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市场低迷,房地产如何快速去库存?

夜话西游


房地产市场低迷,怎么快速去库存?毫无夸张说2020年上半年去不了库存的,可能以后几十年都卖不掉了,根本不存在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去库存,为什么?

第一、现有世界经济体系出问题了。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系债务太高不说,还在打贸易战。看看最近股市就看出苗头了,加上疫情影响,恐怕即将进入10年甚至更长的萧条。现在各国都在互相揭短,不合作要冷战的节奏。一个完整经济体系分裂了,经济发展会举步维艰。

第二、最近裁员、降薪的很多。还有没有复工的中小企业、实体一部分可能直接开工不了了。本来2016以来很多企业都是依赖债务维持,利润低下,现在疫情让2-3个月开不了,债务太高立马把他们打回原形。各行各业肯定都有这种情况,由于债务太高,疫情一影响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经营。套的资金来源还乱七八糟的,救都没有救方向。银行贷款、市场非法融资、债券、高利贷、网络贷款、基金,反正你是想不到的都有。裁员降薪了,买房的房奴都可能引起断供潮,你还想把房子卖出去?


刘华银mark


受本次疫情影响,多地的房地产监管部门都发布了房企延后复工、暂时关闭线下售楼处的通知,目前房地产一手房和二手房市场交易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随后,各大房企相继通过线上直播、线上售楼处、全民营销等方式寻找突破口,保持项目在市场上的热度,但成交效果均不太理想。

那疫情过后,房地产交易又将会出现怎样的市场形态,各大房企又该如何极速去化实现资金回笼?

市场形态1:线上卖房成为行业焦点,流量平台或将打一场翻身仗

虽然“线上客户量获取”在复杂房地产交易服务中所占据权重仍然不是重要的。但自房天下推出了“直播看房”后,一度将线上量价值推向市场议论焦点,在直播看房、VR找房、短视频广告等等市场需求下,2020年会涌现出来一批直播看房的创业公司,线上量平台或将打一场翻身仗。

我们认为,房地产“线上交易”仍然很难异军突围成为主流,房地产买卖受政策管控、消费顾虑、交易复杂等重大因素影响仍然存在,不会因为疫情的出现而改变。因此,房地产的线下交易模式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市场形态2:全民卖房新渠道模式将打响第一枪”

2020年2月13日恒大地产3天内,客户线上认购房屋4.75万套,总价值580亿,成为各家房企研究和探讨的焦点议题。我们认为,不是每一个房企都具有恒大地产一样的品牌基础、渠道基础、广告投放能力,多数房企要解决当下库存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渠道平台链接经纪公司来实现,由经纪公司开展全民渠道卖房将远远大于一家房企“自营销”所带来的成效。

疫情后去化:深耕渠道提升增量才是王道

2019年,渠道营销上地产热搜榜,甚至有些房企有被渠道“绑架”的误解,我们认为大家应该适应行业变化和遵循发展规律,懂得拥抱互联网一样去拥抱渠道营销,正确评估这个新行业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任何一个新事物起初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应,同时每一个新行业的诞生初期都会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乱象,居住服务领域的“渠道营销业”也不例外,过去的一年营销手段怪象百出,模式混相多态,例如包销、垫佣、预付保证金等方式竟然成为了各家渠道公司不断打磨的“杀手锏”,导致开发商启用渠道营销并无实际增量,原因是行业内耗造成大家都在原有的池子里抓鱼,无暇顾及服务品质和渠道增量,多家分销又造成谁都不需要为结果负责,造成开发商用哪家渠道效果都差不多。罪魁祸首“房地产服务+金融”的搅局受疫情影响后遗症将更加明显,每个企业使用资金杠杆都需要资金成本,用“金融手段”解决“营销服务”本身是治标不治本。

2020年,深耕渠道,提升增量,才是王道。随着“房地产服务+金融”的产品化,这个领域的资金渠道会越来越多,“垫佣”将不再会是杀手锏。能服务好或卖好一个项目可能与市场环境、区域资源、个人能力有很大关系,但作为一个服务型企业,能服务好多个项目甚至布局全国多个城市靠的一定不是这些,需要的是战略眼光、核心优势、团队专业、运营能力的持续性。

市场需求:带可选精装项目将成为销售的必要条件

房产交易的下游产业“从房到家服务能力”将凸显优势,起到助力作用。但值得思考的是有80%以上的楼盘项目都是毛坯状态销售,这与市场需求很不匹配,投资客户更希望买的房子是带装修的,且最好能“拎包入住”。


杭州房产小达人


房地产去库存 如何发力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坚持供需两个方向发力,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省经济信息中心新近发布报告认为,去库存的任务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一背景下,厘清全省房地产市场库存情况,把握未来房地产市场需求走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房地产市场库存,深圳小产权房价格,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成为当前亟待关注的重点。

