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高考前两个月成绩提高150多分有可能吗,那些成功逆袭的人是如何做到的?

财经小词典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回答。

近来,越来越多的家长以及考生都在关心高考志愿的填报,高考之前是否还能够提高分数等问题。离高考还有将近2个月的时间,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是否还能够提分,能够提分多少呢?提高150分有没有可能呢?我将通过本文对于此类问题进行分析。


🍀🍀🍀高考两个月提高150分可能也不可能

为什么说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提高150分是可能的呢?如果一个高三学生现在只能够考150分,那么利用最后两个月在六门课课上提高150分是很容易的(江苏考生除外)。语文多考40分,数学英语多考50分,理综或者文综多考60分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高考300分,只要稍微努力都是可以完成的目标。为什么又说不可能完成呢?你让一个现在考600分的考生,高考最后两个月提高150分可能吗?别说提高150分,提高20分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你让一个现在考400分的考生,到高考之前提高50分都有困难的。每个人学习达到一定程度会遇到瓶颈,不是说想提高就提高的。如果你能够快速提高,从一开始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最容易提高。


🍀🍀🍀成功逆袭如何做到?高考如何奋斗

任何成绩都是努力得到的,而不是靠幻想得到的。很多学生到高三下学期总是心存各种幻想,觉得自己能够在高考超长发挥,自己能够逆袭?任何能够逆袭的人,或者最后爆发出超能力的考生,都是前期不断的努力与积累,沉淀自己的知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没有知识积累或者沉淀的考生能够最后逆袭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别人的成功,缺从来没有看到别人在前进道路上为成功而付出的努力。

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左右,如果你想成为那个高考最后能够逆袭的人。那么从现在就需要脚踏实地,认真刻苦的学习,尽最大能力去掌握知识。离高考的时间还有,不说你最后能够提高150分,哪怕6门课程,你每一门提高5分,那么也就是30分的提高。高考30分的差距是让你上不上本科的分水岭,是让你上重点高校还是与普通高校的分水岭。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离高考还有最后两个月,最后在给各位考生一些复习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取得比较不错的高考成绩,很多考生可能越到最后会越乱了自己的阵脚。

1、不要相信市面上各种高价的押题卷,绝密款。

2、切勿眼高手低,一定要自己多动手去算,动手去练,保持良好的做题感觉。

3、基础知识是考试的灵魂,切勿本末倒置,一昧追求怪题,难题。让你能够考上大学的是基础知识,中档难度题目,而不是怪题,难题。

4、任何成功都需要努力,没有捷径可以走,如果有的话,那可能就是你的能力出众。

最后就是,面对高考之前的复习,一定要学会多总结多分析自己的错误,避免遇到此类题目在犯相同的错误。减少的错误越多,那么高考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不同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微谈论


我是一名北大博士,2010年山东考生,以682分考入北京大学,有过8年家教经验,为上百名高考生高考指导学习方法与提分技巧。


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平时成绩在360—430分之间,考前提高10分还是有很大的可能的。这个分数段的考生提升空间大,最容易提高成绩。


我根据不同分数段高考生在备考阶段遇到的问题,写了一本书——《直击高考漏洞》,书里分析了高中学习常见的问题,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并通过真实案例介绍了多种学习策略,主要帮助高考生针自己的学习漏洞,有效提高高考成绩,甚至逆袭。

如果有需要这本书的家长或学生,私信:领书,即可免费领取。


“高考逆袭”这个话题绝不是空穴来风,我身边经历过高考的人,有不少人都走过逆袭这条路。有英语从80分提高到130分的,有数学从70分提高到115分的。高考没有捷径可走,但有百条路冲刺终点。


|如何逆袭?


