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目前公认的只有美俄具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

第一军情


广义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就是说你天上能用飞机扔核弹,地上能用洲际导弹打核弹,海里能靠潜艇或者大型军舰打洲际核导弹。

如果仅仅是看广义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印度巴基斯坦都具备这种能力,人家地面有多型弹道导弹和陆基巴布尔,空中是枭龙带的雷电巡航导弹,海里是舰载的哈拉巴和潜射巴布尔。

但是最关键的是,你到底能不能通过这3种方式把核弹扔到别人家里。

这就是狭义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狭义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是个相对的概念,强调的是到底能不能通过海陆空3种方式把核弹扔别人家里。所以受到地理跨度,军力强弱的影响。

举个例子,在日本面前,我国是有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但是在美国面前,我们就不具备这种能力的。

原因也不复杂,我们的战略火箭军倒是可以把核武器扔到美国家里。但我们空军没有任何一款飞机能够飞到美国本土去扔核弹。

所以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公认“美俄具有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实际上说的是美俄两国是唯二具备全球海陆空三种方式进行全球核打击的国家。

美国有B-2,俄罗斯好歹有TU-160。

俄罗斯的核潜艇技术自然是没人怀疑的,我们现在的核潜艇技术才到俄罗斯70年代的水平。

美俄还同时保留着10000枚以上的核弹头。

我觉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20年对核武库的扩军应该是国防建设重点。


贞观防务


三位一体核打击指的是具有同时在陆地、海上和空中发起核打击的能力。也就是说你同时拥有在陆地用导弹把核弹射出去,在空中用飞机把核弹拉出去,在海上用舰艇把核弹打出去的能力,就算有了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

但是,大家常说的三位一体核打击通常都会有一个小条件,就是:远程、洲际。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实际上指的是远程洲际打击能力。当然,你要是非得扣字眼说用飞机把核弹扔家门口这算拥有了空中核打击能力,那也没毛病,但就军事领域而言,大家习惯上的三位一体核打击指的就是远程洲际核打击。

而站在这个条件下,真正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真就是只有美俄两家。其中最靠谱的也只有美国:

陆上有民兵弹道导弹,射程1万2千多公里,搭载这3枚3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氢弹)。

海上有俄亥俄级核潜艇,每艘艇装载24枚三叉戟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万1千多公里。三叉戟2型上装了8颗当量47万吨的核弹。

如果看着当量的数据无感,咱们可以提个参照物:扔在长崎的原子弹,它的当量是2万吨。一艘俄亥俄搭载的核弹威力是长崎原子弹威力的4500多倍。俄亥俄,美国有18条,这是美国核力量的中坚。

空中有B2隐身轰炸机,不空中加油的时候作战航程能达到1万2千公里,可以把核弹扔到世界任意角落。

俄罗斯这边路上有白杨导弹,海上有台风、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目前台风级只有一艘处于使用状态,但它上面搭载了20枚射程在1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每枚导弹上有10颗核弹头,每颗核弹的威力是10万吨当量。这就是战略核潜艇的力度,哪怕只有一艘,也是非常恐怖的。

在空中方面,有点小瑕疵。俄罗斯目前空中核力量依靠的是图160战略轰炸机,它的作战半径是7300公里,配合巡航导弹打到1万公里也不吃力。但它不隐身,而且体积巨大,非常容易暴露。跟B2相比,还是差一个档次。它发射的巡航导弹速度也慢,容易被拦截。所以这个图160发起有效核打击只能是55开。

严格点讲,俄罗斯的核打击能力是2.5位。

当然,2.5位是足够保证没人敢把它逼急了的。

英国方面目前只保留了战略核潜艇,属于一位核打击。

法国方面是核潜艇+飞机。但它投掷核弹的飞机是幻影战斗机,航程短,载弹量小,这是战术核力量。跟B2那种可以灭国的大杀器还是没法比。只能算个点缀。

我国在陆上有东风31、东风41和东风5B,都是洲际弹道导弹,是比较靠谱的。海上有094核潜艇+巨浪2,也算是解决了有无问题。

问题最大的在空中,我们最先进的轰炸机是轰6K,它不隐身,作战半径也只有3000公里。这里咱就不详谈了哈。

总的来讲,我国想获得标准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还得等,等096+巨浪3和轰20。

都别着急,也不用等太久......


