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是什麼?

書法影響力


最大誤區大概是認為書法就是拿著毛筆寫字,我認為,那叫毛筆字,不叫書法。

書法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林語堂甚至認為,如果不懂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的藝術。

首先,書法藝術表面看起來是書寫漢字,但表現形式卻是豐富多樣的。

從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篆書、隸書、草書,再到漢代以後的行書楷書,彼此之間既有區別更有聯繫。它們表現得正斜、長短、方圓各不同,點劃、結構也多變、複雜,時而剛勁、粗狂,時而優雅、流暢。

其次,它是一種訴諸視覺的藝術形式。

好的書法作品,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動感。在其點劃的起、行、收,書寫時的筆順、章法安排,能感受到整個書寫的運動過程。這種動感,在草書中最能體現。而當代“草聖”張旭的作品,更有著“飛走流注之勢”。

傳聞,張旭曾觀看舞者公孫大娘表演劍器舞,因而得悟草書的精意;又傳,他曾見到公主和擔夫爭道,由彼此間的動勢而領會草書的要訣。

第三,通過品讀書法作品,可以感受到創作者當時的情緒狀態。

正所謂:言,心聲也;書,心畫也。通過品讀書法作品,能到捕捉到創作者即時的情緒和心態。就像顏真卿寫《祭侄文稿》時“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所以“其書頓挫鬱屈,不可控勒”。

寫《祭伯父文稿》時候心氣和平,所以容夷婉暢,少了些《祭侄文稿》時那樣的奇崛之氣。

所以,我們臨法帖的時候,要仔細研究法帖的歷史背景,因為每一個法帖在書法史上都有他相應的位子,我們用縱向橫向的視角,去感受、體悟、理解法帖的內涵,在作品中表現出歷史,書寫出歷史感。在創作的時候,重視筆法、字法、章法、墨法之間關係的處理,做到點畫精到,結構優美,章法完整,整體和諧。

我認為這才是書法。


寫字吧


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把毛筆字等同於書法

現在很多明星、名人都動不動喜歡拿毛筆呼啦兩下,然後就有很多群眾跟風說某某的書法很好等等。其實,這些所謂的名人、明星只不過是拿毛筆寫了幾個字,跟書法是遠遠不搭界的,當然有些明星或者名人是真正練過書法的,這要另說。

普通人對書法最大的誤區就是把毛筆寫字等同於書法。那麼,什麼是書法呢?這個從來都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但我的理解來說,它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

其一,是對傳統書法的繼承,這主要說的就是臨帖,臨習古代名家的經典法帖,然後在你的書法作品中能有所反映,就是能看出你是學過誰的書法。也就是說你的字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是有淵源的。

其二,是創新,擁有自己的風格。如果你的字一味地只是對傳統的繼承,摹擬古人的風格,那麼你的字寫的再好,也會被稱為“書奴”,就是古人的奴隸。古人對書法是很忌諱這一點的,在對傳統有所繼承的基礎之上,一定要有自我的風格體現。

另外,從細節上來說,書法還包括了很多的元素,有技術層面的有精神層面的,例如:筆法、結體、章法佈局、神采、逸氣等等。

第二,書法好壞看名氣

很多普通人因為對書法不瞭解,因此往往會覺得某某名氣大,他的書法就是最好的,例如某某是書協的,某某是大學教授等等,而且如果你去百度上搜某為書家,最顯跳出來的一定是一大推的各種頭銜,說實話,少於十個,你都不好意思出來混。

因此,這就造成了一種視覺錯像,覺得人家那麼多頭銜,名氣那麼大,書法肯定好。其實完全不然,即使是書協的某些人,可能也是擁有著各種書法的頭銜、背景,但是實際書法水平那是一塌糊塗。

例如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一位號稱是啟功先生大弟子的賈鴻聲的書法,確實有啟功先生的風格,但看了他的一些字之後,最大感覺就是“夠江湖”。例如上面這幅字,我想弱弱地問他一句,您家是賣河南燴麵的嗎?

