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学生时代读《骆驼祥子 》,只觉得老舍文风与众不同,对祥子的个人际遇却没有代入感。因为年少,看不清城乡二元结构的撕裂与折叠,未目睹劳苦大众的失败求索,自然无法深切感受底层百姓在经历梦想幻灭后的无限心酸。

而今重读《骆驼祥子》,有了些阅历加持,不由得眼睛红肿喉咙哽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著作是老舍先生发表于 1937 年的长篇小说,以 20 年代战事迭起的旧北京为背景,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买车卖车的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故事。它描绘了一个时代的悲歌,也向后人展示了生活在战争年代下的社会底层人民无力改变命运的悲惨现状。

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舍先生擅长用一支笔,刻画出北京下层人民的贫苦生活及其悲惨命运。所以,《骆驼祥子》是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

那么,这幕悲剧下的男主人公祥子,是如何从积极上进、老实勤劳的大好青年,最后沦落成“五毒俱全”这样一个堕落的人呢?要找到这些答案,就得从祥子的“三起三落”来解读他的命运三部曲:

  • 一起一落:祥子在自食其力下实现了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人力车。但,幸福下的当头棒喝,让他唯一的希望寄托和财产被无情夺去。
  • 二起二落: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容易逃回想重新开始,却卷入了和虎妞的纠葛中;想逃离,好不容易攒下的买车钱又一次被侦探敲走。
  • 三起三落:现实与梦想间的挣扎,被迫与虎妞成婚却最终闹得人财两空,失去了刚买的车子,健康的身体,以及仅存的希望。

其实把祥子拉到现今,依然是成立的,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群体——那是一个个被生活越压越低,卑微的生命。 当我们没有梦想的时候,不是和那大部分的车夫一样吗?安于现状或自甘堕落,混过一天是一天,随波逐流。那当我们有梦想的时候呢?我们是否也会像祥子一样,经不起那一挫再挫呢?

今天,就让我带你们走进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解读祥子“命运三部曲”的人生经历。同时在文章第四部分,我会谈谈这个时代悲剧故事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新启示。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01、一起一落:祥子在自食其力下实现了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人力车。但,幸福下的当头棒喝,让他唯一的希望寄托和财产被无情夺去。

祥子从农村来到京城,是一个不起眼的车夫,可是不起眼的人也有着自己的梦想,祥子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辆自己的黄包车。买车和拉车便是他人生的全部,与生存作斗争就是他活着的理由。

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

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

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读书过来,想要的无非是能拥有一份好的工作而已,所以我们努力考上好的大学。有的人只考了一次,有的人考了很多次。年轻就是为了梦想而活,就像祥子要自由独立地活着,就要承受三年、四年或者是“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能挣出的未来。

三年的奋斗,一切似乎如祥子在脑海里铺陈的,他买上了车。但在兵荒马乱、军阀混战的年代,不到半年,就被流氓兵痞抢去。每当生活有一点起色和希望,又被现实无情的掐断,回到一片黑暗中。积极努力靠本事生活的祥子,理想第一次破灭。

在我看来,祥子第一次丢车,表面上看是旧中国的战乱,实际上是自己判断的失误,为冒险行动付出的代价,他也愿赌服输;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生活艰难,生存技能匮乏,见识又少,无法作出理性判断。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02、二起二落: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容易逃回想重新开始,却卷入了和虎妞的纠葛中;想逃离,好不容易攒下的买车钱又一次被侦探敲走。

丢了车的祥子历尽艰辛回到北平,用生命带回来的骆驼给他带来了 30 大洋,也使他有了外号“骆驼祥子”。虽然第一次的理想已成泡影,但他还年轻仍旧充满希望,为了能再买上一辆车,为了摆脱虎妞对他的纠缠,他继续拼死拼活的挣钱。然而却被孙侦探的谎言讹诈了个精光,买车的梦想再一次被粉碎。

生活老叫人希望又失望。就像希腊神话里被诅咒的西西弗斯,每天都要把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推到一座非常陡的山顶,然后再眼看着这块大石头滚到山脚下面,日日重复永不停止,这是一种多么暗无天日的折磨啊。

祥子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他也没有能力去想,毕竟他连个朋友也没有不是么?虎妞不是他的朋友,虽然经常对祥子嘘寒问暖,好酒好菜招呼他,但祥子心里清楚虎妞对他的意思,不愿从了她。

