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醉青島:紡織業"上青天"顯赫一時,如今風光不再,曾經廠區變高樓


醉青島:紡織業

老青島人對"上青天"這個詞,應當最熟悉不過,它主要代表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國紡織業的三大翹楚城市。"上青天"是對中國當時"三大紡織工業基地"的概括稱呼,具體指上海、青島和天津。

解放前的二三十年代,中國步入機械工業時代,作為經濟支柱的紡織業蓬勃興起,大部分紗廠、紡織廠都是外商投資或參資建造,紡織業的貢獻,在當時相當於全國經濟總量50%。"上青天"三地,也由於率先走上了現代工業,帶動了城市脫胎換骨的鉅變,先後成為中國工業的發源地、早期的海運港口城市和沿海工業中心城市。

直到上世紀末,青島的大部分家庭還都是吃著"紡織"這碗飯,許多家庭的成年勞動力從事著與紡織業或周邊產業相關的工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工廠的工人鼎盛時期達到近萬人,而擁有紡織企業的工作崗位,是很值得炫耀的事情,被認為是衣食無憂的保證,也是談婚論嫁的絕對加分項。

醉青島:紡織業

那麼,青島的紡織業是如何形成的呢?

青島的紡織業起於一百多年前,當時的青島還在德國人的治下。1902年,還是清朝末年,佔領膠州灣的德國人,在進出青島的交通要地滄口,設立了首座"德華繅絲廠",繅絲就是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是紡織業的原材料生產企業,佔地近17萬平米。德華的產品主要輸往歐洲等地,這成為青島真正現代意義機器工業的開始。青島紡織的百年變遷。

你方唱罷我登場,一戰爆發後,1914年11月,德國退出了膠州灣,日本取代德國侵佔青島,對青島經濟的侵略和掠奪同步開始,資本輸出的重點,放在成本低、收效快的紡織業上。從1916年起至1926年的十年間,日商在膠濟鐵路青島四方站至滄口站沿線,先後建立了內外棉紗廠(國棉二廠)、大康紗廠(國棉一廠)、寶來紗廠(國棉九廠)、富士紗廠(第二毛紡廠)、隆興紗廠(國棉三廠)、鍾淵紗廠(國棉六廠)等多個大型紗廠,還有鈴木絲廠(印染廠前身)。1935至1936年,在滄口建起“上海紡績株式會社青島分工場”(國棉五廠)、“豐田紗廠第一廠”(國棉四廠)。

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日本用了十五個年頭,在青島投產九個紗廠。發展為紡織工人三萬人、棉紡錠五十七萬枚、織機九千三百臺的巨大規模,生產能力僅次於上海,高於天津,居全國第二位。經濟代表實力,彼時的青島在國家地位甚高,"上青天"之名的基礎由此而來。

青島的紗廠由四方開端,沿鐵路線向滄口一路排開,最早修建的就是大康紗廠,即曾經的"國棉一廠"。"國棉一廠"是解放後的稱謂,它始建於1919年9月,誕生時的名字是"日商青島大康紗廠",全稱"大日本紡績株式會社青島大康紗廠"。

1919年4月,一個日本商人叫菊池恭三,他受日本駐青警備司令部經濟科的邀請,專程來青考察並籌備建廠事宜。菊池恭三是日本"大紡績株式會社"的社長,他帶著工人在青島經過細緻勘察,最後把廠址選定青島四方河口的海灘一帶。

醉青島:紡織業

他的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安全保障,這塊地位於日本軍隊的警戒區,隨時得到保護,無治安隱患;二是交通保障,德國人修建的膠濟鐵路,帶來便捷的運輸路線,原料、成品轉運方便,成本較低;三是基礎保障,海邊可以建立發電廠,就近利用海水做為冷卻用水,節省成本開銷。

確定廠址以後,同年九月,"大紡績株式會社"安排川成康田負責紗廠的建設,同時也被委任為未來紗廠的廠長。他在工地上搭起帳篷,招募了地方鄉民做工人,從小村莊附近的幾處高嶺上採集原料,夯實紗廠基礎。

