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回顾近几百年国际关系发展史,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周期性现象:自全球性霸权形成以来,在国际政治霸权国与挑战国之间反复发生的权力斗争和矛盾冲突中,虽有导致霸权国发生更替的结果,但挑战国尝试取代霸权国的斗争都没有取得成功,反而遭受了严重的国家利益损害。

国际政治中的这一周期性现象,经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莫德尔斯基研究分析,提出了近现代世界政治的长周期理论,也被称之为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莫德尔斯基的理论,看起来有国际关系的事实作支撑。比如,在殖民主义时代,法国针对英国殖民霸权发起的挑战失败了,尤其是丢掉了在北美和印度和殖民地,使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帝国主义时代,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同样败给了霸权国英国;冷战时期,苏联在全方位各领域与美国进行两极竞争,最终的结果却是苏联的瓦解;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实力急剧膨胀,以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为首的一帮人,底气十足地宣称要对美国说"不",但随后日美经济贸易战的结果,却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今天的日本已匍匐在美国脚下,没人再敢向美国说"不",只有事事向美国说"嗨"了。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法国在殖民争霸中失败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德国战败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苏联解体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日本经济衰退

不得不说,历史上,凡是有能力挑战世界霸主的国家毫无疑问都是伟大的。拿上面提到的历史上的霸权挑战国来讲:法国的特点是多才多艺,产生过许多世界著名的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如雨果、伏尔泰、卢梭、毕加索、萨特等。德国的特点则是严谨,严于律己,做事一丝不苟。据说德国人的厨房就像实验室,做啥菜都严格按照规定的数量加调料,绝没有"少许""适量"的说法,所以成就了德国强大的现代制造业。而俄罗斯则以强悍著称,号称战斗民族,无论国家遭遇多大的危险,都是一句话:"干就完了"。日本的特点是团结,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凝聚力非常强,为了国家不惜献身,二战后期搞自杀式袭击的神风特攻队就是典型的代表。上述四国的不同特点,都是国家难得的杰出品质,并使其成为霸权挑战国的强大支撑。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世界艺术之都 巴黎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德国强大制造业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战斗民族俄罗斯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玉碎”的神风特攻队


然而,这些强大的国家在与世界霸权的竞争中都失败了,他们都没有能打败英美盎格鲁-撒克逊人控制的世界霸权。历史似乎在重复,霸权挑战者纷纷落马。

但即使是如此,莫德尔斯基的国际政治长周期理论,实际上只是国际政治中的一种经验性概括,总体上属于一种主观感受。由挑战者在与霸权国的矛盾冲突中普遍遭受失败,并不能由此断定历史规律,也难以由此揭示历史规律。因为,用如此简单的图式来概括复杂的社会发展规律,简直太偏颇了。

人类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历史绝不会简单重复,历史记录的意义在于被打破,指望历史会重现的人最终都会被打脸。法国在二战中试图重复一战得来的经验,指望依靠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来保卫国家安全,结果两个月就亡了国。

所以,莫德尔斯基的国际政治长周期理论中所说的"挑战者纷纷落马"的现象,可以把它称之为一种"历史定式"("定式"源于围棋中的一个术语,指围棋的某种通常下法)。但定式是可选可变的,关键在于执棋人的目标与期望。

另一方面,否定莫德尔斯基的"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说法,并不意味着不重视这个问题。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国际政治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历史惯性,所谓的"历史定式",对每一个新崛起国家,都形成了严峻的考验,是新崛起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不得不面对的国际政治冰冷现实。

所以,对每一个试图改变国际秩序的新兴国家来说,在倍加努力的同时,又必须谨慎低调,保持耐心,踏实做事,稳步推进国家发展。


挑战者纷纷落马:国际政治的长周期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