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朱熹:宋代理學集大成者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黟縣西遞胡氏宗祠敬愛堂幾乎是每位遊客必到之地,祠堂裡有一個巨大的“孝”字,上半部,右為一個人拱手作揖、謙恭孝敬之樣,左則為尖嘴猴腮的造型,寓意孝敬者為人、忤逆不孝者為畜。此字相傳為理學家朱熹手書。此外,朱熹在作書序、跋和論著中,經常署名“新安朱熹”,表明對故土的眷戀。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敬愛堂,內有朱熹手書“孝”字


南宋建炎四年(1130)農曆九月十五日,尤溪縣城一家鄭氏館舍裡,朱松懷著喜悅之情等待妻子臨盆。他的妻子祝氏同為徽州府歙縣人。


孩子出生了,是個男孩。朱松發現他右眼角隱約長有七顆黑痣,排列得像北斗七星,便給他取名朱熹。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朱松一有時間便教他讀書識字。朱熹從小勤學好問,父親的朋友都有學問,可是常常回答不了朱熹的問題。


朱熹在紫陽樓裡勤奮苦讀。紹興十八年(1148),朱熹考取進士。這年,他才19歲。紹興二十三年,朱熹出任泉州同安主簿。這是幫助主官掌管文書的職務,雖然職務不高,但朱熹還是認認真真地辦事。


流經徽州的新安江曾設立新安郡,宋朝時,出現的新安理學是中國思想史上曾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學派。朱熹是新安理學的集大成者。為了推廣自己的思想,他在武夷山下創建武夷精舍,廣收門徒,聚眾講學。一時間,天下才俊都慕名前來學習。他還創辦了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以培養學生。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朱熹作品


淳熙九年,朱熹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註》《孟子集註》四書合刊,經學史上的“四書”之名這才第一次出現。這部《四書集註》是封建士子修身的準則,構成了朱熹的一個完整的理學思想體系。他提倡讀書,認為窮理之要,必在讀書;強調做人要忠孝節義,研究實物要格物窮理。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四書集註》


北宋大儒張載有“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言簡意宏,一直被人們傳頌。人們用它來讚頌朱熹。然而,朝廷出於政治考慮,對朱熹進行嚴厲地打壓、禁錮,他的學說被列為“偽學”。


慶元六年(1200)春天,朱熹百病交加,左眼已瞎,右眼幾乎完全失明,但他還在整理自己的作品。不久,71歲的他在孤獨、淒涼中與世長辭。


朱熹去世 9 年之後,朝廷為他平反,提倡學習《四書集註》,理學成為聲勢隆盛的顯學。人們敬仰朱熹,尊稱他為朱子。


查濟:典藏在深山的璞玉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離涇縣桃花鎮不遠,一座古老的村子查濟,因驢友、寫生的畫家、美術家們的尋訪而聞名遐邇。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春雨潤染的查濟村


查濟,遠離城市喧囂。有人說這裡像是原風景的處女地,靜謐,與世無爭。石橋、流水、祠堂……處處散發著古樸典雅的氣息。


查濟橋多、祠堂多。元代的“德公廳屋”,明代的“湧清堂”,清代的寶公祠等都是其中傑出的建築藝術品。聰明的查濟人巧妙佈局,“依山造屋,傍水結村”,運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借景、對景等手法,形成“門外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的格局。各家的房屋間有街巷相通,彎彎繞繞,曲徑通幽。石渠繞每家每戶而過,查濟河因落差較大,清澈的河水疊瀑式地流淌,沿河建有多道拱石橋、板石橋、洞石橋,將兩岸民居相連。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門,石橋跨河溪,兩岸古建群。”查濟的古民居雖零落,但規模龐大。它古香古色、質樸嫻雅的氣質,令其在桃花潭旁散發著獨特的徽風皖韻,也吸引了一些著名畫家來此定居,被稱為“畫家村”。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德公廳屋坐落於許溪河南岸扁官巷內,三層門樓始建於元順帝至正年間,既是廳屋的大門,又是一座可以獨立的牌坊。門樓內隔一道天井,便是廳屋三間不太大的和一般民宅相似的建築,唯一不同的是,它的主要結構用到了十六根楠木柱。據記載,“永德公”的四個兒子繼廉、繼善、繼福、繼和均為明朝洪武年間重臣,分別擔任廣西兵備使、湖北巡察使、兩河漕運史、浙江按察使等要職。當時他們想要建造龐大的祠堂紀念其父,又不敢得罪當代皇帝朱元璋,所以不敢鋪張建造。於是,他們巧妙地借用前朝敕造的牌坊為門樓,蓋了這麼一座不顯眼的房子。為了避嫌,內三間明朝初年建成的房子,是仿照元代所建造的門樓風格而建,可謂用心良苦。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德公廳屋曾用作掛麵手工作坊。掛麵是查濟傳統美食,有十二道主要工序,咸豐年間被列為貢品。


查氏一族對待子孫後代要求嚴格,自唐宋以來,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家規、家訓及家理,明嘉靖年間重新整理後留有家規十條、家訓十四條和家理五條,主要內容是以孝道和祖先崇拜為中心而展開的。在查濟,祠堂十分常見。對先祖的崇敬,彰顯著查氏的孝道。


這裡查姓人群非常龐大,據說在極盛的明末清初號稱有10萬人口之多。這時期科舉高中者居多,進入鼎盛時期,一門六進士、三進士,兄弟進士、文武進士、文武舉人不勝枚舉。據統計,明清兩朝,查濟七品以上的官員就達129人, 他們發跡後,首先要做的便是衣錦還鄉,修建祠堂;但經過歷史變遷,現在只有二甲祠、寶公祠、洪公祠等為數不多的幾座,依舊立於村間,用它們的斑駁,訴說著曾經的鼎盛和輝煌。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古村景美,傳說也美。


在查濟不遠處的桃花潭,“詩仙”李白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佳句後,時隔不久,也來到了查濟。李白受查濟人查師模(官至中書郎、校書郎)之邀,來到查濟的石門碧山遊歷棲息,數日流連而忘返,揮毫寫下“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千古佳句。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七)

偷懶的老牛 攝


青山綠水、小橋溪流,查濟美如畫,也最入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