1.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能力,制定短期内目标分数,不要设太高的目标。比如语数外分数在90分左右的学生,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需要通过提高学习技巧来提分,提分空间就非常大。


2.针对性训练

每门科目挑3套自己正常发挥的试卷来分析,分析易错点、基础题知识点、不同类型题的考点。以数学为例,选择题前10道题(50分)、填空题前3道题(15分),解答题3题(36分),解答题后3题的第一小题(18),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思路与答题步骤,是可以保证这些题的得分的(119)。如果要冲刺130,需要分析剩下的11分从哪里得分,专项训练。最后通过刷题,提高每次做题的得分率。

语文作文是不可忽视的得分点,能得满分就不放过,包括标题,收尾段落,文章逻辑性与美感。文综掌握答题技巧,每年高考的评分标准都是一样的,所以答题一定要按着高考评分标准走。理综除了选择题准确率外,实验题是必考题型,占分值大。可以通过记忆与做题结合,掌握基本答题思路。

(私信:资料,即可领取)


3.平稳心态

很多学生将最后两个月的考试作为最后的筹码,重视每次的考试成绩与排名,这无形中加大了自己的压力,打乱了复习节奏。你需要做的是考试认真答题,不放过每个可以拿到分数的题,考试后及时在错题本纠错,反思错题原因,及时调整复习方向。


北大博士教数学


真人真事

我是江西2017届的理科考生。上的是江西的一个重点中学的实验班(比尖子班稍差)。我同桌一个男同学他舅舅的我们学校的副校长,托关系弄在了我班上,在我的印象里他高一高二从来就没有认真读过书。高二期末也才300分多一点。上了高三以后他就发奋读书。在高三上学期期末也是考到了490分。一模也是考到了500分。后来高考考了540多分。被上海某一本大学录取了。

我问他有什么方法:他只说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而我也是考取了华东理工大学

高三,就是要孤独,面临高考孤军奋战,没有人能代替你一起考,马上就上大学了高三这一年会过得很快,各奔前程,不需要在意


LHine


时光飞逝,离高考仅有两个月,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想提高150多分,不是没有可能,不过难度相当的大。

首先:成绩偏上的学生,比如模拟考试分数在600分左右的学生提高150分,是不可能的。不说现在不可能,就是用一年的时间让这类学生提高150分,也是神话。

我亲戚家孩子,第一年高考603分,复习了一年也不过提高了几十分。所以,对于优等生,要想在段时间内成绩有大幅度的提升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本身成绩已经足够好,上升的空间有限,上升的难度加大。每年高考各省上700分的人数毕竟廖廖,除了高考大省河北上700分的考生较多,有的省份甚至没有1个上700分的。所以,分数越高,提升的难度越大。

其次: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而言,用对方法、发挥最大能动性,在短时间内提高150分,还是有可能的。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基础性的知识掌握都不够牢固,这类学生到了高考前,认识到了高考的重要性,急于提高成绩,学校的教学、复习节奏跟不上,怎么办?有的干脆停课,找辅导机构一对一辅导,短时间内提升成绩当然是有用的。

不过,不是所有的中下等成绩的学生都能参加一对一的辅导,毕竟一对一收费很高。怎么办?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目标、踏踏实实落实,会有效果。如何去做呢?分享一下一个中等生由一模的260多分到高考570多分的经验,但愿对考生有所帮助!

语文:将语文的基础知识手册和阅读剪贴装订成三大本,每10天看完一本。这样即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阅读能力,还为作文积累了素材。

数学:每天花两个半小时做三套数学题,只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第二天把错题看两遍,第三天、第七天再把错题看一遍,切实弄懂错的原因,提高解题速度和技巧。

英语:每天做一套题,把不认识的单词记下来,第二天早读背会。坚持了一个月成绩飞速提高。后来,他依然按照这种复习方法,不过做题的数量、深度、广度继续加大,语文增加了作文素材的积累,数学除了填空选择,又加上了四道大题,英语增加了语法、短语和句型。坚持一个月后,成绩又大幅度提高。

所以对于中下等学生而言,在最后的两个月,一定要回归课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找准备考方向;然后充分利用作业和试卷,查缺补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急躁;要建立信心,不记一时得失,保持了这样的好心态,高考逆袭才有可能!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静助学


过不了几天,我们距离高考就还会只剩最后100天的时间

100天其实来说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时间节点的意义,因为100天本身来说只是漫长的高考备考中的其中一环,但是似乎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会有一种经“仪式感”的诉求,久而久之,这个“100天”的概念,就成为了高考语文的一个非常特殊的节点,似乎所有人都会将一个“倒计时”的概念,从“100天”这个数字本身,开始计数。

但是如果就从100天这个时间点本身来说,100天左右的这个时间(前后不超过10天),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了解的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就是,这段时间,它所具有的特征是什么?

