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漢服不僅是中國服飾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傳承,它滲透了中華民族的整個機體,貫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滿塘的殘荷,吹來的風,將池水吹皺。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以前不敢穿著漢服肆無忌憚地走在大街上,那時,很是在意別人的眼光。私底下跟別人提起漢服,大部分人都只知道影樓裝或者cos服。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喜歡漢服,喜歡詩詞,喜歡那些優美的文字,更喜歡含義承載的文化。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後來,在地鐵上,在某一處的街角,也會看到穿著漢服的人,會很開心地向前,叫一聲同袍。希望漢服能走進你我的日常生活。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中國,一個延續千年古老文明的國家,一個從古到今唯一延續的古老文明,她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包袱,她在世人面前展示過無比的繁華與驕傲,但也經受了巨大的屈辱,現在她又在世人面前站了起來,逐漸在恢復她那自信與魅力。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進入21世紀的今天,我們回頭去看,中國人民逐漸富足了起來,忍受了200多年屈辱歷史的中國人今天重新展現了她的魅力,但是我們崛起的只有經濟,我更喜歡說成復興,也就是中華文明真正意義上的復興,我們古老文化,優秀傳統的偉大復興,今天的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及優秀傳統是徘徊不定的,在一段特殊歷史時期內還是被否定和排斥的,當我們一次次的拆除歷史的痕跡,建起高樓大廈,當我們的城市都變成紐約時中國就不在是中國了,當代的中國一切都向經濟看齊,但可知道在看齊經濟的時候我們還要想到我們的環境,文化,黃河在哭泣,他的血液攙雜了太多的汙水,長江在哭泣,他的精靈在面臨滅頂之災,一次次的崇韓、崇日,但我們可還記得他們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當我們身穿洋裝時,身體裡是否還流淌著炎黃的血液。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中華文明深深影響著亞洲國家甚至全世界。當西方人住的是土屋,穿的是麻衣時中國人已經住進了繁華的城市,穿戴上了絲綢。漢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深刻記憶, 一個民族的興衰史,中華56個民族中唯一沒有保留下來的服飾,但是他又時刻的呈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對於漢服的衰落是漢族人的遺憾,因為當一個民族失去了他的象徵,這個民族是會彷徨的,當我們迎接我們的傳統節日重大節日的時候我們除了吃還有什麼記憶,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正月正,五一、十一、元旦這樣的節日我們是否需要恢復真正傳統意義上的節日慶祝?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第一次接觸漢服的時候是幾年前的一個新聞報道,那時初次聽到這個名詞時,腦子一震,啊,和服、韓服、蒙古袍,難道人數如此龐大的漢族就沒有我們自己的民族服裝嗎?現在她有了,她的名字叫漢服。什麼?你沒見過,古裝劇沒看過咯?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這是最壞的時代,這也是最好的時代。在大發展大復興的當代,中國的年輕人們在輕鬆玩轉現代科技的同時也渴求著民族傳統的迴歸。漢服,一件衣裳而已,卻寄託了上千年的厚重文化。峨冠博帶,青青子衿。漢字與漢服似乎是天然共生的,只讀了幾個字眼,風流倜儻的華夏君子形象就赫然眼前了。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始於衣冠,達於博遠。”這群愛好漢服的人們互相呼為“同袍”。如同當年日本明治維新,政府倡導全面西化,而民間卻自發組織以和服為禮服。如今的漢服運動,同樣發起於民間,現在各個城市和高校都建立了漢服社團組織。像當初興漢服的初衷一樣,復興漢服並不是結束,以漢服為跳板的一系列傳統文化也陪同漢服被人們挖掘和復興。如字畫、建築等。

每年的傳統節日都是同袍們活躍的時候,穿上漢服,體會各種傳統技藝和文化。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句話:"漢服運動不是繫上一個扣,而是解開一個結。”

曾有幾位漢友身著漢服到王府井遊覽購物。當晚,一些國內網站的論壇上竟然出現了標題為《壽衣上街?改革開放多年,封建迷信上街》的報道。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漢友“最愛阿九”表示,當她穿著雙繞膝曲裾(一種漢服)打車時,的哥告訴她,“妹妹,你背上還差了一個枕頭”。原來的哥是笑她打扮成日本人,還有路人乾脆直接說她穿的是和服,是日本人。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漢服究竟是會“嚇到路人”,還是一種點燃文化復興的星星之火?提倡漢服是一種防止“文化倒灌”的必要手段,還是隻是照貓畫虎的逢場作戲呢?

該不該恢復穿漢服,支持者認為各民族的民族傳統服裝都是從古代發展過來的,這正是民族性與傳統性的體現。民族服裝存在的必要性並不能從功利的“穿了又能怎樣”的角度去定奪。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民族傳統、民族文化的代表。漢族服裝又是漢族的文化的載體,推行漢服,有利於漢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現代恢復漢服十分必要。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不少漢服熱愛者也認為,漢服復興的背後承載著文化,是各項傳統文化的一個交匯點,可以影響人們對歷史的瞭解與興趣。漢服裡面包含著國學中的儒家道家精神思想,同時從審美學角度講,它也代表著中華傳統的美學視角,有很大的藝術價值。漢服的復興也會甚至影響當代的藝術文化。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然而,當前的漢服運動確實多多少少存在重形式輕內涵、重衣衫輕文化、淪為復古服裝秀、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等問題。

不少反對者指出,漢服的消失雖然是歷史原因,是一個非正常消亡的過程,但歷史是不能重來的。對於現代漢族來說,傳統漢服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難替代普通西方服飾,其中帶有濃重的歷史文化風格,難以融入現代社會。舉行傳統儀式也應該與現代社會接軌,要適應當今時代的生活方式。那種把漢服當作傳統文明的救生衣,用形式損害內容,無疑是緣木求魚的不智之舉。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們!

穿旺衣,行旺運,我有易風衣道。

易風衣道 | 國學,易經,衣服,哲學,命理,運勢,民俗,雅事

我隨手一拍,就是一個美麗的漢服小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