安徽去库存周期总体好于全国

“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位,但去化周期整体好于全国平均。”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经济师王莉莉分析。

据省经济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在不考虑待开发土地面积以及2005年以前新开工及期房销售的情况下,2005年至2015年前10个月,全省房地产库存面积(包括在建未售、待售面积)达32844.2万平方米,按2014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需5.3年才能消化。其中,商品住宅库存面积18886.3万平方米,按2014年全省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计算,需要3.5年消化期。我省去库存周期总体好于全国,同一口径计算下,全国商品房、住宅去库存周期分别为6.2年和4.4年。

“区域库存分化明显。”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经济师常彬斌认为,若考虑宽口径库存,皖北的宿州、亳州、阜阳商品房去化周期分别在3.4年、5.2年和5.2年,合肥、安庆去化周期分别在4.5年和4.4年,低于全省平均(5.7年),部分城市去化周期在7年至9年,有的甚至在10年以上。县域库存差异大,多数县城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状态,皖北县域好于皖南。

市场将进入较长时间的盘整期

当前,房地产市场进入长周期调整阶段,小产权房 ,与此前限购限贷政策措施导致的房地产市场调整不同,此轮房地产市场下滑的触发因素并非来自政策层面,而是由于房地产市场内部供求格局的深刻变化引起。

“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难以支撑房地产需求的持续释放。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经济师倪梦分析,城市购房主力年龄段在25岁至49岁之间,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省这一群体人口规模2015年预计将比2010年减少1.6万人左右,购房主力人口数量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这将导致住房刚性需求增长放缓。






谁伴我闯荡


近一段时间以来,楼市去库存压力加大,三四线城市相对明显。而临近年底,土地市场整体供应走高,成交方面延续价增量减的低迷态势。

专家表示,如果去化情况不及预期,开发商库存将进一步积压,资金链或面临严峻考验。

价增量减 年底土地市场成交延续低迷态势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数据表明,11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供需规模同比基本持平,住宅用地推出与成交面积小幅增长。

今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供需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住宅用地推出10.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成交方面,1-11月,300个城市各类用地共成交16.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5%,其中,住宅用地成交8.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4%。

11月住宅用地成交楼面价为历史最高水平,平均溢价率保持在低位。初步统计,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成交楼面价为252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9%。其中,住宅用地成交楼面价为440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3%。溢价率方面,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平均溢价率为13.9%,与2018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为15.7%,较2018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认为,2019年,住宅用地供需规模同比小幅增长,成交楼面均价保持较高水平,平均溢价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土地市场整体表现较为理性。在房地产金融管控继续从严的情况下,土地市场仍将保持平稳态势。

楼市去化周期延长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楼市期房存销比由2016年的3.1年下降至2017年的2.8年和2018年的2.7年,但到2019年反弹至3.0年,期房去化压力较之前有所增加。报告还指出,北京楼市去化周期升至17个月左右。

诸葛找房数据显示,楼市库存持续上涨。11月重点监测的20城批准上市面积为2143.04万平方米,环比上涨30.7%,同比上涨13.5%。北京、南京、武汉等热点城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以北京为例,2019年11月商品住宅库存量1039.63万平方米,去化周期17.27个月。而2018年底,库存面积为978.7万平方米,去化周期16.9个月;2017年库存面积是646.59万平方米,去化周期14.98个月;2016年去化周期8.2个月;2015年去化周期为9.09个月;2014年库存1112.23万平方米,去化周期为10.89个月。

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土地市场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下半年流拍水平升至8%左右。具体来看,二季度土地市场回温,部分热点地块刷新区域成交楼面均价。二季度全国高价地共成交133宗,占总成交宗数的5.8%,达到2018年以来的最高值,流拍率仅为4.8%;三季度以来,随着房企融资环境收紧,资金压力渐显,高价地宗数占比持续下降,流拍占比持续提升,11月流拍宗数占比为8.9%,但仍低于2018年下半年的流拍水平。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国仕英表示,当前北京的库存量已接近2014年的水平,市场或再次转向去库存。

同策研究员首席分析师张宏伟认为,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市场去化周期延长主要和去化速度降低有关系,和绝对存量关系不大。

三四线城市压力大

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可能更大。张宏伟认为,一是过去两三年间买房需求已被透支;二是从棚改的角度讲,市场继续增长的推动因素减少,三四线城市面临需求动力不足。

国仕英表示,随着市场降温及棚改等政策支持逐渐退出,三四线城市面临着供需失衡问题,尤其随着市场热度逐渐下滑,购房者观望情绪变浓,且大部分三四线城市作为人口净流出城市,本地购买力不足。供应过多叠加购买力不足导致库存逐步攀升。

面对这种情况,国仕英建议,未来三四线城市政府要更谨慎控制供地节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更新产业布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另外,开发商要进一步以优惠促销来吸引消费者,拉动项目去化率。

