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手上资金只够撑2个月,但挺过去,就是4000亿市场

手上资金只够撑2个月,但挺过去,就是4000亿市场

作者:葛伟炜,新零售商业评论执行主编


“关键时刻,人心凝聚在一起最重要,即便挣不了钱,也要做些有意义的事。”


昨天的“越冬者说”特别策划,我们请制造业的创业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今天这篇,我们选择了美业。

红杉资本的沈南鹏曾将“爱美、怕死、缺爱”总结为2019年推动消费升级的三大动力,而这三大动力都与美业切切相关。事实也是如此,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大街上密集开出的美容美发店和养生会馆就说明了一切。

然而,这个必须通过线下、人与人接触才能完成服务的行业,在疫情之下举步维艰:

员工被滞留在老家无法返城;鲜有消费者愿意“冒死”去店里理个发、做个脸。然而,门店租金要交,员工工资得付,团队的情绪也要安抚。

美业的创业者们,太难了……

本文为上海某美容美发行业创业者王丽的口述,经编辑整理而成。


手上资金只够撑2个月,但挺过去,就是4000亿市场

要不是这次的新冠肺炎,我还以为自己创业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那是2008年我刚创业的时候。那一年我加入了朋友开的一家美容美发店,虽说是合伙,我因为没有资金,只能靠自己的美容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入伙。

当时的约定是,店里每月的营业额由朋友固定提走一部分,剩下的用于支付房租、员工工资、食宿开销,以及我自己每月的5000元工资。

我刚接管这家店时,一个月的营业额才几万块。美容美发属于靠技术吃饭的行业,除了自身技术要过硬以外,还要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慢慢地才能积累下稳定的客源。

这就意味着,从0到1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创业最初的3年中,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我每天都冲在第一线为顾客服务,培训员工,理顺业务流程,打点店里的一切事务。即便如此努力,还经常入不敷出,我只能通过信用卡贷款的方式,填补店里每个月的固定开支。

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每个月当我拿到那5000块工资后,转手就全部拿去还信用卡了。

那段时间,我和老公经常为这事儿吵架,但我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总想着要在上海站稳脚跟,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

熬了3年多,到2012年,店里的经营总算有了起色,积累了一批顾客资源,他们都很认可我们的技术,关系也都维护的很好。

就在这时候,我母亲查出癌症,几个月后过世了。我当时没有其他选择,这家店就是我唯一的希望,咬牙坚持了下来。

3年前,我开了第二家养生馆,主要是团队入股,再加上朋友的投资,还是由我负责经营管理。虽然到现在还没有赢利,但总算是在上海立足了。

做美容美发这个行业,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大家对美的追求是不会变的。

手上资金只够撑2个月,但挺过去,就是4000亿市场

记得曾看到过一个数据,预测到2022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我想凭自己的实力,总能在这4000亿里分一杯羹吧。


手上资金只够撑2个月,但挺过去,就是4000亿市场

真正意识到疫情对生意的严重影响,是在1月22日看到新闻以后。那时候我们的店已经关门了,员工们也都返回老家过年去了。

美容美发服务,必须在线下完成,而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渠道之一便是接触传播。我当时就想,无论能不能照常开门营业,都将造成生意上的很大损失。

我仔细盘了下目前每个月的开支,除去房租外,一家店大约需要15万元,其中12名员工的工资近10万,再加上近2万元的食宿费用——我们这个行业的惯例是包吃包住,除了要管员工们一天2顿饭以外,还要提供集体宿舍,他们的工作很辛苦,晚上很晚才下班,所以通常都在门店附近租房让他们住。

如果无法开门营业,就意味着一分钱也挣不到,而目前我手上的资金,恐怕也只够撑2个月的时间。

现在已经有5名员工回到上海了,我安排他们在宿舍里自行隔离,等度过潜伏期了,再做打算。只是,我担心,到时候真开门营业了,来的顾客也不会很多——即便疫情过去了,大家总还是会心有余悸吧。

非典的时候,我还小,对疫情的恐慌感不是很强,可能是因为那时候网络不发达,每天看到的消息也没有那么多。这次就不一样了,全国人民都特别重视,我们村里很快就封了路,不许村民们串门。

在老家的那几天,我陪着老人看新闻,了解疫情的发展。老人们也都知道疫情对我的生意会有影响,便一个劲儿安慰我:实在不行就回家种地吧,好歹家里还有个一亩三分地呢。

手上资金只够撑2个月,但挺过去,就是4000亿市场


手上资金只够撑2个月,但挺过去,就是4000亿市场

我第一时间在员工的微信群里转发关于疫情的消息,并让大家每天都通报自己的健康状况。年三十给大家拜年的时候,也还在安抚大家的情绪。

我手下带的30多个员工都是从农村来的,家境不是太好,我知道他们也很担心自己的工作,毕竟少工作一天对收入都有很大的影响。

再者,农村的生活比不上城里这么丰富,每天窝在家里没事干,心情难免烦躁、低沉。

所以,我现在每天都会挑一些积极正面的新闻、消息发给大家,也会写一些正能量的话,鼓励大家。

比如,在一线抗疫的医生护士们这么辛苦,又很危险,相比之下,我们能有一份工作,是很幸运的,应该珍惜。

另一方面,给大家发这些正能量的消息,也是想向大家传达我的信心。这家店、这份工作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支撑,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扛不住了,必须得给大家希望。

手上资金只够撑2个月,但挺过去,就是4000亿市场

疫情发生后,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办法,包括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减免企业房屋租金、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等等。这也为我自己增加了不少信心。

不过,我还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先关掉养生馆,把租金节约下来,保留最早的这家美容美发店,把养生馆的七八个员工集中到美容美发店,尽量不裁员。

说实话,这么多年共事下来,我和员工就像家人一下,裁掉谁都不忍心。

如果能开门营业了,除了最基本的店内消毒外,我想拉大理发椅之间的间距,采取预约或限流的方式,这样也是让客人们放心。

还有就是同社区合作,提供上门服务。虽然我们一直都有为周边的老人上门剪发,但我个人其实不太能接受上门服务,毕竟涉及到顾客的隐私。

如果店里的客流太少,我也只能转换思维。但目前看,还是需要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上门服务。

另外,我还想组织员工们去社区做志愿者,去做一些宣传之类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反正就是不能让大家闲着,荒废了时日。

关键时刻,人心凝聚在一起是最重要的,即便挣不了钱,也要让大家做些有意义的事儿,等有一天开门营业了,大家都能带着满身的正能量返回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