很多人因為一些機緣巧合,混進了書法圈,不瞞各位說,我高中的時候就因為有點關係,混了一個硬筆書法協會的證,本來人家還說你要不要進書協,我自己的水平我知道,實在沒臉混進去,也就算了。下面就是我高中時期的硬筆字,臨的《靈飛經》,現在看是幼稚的很。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四處混飯,也就漸漸脫離了那個圈子。

因此,我是知道的,你有點關係,再愛好個附庸風雅,你就能混進各種書協,弄些個各種頭銜。但真實水平如何?普通人沒點水平還真是看不出來。

第三,人云亦云,缺乏鑑賞力

很多普通人,因為本身缺乏一定的書法審美能力,往往容易被誤導。例如有些人寫的字龍飛鳳舞,看起來很是瀟灑字如,大家都說好,他也跟著說好。有的人寫的字工作整整,很規範,就有人說這才是書法,於是也就跟著說,這是高手。

而具體什麼是好?什麼不是好?自己是沒有鑑別力的,也沒有個原則。就說時下被議論的最多的田楷來說,有的說是最好的書法,有的說不是書法是印刷體,而普通人往往會跟著一邊就走了。而田楷到底如何,為什麼有人說好,好在哪裡?為什麼有人說不好,那麼缺點在哪裡?完全不知道,就是跟風。

以上是我見到的幾個大的誤區,其實普通人對書法的誤區還有很多,我們也不多說了。

那麼如何減少這種對書法的誤區呢?

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多看。作為普通人,如果不是很有練書法的意願,就是想多瞭解一些書法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一遍書法史。書法史可以說也是半部中國文化史,看完書法史對中國的文化也會了解更深一些。

通過看書法史,你會對很多書家、書體的發展有個概況,什麼是“二王”,什麼是“唐楷”,“楷書四大家”的風格特點是什麼,“宋四家”都是誰,各自有什麼樣的書法風格等等。

懂了這些之後,從小的方面來說,日常聚會時多了一些談資,有了裝逼的資本。大的方面說,增加了自己的文化修養和藝術鑑別能力。日後去參觀書法展的時候,你也能當著朋友的面子侃侃而談了。這樣既增加了自己的文化修養,也減少了對書法的誤區。

我是翰墨今香,關注我,瞭解學習傳統書法文化,減少對書法的誤區。感謝您的支持。


翰墨今香


談及書法藝術,必要追溯文字的起源,古人創造書法時已說明“用筆、結體、章法”是書法的三大要素,然而這三大要素,有人繼承、有人為了追求創新而模糊不清了,作為藝術,時代審美固然重要,然而傳統文化不能遺忘或者丟失,這是每一個書法家的責任,


那麼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是什麼呢?一句話可以概括,那便是“分不清楚什麼叫真正的書法家,分不清什麼叫真正的書法藝術”,當你冷靜心來看待現在的書法風氣,你就很容易明白了,書法中的“篆、隸、草、行、楷”這五體的筆法、筆勢、筆意都不一樣,即便是“行草結合”都要有非常嚴謹的規範性,

“筆墨紙硯”作為書法最原始的創作工具,古代的條件自然沒有現在的條件好,卻也出現了許多有作為的書法大家,比如一千多年前的書聖王羲之,時至當代的啟功,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代除了啟功是真正的書法家,其他人有待爭議,不要認為會寫幾個字、臨幾幅帖,就標榜自己為“書法家”了,人嘛,謙虛點。



所謂的書法,書中要有法,法又不獨立脫離於書,從藝術的審美角度來講,書法藝術又不同於其它視覺藝術,比如繪畫藝術,書法的筆法是千年不變的,就像固定的模型或者骨骼,每一種書體都有匹配好的骨骼,唯獨不一樣的是,不同時代的書法可以不一樣,比如,唐代“尚風”,宋代“尚意”,


換句話說,書法中的筆法可以形象的理解為繪畫藝術中的素描,因為書法也要彰顯出字體的“空間感”,而筆墨的濃淡用作表達書法作品的情緒,比如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蘊藏了書家悲憤激動的情緒,魏晉時期王羲之的《蘭亭序》表達的是一種愉悅輕鬆的心情,繼承書法的傳統,不代表“保守”審美,確切的說“傳統”是一種文化底蘊。


詩夜城主


個人心得

《初學書法臨帖的三大誤區》

2009年至今,本人重拾毛筆,堅持每天臨帖,積累下來,有以下臨帖方面的經驗和體會,現歸納梳理出來,與大家共享,或可資初學書法者一點借鑑,方不失初衷。

一是臨帖必須防抄字。一般來說,初學書法者,想寫好字的心情比較迫切,練字的勁頭也比較大,因此寫字的熱情也比較高漲,這固然是好事。但是,一寫再寫,一臨再臨,卻看著寫出來的字似乎沒有變化,不免心生焦慮,熱情也會大減。這時,就要冷靜分析,原因出在哪?以本人經驗,除去筆法技法方面的問題,極有可能是陷入了抄字的誤區。什麼是抄字?就是你沒有仔細讀帖,沒有仔細琢磨字的間架結構,以及提按頓挫,輕重緩急,起收轉折,牽絲映帶,還是按照自己的習慣寫字,從帖頭寫到帖尾,一遍又一遍地反覆寫,雖然盯著很準,字都對上了號,沒有寫錯一個字,但寫出來的字與帖上的字相差甚遠,筆劃結構還是自己的樣子,這就是抄字。這樣抄字,只是在重複自己的錯誤,寫再多也沒有用,不能進步。還有的是隻求數量,不重質量,就象小學生完成老師佈置的寫字作業,連趕累趕,寫的多也沒有效果。