首先,第一个特征,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以内,基本上大家的语文分数,都会某种意义上呈现出一种稳定,至少对于绝大多数的同学来说,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成绩,往往就已经某种程度上“定型”了。

也就是那句话,一模二模的成绩,能够某种意义上提供高考填报志愿的参考,

大部分同学的成绩,和一模二模考的成绩非常接近。

但是如果你搜索知乎,搜索公众号,又有非常多的屡见不鲜的新闻或者文章,说自己在“最后100天”当中,自己语文成绩突飞猛进的。

这个本身又给了很多人不一样的期待,似乎,在这个距离高考的最后阶段,我们是有可能,让自己的成绩,取得一个突飞猛进的改变的。

那么最后一百天,到底是奇迹丛生,黑马崛起呢还是一沉不变,已成定局呢?

其实,最后的100天,就单单以语文而言,是有希望提高成绩的,但是相对来说,能够彻底逆袭的人并不是太多。

那些网上的故事,确实是能够给你希望的,但是你却要知道,其中十有八九是过分营销或者幸存者偏差的产物,而你想要逆袭本身,不是那么的容易。摆放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其实和你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年龄段的别的同学也在努力,那么为什么你的努力就能够逆袭而别的同学就会止步不前呢?

我们要知道,逆袭的本质,不是相对的,你在一次考试中得到几分,而是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绝对名次,所以逆袭的过程,就是你一步步向同辈进行超越的过程。

我希望用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逆袭的本质是什么?相信这篇文章,会对于大家的语文学习,带来一些帮助,思考和启迪。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个100天的概念,在语文学习中所具有的特殊性。

这里先说结论,最后100天,真正上让自己语文成绩获得进步的,是那些能够在高考中寻找到区别于其他同学的关于高考行为的意义系统,而只有这样的同学,才能保证自己在语文分数和水平上,和一般同学拉开区别。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背后投射的,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

第一,我们来分析一下,意义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意义系统本身来说,就是我们对于某一个行为具体能够产生什么样子结果的一种预估,而支撑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力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对于意义的期待。

我给大家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和高考本身来做一个比对,来帮助大家了解意义系统到底是什么:

比如有一个同学,他非常的肥胖——当然,我们都知道,胖本身来说,并不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因为肥胖本身来说,意味着不健康,意味着社交价值的贬损,意味着可能你会错过很多真爱等等不用赘述的问题。但是如果我问一个同学,你为什么胖?这个时候同学会说的,都是“从自身出发所引申出去的原因”。

比如说,我太懒,所以我胖;比如说,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所以我胖。

这种答案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对于“减肥”这件事情,都已经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非常稳妥的意义系统——怎么样才能减肥呢?简单来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就行。

我们都知道,“少吃一点”是对于减肥有意义的,我们都知道“多运动”是对减肥有意义的。

而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胖,他更多的回答,基本都是在于“我虽然知道减肥的好处,但是我对于及时行乐的快感追求,远远战胜了理性,所以才会带来这样的问题。”

那么把这个问题,我们对比一下语文的学习,那么很多时候我们自然能够看出其中所具有的区别——

对于语文这科目本身来说,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同学们对于“意义系统的认知”,是有缺失的。

也就是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对于高考语文来说,到底做什么事情,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当我们问一个同学,“你为什么语文学不好”的时候,我们得到的答案,都是“对外” 的——比如:学不来,没天赋等等,我们很少看到同学会说“因为我懒得学,所以才不做”。

这些答案,就是意义系统的缺失,也是我们语文学习当下学校教学中最大的尴尬:教考分离——学校教的往往考试中不会考,而考试中考的,又似乎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复习。

于是乎,最后的100天,我为什么说语文是具有逆袭可能的?

因为首先针对我刚才所说的第一个消极影响:周围同学也在努力这个观念,我们来对于语文来说做出第一重价值判定——大部分同学对于语文的价值系统,是什么?

