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按照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置处理孙杨事件,或许也不至于禁赛八年

身正不怕影子斜,抱歉,这句话在某些事情并不适应。

尤其是当你面对的是规则制定者,而且你得罪了他们。

孙杨或者其同伴的那些行为,不是砸在血检瓶上,而是砸在了规则制定者的脸上,打狗还要看主人,你这样做,不整你,我的权威何在?

按照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置处理孙杨事件,或许也不至于禁赛八年

权威不可侵犯,这是规则制定者的一贯想法

所以,在上一个文章 中,我认同孙杨被针对,至于坊间传闻的阴谋论,从规则制定者处心积虑,杀鸡儆猴这个角度,我是认同的。

至于其他,交给更高级别的机构处理吧。

但是,有一点,我坚持我的观点,这次事件,孙杨及其团队违反了职场规则,留下了隐患。

个人一时冲动也好,背后有人鼓动也好,背后智囊团对规则理解不够充分也好,某些部门的某些人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也好,规则的违反是铁上钉钉的,不然这个案件也不会成立。

相信再极端的网民也会认同这一点。

危机公关,是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机构,甚至是每个国家都长期面临的一个话题。

按照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置处理孙杨事件,或许也不至于禁赛八年

不会没有危机,公关很重要

我猜想,这个时间发生之后,应对的路径无非如下:

第一步:不断的重申我们没有违反规则,尽量把案件存在的基础打掉;


第二步:如果违反规则这个事情不可避免,如何靠更高级层面在相关机构斡旋,很多人说这不是China,斡旋没用,错,斡旋并不是偷鸡摸狗的代名词,而是危机公关必须经历的一步,争取更多权威人士的支持,争取更多舆论的支持;


第三步:斡旋不成功,就要充分的研究对策,既然庭审避无可避,对于庭审的研究,对于庭审官特点的研究就是重中之重;

按照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置处理孙杨事件,或许也不至于禁赛八年

面对危机之后的应对研究决定了危机的走向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企业经营者从企业出现了危机之后的公关行为所做的猜测。

事实如何,不得而知。

外贸企业,在经验过程中会经常面对客户的投诉,甚至是面对着出口目的国家层面的反倾销,不管对方的投诉或者反倾销是基于什么样的龌龊目的,你必须应对。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若干年以前,我们公司曾经惹过一个大麻烦,有一个在四年里合作了超过1亿人民币的客户突然提起客诉,向我们追索上百万。

上百万,而且是美金,这个数字在当时我只能把自己的公司卖了才能赔得起。

我们的一个集装箱金额无非30000美金,被追索100万美金赔偿,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天大的笑话,当然,懵,慌,乱是必然的。我相信这个状态跟孙杨面对着对方的突然发难也是一样的。

按照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置处理孙杨事件,或许也不至于禁赛八年

What?Are you kiding me?

第一步,肯定是询问原因,而且对方怒气冲冲,询问的时候还不能有任何质疑的语气,否则只会把事情搞的更不可收拾,原因拿到,的确是我们的问题,货物中有铁屑,造成生产线着火,烧伤了几个工人,报废了一条生产线,总损失超200万美金,对方基于跟我们合作这么久,所以只提出了100万。

第二步,跟工厂复盘,有没有可能,如果有可能是哪个环节造成了问题,于是查录像,得出的结论是工厂有隐患,但是未必一定是我们的问题

好了,是我们的问题,研究对策了。

对方的采购跟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孙杨团队难道WADA没有关系不错的人吗?大杨杨可是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副主席啊),我们肯定不可能让他防水,因为他身在职场,也是身不由己。

但是问清楚以往这些事情发生之后的处理流程肯定是合理的吧,当然还包括最坏的结果的预估。

按照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置处理孙杨事件,或许也不至于禁赛八年

搞清楚流程很重要

这些信息对我们很关键,有了这些信息我们才能充分的应对。

1.我们应该首先表态,应该是一个什么态度;

