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李盈瑩是一名很有天賦的球員。也是中國女排未來的希望。本來一出道便叱吒國內排壇,星途坦蕩的她卻因為有缺點分明而飽受惡意攻擊。儘管這兩年小姑娘已經十分努力在彌補自己的不足,而且卓有成效。但惡意的攻擊卻一直如影隨形,揮之不去。人無完人,任何球員都會存在自己的不足,李盈瑩作為一名年輕球員更是如此。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編輯實事求是地講李盈瑩的確還存在不足。比如彈跳力差,扣球高度低。但這並不妨礙她成為一名優秀的攻手。國內有很多攻守的扣球高度比李盈瑩高,但她們的扣球成功率卻不如李盈瑩。這裡不妨用主力國手張常寧和替補國手李盈瑩做一下對比才最能說明問題。李盈瑩的扣球高度是3.12米,相對於扣球高度3.25米的張常寧來說扣球高度低了半個排球的高度,但李盈瑩的扣球成功率反而高於張常寧,這是為什麼呢?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李盈瑩比張常寧扣球成功率高的依據

這裡有必要先說明一下李盈瑩比張常寧扣球成功率高的依據。因為本賽季李盈瑩同樣是在接六輪一傳的情況下完成的進攻任務。所以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就用本賽季的數據舉例說明說一下。本賽季張常寧的平均扣球成功率評論為44%,李盈瑩的平均扣球成功率是49%。而雙方直接對話的兩場比賽中,第一場張常寧41%,李盈瑩51%。第二場張常寧47%,李盈瑩54%,在朱婷沒有出場的前提下,還是李盈瑩的成功率高。雖然整體高出的不多,但至少能說明李盈瑩的進攻能力的確比張常寧高出一籌。那李盈瑩進攻成功率高的原因又在哪裡呢?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李盈瑩進攻成功率高的原因

一、天賦。

要想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優秀球員,天賦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如果沒有天賦,任憑付出多少努力都不會有天大的成果。李盈瑩在條件並不優越的條件下能有更高的扣球成功率首先就緣於她的天賦。李盈瑩身高臂長是天賦,對排球有著極佳的手感是天賦,快速的反應能力更是天賦。這些天賦為李盈瑩成為一名優秀的攻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二、努力。

空有有天賦沒有努力一樣難有作為。國內排壇也曾經出現過不少天賦異稟的女排球員,就是因為努力不夠如今已經銷聲匿跡。而李盈瑩則不同,並沒有憑藉出眾的天賦而驕傲自滿,而是更加努力地去訓練和比賽以彌補自己技術上不足。李盈瑩在其他方面的進步先不說,就單憑她這麼短時間內在一傳環節的飛速進步就能證明她付出了多少努力。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三、特點。

1.左手。

左撇子排球運動員本來就少,而且一般情況下,左手球員都會出現在接應位置上,很少出現在主攻位置上。這就給左手打球了李盈瑩提供了天然優勢,同時也給習慣了右手主攻的攔防帶來了困難,從而增加了李盈瑩的扣球成功率。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2.線路。

在對手沒有有效針對性攔防的同時,李盈瑩的扣球線路也是非常廣泛。除抄手以外,從大直線、小直線、絕直,到大斜線、小斜線、腰線,再到大對角線,李盈瑩憑藉其出色的手感基本都能輕鬆駕馭,令對手防不勝防。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3.手法。

李盈瑩的扣球手法比較隱蔽,基本都是在擊球的一瞬間通過手法轉換來避開攔網手。而不像某些攻手一樣只知道用蠻力不管不顧將球砸出去。而且隨著比賽經驗越來越豐富,李盈瑩在進攻手法上的扣、掉、搓、拍、捅可以說無一不精,而且運用自如。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總結:

有了天然的優勢,再輔以豐富的線路和多變的手法。自然令對手很難攔防。即便不能抄手進攻,通過經過多變進攻方式同樣能打穿對手的攔防體系。因此李盈瑩雖然扣球點不高,但一樣可以通過出眾的天賦加勤奮的努力再上眼花繚亂的進攻方式得到很高的成功率。這就是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卻比張常寧高的根本原因。

解密:為何李盈瑩扣球高度低,成功率反而比張常寧高

作為一名優秀攻手不但要有勇有謀,還要攻守兼備,兩者缺一不可,不然很難有很大的作為。目前中國女排中,能做到這兩點的僅有朱婷一人。而作為新生力量代表的李盈瑩目前僅做到了有勇有謀,在防守方面還是存在不足。還需要不斷的努力去完善自己的技術。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李盈瑩也會成一名世界級的攻手。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能再點擊一下“關注”,那將是對我莫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