二是臨帖必須防畫字。臨帖的第二個誤區,就是要防止畫字。什麼是畫字?顧名思義,就是在臨帖時,你的字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照樣畫葫蘆畫出來的。寫字,必須要全神貫注,握緊筆桿,著力筆端,要有提按頓挫,輕重緩急,起收轉折,牽絲映帶動作。初學書法臨帖時,往往會陷入只顧模仿字形字體,照葫蘆畫瓢,忽略寫字諸多要素的誤區。還有的不對帖字仔細研讀,沒有搞清字的筆劃走向,來龍去脈,臨帖時就只能是又描又畫,而不是寫字。

三是臨帖必須防學不專致。初學書法臨帖容易犯的另一個錯誤,就是學不專致,見異思遷。有的人臨帖不是一帖到底,而是今天臨這本,明天又臨那本。比如說,學著顏體,覺得柳體好,又棄顏拾柳。柳體學了一段時間,人說歐體好,又轉學歐體。過段時間,又認為楷體不好學,進而丟楷學行。這樣反覆無序,雜亂不一,未精一體又習一體,未通一家又轉一家,肯定學不好書法。歷史在不斷推進,書法也隨之不斷洐變,書法大家,先賢名士,層出不窮,大有人在。然而,學習書法,必須有所選擇,特別是初學者,宜專精一家,專精一帖,不可一手抓二十四個螺絲,也沒必要一手抓二十四個螺絲。即便你都學會了,恐怕也只是泛泛之技,學而不精,拿不出手,無一過人,缺乏拳頭產品。

當然,除上述三大誤區,初學書法最大的誤區是不能堅持到底,一以貫之。俗話說,字無百日之功。這說明,學習書法是一項慢活,必須慢慢來。只有堅持下去,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取得進步,走向正軌,走向輝煌。最忌的是三天打魚,二天曬網。都說學習書法沒有捷徑,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個人認為,不光學習書法,學習其他門類技藝,也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都要下大功夫,刻苦學習,才能取得成績,取得成效。奢望一蹴而就,或一夜速成,不止是行不通,並且還沒有先例。藉此,必須向書法愛好者特別是初學者大聲疾呼: 貴在堅持! 要學書法,就要堅持!堅持!堅持![拳頭][拳頭][拳頭]


閒於31074436


普通人?額~請允許我用“沒接觸過書法的人”來代替這個詞好嗎?我覺得“普通人”的範疇不好定義,即便是書法家也可以算普通人,而且書法家也是在一直求索的,也可能依舊存在書法上的誤區,可什麼又是“誤區”呢?藝術無邊界不是嗎?所以我理解,您想問的“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可能是指“沒接觸過書法的人”。


對於不瞭解的事物,要想探究其本質,大抵都要經過一個“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過程。所以沒接觸過書法的朋友,對書法,一般會感覺高高在上、陽春白雪,這就是最大的誤區之一;其次,沒接觸過書法的朋友看到一幅書法作品,總是在意單個字漂不漂亮,看著單字難看或滿篇都沒覺得哪個字寫得特別突出,就認定這字不行,這也是大誤區;還有,覺得寫一手看上去瀟灑自如的草書最顯功力,於是信筆亂寫,甚至以奇取勝,這又是一個最大誤區!



書法就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只看您是不是勇於探索、精於練習、勤於感悟,慢慢的一定會能寫會賞可創作。而在創作的道路上,就路漫漫其修遠兮了……很多書法家也在探索的途中迷茫著。請您欣賞,猜猜這兩張圖片上,哪張是書法家30年前寫的哪張是現在寫的?



真美無喧


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應該有四個:

一,誤認為我認識漢字就懂書法。其他的藝術行業,一般人不敢輕易評論,到了書法這一塊,恰恰相反……事實上,書法欣賞是相當有難度的!

