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王事情


有一种太子叫作明君的太子,尤其是那种还挺能活的明君,当他们的太子大多没有好下场,公认的明君无外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果再加几个人的话,我认为秦皇之前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赵雍算一个,宋祖往后的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都能够算得上吧!

我们看看他们在皇位继承时候所遇到的困难吧!赵武灵王被梁启超认为是继黄帝之后最有作为的一个君主,结果在立储的时候废长立幼,晚年的时候竟然还后悔了,最终在沙丘宫变中被人活活饿死。

秦始皇晚年一心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结果死在了外面,长子扶苏没有即位,反而公子胡亥即位,带领秦国走向灭亡。

汉武帝晚年时候宠爱钩弋夫人,生下刘弗陵,为了让刘弗陵当太子,爆发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逼造反,最终兵败被杀。

赵匡胤的传位最为神奇,从金匮之盟到烛光斧影,反正皇位最后是没有传给儿子。

康熙被称为圣祖,晚年却发生九子夺嫡,太子胤礽被两立太子,最后也是两被废。

种种来说,也就是明朝的太子比较稳,立了之后就不再改,即使蠢起来像头猪那也是朱家的皇帝,最让人气愤的是,太子可以死,但是朱元璋立皇孙啊!当然,结果我们看到了,靖康之难后,建文帝的尸首丢了六百年,都没有找到。

上文没有提及的最后一个明君,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登基历史就不光彩,是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弑兄逼父才登基的,在其登上皇位之后,也很重视对继承人的培养,不想再发生玄武门之变这样的事情。

唐太宗一共14个皇子,在当时唐朝嫡庶之分很严重,其中为长孙皇后所生的3个儿子最为唐太宗所重视,他们分别为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

唐太宗是很看好李承乾的,在即位的时候就立李承乾为太子,希望李承乾不要成为李建成第二,李承乾刚当太子的时候,有长孙皇后在,李承乾是一个好孩子,史载其“性聪敏, 太宗甚爱之”。

在李承乾八岁的时候,唐太宗就任命刚刚卸职的丞相萧瑀为太子少师,后来更是用著名大臣李纲为师,为的就是能够让李承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时李世民对李承乾十分照顾,李承乾生病的时候,一向不搞封建迷信的李世民,先是允许剃度三千和尚为其祈福,后来又请天竺高僧,总之,把李承乾当作手心里的宝。

如果长孙皇后不死,估计皇位妥妥是李承乾的,但是贞观十年的时候,长孙皇后去世,对于唐太宗和李承乾都是一种打击,我们经常在书中看到李世民跟魏征发脾气,最后劝李世民的总是长孙皇后,那是因为隋唐时期门阀制度特别厉害,长孙皇后代表的是很大的权势,即使是贵为皇帝的李世民也不敢轻易发脾气。

长孙皇后去世后,关于李承乾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了,先是李承乾贪玩,不好好学习,后来是李承乾有同性恋倾向,最后竟然是不尊重师长,甚至要谋杀老师。

反正不好的一面在长孙皇后去世全部都显现出来了,李世民对其逐渐不满。

李承乾的种种作为,相对于李唐皇室来说,远远算不上什么,从李渊、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李亨这些皇帝来看,丫的一个比一个会玩,恰恰是李承乾比较倒霉,受到的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一方面李承乾是一个坡脚,这种有伤大雅的行为在别人的眼里棕感觉不符合一个君王的形象,从而使得李承乾内心本来就有一些自卑;另一方面却是李世民的严格要求,希望李承乾是一个完美的太子,然而明君眼里的太子,又是相当难当。

明君眼里,如果太子比你出色,他会感觉到做父亲的不如自己的儿子,当儿子不如自己,他会感觉这个儿子有些傻,最后明君在选择储君的时候,都选择了那个不太争的那个,因为能够坐稳不争的那个人,往往是比较有城府的,前者是李治,后者是雍正。

当然,偏心眼是每个皇帝都犯的毛病,当时唐太宗十分宠幸魏王李泰,给李泰大肆进行封赏,在各方面规格都不输于太子,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事情,皇帝偏心眼最后立小儿子的事情是经常的事情,当时大臣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向太宗进谏说您对魏王太过偏袒,使他“有逾于皇太子”。

李世民的这种作为,实际上也让李泰产生了幻想,认为只要扳倒太子,皇帝就是他的了,人最怕的事情就是有了不该有的幻想,当然,这种幻想还是李世民给的。

反太子政治集团的施压,导致李承乾选择了自暴自弃,最后被侯君集和李元昌所利用,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对于李承乾的谋反行为,李世民是十分震惊的,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一手培养的儿子,最后走上了谋反的道路,他不敢相信认为自己花了这么多的心血培养的儿子,会反他,然而当他思考后,就明白自己对李承乾的确是不公的。