锐度何老师


“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就是指天上,地下,海里都能用核弹打击到,天上用飞机仍核弹,地上能用洲际导弹打核弹,海里能靠潜艇打核弹。如果仅仅是这样的定义,其实很多国家都拥有核打击能力,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包括我们国家,但正如题主所问的,目前公认的核打击力量最强的或者说真正具有核打击力量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

俄罗斯空军的核打击力量可以依靠图—95型战略轰炸机,它的里程能够达到12300公里,美国的B—1型轰炸机里程也有12000公里,可以说具有打击任何国家的能力,当今世界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具有这个能力,因此具备空军核打击的威慑力。


俄罗斯的海军力量,尤其是核潜艇的力量更是全球第一,俄罗斯的“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已经成为杀手锏的存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现在主要依靠“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具备发射潜射洲际导弹的实力。

至于陆军,俄罗斯的钢铁洪流曾经震慑了一个时代,如今的俄罗斯依靠“白杨系列”洲际导弹的存在,陆基核打击能力丝毫不弱。比起俄罗斯曾经的疯狂,如今美国依靠“民兵系列”洲际导弹也丝毫不差。


所以这两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大国,强国,他们无论海陆空哪个方面都比较完美,核打击力量自然强大,别的国家可能就在某个方面存在短板,造成的威力自然就没有俄罗斯和美国的强大。


是阿维啊


因为只有美俄两国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能够真正覆盖到全世界。

广义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说的是海陆空三军都具备核打击能力,而狭义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则要求海陆空三军都具备全球范围内的核打击能力。广义上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很多国家都有,比如巴基斯坦,地面有多型弹道导弹和陆基巴布尔,空中是枭龙战机携带的“雷电”巡航导弹,海基是舰载“哈拉巴”和潜射的“巴布尔-3”两型巡航导弹。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你能把核武器扔多远呢?巡航导弹也就一两千公里吧,最重要的是,要能扔到别人家里。

然而美俄不一样,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布全球,核武器打击范围当然也是全球覆盖。说说俄罗斯,俄罗斯海军最重要的战略核潜艇也就是“北风之神”级,其搭载的“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射程是10000公里,就算是呆在北极,这个苏俄常用的核潜艇发射阵地,也可以覆盖全球50%的面积,如果是黑海或者海参崴的潜艇发射阵地,除了南极,哪都能打的到。空军的TU-160轰炸机,陆基弹道导弹就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还不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因为中国能够进行对美有效核威慑的,就只有火箭军的弹道导弹。在轰-20服役之前,轰-6K打击位于关岛和夏威夷的目标木有问题,但洲际威慑,这个。而海军只有2个可用的战略核潜艇发射阵地,一个是渤海湾,另一个是南海。也打不到美国本土,最远也只能打到阿拉斯加,然而美国在阿拉斯加就只是一些军事基地,政治,经济中心都没放那里。中国要真正在面对潜在对手时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得等到海军的巨浪-3和空军的轰-20服役才行。




种花家的军事兔


具备“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拥有从陆海空三个方向发起核打击的武器,包括核弹头以及装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甚至可以是炮弹、炸弹、鱼雷等;

第二,具备快速、高效、隐蔽、可靠的核武器远程投送平台,也就是弹道导弹、远程轰炸机、战略核潜艇,甚至是太空核载具。

以此标准来看,有核武器只是基本前提,远程高效的投送平台是必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只有陆、空、海三个领域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算真正具备“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这个门槛之高,使得蓝星完全实现这种能力的仅有美俄两国。

目前,国际社会公认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7个,除了美俄中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还有印度、巴基斯坦;尽管以色列和东亚某国具备核爆能力,但并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