直到1921年10月,紗廠終於建成投產,被命名為"大日本紡績株式會社青島大康紗廠",簡稱"大康紗廠",一期生產規模約兩萬紗錠。次年9月,第二期工廠投產,新增紗錠兩萬兩千枚。1924年秋,大康紗廠繼續擴建第三工場。至1925年,大康紗廠已經擁有工人五千多名,成為當時青島最大,乃至產能全國前列的機械紗廠。

醉青島:紡織業

大康紗廠的主要產品有"章魚"牌10支紗、"金貨"牌16支紗、"宮女"牌20支紗等。支紗,是計量紗線的單位,支數衡量紗線的粗細標準。支數越高,越軟、越結實,面料相對輕薄,成品面料質量越好,當然價格也越高。大康紗廠當時的銷售,除了少量通過海路銷往上海、大連等地,絕大部分都通過膠濟鐵路銷往周邊區域。

1945年,抗戰結束,日本投降。在青日本企業全部被國民政府接管,國民政府設立青島特別市,"大康紗廠"更名為"中國紡織建設公司青島第一棉紡織廠",向國內大中城市供應面紗。1949年6月,青島宣告解放,九大紗廠全部由人民政府接收,大康紗廠改稱"國營青島第一棉紡織廠",繼續著青島的紡織業輝煌。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隨著城市工業重心轉移,以及傳統工業企業的衰落,很多紡織廠處於停工停產的狀態,許多位於四方和滄口的工廠廠區被開發商購買,在舊城改造中,變成了高樓大廈,賺得盆滿缽滿。也有個別保留下來的廠區,比如國棉五廠老廠房,因其建築風格特色,被改為青島"紡織谷"園區,設立了青島紡織博物館,供人憑弔當年紡織業的高潮。

醉青島:紡織業

當時的紡織工人待遇極好

國棉一廠臨近海岸路的四方火車站,這也是最早的膠濟鐵路車站之一,紗廠的正門向北,穿過正對著紡織機械廠大門的海岸路橋洞,左面就是一棉大門。海岸路橋洞經常積水,交通不便,水位升高後,貨車只能從水中通過。橋洞周邊的工廠很多,橋洞是出入的必經之路,因此周邊有很多零散小吃攤,賣餛飩、羊湯的很多,味道也不錯。

進入一棉大門,迎面是個廠區廣場,這是當時國有企業的標配設置,南側是辦公樓,西側有小花園。繼續往西走,直通職工食堂,大道兩邊有內宣板報欄。附近還有成品庫,還有個自行車棚,職工食堂門前有個籃球場,可供職工活動。食堂一旁是工人禮堂,公休日有免費電影播放,禮堂再往北邊是澡堂。廠區南側還配有幼兒園、職工宿舍和廠醫院。

再往北才是車間,粗紗、梳棉、細紗車間依次排開,還有後紡和前紡車間。車間裡的機器,是各時代混雜使用的,最早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機器仍在正常運轉,新機器是八十年代購進。車間裡滿眼望去,都是一排排的機械,眼花繚亂的紗錠和棉線,噪音特別大,織工說話必須喊叫。車間夏天溫度很高,每年工廠還提供綠豆湯、冰糕等等福利。

醉青島:紡織業

1980年底,一棉開設職工宿舍飯店,提供優於食堂的餐食。1984年底,廠區增設百貨商店,用於滿足職工日常生產和生活需要,包括批發、零售日用百貨、日用化學品,服裝鞋帽、針棉紡織品,還有日用副食品,菸酒、茶葉、食品。整體來看,當年的紡織工人生活待遇非常好,比之同時代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有更多優勢,當然,如今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計,也是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使然。

國棉一廠,目前已經是青島近現代工業的文化遺產,原先廠房裡能反映當時生產力狀況的軌道車、木地板、生產設備等都不復存在,廠區保留的一棟日式風格辦公樓和一排舊庫房,據說已經作為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保護。周邊蓋起一排排高層建設,如今的海岸路已經是城市進程中新的住宅區域,並且房價不菲。


醉青島:紡織業

(原創作品,版權屬於今日頭條"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圖文資料均來自互聯網公共資源)

更多原創文章,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