2.肯定是需要面谈了,是需要我们飞过去,还是对方会飞过来;

3.如果面谈对方会有哪些人出面,谁主谈,性格特点如何,处事方法有哪些特点,攻击性强不强等等;

WADA之所以非常自信,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聘请的首席律师非常出名。


理查德-杨是体育律师中堪称最顶级,他职业生涯的战绩相当显赫,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将兰斯-阿姆斯特朗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位七届环法车王最终被终身禁赛,各种荣誉也都被收回,一下子从世界顶级车王,可以并肩贝利、乔丹这样的人物变成了被所有人唾弃的骗子。


栽在他手里的还有曾经称霸女子短跑赛场的马里昂-琼斯,美国著名车手弗洛伊德-兰迪斯。


对这位仁兄进行彻底的剖析,研究他之前的所有庭审记录就是一个必要环节,但是从公开出来的庭审记录来看,孙杨团队做的简直是一塌糊涂。


按照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置处理孙杨事件,或许也不至于禁赛八年

孙杨团队面对的是胜率恐怖的顶级对手

4.我们还要探知之前他们公司处理这种事件一般的让步余地有多大,几害相权肯定取其轻。赔偿金额100万,肯定是有余地的,如果赔偿不可避免,减少损失就会是我们的考虑。

孙杨禁赛如果是不可避免,2到8年,难倒不能尽量降低吗?最终得了一个最最严厉的处罚,这个真的是危机公关处理的失败点醒了。

5.我们的罪名实际上也是“莫须有”,就如同前面所说,通过我们对工厂生产录像的复盘,有隐患,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

所以我们的方案也是两套:

第一,推脱,但是万一对方拿出了铁证要怎么办?推脱会不会直接让整个事情变得更糟而失去了争取更低损失的机会;


第二,直接承认,用态度来让对方对我们产生认同,进而降低损失;当然还包括我们在以往合作中的评估表格用来证明这一次真的是意外事件,更包括了,我们以后将如何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

我们也猜测了对方的方案,以及现场他们可能提及的问题,展示的损失,双方可能会产生的激烈冲突等等。

然后进行了模拟训练。

按照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置处理孙杨事件,或许也不至于禁赛八年

模拟训练是保证现场结果的最有效方法

而且现场环节也证实了我们的准备是非常得当的,所以我们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赔偿20万美金,然后每吨货给予一定的折扣,直到完成赔偿100万美金的目标。

然后在日后的合作中对报价进行加工就可以了。

这个结果,双方都很满意。

而且在以后的合作里,对方采购经理不止一次的提出我们这次危机公关做的非常得当,甚至是完美。

跟孙杨的职业生涯相比,100万美金什么都不算,是不是应该更加重视。

犯了错一定要付出代价,但是不代表一定要付出如此高的代价。

我们很难去猜测当时孙杨背后的智囊团是怎么进行危机公关的,如果真的是竭尽全力,只能说能力不够,孙杨所托非人。

但是从庭审中各位证人的表现而言,看不出任何竭尽全力进行准备的迹象。

今天,孙杨放出了很多自媒体所称的铁证。

按照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置处理孙杨事件,或许也不至于禁赛八年

完好无损的血检瓶

如果真的是铁证,庭审中一定是展示过的吧,一个物品没办法说话,怎么利用这个铁证去阐述才是最最关键的,聘用的所谓律师就是要根据证据讲故事。我想知道的是,当时是怎么阐述的,又是怎么被驳回的。

毕竟是公开庭审,就算是被针对被设计主控方也不会做的太过分,那么多见证者,那么多媒体,主控方一定会想尽办法自圆其说,让结果显的理所当然。

这中间当地发什么了什么?

随着孙杨一波又一波的放出了证据,这些证据是为了说服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吗?

说服我们又有何用?

言之凿凿,到了法庭上就哑口无言,孙杨团队的危机公关中到底做了什么?

可能永远都没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