这7个拥核国家,我们逐个分析一下:

法国:采取独立于美国的核政策,原本也拥有三位一体的核能力,但法国本国面积有限,难以承受核打击,已于1997年退役陆基弹道导弹,仅潜射核导弹保持战略威慑。

英国:这个日已落帝国,没有自己的陆基、空基核武器,陆上的核弹由美国部署使用,连潜射核导弹都从美国购买,自然也受美国控制。

印度:陆基核力量主要有大地近程导弹和烈火中远程导弹;海基导弹有K15导弹,射程只有750公里,K4仍在研制,据称射程3500公里,还有那个从驱逐舰发射的丹努什只是一个笑话;空中平台,只有购自法国的“幻影”2000H等可以执行战术核打击。因此,印度只能勉强具备“三位一体”的条件,距离“三位一体”的有效核威慑,还有很大差距。

巴基斯坦:目前仅有陆基核导弹沙欣-3,射程2750公里,可以覆盖印度全境。但巴基斯坦没有海基和空基核武器。

至于美国、俄罗斯:作为无可争辩的顶尖核强国,无论是陆基、空基、海基,都有先进强悍的弹头、导弹、平台,各种型号的武器咱就不再多说了,反正几乎能够随时对全球任意地点实施恐怖的核打击。当然,他们还是有些区别的:美国更加倚重海基核威慑,俄罗斯似乎更强调陆基核威慑。

出于对美国整体技术优势的担忧,俄罗斯又开发了“波塞冬”洲际核鱼雷,由于尚无可以拦截对抗的武器,“波塞冬”将形成到一定的遏制优势;而美国也不甘示弱,推出新版《导弹防御评估报告》,开启新版“星球大战”计划,重点削弱战略竞争对手的战略威慑能力。

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

目前,中国具备“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但与印度这种初级水平不同的是,中国的核力量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化到相当高的水平。

陆基东风系列弹道导弹,中短程型号能够兼容常规弹头和核弹头,远程洲际导弹则以核弹头为主,射程最远可达1万千米以上,具备多弹头分导能力,性能比肩美、俄陆基洲际导弹。

海基巨浪系列弹道导弹,射程已经提高到1万千米左右,也具备多弹头分导能力。但射程、突防能力等方面,相对美、俄仍有一定差距。

空基核能力是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方面的最大短板。唯一可以作为空基核威慑平台的只有轰-6轰炸机。尽管经过几轮改进而来的轰-6K战神轰炸机,已经跨入了远程轰炸机的门槛,但一方面航程、突防能力仍有较大不足,另一方面仍缺乏强有力的空射核导弹。甚至有人认为,只有早期的H6甲可以挂载核弹,之后的改型包括轰-6K都没有核弹头携带能力。

当然,中国在加强陆基、海基核威慑的同时,也在加快突破制约空基核能力的瓶颈,包括研制装备核弹头的长剑20巡航导弹、空射弹道导弹,以及被寄予厚望的轰20战略轰炸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基核力量将迎来爆发期,使得中国真正拥有比肩美的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军备解码


所谓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所谓核三位一体,是至一个国家具有路基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核弹运载轰炸机。


这个能力是指当一个国家拥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的时候,等同于拥有全面性的核武器威慑能力。因为具备了在遭受敌对国家第一次核武器攻击后,仍然能使用核武器反击敌对国家的能力。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一次性摧毁核三位一体国家的核武器打击能力,而不会遭受核三位一体国家的核武器报复性反击。


是不是挺绕的?这就得从大规模核战来说了。


大规模核战往往是以弹道导弹开始第一波攻击的。弹道导弹发射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对方的重点政治、经济、工业、文化城市以及对方的核武器设施。

通常意义上认为 大量核弹摧毁了对方的核武器发射井对方就难以实施有效的核反击。


第一波核反击往往主要来自于远程轰炸机投下的核弹。如果在发现对方发射弹道导弹的时候,远程轰炸机还是有时间进行起飞的。这个前提主要在于当年的弹道导弹大部分都是液体燃料火箭进行助推。液体燃料加注过程十分漫长,等到发射井中的弹道导弹夹注完液体燃料那么弹道导弹发射井早被对方来袭的导弹摧毁了。