语文学习本身并不是像减肥那样,用简单的“管住嘴迈开腿”就能够得到共识,所以对于语文来说,我么刚才说过,大部分同学,是遇到“意义系统的缺失”,而不是“意义系统的虚无”。

什么叫做“缺失”?缺失是一种“存在,但是不完全”的状态,也就是同学们不会觉得,学语文是彻底没有意义的,至少同学对于一样东西,对于语文学习的价值,是有正确意义感的,这个东西本身,我们会称之为叫做——记忆。

没错,至少同学们,都会对于:记忆这个概念,产生认同。

所以说,在这种意义系统的支撑之下,同学们平时来说,

不会彻底的不学语文,而是会做的事情,是一个不断与“遗忘”进行不断的抗争。

比如,同学们主要在语文上面的投入的时间,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背诵实词词义,虚词词义,默写篇目,词法句法,答题公式,作文素材,时政新闻以及有些有心的同学,会做错题集,而有些自我麻醉的同学,会去看小说,看散文等等……

这个也是为什么,一模,二模,高考分数趋近于稳定的核心原因——这些努力本身,只不过都是服务于知识的“存量”,但是却不是关于知识的“增量”。

用我们之前所说的概念来说,同学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反复的强化,而强化的本质作用,就是让自己不要“遗忘”自己过去学习过程中所记忆到的内容。

存量本身,并不能带来认知的进步,更何况同学们在处理存量的问题的时候,也不是对于存量本身的“量”做优化,而是在存量本身的“稳定性”上下足功夫

,那么成绩的更加稳定但是不能带来成绩的逆袭的原因,自然就不言而喻了——你只要一模的时候默写没有默错,那你二模的时候自然默写也不会有问题。

回到上文,我刚才说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就不攻自破,同学们成绩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语文成绩逆袭的根源,是在于他们对于语文科目学习的意义系统的缺失,而他们如果只知道记忆本身对于成绩提升是有帮助的,而对于记忆之外的别的方法对于语文学科的分数影响没有任何感知的话,他们的成绩提升效率就会变得非常的低下。

那么我们接下来,再说说,逆袭者口中所谓的逆袭经验,到底是如何出现的?

首先,正如我之前在我文章里说过的,语文考试本身来说,是具有非常强大的偶然性的。

什么叫做偶然性?从偶然性的根源上来说,其实也非常好去理解其中所具有的关键——

任何考试,都有运气的成分,对于一部分考试逆袭者来说,他的成功,是因为运气。

比如说为什么每年参加我们押题班的同学,成绩都获得了提升?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在于,在押题班的同学,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在考前讲的作文题旨,在高考中出现。当然,押题本身来说,就有一定的随机性,我能做的,就是凭借我的经验,来让这种“随机性”不至于那么的“随便”。但是押题本身来说所具有的问题是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没有一个老师能够保证自己每一次的押题都能够完全与高考一致,而特别是我们的语文科目,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取得了作文押题的成功,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保证,在新的一年中,我们的押题,能够100%的再一次压中高考的题旨呢?所以就从这个问题上来看,其实很多时候,语文本身来说,就会具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尽管很多时候,押题班的同学不乏出现一些“听了一次课,结果语文考了120,有史以来最高”的情况出现,但是我们却不能永远的将高考的分数,寄托在这一次对于偶然性的挑战之上。

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够在最后阶段逆袭呢?

其实办法也是有的,办法就是——将自己对于语文科目的认知,做到提升。

这个,也才是最重要的——你能够知道,语文本身来说的认知提升,同学如果能够做到对于语文学科的知识的扩展,让自己对于语文学科的认知做到“增量”——你能够做的,如果不是单纯的“提高自己对于语文学科的记忆的稳定性”,而是“让自己会做更多的语文题目”,那么对于这一部分的同学来说,你就可以用更多的“掌握”来减少“偶然”对于学习的影响。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那些号称语文“从90逆袭到115”,或者语文“逆袭130”的同学,他们身上的特质是什么?