唐太宗将参与谋反的人全部诛杀,对于李承乾,曾经弑兄逼父的李世民在群臣一致要求处决李承乾的时候,还是没有下去手,只是将其贬为庶人。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李承乾身为太子依然造反,很大程度上跟李承乾的教育失败有着必然的联系,唐朝的皇子教育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为失败的,这种为了权力发生宫廷政变的事件,李承乾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史论纵横


我是李承乾,皇二代出身,八岁就成为了大唐的太子,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父亲太宗皇帝经常夸赞我聪明好学、仁义孝纯,没错,我就是你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当我十二岁的时候,父皇就开始锻炼我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虽然只是“听讼”,但我已经开始参与政事,你们在我这个年纪可能还在玩泥巴吧。父皇每次出去巡幸时,都是由我留在京城监国,可见我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本来我是很完美的,很有帝王之象,可偏偏老天赐给我一副不完美的身体——我患了脚疾。虽然我父亲经常说足疾并不影响我成为一代明主,但我内心还是留下了叛逆的种子。

虽然我身份高贵,但也跟普通人一样,有逆反心理。父皇给我选了十多位当世名臣,让他们平时没事跟我谈论一下天下大事,但是这些人把我当成小孩子,动不动就去父皇那里告我的状。我不过盖了一座房子,于志宁就上疏批评我太过奢华,我奢华个鬼啊,哪一个太子像我这么寒酸;我跟小太监一起玩了一下,这老家伙又去告状,还把我比作秦二世,我要是秦二世,父皇不就是暴君秦始皇吗?这老头脑子缺根弦吧。他们越这样,我越要跟他们对着干,慢慢我就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了。

你们说我玩乐丧志,我就偏偏去重新一个太常乐人,他很会逗我开心,我把他叫做称心。没想到这这个消息传到了父皇的耳中,称心就被杀了,我恨父皇,也恨那群老不死的,总有一天我要报仇。



慢慢我发现,父皇对四弟李泰越来越宠爱,本来成人后的皇子都应该去封地的,但父皇却特许他留在宫中,我变得担忧起来。这个四弟仗着父皇的宠爱,竟然对太子之位有了觊觎之心,这是我不能忍受的,但此时我并没有比他多什么筹码,相反我与父皇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面对李泰的挑衅,我越来越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太子之位是我的,皇帝也是我的,我还要为称心报仇。



既然父皇不再宠爱我,那我就学习一下“前辈”的经验,父皇你不要怪我,毕竟当初你也是抢了大伯的太子才当上皇帝的吗?这些年我身为太子,身边还是有一些人手的。可惜天不随人愿,还未起兵就输了。



我就要不是太子了,我会死吗?


历史伶俜者



李承乾是大唐太子,却冒险谋反。最终失败,身败名裂。

通常,只有没被立为太子的皇子才会谋反,太子是不会造反。因为不谋反将来就是皇帝,谋反十之八九要身败名裂。

例如:李建成是太子时,李建成是肯定不会谋反的。只有秦王李世民才谋反。



但太子不会谋反,是在通常情况下。在特殊反常情况下,太子就可能会铤而走险。

先举一个最典型的代表——太子商臣弑楚成王。


商臣是楚国太子,楚成王欲废除太子,立公子职。商臣听闻风声后,又确认属实。便谋反,夜晚带甲兵攻击楚成王。太子商臣杀楚成王之前,成王想吃个熊掌再死,以拖延时间,等待救援。被商臣拒绝。成王自杀而死。

楚成王之死是必然。废立太子是大事。要么严格保密,无法保密,就重兵布防,加强戒备。保密、戒备只要做到一点,楚成王就不会死。


《韩非子》有对此事的记载。韩非子更是称,国君立太子后,太子和母亲便希望君主早死。非爱非憎,利在君之死。

在法家看来,太子是国君的死敌。将要废除的太子更是头号死敌——必须尽快诛杀。

在韩非子“教唆”之下,汉景帝指使法家酷吏,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废太子刘荣处死。

李承乾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所生,是嫡长子。李世民原本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乾坤。长孙皇后在世时,李承乾太子的地位很稳固。皇后去世后,虽然有位高权重的舅舅长孙无忌。李承乾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太子的不良行为在朝野被传的沸沸扬扬:奢侈、残忍,甚至有断袖之癖。(究竟传言是否属实,不得而知)

