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歲月日新河頭村

歲月日新河頭村 | 年年有餘

歲月日新河頭村


一日,朋友圈有一美女邀約好友們一起去鄉村品美食。一幅美麗鄉村圖映入眼簾:一塊塊大大小小的方格水田圍繞小村,彷彿讓人聞到淡淡的稻香;一家家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紅瓦房屋鱗次櫛比;村前的一方池塘婉若一塊無瑕的翡翠;綠的樹與紅的瓦金黃的水田相互交映,加上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帶給人們詩情畫意的享受。好一個美麗的新農村!

再放大圖片細仔一瞧,咦!怎麼有些眼熟呢。這不就是河頭村!我曾發誓死後骨灰寧可撒入長江也不回去的地方。並不是我對此村有多仇恨,也不是我在此村有多不會為人,大概是還未愛上的緣故。看著這畫面,多少人,多少事,多少光景,明亮似水,千滋百味上心頭。


歲月日新河頭村 | 年年有餘


這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鄉村。依山,山不高,但絕對傍著水。一條從咸寧高山上流出的水經過河頭港注入粱子湖。小鄉村默默無聞,不爭春來不爭香,如同一位安詳的老人靜默在河港旁,看流雲飛逝,看日落西邊。這個樸素寧靜的村莊被我忽略了數年。

記得剛結婚時,我也在此生活了三年。雖說當時的村風不讓人認可,但我腦海中仍刻印著許多難以忘懷的畫面。

這裡有四媽帶著我誰家姑娘出嫁去送襪子禮,誰家老人慶壽,教我燒長壽茶送去,誰家的外甥第一次來提醒我送上七彩線的許多記憶,讓我學會樸實的民風習俗。這裡有勤勞持家的崔家嬸、李家嬸教我製作泡菜的場景;這裡有手巧的蘭嬸、英子嫂、秀蓮嫂教我織毛衣、納鞋墊、做拖鞋的場面;這裡李家娘四芳嫂教我學會抹上大人紙牌來消磨時間的畫面;這裡還有永遠維護我、誇我知書達理的柯春華老師和昭華爹。我更記得我屋後已經作古的柏林爹朱家奶。那時每天早上催我起床的是兩位老人的吵鬧聲。柏林爹年高耳聾,朱家奶就是他耳朵,在他身邊提高音量傳遞信息。朱家奶老來眼晴模糊看不清,柏林爹就大聲詳細指點。這兩位老人在柴米油鹽中吵吵鬧鬧一輩子。但老人的婚姻卻成了年輕人楷模。在哪個沒有鮮花,沒有鑽戒的年代,一句承諾就相扶一輩子。

村口的池塘更是村裡的大舞臺。清晨婦女們在此清洗衣物、八卦著村裡東家長西家短的新聞,隔岸喊戲聲、搗衣聲、談笑聲、鴨子覓食的追鬧聲,讓池塘的水更歡了。夏夜,沒有空調的村民吃過晚飯搖著蒲扇不約而同地相聚池塘邊乘涼。男人相互遞煙問好,聊聊莊稼長勢;女人拉拉家常或相約上街買家用品;孩子們藉著月光捉那忽明忽暗的螢火蟲……這些畫面都是貧窮河頭村的一股清流。

偏僻落後封閉的小村莊,村民們為了生存許多年輕人飄到天津、廣州、深圳。在新時代春風吹拂下,如今的河頭村也枝繁葉茂。燕子從南方飛來,越過東邊的小巷,越過一眼望不到邊的水田,越過長出嫩葉的樟樹林,飛進每家屋簷下。村裡桃園,露出粉紅笑臉。花開滿樹的河頭村,猶如插上飛騰的翅膀。村委會聽取十九大鄉村振興的報告後帶領村民們擺脫貧困,大步奔小康。

要摘掉貧困帽子,首先扭轉村中賭博抹牌風氣,帶領村民開墾荒山種搖錢樹。現如今對面小山包綠意盈盈的樟樹林成了一道風景。村西邊的荒地變成了藍莓果園。村中晴天黃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的土路,現如今拓寬建成水泥路,水泥路面像被清清的河水沖洗過一樣一塵不染,空氣中再也聞不到牛糞雞糞的味道。水泥路兩邊政府出資安上了路燈,每家門前免費發放了垃圾桶,整個小村清潔明麗。村裡還建了文化廣場,牆壁文化廉德兼容。村裡孤寡、病殘、貧困家庭在村委會的申報下,也得到政府的接濟。村民的生話水平不斷提高,家家戶戶過上了好日子。

夜幕降臨時,村委會前的活動廣場上,由頗叔蓮桂嬸組織的鑼鼓隊敲響了。村婦聯組織的廣場舞蹈隊翩翩起舞跳起來了。年關已近軍了叔菊子嬸的楚劇臺已搭好。正月的花燈隊的菱船紮好了。文化廣場上村民們臉上漾起了幸福笑容。

美麗鄉村建設,讓村民脫貧致富,讓村民看到了希望,村民的精神境界有了提升。這些除了感謝國家的幫扶,更感謝村民的自己努力。願河頭村乘風破浪,在這片宜人的土地上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

歲月日新河頭村 | 年年有餘


歲月日新河頭村 | 年年有餘

作者簡介:年年有餘,66年11月出生, 實名餘學君,鄂州人。小學語文教師。熱愛生活,熱愛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