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炒股的本質:修仙

1

很多人沉迷炒股,沉迷一夜暴富,尤其是覺得自己看透了股市,覺得股市撈錢如喝水一樣簡單。什麼都不要想,幹就完事兒了。

贏了會所嫩模,輸了去會所當嫩模。

這種有趣的言論時常讓我感慨進化論是錯誤的。按道理說,只有猴子才可以進化成人,為什麼地裡的韭菜也會產生自己是投資者的幻覺?一顆顆好好的韭菜,怎麼就成了精?

2

後臺經常有人問我與炒股有關的問題,A股港股美股都有,但普遍字裡行間透露出對A股的不屑,鄙視A股,覺得A股是個大賭場。作為同時玩三地市場的男人,我覺得這種覺得A股是賭場的人直接就不適合炒股,因為他居然認為這個世界上的股市有不是賭場的地方。

炒股的本質:修仙

實際上,A股市場才是對散戶最友好的市場,沒有之一,沒有之一。A股有漲跌停保護傘(每日10%漲跌下限)以及T+1交易,這就是對散戶最大的一種保護。別說什麼A股限制你發揮,這是在保護你懂麼,要是真像其他市場一樣沒有漲跌停限制,T+0實時交易,最終的結果是資本直接用機器來進行高頻交易。高頻交易帶來的就是對散戶絕對的碾壓,你買入總歸需要時間吧,總歸需要2秒操作吧,2秒已經足夠機器操作好幾十次了。T+0的情況下,機器完全可以先下單,不滿意再撤單,再下單,不滿意再撤單,操作十幾次只需要1秒。而且可以利用操作碾壓超短期套利,人的計算力是比不過機器的,很多一閃而過的機會機器可以抓住,人抓不住,人看到了也抓住不住,除非你有單身一甲子的修為。

高頻交易下,機器割人就和人拿鐮刀割韭菜一樣輕鬆,不對,應該說比人割韭菜更輕鬆。知道為什麼其他市場絕大多數都是機構,有少部分散戶也都是超長期的價值投資者麼?因為一個存在高頻交易的市場中,散戶很少有短線機會,只有超長線的價值投資,才能在長線和機器抗衡。這本質上是依賴對宏觀趨勢的判斷,並且拉長時間線,強行給機器降速。

短線和機器比分析能力以及微觀判斷力乃至操作速度,死的要多快有多快。而且A股只有10%的漲跌幅,只要狠心,完全可以控制虧損。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只有A股市場是散戶多於機構戶的原因,因為對散戶真的特別友好,別的市場的散戶早就被淘汰了,都是機器打機器。所以我一直建議想玩股票的人,要玩就一定要玩A股,A股這種Easy難度你都賺不到錢,玩別的市場你連大褲衩都保不住,裸奔是很傷風敗俗的。

如果你也想來炒炒股,我有一個小建議,盡力去搜集專業人士對股市乃至個股的點評,我不是說這些人說的是對的,實際上他們絕大多數都被市場打的找不著北,但是他們的很多方法論和思維方式,有助於你成長。

3

我自己每天差不多有2個小時泡在雪球,這個論壇的魔幻程度和股市是一樣一樣的,令人沉迷。雪球就是股市裡的一個龍門客棧,各種豐富多彩的消息在這裡匯聚,各路神仙在這裡講解並公開自己的投資策略,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操作,廢話不多,都是投資收益率說了算。

他們互相嘲諷,價值投資派看不起短線操作的快進快出,覺得他們上躥下跳浪費了一堆手續費,最後收益率不過爾爾。

短線技術派看不起價值投資派的長線投資,覺得這些搞價值投資的老烏龜一個個都慫的不行,動不動拿時間不夠當擋箭牌,打臉都在10年後,算是佔了時間的便宜。

還有大趨勢派的直接覺得短線和價值都是垃圾,自己從宏觀角度覺得某某行業是剛需,閉著眼投都比他們強,不需要分析,分析就是浪費時間,就是不自信。

基本上你能想象到的一切炒股流派門派,總部都在雪球。


炒股的本質:修仙

他們互相扒皮,互相吵鬧,互相甩數據,互相公開自己的持倉策略,甚至很多人熱衷於自己寫文章打自己的臉,場面魔幻又真實。

雪球本身的用戶們也非常神奇,隨便舉幾個例子。

有神奇的大佬。

@大道無形我有型,真名段永平,這個當年締造了小霸王,步高高,oppo,vivo,同時又藏在網易和拼多多幕後的男人,中國互聯網圈的隱形BOSS之一,唯一活躍的社區就是雪球,經常有人向他提問,他也樂於回答。

有恐怖的投資收益率大神。

@電掃洛陽川,其主理的[已關停ZH006428]組合,5年至今收益高達3935.37%,並且所有操作都是實時更新的,效果堪稱嚇人。

有專注個股的極致投資者。

@ice_招行穀子地,只盯著招商銀行一隻股票,所有文章內容和分析報告都是針對招行所出,跟蹤多年,數百篇報告,在招行上獲取了幾倍的收益。

同樣的邏輯,其實套用到其他的銀行股上也適用。

有較真的小股東。

@恭自厚,參加了邁瑞醫療的股東大會後,發文指出公司傲慢,僅有一名副總和董秘出席,而且董秘出言不遜。“今天有好多股東,只有100股,也來參加股東大會,不知是何居心。”引起大量股民吐槽,並引起主流媒體大篇幅報道,隨後邁瑞醫療道歉。