李世民也有废除太子之意。就连李承乾的舅舅、老师们也开始疏远他。

李世民在此事处理上,比楚成王强。他知道废除太子之事,已经无法保密。便加强了禁军的戒备。李承乾在岳父侯君集的支持下,起兵谋反,偷袭李世民。李世民早有戒备,李承乾的叛军无法攻破禁军防御。援军赶到后,平定叛乱。

侯君集被杀,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南蛮。

我再解析一下李承乾谋反的三大原因:

一、自己铁定被废。谋反一旦成功,还能当皇帝。谋反就是一次风险极高,回报极大的风险投资。谋反失败,大不了一死。

如果李承乾考虑到这一层,只有5%的可能会谋反。

二、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后,被李世民所杀。汉景帝杀废太子刘荣,就是前车之鉴。

李承乾被废,不会谋反。将来要被杀,就要重新斟酌了。

考虑到这一层,李承乾有20%的可能谋反。

三、自己被废后,即使没有被皇帝所杀。新太子即位,很可能会杀自己。

考虑到这一层,李承乾有30%可能谋反。

李承乾也可能有三分谋反之心,却担心失败。而犹豫不决,最后在侯君集等人的鼓动下,才铤而走险。

若李承乾谋反成功,他应该会杀掉李世民,而不会像李世民一样,让李渊做太上皇。因为李世民麾下能臣干将太多。而李渊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让李世民做太上皇,自己这个皇帝随时会被反杀。

最后,说一下对废立太子之事做的最好的皇帝——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废除太子,并未杀太子。新君即位后,即使废太子既有威望,智勇双全。依然没有诛杀之。废太子得以善终。

刘秀父子是真正的以儒家思想治国。而不是像汉武帝刘彻那样,一边推崇孔子,一边重用法家酷吏,罗织罪名,制造冤冤狱,将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

附录:中国象棋中,有一个残局的名字,就叫商臣弑君。


杨朱学派


这件事情怪不到李承乾头上,得怪李世民无教子良方。

说起李世民因当年玄武门杀兄逼父上位,等他有了皇子自然也怕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所以早早确立了李承乾无可更改的太子地位。若是一直这么坚持也好,可惜李世民当得起明君称号,却不懂得如何做好一个父亲。把平衡朝堂的那套手段拿出来放到教育孩子身上,其本意是想通过给予二皇子李泰同样的待遇已刺激太子李承乾更加上进,可是事与愿违,他忘记了孩子们还小,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理性的分析。

再说,李承乾身边亲信皆是一群贪得无厌之辈。汉王李元昌自己没有造反的魄力就撺掇侄子造反,想凭借从龙之功获得未来更大的利益,可你一个亲王做不成皇帝不还只是个亲王么?侯君集,当年拥戴李世民尝到了甜头,可惜还是心有不甘,羡慕长孙无忌那首屈一指的地位,总想什么时候自己也“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赌徒心态,赢了一次以为还可以再赢一次!这群鼠目寸光不忠不义之辈,就不是能创业当皇帝的优质团队!

实力不足就算了,运气还差。李佑提前造反失败没想到牵出李承乾心腹纥干承基,被捕后分分钟招供把李承乾被带了出来,妥妥的坑主。也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李承乾运气太差!


一壶酒一张琴一溪云


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李世民能在玄武门弑兄逼父;我李承乾为何不能自立山头?

与伯父李建成不同的是,李承乾属于那种高开低走的太子,自己作死。原本他是当之无愧的合法皇位继承人,这从他的名字就看得出来,“承乾”: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再加上其乃是嫡长子,论资历论能力都得是他。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迟迟不驾崩,自己又身患脚疾,经常生病,而弟弟李泰日渐获宠。因为之前有着玄武门之变的前车之鉴,李承乾感觉弟弟威胁很大,于是就派人暗杀弟弟。结果事情败露。于是李承乾一不做二不休,开启了谋反之路。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李承乾终究还是没能斗过父亲!

究其原因:

第一个,和当时唐代初期的政治环境有关系,当时的环境就好似一个刚刚建立的创业团队,他们并不知道前面的路到底是怎样的,又会遇到些什么问题?

