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1~3歲是語言發展關鍵期,採用正確的迴應方式,孩子才能早開口

對於很多新晉父母來說,第1次體會到孩子的美好可能都是從孩子叫出,“爸爸”“媽媽”那一刻起。

從孩子第1次綻放笑臉,到會翻身、會爬、會走,每一次變化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尤其是孩子的說話,更是重中之重。

因為語言發育不僅僅是溝通的問題,還會影響後續孩子的認知水平。

不過,在說話這件事上,每個孩子的節奏確實差別比較大,很容易給父母造成困惑。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促進嬰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3歲是語言發展關鍵期,採用正確的回應方式,孩子才能早開口

會說話的標準

我們先來回答兩個常見的問題:

第1個問題:別人的孩子都是第一聲先叫媽媽,而我的孩子不是。這是不是代表著孩子和我的親密關係不正常?

答案是否定的。孩子的發聲最開始都是從單音節開始,而這個音節主要以韻母為主,比如a、o、e、ai、ei。

很少會出現聲母的音,也就是m、g、p等。所以孩子沒有先叫媽媽是很正常的。

在加入聲母的過程中,不一定碰巧會發出爸爸、哥哥、媽媽哪個音。這跟孩子與母親是否親密,關聯不大 。如果沒先叫媽媽,不要太失望。

第2個問題:我的孩子都1歲半了,還不會說話,正常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得先明確一下說話的標準。

孩子的語言發育是先從單音節開始,然後是連續的幾個音節,最後發出整個單詞這樣一個過程。

這是一個漫長的階段,每個孩子的時間長短都不一樣。

各個階段的標準也有差別,大概可以用下面這幾個數據來做參考:

  • 一般1歲到1歲半的孩子可以輸出50~60個單詞,3歲的時候可以說到1000個單詞。
  • 1歲半左右,可以把2個單詞組合在一起形成1個簡單句。
  • 2歲之後,可以把2句話組合在一起形成複合句。

大家可以據此標準來判斷一下孩子的語言水平。

如果落後這個標準,就需要家長多多觀察。如果孩子乖巧聰明,而且發育也非常正常,那也許只是他的語言發展有所緩慢。

其實,許多男孩兒在三歲之前,說話能力都不是很完善。如果孩子在智力方面沒有問題,不用過於擔心。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上學後說話都很利索。

1~3歲是語言發展關鍵期,採用正確的回應方式,孩子才能早開口

語言啟蒙的方法

不過剛才也說了,語言發育不僅僅是溝通的問題,更會影響到孩子認知周圍世界的速度,做好兒童時期的語言啟蒙工作還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給大家介紹4個方法來幫助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一,重視非語言的交流與表達

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建立在非語言溝通的基礎之上的。

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其實就已經開始和我們在溝通,只不過不是用語言,而是通過情緒表達的。

具體的表達方式是通過眼神交流和肌膚接觸來進行。

因此,當我們和1歲的孩子交流時,可以採用一些浮誇的動作和誇張的表情來幫助他理解。

第二,重回應,懂回應

交流是雙向的。很多家長都知道主動多跟孩子說話有好處,但卻容易忽視對孩子的回應。

還有一些家長會覺得根本聽不懂孩子在說什麼,雖然想回應,但確實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在我們不清楚、不理解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用迴避或者是轉移話題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最簡單的回應方法就是重複、模仿他說出的聲音或單詞,讓孩子保持說話的慾望。

1~3歲是語言發展關鍵期,採用正確的回應方式,孩子才能早開口

第三,歸還孩子話語權

所有的技能都是在練習中得來的,想要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就得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表達。

有時候孩子說話晚,並不是孩子不會說,而是孩子沒有機會說。這在那些善解人意的家長身上更容易發生。

比如孩子想喝水了,他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者是指向水杯。敏感的家長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然後把水杯遞給了他。

這樣做就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機會,降低了孩子說話的慾望。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引導孩子說出“我要喝水”。比如可以問孩子:“你要喝水嗎?”如果孩子表達需要,那就鼓勵他說出來。

也許孩子沒有辦法一下子完整的說出這句話,但只要他開口,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這時再把杯子遞給他不遲。

孩子有需求的時候,是他表達慾望最強的時候,大家一定不要錯失了這些機會。

1~3歲是語言發展關鍵期,採用正確的回應方式,孩子才能早開口

第四,好好對孩子說話

我們想讓孩子能好好說話,那就得先要好好對孩子說話。

1歲半到2歲半之間,是兒童掌握語法的黃金時期。作為家長,我們在和孩子進行表達時,一定要注意用正確的語法來表達,更要注意語句之間的邏輯關係。

首先要做到句子短、語速慢。

比如,

寶寶,吃飯。

向前,慢走。

其次,要勤停頓,少拖音。

比如,

小貓-喜歡-吃魚。

小狗-喜歡-啃骨頭。

將語速減慢,並保持一句話斷開說。讓孩子儘量聽清楚每一個單詞。

最後就是少提問,多陳述。

很多家長喜歡這樣對孩子說話:

你渴了嗎?你要玩具嗎?你想出去嗎?

這種表達方式不利於孩子去模仿。

為了更多地促進孩子主動表達,還是把疑問句改為陳述句。比如:

時間到了,該吃飯了。

時間到了,該收拾玩具了。

總結

孩子的1歲半~3歲期間,是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黃金時間。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多注意觀察,多注意引導,做好非語言的表達與交流;重回應、懂回應;歸還孩子話語權;好好對孩子說話,為寶寶認知這個世界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