第一种,我们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能说他们在一模考之前,“连语文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的同学。

这些同学的特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在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那些特征——比如在一模考的时候,没有背实词,没有背默写,没有积累素材,没有背答题公式,只能凭借自己自己对于语文的“直觉天赋”做到一个90分的分数,但是在高考的时候,他背出了前面那些在高考中“稳定得分”的知识点,那这些同学,最后的语文成绩,一跃而生,达到了105,110甚至更高,那么他们的逆袭本身,不足为奇。

毕竟只是把自己“拿不到的分数拿到了”罢了。

那么第二种同学,属于“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考得好”的系列的同学,他们的特质就是很强烈的偶然性

——平时积累应用的题目只能得到个60%的正确率,一模做错了,但是高考选择题选对了。

现代文的选择题做10道能对7道,高考正好选对。

默写正好考到自己背过的篇目,作文正好写到了自己考试之前看到的文章,或者看了某些老师押题的教程(比如我的课程),自然他的成绩也随之不断的飞跃,最终得到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分数,那么这类同学,就是我们所谓的第二类的同学——他们的分数高,其实就是运气使然。

也有一部分的人,会在运气的成分之下,沾沾自喜,甚至误以为是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就会给自己学弟学妹们推荐各种学习“经验”——

比如实词要好好背,要积累什么素材,平时看什么书之类的。

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仅仅是语文,数学英语的科目也是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大量学习方法,我们要去思考其中价值的时候,不能仅仅从“证实”这一个简单的维度去衡量某一个学习方法

,我们还要去思考,这个概念本身,所具有的“证伪”价值。

很多因为偶然性因素得到高分的同学,他们讲的学习方法,是“经不住证伪”的,也就是说,他们站在成功者的立场上,将偶然性完全的忽略,进而去从偶然性中寻找出来的稳定性——这个时候,能够让你变得更加睿智的,是去思考,这种方法讲解之下,所具有的“证伪”的可能性,而这个可能性本身,会让你对于学习方法,产生更加深刻的反思。

比如说有些东西,是一目了然的证伪:“我考试用了一支三菱的笔,这支笔给我带来了好运”。

这种分享,我们都知道是反智的,因为有大量的同学,在考试的时候,也有用三菱的笔,但是却没有考好。

但是当这类型的反智,套上了“学习方法”的伪装,那就瞬间不一样了——

低层次的认知在这里——“我考试之前,非常努力,每天凌晨两点睡”,学弟学妹肯定听得非常津津有味,但是这个方法不能经得住推敲——有很多同学也很努力,但是最后他们的语文,却没有考好。

所以对于这个概念,很多具有独立思考的同学,会嗤之以鼻——投入努力,并没有说到提分的本质,而对于“努力”的意义感感知,我觉得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期待。

再比如“我练字练得更好看了,所以我成绩提升了”,这个概念本身也是被证伪了——有大量字写得不错的同学,最后语文成绩也不理想,而那些字歪歪扭扭的同学,也不乏出现高分的可能性。

当然,练好字是有用的,但是你要对于“字好看”本身来说,要有一种这个方法到底有多少作用的“期待”。

那么如果我们再升高一些,拥有认知门槛但是又具有部分反智属性的学习方法建议,很多时候同学们就看不出方法所具有的有限性了——

比如说:想要提高作文成绩,很重要的一点是写一个好的标题,以及精心设计一个具有排比句特质的作文开头,让老师眼睛一亮。或者说:想要提高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滚瓜烂熟的背出高中语文的300实词解释。

看看上面两句话,当你在学习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言说,是不是忽然就整个人精神一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将这两个建议用最为显眼的字体写出来,并且标上红框——你会无条件的接受这两个建议,并且在高中学习阶段为之努力。

但是我们再仔细看想一下,你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作文的开头真的很重要么?首先我说的结论就是,作文本身来说,写开头,不要“拖后腿”就行了,你用排比,如果有积累能写出来还行,如果你没有积累的话,你写出了那种生搬硬套的作文开头范式,那么还不如不要写。

我已经见到很多作文,开头三段,很霸气的排比,但是仔细一看,似乎和材料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而同时,我们去看那些一类卷的时候你就能够发现,确实有几篇文章,因为开头写得好所以作文得了高分,但是有更多的作文,开头其实不能说特别好,没有那种花哨的排比句,但是因为正文的优质论证而让自己到达了一类。

所以,开头结尾,并不是作文高分“不可证伪”的实质原因,而很多时候花费太多时间在开头结尾之上,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只会对于你的成绩,带来影响。