玄武门之变告诉李承乾,他这个太子之位不是万无一失的,弟弟李泰成长让他感觉威胁很大他害怕自己成为伯父李建成。害怕弟弟李泰成为第二个秦王。

所以整个的环境给李承乾一种压迫感和危机感,所以他很急切,以至于暗杀亲弟,按捺准备逼宫,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当然,这不仅仅是前车之鉴的原因,更是长久压抑所导致的不自信。

李世民对他寄予厚望,同时也给了他巨大的压力。

李承乾作为长子,从小就很优秀,在他8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储位,并且李世民注重对于李承乾的培养,在李承乾12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处理一些政务,并且只要李世民不在朝中,便把朝中事务交给李承乾。

当然,李承乾这些事情处理的都很好。其实,李世民本应与李承乾君臣相待,但是他却把自己这个儿子错看成是自己,一直往这个方向培养他,李承乾背负了太多压力。

他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害怕得不到父亲的宠爱。长久压抑导致了性格扭曲。

特别是母亲长孙皇后的去世,让李承乾愈发的压抑,他找不到排解之人。物极必反,性格因此而大变,原本宽厚有礼的李承乾变得暴戾、焦躁、最终做出了出格之事。

其实李世民是爱这个儿子的,即使李承乾谋反,但李世民并没有杀他,仅仅只是贬为庶民流放而已,这已经是非常宽容了。


白话历史君


因为李世民过分宠爱嫡次子魏王李泰,使李泰产生了夺取太子之位的想法。太子李承乾担心被废,所以想效仿玄武门政变,杀弟逼父。最后李承乾兵败,流放黔州,第二年就死了。


此事详情如下:

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其中文德皇后长孙氏先后生下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子。

  李承乾出生在承乾殿,故以此命名。乾为天,承乾即承继皇业,表明李世民很看重此子,其后立他为皇太子。

  李承乾年幼时,聪明能干,深受李世民喜爱。长大后,开始叛逆起来,沉湎于舞乐美色,嬉游无度,然而他很畏惧父皇,只能偷偷享乐。

  

  李承乾上朝时,他满口忠孝之词,退朝时,也不与群臣玩笑。左右之人进谏,他正襟危坐,一副虚心纳谏的样子,所以人人以为太子贤明。然而他并没有将别人的劝谏听进去,反而非常抗拒,甚至派人谋害劝谏者。李承乾曾说:“如果我当天子,应当为所欲为,有劝谏的人,我杀了他,杀五百人,难道还压不下来?”

  魏王李泰有文采,又喜欢招揽文学之士,美名远扬。李泰奏请编著《括地志》,得到李世民的鼎力支持,于是他招揽朝中文士,府上济济一堂。很多贵族子弟也前来发展关系,魏王府门庭若市。

  魏王李泰和文士耗时四年编著完成《括地志》,意义非凡,功劳巨大,得到了父皇李世民的厚赏。李泰越来越得宠,以致每月的用度超过了太子李承乾,就是说李泰每月的生活费零花钱比李承乾还多。李泰受到父皇的溺爱,逐渐有了非分之想,觊觎太子之位。


当时太子李承乾腿脚有毛病,行走不便,担心自己被废黜,所以与二弟魏王李泰关系不和。李承乾与李泰二人各自树立党羽,互相斗争。

  这一幕似曾相识,当初李世民就是和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不和,同样是互相争斗,没想到被儿子们继承下来。

  太子东宫中有一名舞乐艺人,姿容绝美,很受李承乾宠爱,被称为“称心”。据说此艺人是名男子,李世民得知后,为了皇家尊严,一怒之下杀了此人。李承乾认为是李泰告发的,对他更加怨恨。李承乾对死去的称心思念不已,特意开辟一间房挂上她的画像,又在院中起坟立碑,朝夕祭拜。他在坟前徘徊许久,哭泣流泪,更加怨恨父皇和弟弟,于是称病不出,数月不上朝。

  

  李承乾让上百家奴学习音乐唱歌,梳起胡人发型,剪下彩布为舞衣,擂鼓舞剑,昼夜不绝。他又铸造大铜炉,巨鼎,使人盗取农户马匹,亲自烹煮,然后和喜爱的家奴一起分享马肉。

  他又喜欢突厥语言及服饰,挑选长得像胡人的人,让他们披上羊皮衣,编辫子,五人建一户,搭毡帐,树立画狼图腾的旗帜,分为各部落。他自己住在王帐里,命令各部屠羊烹煮,抽出佩刀割着肉吃。

  

  李承乾表演突厥可汗去世,他躺在地上,令众人哭叫划脸,骑马环绕自己。忽然,他又站起来说:“如果我当了天子,将会率数万骑兵到金城,然后披头散发,归降阿史那·思摩,做一个小小的部落长,岂不痛快!”阿史那·思摩是突厥贵族,归降了唐朝,被扶立为可汗。李承乾此言颠倒悖反,左右之人闻言,私下议论纷纷,以为他中邪了。

  李承乾召壮士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hé)干承基等人谋杀魏王李泰,没有成功,于是与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大臣刺破臂膀,歃血为盟,密谋发兵攻打西宫,诛杀李泰。