而刘四爷也不是他的朋友,顶多算个有义气的地主阶级,他们俩之间隔着深刻的阶级等级观念。刘四爷给他地方住、租车子给他、帮他收着赚来的钱也不过是一种利益关系而已。他看上了祥子能做事爱干净其实,心底里还不是瞧不起“臭拉车的”。

第二次丢车,看起来像是祥子又一次的倒霉。但,本质上还是恶性循环。祥子哪怕有闲暇时间跟其他车夫多聊聊,也会对局势有理性的认知,可惜他头一埋,只知道拉车,这就导致他永远在重复低回报的劳动。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03、三起三落:现实与梦想间的挣扎,被迫与虎妞成婚却最终闹得人财两空,失去了刚买的车子,健康的身体,以及仅存的希望。

在祥子的一生中,对他影响重大的两个女人——虎妞和小福子,牵引着祥子最终的命运走向。

① 虎妞,这个将祥子牵扯进她生命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婚姻生活的女人,从精神和肉体上占有并改变了他。

虎妞是车行刘四爷的女儿,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长得虎头虎脑,又颇有些男人的气魄。她的种种软硬件条件让男人们对她退避三舍,尽管精明豪爽,却也不得不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担忧。于是她看上了祥子。

那时的祥子虽然已经经历了他生命中的大起大落,却仍然保持着热情与实诚。虎妞勾引了他,并半哄骗半逼迫地将他推入婚姻之中。而虎妞本人却也因此失掉了她与刘四爷间那并不纯粹的亲情和一大笔财产。祥子便从这里开始,滑向他人生的下坡路。

自从被虎妞勾引以来,祥子便陷入了一个迷乱的状态。直至结了婚,他还是浑浑噩噩,进而 “感到整个生命都是一团委屈”。

我认为,虎妞并非没给祥子带来益处。祥子有了一个干净温馨的小家,有了给他洗衣做饭的妻子,更重要的是还有了买车拉车的本钱。但这一切在祥子眼中都成了粘在身上洗不掉的污泥,因为给他这些的人是虎妞。祥子看不到虎妞的好,他眼中只有那个又老又丑又不贞洁的恶婆娘,对虎妞的嫌恶让他厌弃现在的生活,厌弃他自己。

一个整日自怨自艾的人,生活也终将弃他于不顾。

虎妞难产死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看似在虎妞的死中重生了,实际上这更像是人死之前的回光返照。祥子的精神和体力都大不如前,从此之后祥子幻想中的小福子和车便是他唯一的支撑。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② 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救命稻草“小福子”的死。

如果说虎妞是祥子的悲剧,那小福子则是祥子悲剧的延伸。

我觉得祥子喜欢小福子是因为他俩般配。祥子那样的人在那种年代不会想到什么真爱永恒的问题,他就是想娶个媳妇,而且娶个跟自己般配的。他们有共同的阶级背景,有他们那个阶级的共同优缺点,共同习惯,共同三观,有共同的悲伤和快乐。仅此而已。

虽然喜欢小福子,可他负担不起小福子的醉鬼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他不敢想小福子一家要是吃定他,是否会陷自己于万劫不复。虎妞也有虎妞的好处,至少是在经济上帮了他许多。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小福子对祥子来说,或许更多是精神上的支持,她代表了一种新生活的希望,给祥子带来安慰与鼓舞。然而,祥子无法解救小福子一家的贫穷命运,只能眼睁睁看着小福子被父亲卖去白房子,并在那树林里自己结束了生命。

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

一连串的打击扭曲了他原本善良、勤劳、好强的性格,导致他吃、喝、赌、懒,得过且过。甚者为了钱出卖人命,祥子终于败了,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个人主义的陌路鬼”。

祥子一生三起三落,饱尝委屈,越渴望独立却又越不如愿,因为他面对着一个强大的病态社会。生活的经验教他看轻了生命,并转而嘲笑自己当初要强的可笑。所以,他屈从于自己的命运,变成后来那个样子。这是车夫的命运,也是老百姓的命运。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04、《骆驼祥子》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我们没有经历过的社会,但这个时代悲剧故事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新启示呢

祥子在经历了诸多生活磨难之后,从原来穷苦但积极向上、有追求有理想的形象,变成了完全堕落、坑蒙拐骗、得过且过的形象。有不少人从男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角度,评价老舍的《骆驼祥子》是满满负能量的小说。

在我看来,从小说里的其他人物形象,比如虎妞、刘四爷、曹先生、杨太太、高妈、老马、小福子等,我们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人物负能量的小说,而是描写的一个病态社会里的各种产儿。不仅祥子一个的生活很悲剧,几乎每个人的形象,都有点扭曲。

但这并不是这本小说的直观寓意,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著作的意义在于,能够让读者思索周遭的生活、当下的社会、自己的人生和人类的本性。让我们从悲剧的故事之中,延伸汲取正能量的东西。因此,我下面会结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谈一谈,给我带来的几点现实启示:

①是什么让祥子变成了骆驼祥子?而我们身上也有祥子的影子吗?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沙漠里养不出牡丹

祥子时代虽然是个黑暗的社会,但能光怪那个社会吗?难道没有祥子自己的问题吗?