而第二个问题就更明显了——据我调查,只要对于自己高考这次考试足够负责的同学,都会在高考前将300个实词八九不离十的搞定,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其中所具有的问题——那些将实词背出来的同学,最后是不是真正的,让自己文言文零失分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有大量的同学,即是实词背出来了,但是文言文分数却没有任何进步。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第二个层次的结论——背出实词对于文言文来说,只能说是充分条件,首先,我们不能否定其具有有效性的事实,但是我们又要知道,在高考中,其实仅仅背出实词,是不够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说了,为什么高考中那些逆袭的案例没有那么多——当我们的目光一味地聚焦在那些在我们生活种被“证实”的概念,而忽视了这些概念背后所具有的“证伪”现象的观察,我们就会对于这个方法产生错误的期待。

那么自然,在一些不”那么正确“的路径上努力,逆袭本身来说也变得非常的困难。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真正能够逆袭的第三类的同学,他们所具有的特质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其实本身来说,如果站在一个自学的层面的同学,你需要做的,其实就是对于语文,你要了解到一个新的概念——对于语文学科本身学习所应该的意义系统是什么?

我之前在很多文章中都有说过关于语文的意义系统到底应该用什么方式进行构建的文章,就如很多同学看到的内容那样——

首先,文言文和诗歌的本质问题,是在于对于语文学科本身来说,所具有的“亚文化”的还原问题——主旨得不到,不知道文章的方向是什么,从其本质来说,是在于你在知识系统中对于亚文化所具有的特质和属性的忽略。


随后,我们所说的现代文,现代文的本质,我之前在文章里说过,叫做对于某一个概念本身来说,“实体本质”和“演绎范围”之间,如何取舍。


而积累应用的本质,首先,我们需要的,是将积累应用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分层。

(详细内容请移步我的头条文章)


而最后,作文的本质来说其实你更加需要的,是讲作文,做到更加深层次的认知,你需要做的,是积累一些对于文章所具有的世界观,你需要做的,是学会用理论,去解释理论。

关于作文的攻略,我到现在,主要写的,就是关于作文的提升技巧,如果要找一篇能够把我的核心攻略给改变的,那么就推荐这篇——本体论和常无观,这篇文章本身来说,对于作文的提分,还是具有非常好的使用价值的。

当然,作文的话,不仅仅看这篇文章就行了,真的想自学语文,需要你把接下来别的文章也一篇篇耐心看完。

而综上,是我们关于语文来说,100天逆袭最关键的几个节点,也是在最近大家作文如果想要取得突破,所需要的一般化的本质。

而这些认知本身来说,如果能够把这几篇文章看完,你才算是提高了作文的“增量”,而不再是作文知识系统的“存量”那么简单了。

如果你最后100天的这个时间节点,因为这篇文章而改变了你对于作文整体意义系统的构建,那么恭喜你,你就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这个契机能够帮助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你的语文成绩。

以上


余扬捷


高考前两个月成绩提高150多分为何不可能?

一、看地区!如果是江苏卷当然不可能。如果是全国卷或者考理综的地区是非常可能。笔者工作二十几年,其中担任高三一线教师十几年,说这话应该不算胡诌吧!拿英语来说,如果全国卷是高考难度的话,江苏卷就是4级和6级之间。清明放假之前,笔者讲评书面表达,还说了句:江苏省的高考书面表达以议论文为主,正好衔接四六级考试,你们要认真对待,考入大学的学生都说自己和其他地区学生比有优势。😊😊😊


二、看学科!类1:语文和英语。这两个学科知识点分散,非常注重积累,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是不可能的。但语文的作文加强审题方面和类型训练,英语加强书面表达范文背诵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笔者自己孩子高考冲刺阶段语文作文要么来不及,要么审题错误,徘徊在80~90之间,高考109,这比较明显吧? 类2:数学。数学学科哪几个题型是必考考点一目了然,自己哪个类型差弱就加强那个类型的训练,高分考不到,但不把时间浪费在难题怪题上,考个90~100不难!去年文科班一个女生一模才40~50之间,高考90几,笔者侄子(江苏省2009年高考生)一模70几,高考130几。类3:理综。不管是文综还是理综,低于220已经是该地区比较差的了,高于250的比比皆是。按出卷规律,70%的常规题,方法也是很简单粗暴,就是一本本刷题,把所有知识点刷熟,刷透!
高考冲刺,拼的是毅力,拼的是心态!你如果自己觉得做不到,那谁也帮不了你!如果你觉得自己行,别在这浪费宝贵时间了,赶紧行动吧!