而战略执勤的远程轰炸机则永远是满油带弹的状态下在机场执勤,接到打击命令可以在5分钟内就紧急起飞奔赴敌方投弹。


至于核潜艇,其实目前核三位一体国家的核潜艇上载有的核弹数量有限并不能提供全面的核反击。


具有核三位一体能力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美国拥有LGM30民兵洲际弹道导弹、三叉戟II型潜射弹道导弹和B2远程隐身轰炸机。

俄罗斯拥有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R30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和图160轰炸机。

印度拥有烈火系列飞弹、K-15海洋潜射短程弹道导弹和图-22M轰炸机。

中国拥有东风系列洲际弹道导弹、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和轰6轰炸机。


为什么说俄罗斯和美国之外的两个国家比较水呢?主要还是由于轰炸机的问题。

图-22M轰炸机是印度在2006年购入,当时采购了三架。购入后国际上就将印度划为了具有核三位一体打击能力的国家。

但图-22M最大航程7000公里作战半径只有2410公里即便装备了印度的无畏巡航导弹那么射程也仅仅有1000公里。因此印度的核三位一体打击战略仅仅对巴基斯坦和中国一部分地区有效。


现在说说我们的轰炸机——也是短板。

我们虽然有大量的轰-6轰炸机,但是也是航程不足。

轰-6K的最大特征除了采用玻璃座舱外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航程,作战航程扩展到了3500公里,配合2500公里射程的巡航导弹实质上已经有战略轰炸的能力。