  后来,齐王李祐据齐州谋反,李承乾对纥干承基说:“我东宫离陛下很近,若要谋反,齐州哪能比得上我?”不久纥干承基受齐王谋反一事牵连,下狱当死,他想立功赎罪,便告发李承乾谋反。李承乾于是仓促起兵,打算诛杀李泰,逼父皇李世民退位,一如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兄逼父。

  

  太子李承乾密谋泄露,而李世民早有准备,结果政变失败。李世民召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jì)、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审讯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于是废黜李承乾为平民,流放黔州。李承乾第二年就死了。

因此事,魏王李泰也被贬到外地,于是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其后继位为唐高宗。


檐雨坠珠,转瞬流年千秋;阶苔行蚁,方寸浮世万象。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檐雨阶苔


李承乾的储君干得算不上顺风顺水哦。

李承乾、李泰、李治的关系,与《琅琊榜》中太子、誉王、靖王的关系非常非常像。

李承乾早早被立为太子,但是他没把这个位子坐好

626年6月发生了宣武门之变,8月唐太宗继位,10月就立李承乾为太子。可以说早早地确立了他储君的地位。

刚开始,太宗常让他处理政务,还算不错。

但是人越长大,欲望越多,尤其在帝王之家,又早早被立为储君,自制力稍差一点就容易掉沟里去。

这第一条沟壑就是耽于享乐。美女、音乐、游山玩水,做了还遮掩,怕太宗知道。

第二条就是虚伪,言行不一。李承乾在朝中说话都是忠孝仁义,言辞恳切,但退朝之后就跟一群不逞之徒混在一起。有人劝诫呢,他就一边自责一边掩饰。他有一个超能力,就是自我辩解的能力特别强,让劝谏的人来不及搭话。

第三条就是行为不检点,比如宠爱戏子、模仿突厥、背后说狠话等,惹太宗生气。李承乾非常喜欢一个身段很好本事突出的优伶,叫“称心”,还结交道士,结果太宗知道了,大怒,把这些人都杀了。这李承乾不但不改正,还给这个优伶在宫苑中建了个墓、在房中挂上画像,早晚祭奠。他为此心怀怨恨,竟然借口不上朝了。

他还曾说过:“我当了皇帝,一定随心所欲。如果谁要劝谏我,我就杀死他;杀到五百人,难道还压不住吗?”

说狠话过过嘴瘾,普通人没什么,但他忘了自己是储君啊。

(李承乾)

魏王李泰谋夺储君之位,促使李承乾谋反

上述李承乾的这些毛病,大家都知道。这对于皇次子魏王李泰来说,是个很大的诱惑;他认为他还有机会,要搏一搏这个皇太子之位。

李承乾有个生理疾病,腿脚不便,就是稍微有点瘸,魏王李泰就设计排挤他。李泰还安排一些他的心腹在朝中走动,拉拢大臣,几乎结成势力强大的一党了。

李承乾着急了!担心自己这个太子地位难保啊!那李承乾就开始反击了。

但是,李承乾你看他结交的都是些什么人?戏子、道士、对现实不满的人,他们能给他出什么上档次的计谋吗?结果李承乾的招数都是些昏招。

李承乾派人到玄武门送上密封奏章,揭发李泰的罪状。太宗很生气,但也没查出什么。

不久,李承乾眼看自己的地位越来越危险,干脆铤而走险吧。

李承乾安排刺客去谋杀魏王李泰,结果失败了。李承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便与李元昌、侯君集等人歃血为盟,计划带死士直接闯入西宫,学唐太宗当年做法再搞个宫廷政变。

但李承乾的阴谋因故败露了,谋反计划胎死腹中。

按说一般这种谋反大罪,都是要被处死的。但唐太宗还是心里可怜他,没杀他,把他废为庶人,流放到黔州。

造成这种局面,其实唐太宗难辞其咎

说实话,在李承乾与李泰互相谋夺的事情上,唐太宗犯的错跟他老爹李渊犯的错一样。

李渊在当年起事反隋之后,看李世民这么能干,经常一激动就口头对李世民说:我将来立你为太子。

李世民对李泰也是这样。李泰在李世民面前会表现,因此李世民很喜欢李泰。在李承乾派人投书揭发李泰事情后,李世民反而更喜欢李泰。李世民也口头对李泰说过:我要立你为太子。

李世民不但口头说,还在实际行动上公开表现出来。

比如,有些地位高的官员(三品以上)在对待李泰的礼节上做得不够标准,结果惹得唐太宗大怒,把他们召来训斥了一顿。房玄龄这样的重臣都被吓得满头大汗,你可以想像当时太宗爱李泰之心有多么深切。

再比如,朝廷给魏王李泰的供奉竟然多过了太子;李世民还下诏让李泰入居武德殿。

这不是明显表现出了偏爱李泰、给太子李承乾巨大压力嘛!

