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濰坊古建築之萬印樓

萬印樓,顧名思義裡面有一萬個印,而且是個樓。濰坊當地人沒有不知道萬印樓的,此樓建於清道光三十年,出自於濰坊著名的金石大家陳介祺之手,因裡面珍藏過萬的文物珍品,所以成為萬印樓。此樓是濰坊市區為數不多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濰城區東風西街與芙蓉街交叉口南約100米路西側,佔地面積約370平方米,建築面積380平方米。

萬印樓的主人是清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祺。陳介祺,生於1813年,卒於1884年,濰坊市濰城區人,字壽卿,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學家。道光廿五年金榜題名考中進士,清政府授翰林院編修一職,於成豐四年辭官歸裡,告老還鄉。專心致力於金石學收藏和研究,歷經三十年風雨,終成為一代金石大家。他以孜孜不倦的精神,進行金石考釋和研究,寫下了五十多種警作,文物界權威稱他的論調與批評,不但高出當時同輩一等,簡直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用畢生的精力為我國的金石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贏得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敬仰。

濰坊古建築之萬印樓


陳介祺收藏過周、秦、漢三代印璽7000餘方,鍾、鼎、尊、彝等235件,器物80多件,其它如古錢、書籍、陶瓷、碑碣、造像、書畫等萬件以上。他建萬印樓曾書一聯:“齊魯古陶五千種,周秦印篆一萬方。”所以就把收藏文物的樓叫萬印樓。

所謂金石學,是指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前,以古代銅器和石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問。金石學形成於北宋,到清代正式有了“金石之學”的命名。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後,仍有學者進行金石的整理和研究,但獨立的金石學已不再存在,金石學變成考古學的組成部分。

濰坊古建築之萬印樓


萬印樓原來的規模很大,浮躁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這棟具有時代意義的建築現如今僅存有東樓及兩座大廳。一九九三年對外開放以來,外來遊客絡繹不絕,外國遊客也日漸增多。萬印樓建築群具有典型的清代濰坊建築特點,並有清代宮廷建築格。目前開放的只有東樓,也就是聞名海內外的萬印樓,東樓二層十間,陳列了各個時期不同和學術成果,西大廳三間陳列大量仿古品,收藏編鐘11件,取整數名齋號“十鐘山房”。其所收藏的毛公鼎、曾伯霖簋可為稀世珍品。

濰坊古建築之萬印樓


如今的萬印樓立於高樓大廈之間,喧器鬧市隅。平日裡,硃紅色銅環大門緊閉,把外界的喧器和浮躁隔與門外,獨享那份靜謐和悠然,只有遊客前來觀摩時才稍顯有些人氣。我無事前來散步,每每走到此處,無限傷感掠上心頭,仰望之,牆頭的雜草,見證著歲月的久遠;樓角的傳統裝飾,訴說著它昔日的富麗繁榮;剝落的牆體,印證著歲月的滄桑。只有門上高懸著的那塊匾,在向世人述說著它的存在和昔日的輝煌繁榮。也許,摘掉那塊圓它將永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的又有什麼呢?

指尖從它身上劃過,留下的是一絲淡淡的憂傷。

濰坊古建築之萬印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