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石油大战:抢夺伊朗石油“大棒”,英美石油争霸

在充斥着血与火的战争迷雾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战争,这就是石油。

石油是黄金,也是祸根。石油在伊朗被成为“黑色的潘多拉魔盒”,是列强巧取豪夺、相互争斗的目标,伊朗石油问题一直离不开”战争“、“动荡”和"阴谋"密切相关的词语,屡次引发一场场血雨腥风……

石油大战:抢夺伊朗石油“大棒”,英美石油争霸

19世纪初,西方国家在伊朗的竞争主要是在英俄之间进行的,争斗的结果1907年8月的英俄协定把伊朗分成三部分——北部富饶的地区属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贫瘠但靠近印度的地区属英国,这两个地区之间是中立地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伊朗宣布中立,但列强仍然把伊朗变成争斗的战场。1915年,俄英两国达成 “君士但丁堡协定”,伊朗彻底成为英俄两国分区占领和统治的殖民地。

1909年, 澳大利亚金融家威廉·诺克斯·达尔西与英国资本组成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即后来的“英伊石油公司”继承了石油租让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英伊石油公司后来为英国政府直接控制,伊朗石油成为英国的战略商品。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在一战中如此形容:“确实,后代将会说我们是乘着石油之浪飘往胜利的彼岸的。”

一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工业大国,国内垄断资本强烈要求扩大海外市场,美国开始注意石油重要产地伊朗。“第三国外交”在当时伊朗政治家心目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美国是抗衡英、苏强敌理想的第三国。1921年11月,伊朗卡瓦姆政府与美孚石油公司就伊北石油租让权签署协议展开谈判。议会通过决议给予该公司为期50年的开发伊北部五省的租让权,并且该租让权不得转让,而且宣布胡希塔里亚租让权无效。

这项规定马上遭到英苏的强烈反对。英国声称英伊石油公司已于1920年以10万英镑的价格从胡希塔里亚手里购买了这项租让权。苏俄照会则称根据1921年苏伊条约,伊朗无权把苏俄放弃的租让权转让他国。伊朗政府据理反驳英苏的抗议,强调胡希协议只不过是一项提交议会审议的草案,从未被议会批准,伊朗出让北部石油租让权与此毫无关系。

石油大战:抢夺伊朗石油“大棒”,英美石油争霸

不过,英伊石油公司不肯罢休,继续施压,手握一张“王炸”——伊朗唯一石油出口通道,彻底让美孚公司梦想化为泡影。1929年4月,美国辛克莱石油公司曾取代美孚获得了伊朗北部石油开采特许权,但也因英方拒绝提供石油出口而告吹。美国两家公司先后从伊朗北部撤走,意味着美国争夺伊北石油租让权的斗争中彻底失利。

1927年,美孚公司撤出伊朗后,英国仍旧控制伊朗南部油田。但美国人并未就此甘心失败,30年代,美国石油公司进一步打入英国在波斯湾的势力范围。到二战爆发前,美国已在中东夺取了巴林、沙特阿拉伯等国石油资源控制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石油业的管理和控制,1940年底成立了战时石油管理局,协调战时石油生产与分配的所有方面。

为避免希特勒占领伊朗,英苏军队联合出兵伊朗,并于伊朗在1942年签定三国同盟条约。与此同时,美国急派3万名军人在伊朗波斯湾口登陆,并设立司令部,用武器敲开了伊朗大门。

1943年6月, 美国组建“石油储备公司”, 罗斯福总统开始实行一项以中东波斯湾地区为重点的对外国石油的新政策,这意味着美国首次直接介入石油业。

石油大战:抢夺伊朗石油“大棒”,英美石油争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期,但总的来说,为联手对抗德军,1943年底以前,同盟国虽猜疑偶有摩擦但合作是首要的,因为伊朗走廊的畅通无阻对保证盟国对战时苏联的支援至关重要的。然而,随着战局好转,美英间的矛盾开始突出并激化。美国早就觊觎伊朗的石油,只是一直受到英帝国的长期排斥。

1942年5月,罗斯福曾表示,保卫伊朗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随后派遣多个顾问团到伊朗, 尤其是以阿瑟·米尔斯波博士为首的财政顾问团最为重要——他一手独揽了伊朗的财政大权,试图让美国石油巨头重返伊朗闯出一条路来,和英国一决高下。

不过英伊石油公司早就意识到问题紧迫性,为保证对伊朗的石油垄断,派遣勘探队寻找租让地以外石油储藏,结果表明东南部的俾路之斯坦石油储量惊人。1944年1月, 英国石油公司代表就出让俾路之斯坦开采权问题同伊朗洽谈,英美石油争夺达到了高潮。

不过,1944年美英华盛顿石油会议协定暂时缓和了两家在中东石油问题的矛盾,但问题悬而未决!

