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嫁給一個摳到骨子裡的婆家,

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發現一些很獨特的人,他們的想法和行為往往都與大多數人不一樣。

比如在我們老家農村,就有一對50多歲的夫婦,他們節約吝嗇的程度,真的一點不亞於葛朗臺,可能還會刷新我們的三觀。

村裡年輕人都叫他們全叔和全嬸,他們的摳門路數以及和兒媳之間發生的故事,在小地方几乎遠近聞名了。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01 “為了省,老愛佔便宜”

每一個摳門的人,大概都脫不了“愛佔便宜”這一特性。

20多年前,那會我年紀還很小,但依稀記得全叔的一些奇怪行為。

每天晚上,他和全嬸都會到我家來聊天,每次要聊到九點才結束。由於那個時候村裡很喜歡停電,我們一般都是點蠟燭。每天晚上都要1到2根蠟燭。

我問媽媽:大晚上,又沒電的,那兩口子為什麼老是喜歡跑出來呀?而且每次還要聊那麼晚!

媽媽笑了:你難道不知道你全叔和全嬸都很節約嗎?他們跑出來自己就不用點蠟燭了呀,每天可以省掉一塊錢呢,至於為什麼要聊到九點鐘才走,可能他們太早了睡不著覺,又沒別的辦法打發時間吧…

也難怪啊,每次我媽都特熱情,既提供光亮,又奉上茶水,有時候還提供飯菜,他們呆在這多愜意。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村裡再也沒有停過電了,但是他們兩口子每天晚上依然去各家各戶串門,很顯然,還是為了節約電費。

那會兒鄉下還沒有家家普及電視,但是他們家很早就買了一臺彩電,奇怪的是幾乎沒有打開過,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用得上,因為平常他們都是去別家蹭電視看。

除此之外,平時夫妻倆買東西也是很愛佔便宜,每次稱完以後還要多抓一把!總是惹得賣主很生氣,很苦惱,畢竟小農販哪怕是賺一毛錢也不容易啊。

然而,在全叔和全嬸的眼裡,能省一點就省一點,能貪一些就貪一些。

一省,一貪,這不就賺了嗎?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02 “為了省,寧願跑斷腿”

確實,他們“賺”了。

等到家裡經濟有了起色,全叔買了一臺碾米機,他覺得這就是投資,又多了一個生錢門道。

這樣一來,村裡住戶經常叫他碾米。但是,每次還沒有打完,他就把機子提起停掉了,然後藉口說下一家催得急,趕緊碾米車推走了。

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機器裡面還有很多稻穀沒有出來,只是不好怎麼說破。

他每家每戶都“偷渡”個幾斤、十斤的,然後拿著這些偷來的糧食賣錢。真是相當陰險。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有一次打米機壞了,需要找維修師傅上門修。從村裡去維修師傅家大概有五公里。

鄰居們勸他:你趕快打個電話喊他來啊,我們大家都急著要打米了!

全叔卻很淡定:彆著急,我一個上午就能搞定。我這就騎單車去把師傅叫來。

事後我才聽說,他之所以自己去叫維修師傅,是因為捨不得五毛錢的話費。原本打個電話只需要一分鐘就可以把師傅叫來,但是他卻選擇親自跑過去。最要命的是,他明明有摩托車,也捨不得騎,因為他覺得騎摩托車要燒油,也是成本費…

所以,像這樣不花一分錢就辦妥了這件“叫人”的事,多完美。五毛錢的電話費,和摩托車油費,等於是他又給自己賺了。

而這麼多年來,全叔為了幾毛錢、幾塊錢跑斷腿的事,真的不勝枚舉。

“葛朗臺”一般的思維,果然與眾不同。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03“為了省,寧願把自己累倒”

當然,全叔“發家致富”不止打米一個門路。種地也是他的生財之道。

全叔把附近出去做生意的人家的地幾乎都包了,每年都會有30多畝稻田要忙活。

十年前,收割機還沒有普及,但是每個村裡都有幾臺收割機供農民選擇,每畝收割的價錢是70-80元。

儘管價錢不算便宜,但是大家都會選擇用收割機,而不是人力收割。原因很簡單,人力收割太辛苦了,村裡人早都受夠了。

令人詫異的是,全叔家卻依然採用了最為原始的人力收割方式,每天一家三口累到腰痠背痛。誰叫收割機太貴了,他們必須靠自己勞作,把利潤最大化。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當時,我真的無法理解,不愁吃不愁穿,存摺裡還有不少積蓄的全叔一家,為什麼寧願受炎炎夏日汗流浹背的辛勞苦楚,也不捨得區區幾十塊的收割費。

連著他的兒子小凱,也年年月月隨他一起幹著最原始的體力活。別人家的孩子都去外面學技術或讀大學了,小凱只能在地裡幫父親打下手,曬得黑瘦黑瘦的。

眼瞅著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也沒幾個女孩瞧得上兒子。全叔心急了,他覺得,首先得把“面子工程”做好,媳婦才能進門啊。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於是,便綢繆著房子裝修的事宜。不可思議的是,全叔連裝修都不請外人,決定一家人自己弄。

砌牆,做櫃子,刷牆漆,做水電,等等,全部都自己搞定,他甚至還把80歲的老父親請來打下手。

一個普通的農民,居然化身了建築和裝修的全能手,眾人皆感詫異!

