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非劉不王

劉邦有生之年,始終沒有解決漢王朝政權合法化問題。所以,劉邦臨死之前非常擔心劉氏政權旁落,擔心自己建立的漢朝再一次出現新異姓王,也擔心皇帝受到功臣牽制。為了鞏固劉氏政權,劉邦想到了盟約的方式。劉邦與大臣們訂立了白馬之盟,史載: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白馬之盟的內容非常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兩句話:非劉不王、非功不侯。此後兩漢統治者基本上都嚴格遵循白馬盟誓,尤其遵循“非劉不王”。

劉邦去世之後,呂后掌握了漢朝大權,漢惠帝成為傀儡皇帝。漢惠帝在世的時候,呂后還有些顧忌,尚且不敢太過分。漢惠帝去世之後,呂后失去了最後的掣肘力量,開始臨朝稱制。呂后也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太后。大權在握的呂后,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呂后希望呂氏家族和劉氏家族一樣既富且貴,成為諸侯王。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呂后劇照

漢惠帝時期,呂氏家族已經成為僅次於劉氏家族的第二大家族。呂后之父、兄弟呂澤、兄弟呂釋之、妹夫樊噲都已封侯。但是呂后並不滿足,呂后希望呂氏跟劉氏一樣可以封王,最終達到劉呂共治天下的局面。所以呂后便挖空心思地想封呂氏為王。

呂后若想封呂氏為王,必須突破劉邦的白馬之盟。白馬之盟中“非劉不王”是誓詞早就已經流傳甚廣,呂后若想突破這個束縛並不容易。呂后將自己想封諸呂為王的想法拋在朝堂時,立即引來右丞相王陵的反對。王陵明確地說:

“高皇帝刑白馬而盟曰: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劉邦劇照

呂后第一次嘗試便被王陵擋了回去。但是呂后也並不是一無所獲,最起碼她看出周勃和陳平的態度比較“曖昧”。呂后把同樣的問題拋給周勃和陳平的時候,他們則這樣說:

“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稱制,欲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

此次朝會,呂后分封諸呂的嘗試雖然以失敗而告終,卻也看到了希望。朝會之後,呂后架空了王陵,扶正了陳平。呂后任命自己的心腹大臣審食其為丞相,任命自己信任的任敖為御史大夫。呂后通過調整三公,建立了聽命於自己的中樞機構。王陵被架空之後,白馬之盟的最大支持者失去了權力,呂后開始有計劃地分封呂氏為王。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呂后劇照

投石問路

呂后清楚分封呂氏的輿論壓力,也知道劉氏宗親和功臣集團的力量。所以呂后想到了投石問路這招。呂后首先把兩個死人搬出來。呂后搬出了已故父親呂公和已故兄長呂澤。呂后追封呂公為呂宣王,追封呂澤為悼武王。呂后其實打了一個擦邊球,許多人一般認為白馬之盟中“非劉不王”指的是活人,很少有人會抓住死人不放。史稱:

“太后又追尊其父臨泗侯呂公為宣王,兄周呂令武侯澤為悼武王,欲以王諸呂為漸。”

呂后這一招非常高,果然朝堂之上反對之聲特別小。大部分功臣都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大部分人接受了呂后追封已故呂氏為王的現實。呂公和呂澤雖然已故,但是他們卻可以讓世人知道呂氏可以為王。人們印象中逐漸會有呂氏曾經有人為王的印象。呂后分封呂氏為王的第一步取得了勝利。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魯元公主劇照

呂后贏得了這個回合的勝利。這個勝利鼓舞了呂后,鼓勵呂后大膽地實行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公元前187年4月,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病死。面對女兒去世的事實,呂后並沒有太傷感,而是看到了實施自己陰謀的機會。

魯元公主此前嫁給了趙王張敖,生下一個兒子張偃。趙王張敖因為貫高事件被削去王爵,改封宣平侯。張敖死後,由其子張偃繼承爵位。呂后決定利用魯元公主的死封張偃為魯王。史載:

張敖,高後六年薨。子偃為魯元王。以母呂后女故,呂后封為魯元王。

張偃的身份非常特殊,他的父親是前趙王,曾經為異姓王;他的母親為公主、外公為漢高祖劉邦、外祖母為呂后,等於半個“劉姓”。呂后封張偃為王一是可以打擦邊球,二是減輕封王的阻力。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呂后劇照

由於張偃特殊的身份,所以呂后此舉的阻力也比較少,張偃順利地被封王。張偃被封為魯王的意義非常重大,呂后完成了從死人王到活人王的轉變。張偃被封為魯王之後,天下人就會逐漸習慣有異姓王存在,等於“非劉不王”盟誓已經被打破。時間一長,這個異姓諸侯王是誰就無所謂了。

呂后非常聰明,她並沒有立即分封呂氏為王。如果分封張偃之後,立即分封呂氏為異姓王的話,就會給人留下話柄,之前的努力也會白費。呂后也要看看立張偃為王的後繼反應。

呂后開始按照計劃實施第三步,呂后大力攏天下百姓、功臣派和劉氏宗親,減輕封呂氏為王的阻力。在封呂氏為王的前夕,呂后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並且減輕老百姓的賦役負擔。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呂后劇照

