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怕霜凍、不耐乾旱,耐陰性強,一年中無霜期間均可生長。

在長江流域。氣溫達到12度以上就可以發芽出苗,生長期溫度在12 ~20度。地下莖成熟期在20~25度。

想要種出又胖又嫩的魚腥草,種植技術很關鍵,只需5分鐘就能學會


種植魚腥草,要求田間的含水量在75%~80%。氮磷鉀施肥的比例1:1:5,鉀肥的需求量相對而言要較多一點。

魚腥草有特殊的魚腥臭氣味,地下根莖細長,為白色,節間上有鬚根。

地上莖直立,在節間處略帶紫紅色。其葉片呈心臟形或闊卵形,長3~8釐米,寬4~6釐米。嫩葉時葉片呈猩紅色,舒展開了以後,葉片正面為綠色,背面則為紫紅色。

魚腥草的花期為4~7月 ,花小而密,無花被。雌蕊有三個,長於子房,花絲長度為花葯的三倍,其下部與子房合生。雄蕊由三個下部合身的心皮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離。

魚腥草的果期為7~10月,種子多數呈球形,有光澤。

魚腥草按食用部分可食用嫩莖葉、食用漿果兩大類。

在我國雲南、貴州、四川等地,都是喜歡食用嫩莖葉和地下嫩極。

以實用嫩莖葉和地下嫩根為目的,魚腥草一定要要嫩和胖 因為又嫩又胖的魚腥草,吃起來口感才會脆嫩

魚腥草的種植時間與方法

種植魚腥草,一般採用地下根莖繁殖

1種植時間

魚腥草在冬季、春季、秋季這三季均可種植。是以藥用為主,在春季栽培的最好,因為生長期長,產量高。

而以食用嫩莖葉及嫩根為主,栽培時間為1~3月份最好,反季節栽培,在9~12月份也可以栽培。

2 選地與整地

想要種出又胖又嫩的魚腥草,種植技術很關鍵,只需5分鐘就能學會


種植魚腥草,需要選擇土地肥沃、疏鬆,排灌方便,避風向陽的沙壤土。

土地選好以後,每畝地施用腐熟農家肥2000~3000千克,結合過磷酸鈣15千克,硫酸鉀20千克作基肥。再深翻30釐米左右,使土壤疏鬆細膩,細碎平整。

土地平整好以後,採用開溝方式。溝深50釐米,寬40釐米。溝與溝的之間的距離為30釐米。

在溝內填入玉米杆或者稻草,然後在上面填上一層薄土,就可以開始種植魚腥草了。

3 種植魚腥草

選取粗壯肥大、節間長,沒有病蟲害的根莖根莖做種。

種根選好以後,先用50%多菌靈800信液浸泡種30分鐘,進行消毒。

用剪刀,把種根剪成10釐米長的小段,每段上面保持保留2~3個小節。

根莖剪好以後,平放在溝內兩側,株距5~6釐米,上面覆蓋泥土,然後澆水。等到長出幼苗以後,在澆清糞水。

田間管理

想要魚腥草又胖又嫩,田間管理特別重要。而魚腥草田間管理。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 避光管理

在我們這裡,許多專門種植魚腥草的農民朋友,在魚腥草沒有出苗前,就把稻草或者秸稈等,覆蓋在魚腥草上面。

魚腥草出苗以後,因為不受陽光直照,底下的根莖,以及地上的嫩莖葉,都會長得又胖又嫩。

2魚腥草施肥管理

種植魚腥草,除了有充足的基以外,在後期管理也需要有肥料的。

魚腥草施肥,主要以氮肥鉀肥為主。

幼苗從存活到封行以前,每次除草都要施肥。每畝地用熟的農家肥1000~1500千克,尿素15~25千克。

以採收嫩芽和為目的,為了增加魚腥草嫩芽的長度,提高質量,可以用稻草或者秸稈覆蓋。

當魚腥草長出嫩苗長至15釐米左右,及時採進行採收。

採收完第一茬嫩苗完以後,馬上畝用腐熟的糞水300千克,或者尿素10千克,進行追肥,然後再蓋稻草,或者秸稈。

想要種出又胖又嫩的魚腥草,種植技術很關鍵,只需5分鐘就能學會


保持土地溼潤

魚腥草喜歡陰溼環境,特別怕乾旱。

如果魚腥草地裡過於乾燥,生長出來的嫩苗就會變得纖細,而且特別容易老苗。

所以,在種植魚腥草時,如果發現泥土乾燥,就要及時澆水 保持土壤溼潤。

但在澆水時,不宜大水澆灌,避免因為土地過溼,產生爛根現象。

總結:想要魚腥草的嫩莖變得又胖又嫩,最關鍵的田間管理,就在於避光、施肥和保持土壤溼潤。只要做好這三點,就能種植出高質量的魚腥草。

想要種出又胖又嫩的魚腥草,種植技術很關鍵,只需5分鐘就能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