最终,在李世民有意无意的举动之下,加上李泰的排挤,李承乾终于被压力搞得失去了理智,做出了谋反的举动。

魏王李泰本来胜券在握,但是做得太过火了,结果让李治捡漏

这个魏王李泰,已经把李承乾搞到了,他是很有机会成为储君的。但是,因为他自己某些方面做得太过火、太违反人之常情,结果反而演砸了,太子之位旁落李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李承乾因谋反被幽禁期间,李世民有意立李泰。李泰不知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是为了趁热打铁,竟然对李世民说:如果传位给他李泰,他李泰死之前将把自己的儿子杀了,然后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

李世民在征询重臣意见的时候说了李泰的话。褚遂良对太宗说:假如将来在你百年之后,魏王李泰真的占有了天下,他怎么可能冷酷地杀了自己的爱子,而将皇位传给晋王李治呢?

是啊,这么违反人之常情的事情,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李泰还嫌自己这火烧得不够旺,也担心李治破坏他的好事,就跑去吓唬李治:你和那个反贼李元昌关系很密切,你不担心皇上治你的罪吗?

这李治是个老实孩子啊,心里藏不住事儿,于是就满脸愁容。李世民看到了感到很奇怪,等问出原因后,对李泰大失所望。最终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琅琊榜》中,誉王与太子拼命缠斗,谁知最后便宜了靖王,故事雷同不?

李世民还说了这样的话(大意):我不立李泰而立李治为太子,是表明太子之位不能靠心计经营而得到;以后如有太子失德而藩王企图谋取的,两人都不能立。

(李治)

结语:大唐朝政,一直在草原的质朴与汉文化秩序的冲突磨合中前行

鲜卑北魏注入的新鲜血液,把草原质朴的精神注入了中原文化。也让中原文化多了一些直接,少了一些迂腐虚文。大唐的这些人还都是,比较直接,想做就做,也敢冒险,在事情还有一线机会时也愿意冒险一博。后来大唐的政治,多次重复上演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模式。

李世民发动政变,是冒死一搏,只是他运气好,成功了。李承乾也这么干,但他失败了。

后来的李隆基也是这样,一切都是险中求,连续搞了两次政变,才稳住自己的权位。

大唐的冒险与尚武精神,从皇族的这些行为上可见一斑。

但是,与《琅琊榜》不同的是,李治的政治水平与靖王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李世民担心李治太软弱,而有意改立那位性格更像他的吴王李恪(李世民庶出的儿子)。但被长孙无忌给劝阻了。李世民从此不再有改立太子的想法。

李世民还担心李恪走上李泰的道路,就亲自告诫李恪:父子虽然至亲,但是犯法了我也不能饶你。汉昭帝已立,燕王刘旦不服,暗中图谋造反,霍光一封信就杀了他,你要引以为戒啊。

但是,李世民改立的想法还是为李恪招来了杀身之祸,告诫的话也一语成谶。

等到李治继位之后,李治本人没什么心计,但长顺无忌始终认为李恪对李治是个威胁(李治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653年,驸马房遗爱犯罪,为了活命,他顺从长孙无忌的意图,诬告李恪谋反,李恪因此很快在宫中被勒死。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李承乾的一生再次说明一个千古不易的道理:太子不能做太久。

作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打小就十分受宠,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承乾”,史书记载这一命名取自承乾宫,但皇室家族,一举一动,皆有深意,岂是随随便便给的。

李世民继位后,马上立李承乾为太子,作为长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李承乾做太子合理合法,毫无争议,况且当时的李承乾,十分招人喜爱,史书记载: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千万别小看这几个字,古人写文讲究言简意赅,尤其是史家用语,每个字每句话都有大深意。“丰姿峻嶷”自不必说,长得帅不帅,见仁见智,要知道李家、长孙家都是世代公卿,基因绝对过关。

而“仁孝纯深”就很讲究了,“仁”往往用来形容君王,所谓“仁者爱人”,而“孝”是评价皇族品行的必要条件,古人以孝治国,历朝历代都把孝放在第一位。如此定义李承乾,其身份地位可想而知。

公元636年,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过世,这位以贤德著称的女子,在辅助老公登基九五后来不及享受就撒手西去,除了悲伤的李世民,长孙皇后的去世也成为李承乾命运的转折点,此前他虽已被立为太子,但在母亲的看护下,不敢造次,母亲去世后,他仿佛离开笼子的飞鸟,放入大海的游鱼,变得无拘无束,也因此肆无忌惮。

