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無論是從字體、字音、字形、字意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同樣博大精深。不可思議的是,對聯作為一種文化遊戲,它可以充分的展現我國漢字的無窮趣味和魅力。

說到對聯,我覺得最有趣的當屬“異字同音聯”,顧名思義,就是說幾個不同的字,讀音相同或相近,把它們串在一起所組成的對聯。接下來,我讓大家見識幾副這樣有趣的對聯。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一、飢雞盜稻童筒打,暑鼠涼梁客咳驚。

有一個窮秀才赴京趕考,路過一農戶人家,見幾只飢餓的雞偷吃稻穀,被一旁的兒童用竹筒趕走。此情此景,窮秀才靈機一動,吟出一個趣味盎然的上聯:飢雞盜稻童筒打。可是這一聯比較絕,一時對不出下聯。

幾個月後的一個夜晚,秀才住在一家破旅店裡,盛夏七月,酷熱難耐。秀才睡不著覺,正好聽到幾隻老鼠在房樑上吱吱叫,像是在納涼嘮嗑一樣。秀才忍不住咳嗽一聲,驚走了老鼠。那一刻,秀才心頭一亮,脫口對出了久思不得的下聯:暑鼠涼梁客咳驚。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二、無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北宋“文壇一哥”蘇軾與佛印和尚的關係甚密,一次,他們相約出遊,蘇軾的弟弟蘇轍陪同。

佛印看到大美巫山後,隨口吟出一句上聯:“無山得似巫山好。”

蘇軾聽罷,思考片刻,看到河裡的荷葉後,立馬對出下聯:“何葉能如荷葉圓?”

“無山”和“巫山”諧音,“何葉”和“荷葉”同音,非常工整,佛印拍手叫好。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然而,站在一旁的蘇轍表示有異議,他看著巫山下清澈的小河,對出下聯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這一聯,顯然蘇轍比蘇軾更高。

以上兩副“異字同音聯”雖然經典,但在今天只算作拋磚引玉之作,下面這副對聯據說曾難倒唐伯虎。

民間流行對對聯主要是從明朝開始的,因為明太祖朱元璋雖然沒讀啥書,但他卻熱衷於對對聯。因此,明朝以來,不論是廟堂之上的士大夫,還是民間的才子佳人,都經常有事沒事就對對聯玩。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唐公子是江南大才子,名聲在外。一天,他和幾個朋友在酒店喝酒,沒過多久,一個上菜的丫鬟認出了唐公子,客套幾句後,她對唐公子說:我有一個上聯,困擾了我好幾年,今天有幸遇到偶像,還希望公子不吝賜教,幫奴家解疑。說罷,只聽丫鬟出的上聯是:蜻蜓輕停青亭上。

唐公子一聽,就悟出了其中難點,一時對不上下聯,他斜眼瞅了下那個丫鬟,心想:這小姑娘眉清目秀的,真不簡單,今天恐怕被她難住了。為了穩住自己大才子的光輝形象,唐公子只好裝醉不搭理丫鬟,於是丫鬟惺惺而去。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直到今日看來,唐公子當年沒有對出來的這個上聯難度確實大。不信你看看,上聯七個字,其中包括三個詞語,“蜻蜓”、“輕停”、“青亭”讀音完全一樣,而且意義絕緣不同,有昆蟲、有動作、有色彩,可謂動靜相承,繪聲繪色。

據說這個上聯歷經明清兩代,一直沒人對出匹配的下聯,成為疑難雜對。

當今的廣大網友中,潛藏著許多才華橫溢的人,他們涉獵甚廣,博採眾長,對對聯對得很好,今天應邀,網友們決定露一小手。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湖北網友南千尋對聯如下。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

下聯:蜜蜂覓蜂密楓間。

江蘇網友唐西虎對聯如下。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

下聯:和尚合裳河上頭。

遼寧網友黃太急對聯如下。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

下聯:武士舞獅午時候。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四川網友餘滄海用標準的四川普通話對聯如下。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

下聯:佳人嫁人家人哭。

廣東網友洪飛鴻用廣東普通話對聯如下。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

下聯:蒼蠅常隱餐飲中。

看了這麼多,在不考慮對聯平仄的前提下,你覺得以上湖北、江蘇、遼寧、四川、廣東的五位網友誰的下聯最有意味呢?

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5位網友對的下聯勢均力敵

最後,再為大家獻上一副絕世好聯,上聯曰:蜻蜓輕停青亭傾聽琴;下聯對道:今世進士盡是近視鏡。

末了,祝大家笑口常開,多喜樂,長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