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彈一星"到核潛艇,再到彈道導彈,從近海防禦到遠海防衛,共和國幾乎每一個國防重大項目,每一次國防重大戰略轉型中,都少不了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身影。自建校以來,哈工程始終堅持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在多個領域取得一個又一個標誌性成果,先後開創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多個"第一"與"唯一"。本期推送,和小編一起回溯那些"第一"與"唯一"中的哈工程"身影"——新中國第一艘自研潛艇
鄧三瑞,1953年起任教於哈軍工海軍系,後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現哈爾濱工程大學)院長(1983—1987)。1958年,鄧三瑞開始了新中國第一艘試驗潛艇的設計,其後擔任我國第一艘核潛艇設計工作總體顧問,被譽為"中國潛艇之父",該艇1974年正式編入海軍序列;20世紀90年代初,主持領導了我國第一臺智能水下機器人的研製工作;2005年,被授予哈爾濱工程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稱號。
我國第一個理工結合、為國防建設服務的綜合性水聲工程專業
楊士莪,中國工程院院士,水聲工程學專家,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是我國水下噪聲學研究的開拓者和水聲學術帶頭人之一。1960年,楊士莪在"哈軍工"(現哈爾濱工程大學)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理工結合、為國防建設服務的綜合性水聲工程專業,並培養出第一批水聲專業技術骨幹。楊士莪對我國水聲事業的貢獻,遠不只水聲專業的創建。在制定我國水聲發展規劃、確定水聲學科研究方向、指導和促進我國重大水聲科研和工程項目中,他都起了核心作用。
我國首座漂浮式立軸潮流能示範電站
2013年,由哈工程船舶工程學院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所作為技術牽頭單位設計的"海能-I"號百千瓦級潮流能電站在浙江岱山縣龜山水道成功運行,該電站是我國首座漂浮式立軸潮流能示範電站。早在2002年,哈工程作為技術牽頭單位,研建了我國第一座70kW漂浮式潮流能"萬向I"實驗電站,在此基礎上,經過10餘年的科學研究、技術攻關、工程實驗,此次建成的漂浮式潮流能示範電站,標誌著我國潮流能發電技術朝向產業化開發階段邁出堅實一步。
世界首個水下全雙工水聲通信機
2016年5月,哈工程水聲工程學院喬鋼教授所在的科研團隊順利完成了承擔的"遠程、矢量、全雙工水聲通信技術"國家"863"計劃項目,發明了水下多用戶、全雙工的聲波通信方法,並研製了國際上首創的具有全雙工通信能力和組網能力的水聲通信機,解決了過去水下聲通信中收發不能同時工作的問題,是水下聲通信領域的重大技術進步。
我國首位擔任獨立主駕駛的女潛航員
2017年3月16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北印度洋臥蠶1號熱液區完成了大洋38航次的第8次下潛(總第130潛次),哈工程2014屆校友張奕是本潛次的主駕駛,由此,她成為我國首位擔任獨立主駕駛的女潛航員。2013年,張奕遞交報考潛航員申請。經過119項考察內容的嚴格篩選,張奕一路過關斬將,成功躋身我國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隊伍,成為我國首次遴選兩位女潛航員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次選用的女潛航員。
全球首座數值水池
2017年12月5日,由哈工程聯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02研究所牽頭研發的全球第一座名副其實的數值水池——中國數值水池虛擬試驗系統V1.0於2017中國國際海事技術學術會議和展覽會開展首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了全球發佈會。這一革命性技術將有力推動數字造船領域迎來歷史性變革,催生新業態,成為一項持續發展與積累的宏大工程,為船舶與深遠海裝備的優化和智能設計以及智能航行提供新手段,助力海洋強國戰略和"中國製造2025"。
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世界第一
2018年8月6日,在美國舉辦的2018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決賽中,哈爾濱工程大學E唯代表隊奪得世界第一。學校創造了中國乃至亞洲最好參賽成績,打破了這項賽事北美20年的冠軍壟斷,使中國成為繼美、加後第3個獲得冠軍的國家,學校成為繼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佛羅里達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等國際頂尖高校之後第9個獲得冠軍的隊伍。
國際水下機器人競賽(RoboSub)由國際無人系統聯合會(AUVSI)和美國海軍裝備研究院(ONR)共同主辦,是業界公認的水下機器人領域最高級別賽事,被譽為水下機器人領域的"世界盃"。歷屆比賽彙集了美國伍茲霍爾研究所(WHOI)、麻省理工學院(MIT)、康奈爾大學、馬里蘭大學、杜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世界頂級研究機構及高校。
全國唯一的海洋機器人本科專業
2019年4月,教育部印發通知,公佈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哈爾濱工程大學海洋機器人、機器人工程兩個專業獲准設立。其中新增的海洋機器人專業是是我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海洋機器人專業。專業依託哈工程船舶工程學院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此專業隸屬於教育部專業目錄中"海洋工程"大類,是繼"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後的第二個二級專業類。海洋機器人是一門將水動力分析、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計算機仿真等高科技手段綜合運用於海洋領域的新興交叉學科,其主要研究智能水下機器人、遙控水下機器人、水面無人艇等海中無人平臺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
我國唯一國家對俄科技合作平臺
2019年6月,科技部審批通過了首批14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這是參照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國家對外科技合作創新最高級別平臺。哈工程申報的中國-俄羅斯極地技術與裝備"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獲批建立,是其中唯一一項中俄合作項目,並列入2019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科技合作分委會第二十三屆例會議定書。這是學校"三海一核"特色學科體系平臺建設的最新成果、學科群建設的重要進展,為開展極地科學裝備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國際化平臺。
軟科2019中國最好學科
2019年10月30日,軟科正式發佈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排名榜單包括96個一級學科。哈工程21個學科進入全國前50%,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排名全國第一。
從國內第一艘實驗潛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臺艦載計算機、第一套條帶測深儀、第一臺艦載電子計算機"901型魚雷艇指揮儀",到雙工型潛器、氣墊船、梯度聲速儀……建校67載,哈爾濱工程大學形成了"以祖國需要為第一需要,以國防需求為第一使命,以人民滿意為第一標準"的價值追求。相信在未來還會有更多哈工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關注"遇見哈工程"頭條號,獲取關於"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哈爾濱工程大學官網、官微、新聞網,東北網,新華網
閱讀更多 遇見哈工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