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將錢都用來修碉堡的國家,計劃修75萬個,實際上連一半也沒有

其實中國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同世界各國友好,早年的時候,由於我國同巴基斯坦的關係一度十分友好,但要說更早的時候,中國和阿爾巴尼亞的關係一度比巴基斯坦還要鐵,然而阿爾巴尼亞雖然得到了不少國家的援助,但是其貧窮的境況並沒有絲毫的改變,早些年的時候,阿爾巴尼亞一度是歐洲唯一的一個最不發達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直到近些年才稍微有些許改變。

將錢都用來修碉堡的國家,計劃修75萬個,實際上連一半也沒有

阿爾巴尼亞除了傳銷比較出名以外,還有一個綽號,這個綽號就是“碉堡之國”,可以說在阿爾巴尼亞境內,隨處都能夠看到建設的碉堡,有些位於崇山峻嶺中間,有些就在平原上,而且幾乎是每隔一步,就有密集的碉堡群,這些密集的碉堡群都是修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左右。

將錢都用來修碉堡的國家,計劃修75萬個,實際上連一半也沒有

實際上這些碉堡,統統都是為了防備蘇聯建設的,早些年蘇阿之間的關係還不錯,然而在六十年代初期的時候,蘇阿之間的關係忽然惡化,就這樣一直持續到六十年代末,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這次戰爭使得阿爾巴尼亞十分恐懼,他們知道,以自己的軍事實力無論如何是無法擋住蘇聯的鋼鐵洪流的。

將錢都用來修碉堡的國家,計劃修75萬個,實際上連一半也沒有

由於這一時期和中國關係的友好,他們從中國得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然而為了防備蘇聯,他們將這些經濟援助並沒有用在恰當的地方,反而是用來修建碉堡上,從1968年開始,阿爾巴尼亞制定了一個全國計劃,這個計劃就是在全國境內一共修建75萬個碉堡,當然修建這麼多碉堡,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針對蘇聯進行全國防禦。

將錢都用來修碉堡的國家,計劃修75萬個,實際上連一半也沒有

只不過阿爾巴尼亞畢竟是一個小國,修建如此數量之多的碉堡實在是吃不消,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這些碉堡也才修了17萬個,連原來計劃的一半也沒有,不過即便是如此,在阿爾巴尼亞,這些碉堡的密度,也達到了每平方公里5.7個之多,基本上只要是在各個交通路口或者需要的地方,都會修建這樣一個碉堡。


將錢都用來修碉堡的國家,計劃修75萬個,實際上連一半也沒有

當然還有數不清地下防核工事,這些碉堡一個個的就如同蘑菇一樣,紮在地下,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修建完成以後,這些碉堡還經常有人看護,以便於在戰爭來臨的時候,能夠排上用場,為了確保安全,這些碉堡的建築施工團隊也是隨時更換,而碉堡設計師後來被抓緊監獄之中,然而耗盡國力花費了20年的時間修建的這些碉堡,後來全部都變成了無用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