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追忆草莓之父一李万春

追忆草莓之父--李万春

每当东港大地红莓花儿盛开的时节,心中总是要泛起一阵阵酸楚。曾经多次要去马家岗夏家村看看草莓之父李万春的弟弟李万忠,聊聊有关他哥哥的那些事儿。但是,万万没有想到,2015年农历 7 月 2日,他却永远离开了东港草莓发源地--马家岗夏家村“三间房”。前些年,我时常去李万忠家坐坐,聆听他慢慢的述说他的大哥李万春的故事。记得那是2014年冬月廿十八,他家杀年猪,捎信让我去他家吃猪肉。那时他已经87岁了,背驼的很重、目光有些呆滞,朴实憨厚的面容,表情有些木然。但是,他的头脑却特别清醒,几十年前的事儿,记忆犹新,毕竟还是“国高”毕业嘛。辛亏那次和他聊得很透,有关他大哥李万春的那些事儿,了解的比较多一些。

李万春,1902年,出生在辽宁省东港县马家岗乡夏家村一个小地主家庭,终生未娶,未留下后人,56岁去世。父亲叫李清廷,兄弟姊妹六人,三男三女,李万春男女排行老大,李万忠男女排行最小。

追忆草莓之父一李万春


1921年,李万春考入了黑龙江一所林科大学,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32年被派往日本留学。留学期间、他满怀着报国情怀,发奋读书、报效祖国,决心把在国外学到的农业先进技术,引进到家乡和祖国。两年留学生涯结束后,他在想,日本草莓产业已经很兴盛。但是,在家乡和祖国,还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草莓。根据家乡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他所掌握专业知识,他认为草莓完全可以在家乡种植和繁殖。于是,他在启程回国前,冒着风险,用饭盒装了7株莓苗,漂洋过海,回到了家乡。虽然是小小的草莓苗,但是,对李万春来说,就像命根子一样。回到家里,他精心的培育繁殖,在老家夏家村“三间房”进行了大面积种植。几年后,传遍当时的马家岗乡,而后,逐年在全东沟县和全国繁衍发展。

如今,东港市草莓已经发展到15万亩,产量达到45万吨,成为东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东港草莓已经名扬全国,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县。草莓已经成为东港的一个靓丽的名片和东港人的一大骄傲。草莓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东港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近1000元。如今东港市的草莓种植户获得收入达到十几万几十万的,已经是比比皆是,许多的农民从贫穷走上了富裕。这几年来,东港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农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草莓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大的市场空间,目前 东港市草莓线上交易额,超过40多亿。

草莓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了。当我们分享草莓给农民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时候,千万不忘记李万春这个名字。应该告慰这位为中国草莓产业的创始人,国人会永远记住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