呂后又封賞了一些功臣,用爵位和金錢收買功臣。收買了功臣之後,呂后又開始拉攏劉氏宗親。先是封漢惠帝的兒子劉山為襄城侯,劉朝為軹侯,劉武為壺關侯。接著又封漢惠帝的兒子劉彊為淮陽王,劉不疑為恆山王。呂后用三個娃娃侯和兩個娃娃王穩定了劉氏宗親。呂后這麼做無外乎是想告訴所有劉氏宗親,自己沒有多少私心,天下依然是劉氏佔據主導。

呂氏封王

前面三步走好之後,呂后決定實施最後一步,分封呂氏為王。在呂后的授意下,一些溜鬚拍馬的官員在朝堂之上“懇求”呂后分封呂氏為王。呂后趁勢封呂澤之子呂臺為呂王。呂臺在呂氏比較年長,算是呂家嫡長孫。如果呂臺是塊扶不上牆的爛泥,極有可能攪亂呂后的計劃。呂臺應該也具有一定才華,呂后才放心封他為王。呂臺被封為呂王,也沒有遇到大臣們的激烈反對,呂后再一次獲得了勝利。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呂后劇照

呂臺封王之後,第二年便去世。呂臺之子呂嘉即位成為新一代呂王。呂嘉把整個呂國搞得烏煙瘴氣。呂后廢黜了呂嘉,改立呂臺的弟弟呂產為呂王。呂國在當時只能算是一個小諸侯國。公元前181年改封呂產為梁王,梁國是一個實打實的大諸侯國。呂后完成了從小諸侯國到大諸侯國的轉變。呂后又立劉澤為琅琊王,以安撫劉氏宗親。

公元前181年,呂后逼死趙王劉恢之後,改任呂釋之的兒子呂祿為趙王。趙國也是一個大諸侯國。由於此前已經有了兩個呂姓諸侯國出現,當呂后再立呂祿為諸侯王的時候,天下人已經見怪不怪。公元前180年,呂后又立呂通為燕王,封呂莊為東平侯。

從呂后元年到呂后八年短短七八年間,呂后先後封了四個呂氏王,一個張姓王。呂后去世之前,劉姓諸侯王還剩下代王劉恆、楚王劉交、齊王劉襄、淮南王劉長、吳王劉濞、琅琊王劉澤等,呂氏諸侯王有梁王呂產、趙王呂祿、燕王呂通,還有一個依附於呂氏的魯王張偃。呂后、呂祿、呂產佔據中央優勢。劉呂之間基本上形成了一種均勢。呂后認為她實現了劉呂共享天下的局面。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呂祿劇照

呂后分封帶來的後果

呂后分封呂氏的時候,也遺留一系列問題。呂后犯了兩個大忌。呂后所犯的第一個大忌是違反了白馬之盟。呂后的計劃非常完美,一步步執行地也非常完美。大部分功臣沒有反對,並不是他們認同呂后的做法,而是迫於呂后的淫威。他們不敢反對呂后,呂后也給了他們好處。所以他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比如陳平和周勃就對呂后陽奉陰違。

一旦呂后去世,呂氏失勢,這些功臣又會成為白馬之盟的堅定擁護者。後來陳平和周勃等功臣成為剷除呂氏的中堅力量。

呂后在分封呂氏過程中還犯了第二個大忌。呂后分封呂氏的時候,踐踏了劉氏的利益。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陳平劇照

呂后分封的呂國土地原本屬於齊國,直接損害了齊國的利益。呂后分封呂產的時候,先整死了趙王劉友,改封梁王劉恢為趙王,空出梁王的位子給呂產。呂后等於整死了一個劉姓王,分封了一個呂姓王。

呂后封呂祿為趙王之前,又整死了趙王劉恢。等於逼死了一個劉姓王,封一個呂姓王。

呂后封呂通為燕王之前,派人殺死了原劉氏燕王的繼承人。等於又整死了一個劉姓王,封了一個姓呂姓王。

呂氏分封呂氏的過程,也是殘害劉氏的過程。當時朝局表面上形成了呂后希望的劉呂共享天下、劉呂和諧的均勢局面。實際上,這樣一種所謂的均勢之下早就埋下了復仇的種子。劉呂雙方在呂后死後,必將展開一場殘酷的屠殺。

呂后打破了白馬之盟,成功地封呂氏為王,卻也將呂氏置於絕境

劉章劇照

呂后所犯的兩個大忌,為呂氏滅亡埋下伏筆。呂后去世之後,功臣集團和劉氏宗親聯合起來剿滅了呂氏,將呂氏滿門斬殺殆盡。

漢朝建立之後,呂氏已經既富且貴。但是呂后卻不滿足,非要讓呂氏享有和劉氏一樣的地位,最終導致家族被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