二,誤認為寫字就是書法!中國書法非常偉大,用漢字作為載體……中國漢字本身就有藝術特色,會意、形聲等,而且有四維空間,世界上其他文字不具備這一高度。但書法不全是寫字,有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高藝術價值的要求……一根線條就需要你我十年磨礪……還有,中華民族五千年人文思想與哲學觀,一一濃縮成精華融入,再加上書法家的個性、情感中傳達……

三,誤認為學書法可以自學!綜合上兩條,人們往往認為書法很容易,殊不知國內一些頂級的書法名家談起書法來,都認為書法太難!行業內有一句話,自學等於自殺。確實有很大一部分書法愛好者,學了一輩子還是書法外行,連審美能力都不在路上!還好,這種自殺行為還能強身健體……在古代,書法的傳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於將筆法帶入墳墓。

四,誤認為書法家寫幅字很簡單,常常想免費索取,甚至於有些人無恥到你送幅字給他是應該的,因為掛在他家裡為書法家作宣傳了!殊不知,一個書法家,其技法與文化積累,沒有數十年是寫不出好東西的!






陳天哲


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是什麼?

書法藝術理解,一般人對書法理解知其然,也即書法的表面的美,而對於表現形式單一的瞭解,導致書法藝術的內涵神蘊而不得了掌。

而專業書藝者,能夠知其所以然,表裡通曉,若此一種拙樸的美與形象直接的美都有深的領悟。並且能夠劈里而知神韻。


但是有時侯樸實的東西在普通人眼裡更具有深意。一如哲理都是簡單的,不是那種複雜派生的邏輯推理。轉來轉去實際就是簡單的一句話。,藝術實踐一般都是經過一個複雜的過程,早晚走到一個樸素的藝術理念上去。那就是一個字是否“美”。

普通人認準了書法美就是好書法。不美就是醜。之真理。

現在眾多的的欣賞習慣,一見鍾情的書墨景觀,都有一種視覺的衝擊力,美永遠是具有視覺效果的舒適與愉悅。

而刻意去造美,永遠不會給人視覺的美感。現在專業的藝術人,追求自己的那種對於書法的理解而獨步欣賞,沒有眾人普通人的欣賞基礎,其原因就是一種美的東西需要有一定的美學基礎。

普通人雖然不懂美學的理論。然而對於美有著別樣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比理論更重要。

因此辯證的說,專業書藝人,應該有一套欣賞標準。普通人也有一套樸實的欣賞理念。

一則一如服裝設計模特秀,引領作用,一則是大眾穿戴服裝的踐行者.。

美需要轉化,需要時間,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欣賞習慣,不是水平的高低。而是一種時尚潮流的展示,古書法依然魅力,證明依然符合大眾的我審美情趣。


狂喜淡墨a


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我認為至少有以下三點:

第一,分不清實用書寫與藝術書法的區別

很多人學習書法是出於把字寫得好看,對於學生來說,把字寫得端正,無疑能為考試卷面分加分。對於非學生來說,也希望把字寫得好看,寫出個性獲得別人的讚賞。如果對於硬筆來說,這樣的學習初衷無可厚非,本來硬筆的表現能力就有限。但是如果學習毛筆書法也是抱著硬筆一樣的目標,就辜負了毛筆的性能了。由於毛筆的特殊的構造,表現力極為豐富。毛筆是動物軟毛,可以蓄墨,墨又分五色,變化多端,同時,毛筆由我們的手指固定,隨手腕提按揮運在紙上行走,既可以表現平面上的運動軌跡,又可以表現垂直方向的力感,進而表現抽象的概念,比如生命動感等,因而,它從誕生之日不但具有實用書寫的功能,又有藝術創作的功能。

魏晉時期民間書法

在古代,毛筆是日常的實用工具,每個讀書人都會用毛筆寫字,但是一般人不敢認為自己寫的書法是藝術作品。中國的藝術作品要表達中國審美概念,比如氣韻生動、骨法用筆。並非每個人拿起毛筆寫字就可以表達氣韻生動的審美概念。但是,在當代,毛筆早已沒有了實用功能,許多人便以為會寫毛筆字,就已經半隻腳踏進藝術的世界。

學會用毛筆寫字,只算是學會了毛筆的實用書寫。如果想要真的學習書法藝術,必須跟學習其他藝術一樣,拜師學習專門的方法,重視基本功,比如練功,要練站樁基本功,至少三年;比如學聲樂,必須每天練發聲。孫過庭《書譜》雲:餘志學之年,留心翰墨,昧鍾張之餘烈,挹羲獻之前規,極慮專精,時逾二紀。有乖入木之術,無間臨池之志。志學之年,也就是十五歲,他十五歲開始對書法感興趣,這時他開始專心致志學習前代的書法家,鍾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學習怎樣讓書法入木三分的技術。