Scarett


有可能,但是分情况

一.没怎么上过学的人,或者初中水平的人。这样的人培训两个月,甚至都不用两个月,告诉他们高考流程,考场上什么都不会随便蒙,也有很多选择题,随便蒙个150分,没什么难度,会认字,会写自己名字的人基本都可以做到。

二.本身水平就很差,平时分数200分左右,这样的学生努力两个月,有可能考350~400分,哪怕如此,这个分数也达不到一本线,实际上就算能提高150分又有什么用呢?

三.本身水平有500分,两个月提高150分到650,可以明确告诉你,没有可能,一点可能也没有!高考的命题工作是国内所有考试中最严格的,也是最公平的,高考试卷好不好在于是否有区分度,一份好的高考试卷一定是最能衡量考生水平的,要让500分的考生再怎么超常发挥也达不到600分,这样才是一份好试卷。妄想两个月从普通一本的水平直接考上前几所985,你太不把高考放在眼里了,你把认真学习了三年的同学当什么了。

四.如果本身有600分的水平,别说两个月,再复习十年一百年也考不到750。


考研小秘书


高考前两个月成绩提高150多分,有可能吗,那些成功逆袭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其实高考前成绩再提高150多分是完全可以的。只要你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首先,你要求成绩提高150多分,必须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要相信自己的智商和智慧。必须要有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心态。因为,只有敢于进取,不断拼搏的心态,才能使你不断前进,成绩精彩。

因为心态决定成败。你必须给自己强大的心理暗示,要克服自卑心理,克厌战情绪,要振作精神,全力以赴。投身到紧张的高考冲刺中去。

其次,要立即针对自己目前学习的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估,找出薄弱的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冲刺计划,查漏补缺,全面提高。

要找出最弱的一门课程或者具体的几门课程。要找出每门课维中最薄弱的知识章节。然后有针对性的突破和提高。做到心中有数,心明眼亮。才能前进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第三,必须立即进入到对知识的系统的归纳整理阶段,用知识的主线来贯穿整个知识系统。

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验证自己能力和实力的时机即将到来。我们必须。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扎实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灵活,主动,才能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综合性,逻辑性和灵活性,以及创新性。

只有把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迅速的提高自己的成绩。所以你必须现在做到立即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技巧,加强训练,加强应用能力的提升和验证。

总之,在决战高考前的最后两个月,只要你依然具有强大的意志和精神力量,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基础抓起,从查漏补缺抓起,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能够使你自己的成绩取得突破性的提高。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他们天天烧香拜佛!


珍球迷


答案是肯定的。关键看你的状态,你是否有拼的精神,是否拿出了你最狠的劲头。

这是一个真人真事:我弟弟当年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就是那个成功逆袭的人。刚上初一的时候,有点不在状态,成绩在班上排名倒数,家里也没怎么对他提要求。一直到初二结束都还是班上成绩倒数的那几个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他当年的班主任是一位很严厉的男老师,遇到犯错的同学会很大声的批评他,会拍讲台桌子,那场面就是粉笔灰满天飞的那种,教室里会变得鸦雀无声。有一天我弟弟因为上课不听讲,被这位严厉的班主任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结果他连问题是什么都没弄明白。他当时心想,这下惨了,低着头站在那里等着枪林弹雨的来临,所有人好都等待着老师的爆发。没想到的是:老师沉默了,许久过后,老师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话:“响鼓不用重锤。”然后就让他坐下了。我弟当时羞愧无比,低下了头。从此他被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他当时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他那么差,老师并没有放异他。他做了几个动作:他将这句话刻了大字在自己课本的封面上,买了一个小手电和一大盒5号电池。从此他开始发奋图强。当时他们的晚自习下课时间是9点30分,他回到宿舍还要躲在被窝(怕影响其他同学)看书到11点。他当时所在的是学校的精英班,到了初三上学期,他变成了他们班的黑马,平时单元测一般都在班级前5名。中考时,满分是760,他以710分获得年级第一名。这件事对他来讲是他人生的转折,至今都对当年的班主任非常感恩。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人成功的关键是自我的觉醒,一旦你自己的发动机被你自己打开了,潜能是非常可怕的。在现实中,很多人的发动机,不管外界输入什么信息,都打不开。所以要想逆袭,先问问你自己够努力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