房子是很快就裝修好了。但全叔已經累得瘦成紙片人了,他的老父親也因此烙下病根,惹得其他兄弟對他好不生厭。

再累也值得啊。因為這之後,給兒子小凱的做媒的人,果然多了起來。誰知,相了十幾個,也沒有成功。

大概是因為他們兩口子的摳門事蹟,已經聲名遠播了。沒人敢攬上這門親事啊。

直到小凱終於走出家門,去城裡打工後,他才通過工友的介紹認識了外地的女孩小麗,兩人一見如故,小麗也不知公婆的品性,稀裡糊塗地嫁進了門。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04“為了省,竟與兒媳同睡一房”

最初,小麗也是懷著美好的希望與小凱共結連理。

誰知道,結婚後與公婆相處的日子,讓她近乎絕望了。

尤其是,她那大大咧咧和隨意花錢的性格,屢遭公婆的diss!

全叔逢人就埋怨:

我兒媳真是個敗家娘們,每天要吃幾十塊錢的零食,還沒天黑,每個房間就全部開燈了,這得浪費我多少電啊?最煩的就是,才五月份,竟然風扇從早吹到晚,人走了還不關…

但是小麗對公婆的話不以為然,還霸氣反懟: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也改不了了。你們如果不習慣的話,就娶別的兒媳婦吧!

全叔和全嬸對小麗無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一到夏天,小麗就24小時不停的吹空調。公婆房間也裝了空調,但是從來沒有打開過。

有一年盛夏,天氣異常炎熱,全叔和全嬸開著風扇依然熱得喘不過氣。全叔突然茅塞頓開,對老伴說:

你看咱們兒媳一天到晚吹空調,我們倆也進去吹一吹吧!不吹白不吹啊!反正我們不吹的話,這電費也是流走了呢!

全嬸深以為然,於是老倆口直接捲鋪蓋進了兒媳婦的房間,打地鋪睡。

小麗驚呆了:沒搞錯吧,你們倆跟我們同睡一屋?

全叔笑著解釋道:孩子,都是一家人,睡一間房,也沒啥啊。我跟你婆婆也想吹吹空調啊!

小麗很不悅,反問:你們房間不是有空調嗎,難道不知道開啊!

見兒媳不解,全叔說出了心裡的盤算:

小麗啊,你們年輕人就是不明白我們的苦心!這電費划不來嘞,你知道這空調一天要吹多少度電嗎?我們共用一臺空調,這叫開源節流,省錢又環保!

真是沒誰了。小麗正準備繼續還嘴,小凱立馬過來打住:好了,都別說了,一家人睡在一房也沒什麼,夏天很快就過完了。

念在和老公感情不錯的份上,小麗沒再說什麼,接受了公婆的“入侵”。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從此以後,每年夏天,公婆都要“入侵”小倆口的臥室,一大家子同睡一間房,共享一抹涼。

更有甚者,小凱在外打工的時候,但凡逢上炎熱天,公婆依然不顧小麗感受,睡進了她的臥室。

慢慢的,這件事情在村裡傳開了。

有人笑話全叔是為了吃兒媳豆腐,有人笑話小麗也太看得開了,有人笑話小凱可能又借了他父母的班…

有沒有傷大雅,全叔才不會在意呢。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05 “為了省,真的可以沒有原則嗎”

其實,勤儉節約本是傳統美德,也是很好的生活習慣。

但是,節約過頭了,那就是“摳”,是“死不要臉”。

文中的全叔,就是在“節省”和“貪小便宜”的路上,越走越順溜,越走越來勁,也越走越離譜。

他可以不顧別人的眼光,一個勁往自己口袋裡“扒”點蠅頭小利。一個小康之家,就是靠他這樣一點一點構建起來的。

他可以放著身上的病痛不管不理,只為省那麼幾十、幾百塊的醫藥費。從未想過到老了會一身病痛,無處呻吟。

他可以不在乎倫理風氣,理直氣壯地與兒媳同睡一房。每月看到自家電費比別人少了幾倍,內心裡不知多開心。

他的快樂,不是忽然孫子學會叫爺爺了,也不是今年家裡又添了一個可愛的小孫女。

而是今天他又省了多少錢,又從哪裡蒐括到了一點小油水,又給家裡的存摺增加了幾位數字…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

我們也無須妄評。且由他們自己去領會和頓悟。

我想說的是,在這個新的時代裡,

我們在踐行勤儉節約的基礎上,

應該有所張,有所弛,有所度。

不能連基本的道德和原則都給弄丟了。

為了省,可以累自己,但不能坑別人。

為了省,可以硬撐著,但不能不要命。

為了省,可以厚臉皮,但不能傷大雅。

節約始終是值得推崇的行為。可是,我們也不應該把錢看得的太重!

尤其是,打著“節約”的幌子,去做一些有違倫理綱常的事,就顯得啼笑皆非了。

為節約電費,公公與兒媳竟同睡一屋,兒媳:我真的受夠了


今日觀點:如果你也嫁進了一個很摳門的婆家,你會怎麼樣應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