李世民忙于国事,哪里留心这些蝇头小事,且他自己天赋异禀,以为别人都如自己一般,所谓子承父业,天经地义,要知道,李世民15岁那年已经娶长孙皇后过门,17岁就带兵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19岁更是与父亲在晋阳起兵反叛,推己及人,儿子再不济也不会差自己太多。

但世事就是这么无常,所谓“洒下龙种,收获跳蚤”,两夫妻都是人中龙凤,又是第一胎,即便用今天的科学理论推定,也应该是个三好学生,哪想到儿子如此不争气,母亲一走,就完全变了个人,飞扬跋扈不说,还在后宫搞起了同性恋,为了一个小伴家的死哭哭啼啼,多日不上朝和父亲怄气,对父亲指派来的老师也是爱理不理,最后竟然其了杀心,想把张玄素干掉,全然没有君临天下的样子,与父亲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而同母的弟弟李泰却趁势而起,史书记载他:“聪敏绝伦”,这一评价同样有深意,李承乾是颜值不错,仁义孝顺,而李泰就是聪明,站在父母亲的角度,即便不偏心,也会不由之主的对聪明孩子另眼相看,史书记载李世民对李泰“特所宠异”。

长孙皇后去世那年,李泰已被封为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而爱子心切的李世民为了与儿子朝夕相处,不惜破坏制度,让李泰搬到武德殿居住。

武德殿虽然比不上东宫,可也十分靠近,当年齐王李元吉就住在这里,李世民的做法引发了李承乾老师魏征的激烈反对,认为这样做等同于释放一个危险信号,有引发夺嫡的危险。

但李世民不为所动,依然对李泰恩宠至极。

以李世民的智商,当然不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纵然爱子心切,也不至于犯这么大的错误,但他一意孤行的背后可能另有含义,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种激将法,做父亲的希望借此刺激长子发愤图强,改过自新。

可惜已经成年李承乾早已失去了早年的聪明伶俐,不但不理解父亲的苦心,还为了防止皇位落到弟弟手里,不惜发动政变。

要说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了,李世民又没有明确表露出废立之意,李承乾为什么一定要造反呢?

有这样几个原因:

(1)年少气盛,沉不住气

李承乾谋反于贞观十六年,时年24岁,按照今天的标准,也就是个大学刚毕业的孩子,其阅历、能力并不足以保证足够的判断力,再加上侯君集等人的蛊惑,最终走上了黑路。

(2)风俗使然

唐朝虽然是汉族正统王朝,但其依然脱胎于北魏鲜卑王朝,这其中李渊的祖父起于北魏六镇,后来荣升为西魏八柱国,按照鲜卑风俗,嫡长子并非唯一继承人,其他子嗣同样可以参与竞争,虽然李氏主政中原后,采纳汉文化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但文化传统的影响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

(3)局势所迫

李世民虽然没有废立之意,但他对李泰的过分宠爱让李承乾感觉到了危机,废长立幼虽然不详,但并不常见,隋炀帝杨广就是挤掉哥哥杨勇上位,父亲李世民同样不是嫡长子,长辈的真实遭遇加剧了李承乾的继位危机,让他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4)缺乏教养

李世民虽然生于官宦世家,但其母太穆皇后却十分不简单,她是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之女,按照辈分,周武帝宇文邕是她的亲舅舅。身份尊贵,持家有方,对子女的教育极为严格,虽说李世民三兄弟不和,但其能力才学却都是出类拔萃,也正因为如此,给李渊选择接班人出了个大难题。

李承乾比之父亲就差多了,李世民早年随父亲起兵,根本无暇顾及子女教育,长孙皇后虽然贤德,但精力也都放在帮助老公打江山这件事情上,对子女疏于管教,当然,这其中也有李承乾自身和教育环境的因素,据说李世民为了督促儿子成才,把当朝名臣都委任为李承乾的老师,什么魏征、张玄素、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刘洎、岑文本、马周……这些人才学自是不必多说,但对教育学生却是一知半解,只能把师道尊严那一套照搬过来,对李承乾严格管教,动辄以禀报皇帝来威胁他,导致李承乾逆反心理严重,长此以往,师徒关系恶化,李承乾再听不进忠言。

李承乾谋反事发后,李世民依然不愿意杀他,只是将他发配到了黔州,而聪明的魏王李泰也没有因此上位,老爹喜欢他不假,但不代表不喜欢别的儿子,据说李世民自言: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可见李世民还是很了解儿子的秉性的。



日慕乡关


先来说说李承乾是何许人也,他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母亲是长孙皇后,他是嫡子又是长子,生下来又聪明伶俐,李世民很是喜欢,可以说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李世民对他寄予了厚望。