但依旧是腿短,巡航导弹的燃料可是不会对地方构成伤害的,如果是亲临敌方上空直接投掷自由落体核弹可是比巡航导弹的威力强的多了。


~~~~~

因此从技术上具备完备的核三位一体的国家是 美国和俄罗斯,具有入门核三位一体能力的国家是——中国与印度。


轰炸机的短板恐怕要在最近由我们的新型远程轰炸机补上。到时候具备完备的核三位一体的国家就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军武数据库


目前,中美俄三国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此外,英国和法国没有陆基和空基核力量,那些战斗机投掷的战术核武器是不能算作数的,起码要战略轰炸机才能算数。

图为我国海军两艘094B战略导弹核潜艇并行,画面中有24枚核导弹和72枚核弹头的打击量。


除了美俄外,我国空军装备轰6K战神战略轰炸机,作战半径为4500+1500公里(1500公里是巡航导弹射程),他是我国空军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战略轰炸机,虽然他的技术并不算是很先进,但是能够搭载6枚射程1500公里以上的长剑10空地巡航导弹或者KD20巡航导弹,它可以在远距离发动对地面的核攻击,而且装备量比较大,所以完全可以构成我国的空基核打击力量。

图为参加阅兵的我国DF31A战略导弹机动发射车。


海上,我国海军的094A和094B系列战略导弹核潜艇数量已经达到了6艘左右(4艘A型,2艘B型),搭载巨浪2潜射洲际战略导弹,单艘战略核潜艇可以携带12枚战略核导弹,可以发动一个火箭旅级别的核打击强度,一个巨浪导弹可以有3个分弹头,射程为8000公里左右,可以在西太轻松覆盖全球大部分区域,一艘潜艇就可以倾泻36枚核弹头,此外我国还装备有092型战略导弹核潜艇1艘,装备巨浪1型战略导弹,射程为1700公里,这些力量也足以构成我国的海基核打击力量了。

图为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是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必备装备。


我国还拥有陆基核打击力量,DF31、DF31A、DF41、DF5、DF5B还有DF21、DF25、DF26等导弹都具备核打击能力,有些则是核常兼备导弹,这些战略导弹射程覆盖1700--11000公里不等,都拥有轮式公路机动车辆以机动发射导弹,实现有效的生存能力,是我国核打击力量的主力。

所以除了美俄之外,我国也有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


海事先锋


公认的三位一体核力量目前也只有美俄两个国家能做到,其它国家或多或少会缺少一种核威慑方式,比如我国在空基核威慑上就是空白

首先我们要知道三位一体核力量指的都是什么,空基核力量指的是以各种大型轰炸机为载具进行核攻击,携带各种带核弹头的巡航导弹或核炸弹,代表是美国的B52战略轰炸机,B1B战略轰炸机,B2战略轰炸机。俄罗斯的图95戕战略轰炸机,图160战略轰炸机,图22mM3也勉强算。





陆基核力量指的是位于国家地下的洲际导弹发射井和导弹运载车,车载发射又分为铁路机动和公路机动。代表是东风5为地下发射井发射,东风31为公路车载发射,东风41也是公路机动发射,俄罗斯的亚尔斯洲际导弹,可采用导弹地下发射井和车载机动。美国的和平保卫者洲际导弹。采用地下发射井方式。




海基核力量主要指以战略导弹核潜艇为主的核威慑力量,也是最重要的核威慑力量,主要指美国的俄亥俄级潜艇和三叉戟Ⅱ洲际导弹,一共1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和288枚三叉戟导弹。俄罗斯的海基核力量主要为北风之神核潜艇和布拉瓦洲际导弹,我国的海基核力量为094A核潜艇和巨浪2洲际导弹。法国海基核力量为凯旋级核潜艇和,M51洲际导弹,英国海基核力量为前卫级核潜艇和购买美国的三叉戟导弹。


三位一体核力量英国只拥有海基核力量,因为英国的国土太小,陆基核弹在敌人打击下难以保存,也养不起战略轰炸机,连导弹都是买美国的,没有自主发射权,法国拥有海基核力量和空基核力量,但空基核力量靠战斗机发射核弹。


美国和俄罗斯拥有三位一体核力量,国土大才拥有陆基核力量才有意义,而我国在战略轰炸机上没有,所以只有海基,陆基核力量,但我相信随着轰20的研制,我们迟早有一天会有自己的三位一体核力量。


墨天工


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建设和维持并不简单,经济实力、战略需求是一个方面,地理条件也同样重要。所以,除了美苏(俄)这样的货真价实的大国(也包括中国),其他国家是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这么做的。

我们先看看三位一体是怎么形成的。核武器刚刚出现的时候,导弹技术还处在比较原始粗陋的阶段,轰炸机自然是最为可靠的投掷工具。到上世纪50年代,因飞机技术落后于美国,苏联潜心研究导弹,到1957年终于抢在美国之前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1959年,美国的洲际导弹也获得成功。以这两个事件为标志,核武器进入了洲际导弹时代。核武器既然能用飞机和导弹投掷,同样也能搭载在隐蔽性更好的潜艇上。1959年,美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下水,1960年7月首次水下发射北极星A1潜射弹道导弹。苏联K-19号核潜艇于1960年11月12日下水。至此,美苏核力量完成了由一开始的单一投掷方式到陆海空三位一体的转变。由此可见,三位一体是自然形成的结果,一方面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核大国追求生存能力强、便于突防和隐蔽的投掷手段,在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产生了三位一体的核力量结构。除了美苏(俄),英法的核力量在冷战时期其实也是三位一体,只是它们的导弹打击目标是苏联,所以并不需要美苏意义上的洲际导弹,中程便足矣。

在常规武器领域,新武器新平台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老旧武器平台的退出。为什么在核领域却出现了新旧和谐相处的局面?