如果不是專門學習藝術的方法,寫一輩子的毛筆字都仍是實用書寫。

孫過庭書譜


第二,認為學寫書法的關鍵是學習如何寫好字體筆畫

第二個誤區承接第一個誤區,因為許多人學習的目的是怎麼把字寫得好看,所以他們首要的是要學習具體怎麼寫好每一個筆畫。比如橫、豎、豎彎勾具體怎麼寫。對於隸書,抓關鍵,如何寫好蠶頭燕尾,老師示範怎麼寫,然後學生照貓畫虎,一遍一遍地練習筆畫。人們往往認為學寫具體筆畫就是基本功。

真正懂得如何訓練書法藝術基本功的老師,注重是能力的學習,如少年寺學功夫要站樁、挑水等等。會教藝術書法的好老師,會讓你朝著抵抗力最大的方向努力,一開始便要求唐代五指執筆法、懸肘懸腕,使用大毛筆寫大字,學會放鬆身體,練習運腕。這些是書法成才的必備能力。五指執筆法是唐代人對前代人執筆法的總結,自從有了對執筆方法的總結,直接導致唐代的書法走向高峰,出現了張旭懷素的狂草。懸肘懸腕難度大於枕腕,大毛筆使用難度大於小毛筆,放鬆身體幾乎是所有藝術的必備條件,運腕是寫好藝術書法的前提,沈尹默《學書有法》中說:”前人往往說,書法中絕,就是指此等處有時不為世人所注意,其實是不知腕運之故。“而習得的這種能力,可用於一切書體,包括日後書法創作走向書法的頂峰——狂草。


第三,凡是古代知名書法家的作品都值得學習

許多人認為書法藝術”今不逮古“,現代人不如古代人,以至於走進博物館,看到古代書法家的作品都覺得特別好,如果是知名書法家的作品那更是奉為圭臬,從沒有懷疑過博物館陳列出來的古代書畫作品的真贗。事實上,中國書畫的臨摹偽造自古就有,三千多年的書法發展史,也就有三千多年的書法偽造史。特別是明清時期,書畫造假猖獗,商人公然造假、書法家參與造假、名家容忍造假。這些作品流傳至今,也算是古書畫,放到博物館裡,一般人難以辨識。許多人缺少的是獨立思考質疑的能力,總是把一切名家作品供奉著來學習。

我們需要破除這個認識上的誤區,深入學習書法優劣的判斷標準,習得這種能力之後,自己獨立思考判斷,而非人云亦云,聽信權威。

不妨思考一下,以下的兩件作品,都是王羲之的作品嗎?它們面貌的不同難道真的是如同許多人所說的書法家創作的心情、年齡不同嗎?拋開寫得是什麼這個前提,我們只對比筆畫質感,可以看出區別嗎?

《快雪時晴帖》

《喪亂帖》


書法學習秘籍


根本不懂書法原理,分不清寫字、書法有什麼區別,只覺得字體端正、規矩就好,誤以為漂亮字就是書法。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兒。

書法是一門專業,書寫技法是有規範標準的,技法訓練也有特定的方法套路,並不是買本字帖照著寫就是練書法了,必須要對執筆法、運筆法、筆畫寫法、結字法、臨摹法、擬作法等等,此外,還涉及到書法美學和字外功夫,都要進行深入細仔的研究。

書法講求藝術美。既然是藝術化的寫法,字體不一定像印刷體似的那樣方方正正,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與藝術手法,對字形進行妥善處理,使其增加藝術含量,具有形制美、節奏美、意境美、氣韻美、章法美……這是專業化的標誌。

書法分實用類、藝術類,字體功能性及其書寫技法不一樣,訓練方法也有所不同。初學者應根據自己練習書法的目的與實際需求選擇。如圖:

與書法相反,寫字只追求字形好看,不講法理,哪怕筆畫是描畫出來的,只要是字體感官效果挺好的就可以了。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普通人堆書法的誤區是好看就是書法!


我不是有諷刺的意味,是我以前也這麼認為的,那時的我是看誰的字漂亮就學!只是隨著堆書法的逐步深入並進行一番深刻地思索之後,才得出結論漂亮的字不等於書法!


讓我給書法下個定義,我只能說書法其實就是一種獨特的審美藝術!不俗的,有意境的審美藝術!


王羲之的書法溫文爾雅,劃構靈巧,米芾的書法個性十足,風檣陣馬,王鐸的書法氣勢雄強,力抵萬鈞,這就是意境!有意境就不俗!不俗就是與通俗相悖!

藝術絕不需要正襟危坐式的才華,藝術需要不拘禮節,需要打破陳規,而這些,正是世俗所指責的,沒辦法!誰讓你熱愛藝術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