李世民登基不久,就将其立为太子,当时的李承乾只有八岁。按说李承乾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太子,只要耐心等待,迟早会继位为皇帝,那他为什么还要冒险谋反,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其实不然,哪朝哪代的太子都不是那么好当的,我们来看看李承乾谋反的原因。

太子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

太早被立为太子其实对李承乾来说并非什么好事,过早地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一言一行都要循规蹈矩,做为皇家的中心人物,稍微一点差错就会遭到大臣、言官们的弹劾,他从小就生活在风口浪尖之上,压力过大。

太子这个职业并不是什么铁饭碗,全凭皇帝老子的喜好,虽然太宗皇帝对他不错,可他对其他儿子也不错。太子之位只有一个,而他的兄弟却有那么多,同父同母的兄弟就有三个。做为皇子谁不曾肖想过那至尊之位,兄弟阋墙在皇家那是常事,他父亲的皇位就是这么得来的。

所以,李承乾虽然贵为太子,但却从来不曾有过安全感。

长孙皇后去世过早,他少了一个能够规劝他又能庇护他的人。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可以说是恩爱夫妻的典范。长孙皇后不仅贤德,而且经常用古事劝谏皇帝,很多忠直之臣都受到过她的庇护,唐太宗对她更是又敬又爱,以致于在她去世多年以后还时常想起她。

长孙皇后去世时只有三十六岁,那一年李承乾十八岁,他的身体不好,后来又患了足疾,这让他心里又多了一层担忧,一国之君怎可身有残疾。

虽然父皇的恩宠并没有衰减,可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去世,他对长孙皇后的另外两个儿子也格外关爱起来,甚至将李治放在自己身边抚养。

这一切都让李承乾深深感到不安,以至于后来性格变得越来越乖张,对唐太宗阳奉阴违。再加上言官们一直盯着他,稍有不慎就大加指责,这让他的性格越发叛逆做了很多错事,而唐太宗又没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规劝他,一味的指责只是让父子的心越来越远。

如果长孙皇后没有那么早过世,定会加以规劝,也许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

李世民杀了称心,成了李承乾谋反的导火线。

古时候盛行男风,男宠在当时并不少见,李承乾对宫中的一名太常乐人十分宠爱,并将他取名称心。这如果是在寻常百姓家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可是李世民却不能允许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行为,认为这是皇室丑闻,一怒之下将称心杀了。这件事让李承乾非常伤心,父子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这时候他的兄弟李泰却得到了李世民的欢心,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后,李世民对其大加赞赏并给予厚赐,赏赐的规格甚至超过了太子。虽然李世民并无另立太子之心,但坊间却传出了谣言,而李承乾也知道李泰有夺谪之心久已。

重重压力之下,铤而走险好过坐以待毙,于是李承乾在暗杀李泰失败后,又联合侯君集等人逼宫谋反。

当然,以他的能力哪里斗得过杀阀决断的父亲,他老子可是过来人,他的这点小动作怎么可能逃得过李世民的法眼,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李世民对这个儿子还算疼惜,并没有杀他只是将他贬为庶人。

不过,这个曾经让他寄予厚望的儿子,终究是让他失望了。


疯小鸟


作为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李承乾,早在李世民登基之初,就已经被立为太子了,可是到了后来,他却和侯君集一同谋反作乱,按我们现在话所说,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李承乾没道理要反他老爸李世民,这怎么就反了呢?

李承乾

从客观上讲,李承乾谋反是被王权逼迫的。

李承乾为人愚讷,又不善于权变和谋略之术,但由于李侍民和长孙皇后的宠爱,他被推上了太子的位置,因此他成了自己的弟弟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对手,而他这两个弟弟又都比他聪明,比他会用心计,所以从个人而言,他从开始就不可能胜过弟弟们。

李世民

然而,李世民确对他充满了期望,想通过后天教育来弥补先天的不足,于是请来像张玄素这样的大儒来做他的老师。可是他还是处处落入弟弟们设给他的陷阱,多次以后,连父亲李世民也认为他确实不是做太子的料,因此疏远他,冷落他。

所有这些对李承乾打击太大,因此他想放弃,于是,终日不求上进,在自己家里样了一些男宠和武士,在家里玩胡戏取乐,这被李世民知道后很生气,于是李世民有了废掉李承乾的想法。当然他知道后很害怕,原因是历史上的废太子下场都不好。

恰好这时候,李承乾的岳父,征西大将军侯君集因为征高昌时私吞财物,私纳胡女之罪被免了官赋闲在家,因此侯君集心怀怨望,李承乾在侯君集的各种带有恐吓性质的劝导下,终于动心要谋反。

侯君集

这时候,他的弟弟胶东王谋反被人揭发,李承乾怕查到自己头上,于是便下决心谋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