有跨界的炒股大神。

圍棋九段選手王檄(《請回答1988》裡和崔澤對弈過的這個人),就天天在雪球分享自己的炒股投資心得,2017年開始全職炒股,3年16倍收益。

4

我自己泡雪球泡了7年多,每天都要泡雪球至少2個小時,看看今天又有什麼神仙在施法鬥法。給幾個案例給大家看看什麼叫硬核。

第一個故事與套利有關。

當年一個ID叫碎片哥的神人,在2014年10月份逛超市的時候,發現超市裡面多出了一個奇特的新飲料,面積和可樂差不多,產品叫做RIO,就是我們都知道RIO雞尾酒。

正常人看到這個東西可能頂多就是好奇這個產品的味道,或者感慨又有新飲料上市了。

但是這個碎片哥的第一反應是,能在商超拿到這麼大的面積,背後必然不簡單。

簡單一查,就能發現RIO背後是百潤股份,而且百潤股份計劃把這塊業務裝入上市公司體系中。

這代表著,有機會。

於是碎片哥自己大量逛超市,每到一個超市,只做一件事情,拍RIO的櫃檯面積,發現這個產品鋪的非常猛。

於此同時,他還做了另一件事,他擔心他的觀察是偏頗的,畢竟新品鋪貨這件事情,很多品牌只有一二線核心城市才有。

於是他在雪球上號召天南地北的網友去自己當地的超市拍RIO雞尾酒的櫃檯面積,還要把雞尾酒的瓶底翻過來,看生產日期,推算銷量和鋪貨時間。從一線城市到五線城市,他收穫了數千張照片。基於此,他模糊計算出了產品的受歡迎程度,銷售規模,鋪貨量,最後推出了一個可能性的銷售額,約為50億。酒類本身屬於高毛利產品,50億銷售額的酒類業務注入上市公司代表什麼?這就代表,金錢在召喚。於是2015年初,碎片哥大量買入百潤股份的股票,很快,這隻股票從40塊最高漲到160塊,參與的人都有份。碎片哥一戰封神,據說已經財務自由,後來慢慢淡出了雪球江湖。雖然碎片哥已經淡出了,但我作為這個事件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實在難以忘懷這種朋克。


炒股的本質:修仙

第二個故事和盡職調查有關。

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用戶,雪球ID為@Conan的投資筆記。因為他做調查的方式和我做盡職調查的流程是一樣的。

我自己是做盡職調查出身,餐飲業是最複雜的產業,因為其業務嚴格來說是不穩定的,高峰期,低谷期,客流量,位置影響因素,原材料損耗,翻檯率等一系列指標,足夠把人逼瘋。

而Conan在16年的時候,專門研究呷哺呷哺,這是一個標準化的火鍋連鎖公司。

一般人看這種上市公司的數據,都是從財報裡獲取,但是Conan不太一樣,他除了從公開數據推算業務之外,更是去實地門店去調研。

一家門店他一天去2次,看中午和晚上的客流量;

一週去3次,看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流量;

吃飯的時候也要東張西望去看翻檯率以及運轉效率。

這只是一家店,為了研究透呷哺呷哺,Conan用這個標準跑遍了整個北京所有的呷哺呷哺門店,並把這些一手數據做了聚合分析,最終的結果有2個。

1個是他在這家公司上賺了很多錢。

1個是他輸出了截止目前最完整的關於呷哺呷哺的分析報告,並且把一切操作邏輯都公開透明到了雪球。

第三個故事和財報有關。

雪球ID為@孫旭龍的網友,2019年7月15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大族激光在建工程掛賬8年的歐洲研發運營中心究竟是個啥?》

文章中,他對大族激光的“歐洲研發運營中心”項目提出了質疑。通過研究大族激光發佈的財報對其歐洲公司的增資金額及其他公開信息推敲發現大族激光所謂的歐洲研發運營中心,有可能其實是投資酒店。因為孫旭龍的所有推論基於財報和公開信息,有理有據,引起股民大量討論,大族激光的股價當天股價遭遇跌停。緊接著深交所向該公司發佈的,針對“歐洲研發中心”等相關項目及資金問題提出了疑問。

7月17日大族激光發佈關於問詢函的回覆公告,解釋了相關質疑並公佈了成本。

儘管大族激光的反應足夠迅速,但大族激光股價還是在當週累積跌幅達23.54%。

有趣的是,這種神奇的用戶在雪球上多不勝數,更難得的是,他們的思路和操作手法,是透明的。他們並不一定完全是對的,甚至很多人經常被打臉。這很正常,股市誰也不敢輕言必勝。

5

我最喜歡的是,雪球上總有不同的聲音,總有不一樣的信息和思維角度,他們碰撞,爭吵,互相打臉,最終還是看收益說話。而雪球上活躍著的股票投資者們,也總能給這個魔幻的股市帶來全新的故事。這些故事,其實與每一個投資者都有關。這就是你我的故事。

複製密令^y2Mjae^打開雪球App,關注“雪球活動”私信發送密令,即可領取彩蛋PS:一定要複製上述密令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