事实上他的悲剧除了周遭的环境外,主要是个人的愚钝和封闭。

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依然有着严重的小农思想,保守胆小,对钱看得很重。他不敢把钱存在邮局里,总觉得不安全,在这一点上,他甚至还不如曹家仆人高妈。换个角度说,他其实代表着许许多多希望能安稳过日子的中国人。一辈子不会投机取巧,不知道想点智慧的法子让自己跳出怪圈,只知道一点一点的攒钱。

他把人生所有的希望都聚焦在拉车上,始终认为拉车是最适合自己、最保险的职业,不敢突破,这让他陷入了一种固执的人生困境

。他想过转行,想过改变,但是却始终没有勇气,最终把自己推向了人生末路。他不知道变通,这也是他失败的根源。

每一次的危机,原本都是一次转机。他本来有机会换一种生活方式。他可以积极地去处理,而不是选择妥协。比如,虎妞骗婚的事情,祥子在街上溜了一圈很不服气,最后却还是回来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他为何一定要这样呢?他明明可以反抗,可以选择离开。

正所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祥子就是民国时期的“北漂”,他身上有很多我们的影子。

  • 祥子渴望留在大城市,觉得就是在大城市讨饭,见到的跟乡下也绝对不一样。这跟我们曾经心里想的,“大城市的月亮会更美更圆”,如出一辙。
  • 祥子进城,一无所有,我们这些北漂海漂深漂广漂,谁又不是呢?
  • 祥子有他小小的骄傲:身材魁梧,有的是膀子力气。我们也有我们的骄傲,年轻有学历,并且相信我们的学历能为自己挣一个未来,正如祥子相信他的膀子力气能为自己开出一个世界一样。
  • 祥子想买车,这是他半生的执念。他想着,只要有车,白天的时候自己拉,挣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嚼食”,晚上把车雇给别人,这样,躺在家里也能挣一份额外的份子钱。
  • 我们想买房,这也是我们的执念。从工作那天开始就盘算着怎么攒首付,父母那里可以拆借多少,公积金可以告贷多少。

祥子如果活在今天,只要把祥子的职业背景换一换,就是你、我、他。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②假如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你,你的选择是什么?

表面看来,祥子的种种悲剧有一个很大原因:认命。车子没了,认命;重新攒钱,被人讹诈,钱没了,认命;虎妞勾引他,要跟他成亲,他不敢反抗,认命;虎妞难产死了,人财两空,认命;小福子被卖去白房子,自尽了,认命;他觉得自己有条“狗”命,生活给了他什么,他都接着。

但这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吗?

在我看来,并不是。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努力奋斗,虽然他并没有成功,但是作为一个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个体劳动者,能为了自己的追求去努力奋斗,这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是他没有用对方法,他只是一味的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奋斗,不懂得团结大家的力量一起去努力、一起去推翻黑暗的旧势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他才会失败,最终因为失败才甘于堕落。这是不对的。不能因为通往成功的路正在施工就停下你追求梦想的脚步。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③ 祥子时代与我们时代的对话

虽然祥子时代离我们现在有几十年了,但在我看来,老舍先生想表达的是旧社会剥削阶级对下层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同时提出了城市劳动人民如何争取解放的重要问题。

他想告诉我们和历史的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就发生在不久前的中国,发生在这雄鸡病危的年代。就是让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永远的写在历史上,用过去激励今天的步伐,让今天的强大去扶平过去的伤痛。

时代悲剧下的《骆驼祥子》,到底对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新启示呢?

总结一下:

《骆驼祥子》这部被老舍先生自己称为“笔尖上能滴出血与泪”的作品,完全能带给读者脊背发凉的阅读体验。

这本小说,虽然说的是旧社会对人的压迫,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恐惧的书,对环境的恐惧,对人性脆弱的恐惧,是人在社会面前,骆驼本质的表演。它所探讨的,不光是旧社会和旧社会的人,也是任何时代、任何人,是个体与环境的共存与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