首要的原因是基于安全的考虑。冷战后时代,虽然大国关系也时常紧张,但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真的认为核战争一触即发。而冷战时期这就是美苏关系的常态,不仅两国的战略规划和作战计划以核战争突然爆发为前提条件,一般的民众和舆论也认为核战争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必须确保自己核力量的绝对安全,即不能被对方一场先发制人的打击消灭掉,或使已方的核报复能力减少到对方可能承受的地步。而三位一体的核力量结构恰恰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佳方式,因为美苏两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做不到将对方陆海空核力量同时摧毁。在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弹道导弹核潜艇三者当中,洲际导弹因速度快最适合执行突然袭击的任务,特别是在配备了精度较高的分导式多弹头之后。但是洲际导弹固然可以打同样固定的洲际导弹,却无法打击潜伏在大洋深处的核潜艇,战略轰炸机也可以做到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升空待命。按照当时美苏各自核武库的规模,哪怕是洲际导弹全部被摧毁,两国剩下的核武器也拥有令对手无法承受的报复能力。

第二,构成三位一体核力量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别的功能,并不能被其他部分所替代。战略轰炸机在速度和突防上与洲际导弹相比处于明显劣势,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通过飞行和转场的方式更容易展示核威慑的实力与决心,而威慑又是核武器主要的运用方式。二是在执行核打击任务时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只要飞机没有抵达目的地完成投弹,任务随时可以取消,这对于避免因预警系统失误而造成的意外核战争具有压倒性重要意义。洲际导弹虽因固定部署而生存能力较差,但是它打击精度高,作战反应快,半小时之内可以打遍全球,如果想首先发动核战争的话非它莫属。至于说弹道导弹核潜艇,因其强大的生存能力而担负着二次打击的重任,是核报复的主力,但是由于平台是运动的,所以潜射导弹的精度要低于洲际导弹,不能用它来首先发动核战争、攻击对手的洲际导弹。

当然,建设和维持一支三位一位的核力量技术门槛高(战略轰炸机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技术门槛远超过弹道导弹),经济花费巨大,对于一般的核国家而言是无法做到和难以承受的。而且从战略需求看,它们与美苏(俄)也有根本的差异,英法的核力量尽管指向苏联(俄罗斯),但基本是跟在美国背后打酱油的角色,其他核国家要么主要对手不是美苏(俄),要么追求的是最低限度核威慑,所以,对核武库的建设要求并没有美苏(俄)那么高。而且,三位一体对一国地理条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有足够广阔的国土部署洲际(远程)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必须有优良的港口开阔的海洋供核潜艇停泊活动。说实话,苏联的地理条件对建设海基核力量都不算理想。冷战结束后,英国和法国都放弃了三位一体的做法,英国选择的是更适合岛国的单一海基核力量,法国则以海基为主,另有少量战术飞机携带核弹。

可以断言,在未来拥有三位一体的国家中,中国也将占据一席之地。


进击的女武神


武武:说到核武器,得先说那些国家拥有核武器。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有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是非法拥有核武器的,以色列、伊朗、日本是匿核国家。

而真正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其他国家只有“三位一体”中的一种或两种。

美国和俄罗斯在冷战时期大力军备竞赛,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潜射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根本不在话下,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而法国在1996年撤除了所有陆基弹道导弹之后就不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了;英国以为其国家人口密度不适合布置发射井。

中国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方面拥有老式的“东风-15B”、“东风-31A”,也有新式的“东风-16”、“东风-26”。可从导弹发射井和导弹发射车上发射,具备全天候全地形打击能力。我国在核潜艇的潜射弹道导弹方面已经知道的有第一代“汉”级攻击型核潜艇,据报道094核潜艇具备搭载“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而093型核潜艇是否具备还不详,包括我国再建或未来新型核潜艇极大可能具备搭载潜射弹道导弹执行战斗巡逻任务。

轰-6自仿制改进至今,已经具备多种型号,在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轰-6K首次以“战略轰炸机”的名义亮相,能够携带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具备远程奔袭、大区巡逻等能力,被誉为“空中战神”。

我国从没有核武器被人欺负,到拥有核武器没有发射装置被人看不起,再到今天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多少年的风雨,多少科研者和工作人员参与了进来,付出了无限的青春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稳定,让我们向所有参与人员致敬!


谢谢观看。欢迎给武武评论留言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