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秉承家傳 又聞徐悲鴻的馬蹄聲碎 ———讀墨然先生的萬馬圖

墨然先生一生畫過數以千計的馬的速寫稿,他秉承同堂叔父徐悲鴻精神,並在繪畫技巧上不斷尋求突破,力圖塑造駿馬的各種雄姿。

秉承家傳     又聞徐悲鴻的馬蹄聲碎 ———讀墨然先生的萬馬圖


尤為可貴的是墨然先生所畫的水墨奔馬,無羈群,尚桀驁,發胸中塊壘,掘出了悲鴻大師的民族精神之思想。而在心理學的意象分析上,馬是力量、速度、自由、耐力的化身,令人神思飛越,並生髮出朝氣勃勃、奮發向上的力量。這也是墨然先生的心理嚮往與藝術追求,由此,馬最能反映徐墨然先生之個性,也最能表達他思想感情。而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馬始終是人才的象徵,也是民族振奮的表現。

秉承家傳     又聞徐悲鴻的馬蹄聲碎 ———讀墨然先生的萬馬圖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墨然先生像悲鴻大師一樣,不像古人那樣熱衷畫鞍馬,而是喜歡畫野馬,為的是表現野馬的豪放不羈的氣質,藉以抒發自己的情懷。

秉承家傳     又聞徐悲鴻的馬蹄聲碎 ———讀墨然先生的萬馬圖


這幅巜晨曲》畫中有馬的歡快之姿,馬彷彿聽到了什麼,正豎耳警覺地凝視著遠方,並嘶鳴回應對方,表面是那樣快樂,但卻蘊含著內在的動力。他以粗重有力的線條表現出馬匹堅硬的骨骼和挺勁的馬腿,以生動的墨色表現出風中拂動的馬鬃和馬尾,更強化了那種快樂之動的魅力。


秉承家傳     又聞徐悲鴻的馬蹄聲碎 ———讀墨然先生的萬馬圖

由此,在墨然先生的筆下,一匹匹駿馬奮蹤揚蹄,在廣袤的土地上飛奔,有的騰空起飛,有的蹄下生煙。有的回首顧盼,有的一往直前,都給人破紙而出的感覺。

其實,這幅《今朝更好看》是對馬猶酣的藝術追求,也投射了墨然先崇尚自由,不斷創新的心理呼喚。以畫馬來激勵國人努力向上,不忘初心。在這裡,墨然先生追求的境界可謂是“奮蹄自強,駿馬長嘶”。

秉承家傳     又聞徐悲鴻的馬蹄聲碎 ———讀墨然先生的萬馬圖


一幅逍閒的奔馬圖上題《觀自在》,他借馬抒情,寄託了人民的喜愛,在它們馳騁的腳印上,燙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徐墨然先生的名言是:“畫馬不可以有傲氣,但不可以沒有傲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