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大壩從隱患到險情甚至潰決,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小型水庫巡查管護人員仔細巡查水庫,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以便實施水庫搶險或其他應急預案,對保護下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意義重大。

那麼,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型水庫巡查管護人員?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一、掌握小型水庫的基本知識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小型水庫一般由大壩、溢洪道、放水涵洞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通常稱為水庫的“三大件”。小型水庫常見壩型為土石壩、混凝土壩、砌石壩等,土石壩主要分為均質壩、心牆壩、斜牆壩;混凝土壩和砌石壩主要分為重力壩、拱壩。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水庫某一水位以下或兩水位之間的蓄水容積稱為庫容,是表徵水庫規模的主要指標。

水庫特徵水位包括汛限水位、正常蓄水位、設計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

汛限水位是指水庫在汛期允許興利蓄水的上限水位。

正常蓄水位是指在正常運行情況下滿足設計興利要求時,允許蓄到的最高水位。

一般來說,汛限水位不高於正常蓄水位,根據大壩安全情況和防汛形勢可能採取降低水位措施。

設計洪水位是指當遇到大壩設計標準洪水時,水庫經調洪後達到的最高水位。

校核洪水位是指遇到大壩校核洪水時,壩前水庫達到的最高水位。

總庫容是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庫容積。

做好小型水庫巡查管護工作應當掌握的法律法規為《中國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小型水庫安全管理辦法》《水庫大壩註冊登記辦法》《汛限水位監督管理規定(試行)》等。

二、掌握正確的巡查路線與內容

小型水庫巡視檢查是發現問題、處置問題、保障安全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監測儀器不可替代的重要安全管控措施。

實踐證明,絕大部分隱患苗頭和事故徵兆,是通過巡視檢查發現的。因此巡查管護人員要掌握正確的巡查路線與內容,如果有觀測設施的要結合觀測設施開展巡查。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正確的巡查路線主要包含四部分,大壩、溢洪道、放水涵洞、金屬結構和電氣設備,具體水庫可以根據工程佈置情況設計巡查路線,現場巡查應重點查看工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各個部位有無異常變化等。

01 大壩巡查重點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壩 頂

1.壩頂路面是否平整,是否有排水設施,是否有明顯起伏、坑窪、裂縫、變形、積水等現象;

2.防浪牆是否規整,有無缺損、開裂、錯斷、傾斜、擠碎、架空等現象;

3.兩側壩肩與兩岸壩端有無裂縫、塌陷、變形等現象;

4.兼做道路的壩頂是否有危害大壩安全或影響運行管理等問題。

上游壩坡

1.壩坡是否規整,有無滑塌、塌陷、隆起、裂縫等現象;

2.護坡是否完整,有無缺失、破損、塌陷、鬆動、凍脹等現象;

3.近壩水面線是否規整,水面有無漩渦、冒泡等。

下游壩坡

1.壩坡是否規整,有無滑動、隆起、塌坑、裂縫、集中滲水、流土等現象;

2.護坡是否完整,有無缺失、破損、塌陷、鬆動、凍脹、滑塌等現象;

3.排水系統是否完整、通暢。

下游壩腳與壩後

1.排水稜體、濾水壩趾、減壓井等導滲降壓設施有無異常或損壞,具體表現是有無滲漏甚至滲流不安全跡象或者現象,如管湧、集中滲水、流土等;

2.壩後管理範圍內有無影響工程安全的建築、魚塘等侵佔現象。

近壩岸坡

邊坡有無滑坡、危巖、大體積掉塊、裂縫、異常滲水等現象。

俗話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白蟻危害隱而難察,水庫土壩被白蟻掏空壩體是我國南方地區一些中小型水庫經常遇到的問題。

因此,在巡查過程中還要檢查壩體有無白蟻、鼠害、獸穴、植物等生物侵害現象。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02 溢洪道巡查重點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進口段

1.是否有人為加築子堰、設障阻塞、攔魚網等影響防洪安全的問題;

2.進口水流是否平順,水流條件是否正常;

3.邊坡有無沖刷、開裂、崩塌及變形。

控制段

1.堰頂或閘室、閘墩、胸牆、邊牆、溢流面、底板有無裂縫、滲水、沖刷、變形等現象;

2.伸縮縫、排水孔是否完好;

3.檢查工作橋、交通橋有無異常變形、裂縫、斷裂、剝蝕等現象。

洩槽段

主要檢查洩槽有沒有阻擋洩水的障礙物。

消能工

有無缺失、損毀、破壞、沖刷、土石堆積等現象。

行洪通道

主要檢查下游行洪通道有無缺失、佔用、阻斷現象,下洩水流是否淘刷壩腳。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03 放水涵洞巡查重點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進口段

1.進水塔有無裂縫、滲水、空蝕等損壞現象,塔體有無傾斜、不均勻沉降變形;

2.進口有無淤積、堵塞,邊坡有無裂縫、塌陷、隆起現象;

3.工作橋有無斷裂、變形、裂縫等現象。

對於採用臥管放水方式的輸水涵洞,還應檢查放水蓋板有無破損情況。

洞身段

1.洞身沿線是否存在壩體變形、塌陷,洞身有無斷裂、坍落、析鈣、裂縫、滲水、淤積、鼓起等現象;

2.結構縫有無錯動、滲水,填料有無流失、老化、脫落;

3.放水時洞身有無異響。

出口段

1.出口周邊有無集中滲水;

2.出口坡面有無塌陷、變形、裂縫;

3.出口有無雜物。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04 金屬結構和電氣設備

主要檢查啟閉設施、閘門、電氣設備3個部位。巡查管護人員可以在檢查溢洪道和放水涵洞時,同時檢查金屬結構和啟閉設施。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巡查中要注意對觀測設施進行檢查,對影響觀測的環境條件和損壞情況要及時處理。

巡查頻次也要與天氣變化相結合,日常巡查次數為每週一到兩次,汛期巡查每日一次,高水位要求管護人員24小時在崗。當遇到嚴重影響安全運行的情況,如發生暴雨、大洪水、有感地震等應加密巡查次數。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三、做好記錄並及時報告

做一名合格的小型水庫巡查管護人員要在巡查的過程中做好記錄並在發現問題時及時報告。

日常檢查應按附表作記錄。對已發現的異常情況,除詳細記述時間、部位、險情和繪出草圖外,必要時應測圖、攝像或錄像。

現場記錄必須及時整理,並將每次檢查結果與以往檢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如有問題或異常,應立即複查,以保證記錄的準確性。

小型水庫巡查管護方式

四、注重日常維護

巡查是管理的重要內容,維修養護要與之相結合,注重日常維護,做好雜草清除、壩面維護等日常工作,也為方便巡查、便於觀察創造良好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