安徽工程大学副教授蔡书凯指出,未来需要继续强化地方政府稳定楼市的主体责任,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严格控制部分城市土地供给,避免库存高企


服务三农浩哥说电影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市场低迷是外部环境,而外部的环境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环境变化带来了危险也同样带来了机会。

您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现在这种特殊情况,市场销售成交低迷,该如何做好销售工作来达到去化目的。

这本质上是一个营销和策略的问题

这里给不了您具体的意见,毕竟每一个公司每一个项目,所面临的情况不一样。

决策意见需要客观的信息环境和决策模型,对您的信息环境毕竟不清楚。

这里只能给您提供一些方向

利用SWTO分析工具,分析外部威胁和机会,然后结合项目的优势和劣势,在策略上作出调整。

比如:外部威胁是疫情导致了不能线下看房,客户不看房无法下定;机会是利率下调,公积金首付比例下调等政策刺激;项目优势是小区物业不错,绿化好;项目劣势是位置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

很多人都知道SOWT,但很多人并不知道SOWT分析到底怎么正确的用。

其实SOWT分析不是要你把他们都列出来,而是把他们列出来后两两组合。

比如:

第一:SO(优势+机会)

优势和机会匹配吗?也就是物业不错,绿化高能跟利率下调公积金首付比例下调组合什么杠杆效应的策略吗?

也许你可以宣传:我们家的物业是一级资质的物业,只要在这个时间段买房,我送你一年物业费,只要是有公积金的,我再送你一年物业费。

这就是增长型策略。

第二:WO(劣势+机会)

但你的交通还是不方便啊,我总不可能以后上班天天打车吧,那成本多高啊?

劣势+机会的抑制性,会压制购房者的欲望。

好啊,那我就宣传只要你是贷款买房,放款之后,我送你一辆车让你代步上班。

这就是扭转型策略。

第三:ST(优势+威胁)

你的优势是小区绿化好,物业服务好,但威胁是,现在谁还敢出门呐。

客户体验不到你的优质,这个时候你的优势不优了。

怎么办?

“优势+威胁体现出“问题性”,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战略,发挥你的优势。

比如:那我就直播拍摄我的小区园林,把我们的物业服务拍成微视频,让你感受到,万一哪天发生像疫情这样的情况不能出去,呆在这样的小区,有这样的物业伺候着,我哪也不想去了。

第四、WT(劣势+威胁)

淘汰掉一些竞争对手后,客户发现,嗯,物业很重要,绿化也很重要,那我买市区物业好绿化也好的小区那更好好啊。

这是最脆弱的困难局面。

这个时候要采用防御性策略,避免与位置在中心,物业和环境又好的小区直接竞争。

比如,联合区域里的房企,一起炒作区域的发展和区域的规划,让要买房的客户都被吸引到这个区域来看房。

以上,是利用工具模型去帮助你分析,可能跟您的项目实际情况不相同,但您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套用模型多思考,思路多了,相信问题就有办法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长沙楼市宁剑


疫情之后,房企如何快速走出疫情阴影,恢复市场情绪,房地产企业复工复产短时间内成绩能有几何?

近日,各地在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分类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维护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目前,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陆续复工,一方面加快推进和实践线上营销模式,保“钱袋”应对当前挑战;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土地储备,添“粮草”蓄力长远发展。

多地出台政策保持市场平稳,但是效果堪忧

疫情发生以来,在房地产用地及开发建设领域,各地采取了土地出让中止、建设项目暂停、复工延期、售楼处暂时关闭等一系列措施。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运转也一同经受着考验。

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多地也在有序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复工复产。但是效果堪忧,市场信心恢复是关键。

尽管政府和企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成绩到底能有几何?疫情之后,大家如何快速走出疫情阴影,恢复市场情绪,这个真的很难说。新形势下是否会诞生一批电商房企呢?


卖房子的人2020


恒大的模式无疑是给整个房产业上了一课,无论结果怎么样,但是,起到了画龙点睛,面子里子都有了!赚足了眼球,让更多房企羡慕嫉妒!总的来说,在三四线成熟没有什么低迷可言,反倒对于地级市,县城级别的区域显得各位乏力,个人认为,但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不会出现房产低迷,所谓的低迷是房企的暴力时代大势已去而已,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88b654eb7e4459d9e9d7c6a14bb3a09\

好莱客定制家居中心


今年的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房地产也受到了大的考验,现在一二三线城市出现了打折出售去库存。




我怕我喜欢上你


卖了建,建了卖,永远都有库存,去库存,就是大搞房地产,误国。


用户3185671148329


五线以下小城市的房地产低迷是有些地方的。那是因为这些小城市人和周边农村人都往大城市流动造成。而一二三线大城市的地产市场有这些人带动上涨,这种趋势还要十年以上要走。

故此,,这是地产市场自然规律。这不能唱衰整个地产市场。这种思维不正确,不实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