二战刚结束后不久,美国石油公司便迫不及待地与伊朗谈判石油的租让权,不过伊朗迫于形式拒绝授予石油的租让权。

1946年底美孚公司与英伊石油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修建一条从伊朗油田到地中海的石油管线,直接将伊朗石油直接运往欧洲。美英在伊朗的石油合作为它们在政治上联合反苏奠定了基础,也为美进一步济上进一步打开伊朗石油大门创造条件。

杜鲁门总统按照援助不发达国家的“四点援助计划”向伊朗提供援助,于1950年美国进出口银行授权给伊朗2500万美元贷款,用于其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七年计划。而此时,伊朗民族的反英浪潮却与日俱增……

1949年,为了缓解伊朗人民的反英情绪、美国的攻击,英伊石油公司决定同伊朗政府达成妥协方案,不过在舆论压力和美国暗中支持下,伊朗拒绝通过该协议,英伊关系恶化。

石油大战:抢夺伊朗石油“大棒”,英美石油争霸

1950年12月,阿美石油公司与沙特国王伊本·沙特达成石油收益对半分协议,成了伊朗争取石油自主权斗争的催化剂。声势浩大的伊朗工人大罢工和学生示威游行,矛头直指英国殖民者,美国害怕这会影响其他中东其他国家的地位,便背着伊朗开始了“幕后活动”,同英方勾结起来就解决伊朗危机秘密会谈。不过两国方案大相径庭,不欢而散。

1951年3月5日,伊朗石油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石油国有化的“九点法案”,宣告伊朗领土上的全部油田属于伊朗人,英国长达50年的石油垄断统治结束了。

随着英伊矛盾的加剧,美国以“调解者”的身份进一步插手伊朗石油,一方面稳住伊朗以免其向苏联求援,另一方面防止英国对伊朗动武。于是通过石油巨头与国际银行合作, 美国决定替伊朗付一笔钱给英国人妄图独吞伊朗石油,对此摩萨台公开进行严厉驳斥。

石油大战:抢夺伊朗石油“大棒”,英美石油争霸

被触怒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采取推翻摩萨台的密谋行动——“阿贾克斯行动”。为了巩固和扩大在伊朗的实力,艾森豪威尔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首先,由美英石油巨头组成财团共同开发伊朗石油,其次,对伊朗进行紧急经济援助。

1954年美英伊三方谈判开始。这场谈判名为英国人召集而实权却掌握在美国人手里。英国要求控制财团多数股份,美国人不答应,坚持美国应与英国的持平,并留下一些股份给荷兰和法国,借此削弱英的实力。经过讨价还价,双方终于在9月达成协议,这一方案实际上废除了伊朗石油国有化法案,由财团享有所有权,规定在40年内伊朗石油工业由财团控制。英国石油公司占40%,美国五家石油公司占40%,实现了与英国平分秋色的目的。

伊朗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以雇主的身份雇用国际石油财团为承包商,在董事会中有两个名额,按照五五分成的原则分配石油利润。虽然在英国坚持下,新公司的总部设在英国,并且仍以英镑作为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但美国也由此成为伊朗石油业和伊朗政治的主角。

在狱中服刑的摩萨台得悉财团协议的消息后悲愤地说:“这笔交易意味着,我的祖国还将遭受40年的奴役。”

1957年,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先生在给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报告中说到:“我们在伊朗的经济地位的加强,使得我们能控制他的整个外交政策........目前,国王未经征求我们的大使的意见,甚至不能变动一下他的内阁。”

石油大战:抢夺伊朗石油“大棒”,英美石油争霸

在抢夺伊朗石油“大棒”中,英国已落败,美国成最大赢家——建立财团使美国成为在中东具有统治地位的大国,美国进入伊朗给了它一个有效控制世界大部分已探明石油储量的机会,控制世界石油的基本目标已经实现,这不仅对中东,而且对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彩文章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