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叶志超曾被封为“巴图鲁”,为何在平壤战役中一触即溃弃城北逃?


提起中日甲午战争,大家印象深刻的是黄海海战的惨烈,邓世昌以致远舰撞击吉野舰的悲壮无奈。但是,驻守在朝鲜的清军面对日军的进攻,却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有效抵抗,一触即溃,清军主帅叶志超在平壤遭遇日军进攻之际,抛下军队仓皇北逃,甚至沿途毫无抵抗之意,狂奔500里,直到逃回鸭绿江对岸,被人称为“逃跑将军”。在国内以骁勇善战著称,被封为“巴图鲁”的叶志超,为何在甲午战争中弃城而逃,表现如此拙劣?结合叶志超自身情况和当时朝鲜清朝日军的基本情况,大致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叶志超“巴图鲁”称号的成长之路

叶志超是安徽肥西人,从小父母双亡,是个孤儿,由舅父收养。自幼没有依靠的叶志超深知必须靠自己打拼,恰逢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叶志超从参加当地团练开始,敢于拼命,不断得到升迁,屡立战功。在太平天国覆灭后,原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与北方的捻军合军一处,曾在曹州(今山东菏泽)附近击毙蒙古亲王悍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赖文光最终在扬州被擒获。在这场战役中,赖文光的部队与叶志超所在的淮军在扬州附近遭遇,叶志超率领自己的部队冲进东捻军阵地。一天之后赖文光被擒获,东捻军就此覆灭,叶志超也因此获得“额浑巴图鲁”名号,“巴图鲁”在满语中意为勇士,当年权臣鳌拜也曾获此称号,叶志超战后因功晋升为直隶正定镇总兵。光绪十五年,又升为直隶提督兼北洋防军翼长。光绪十七年,热河朝阳金田道教教民起义,叶志超率军镇压,不到一月就平定叛军,擒获其首领,又得到赏穿黄马褂的荣誉。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叶志超已官至直隶提督,达到了武人荣誉的巅峰。


叶志超曾被封为“巴图鲁”,为何在平壤战役中一触即溃弃城北逃?

清军部队


叶志超曾被封为“巴图鲁”,为何在平壤战役中一触即溃弃城北逃?

叶志超


甲午战争爆发前,叶志超一度不愿统军前往朝鲜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军队已在朝鲜集结重兵,中日战争一触即发。在这样关键时刻,挑选一名得力善战的将领前往朝鲜指挥作战成为当务之急。实际掌握北洋军队的李鸿章决定在自己的嫡系淮军中挑选人选。原本李鸿章属意悍将刘铭传,此人不但在淮军中战功卓著,还曾任台湾第一任巡抚,率军对抗过法国军队,是十分优秀的军事将领。只可惜,此时的刘铭传因重病在家休养,无法担此重任,而且在战争爆发不久就与世长辞。思来想去,李鸿章决定派遣时任直隶提督的叶志超率军前往朝鲜作战。虽然有“巴图鲁”称号,叶志超以往面对的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军和教民起义,这次却是要面对装备精良的日本现代化军队,叶志超打心里不愿意前往朝鲜。在面见李鸿章时,叶志超表现得信心不足。李鸿章为此还宽慰他,还不一定会打起来呢,在朝廷的旨意和老上级的督促下,叶志超不得不动身前往朝鲜。

在来到朝鲜后,叶志超才发现形势比自己想象得更严峻,日军对战争准备十分充分,势在必得。此时叶志超麾下的清军人数达到了一万四千人,而进攻平壤的日军兵力也只有一万六人,双方兵力相差无几,虽然清军武器装备方面要比日军逊色不少,再加上平壤城工事坚固。所以如果清军死守的话,日军根本不会轻而易举地拿下平壤。但是,叶志超无心恋战,在日军进攻之初就举起白旗,弃城北逃,一路狂奔500里,逃过鸭绿江畔方才歇脚。唯有左宝贵率军奋力作战,最终阵亡以身殉国。

“迳定州,亦弃不守,趋五百馀里,渡鸭绿江,入边始止焉。"(《清史稿》)

叶志超曾被封为“巴图鲁”,为何在平壤战役中一触即溃弃城北逃?

名将左宝贵

当年悍不畏死的叶志超,为何到了朝鲜战场畏敌如虎,一触即溃,成为被人耻笑的“逃跑将军”,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方面原因:

一是叶志超本身不愿意到朝鲜就任,自然一触即溃。甲午战争前夕,日军在朝鲜大肆集结军队,与驻扎朝鲜的清军的战争一触即发。此时,掌握清朝军事大权的李鸿章打算派遣将领率军前往朝鲜主持大局。以淮军起家的李鸿章自然优先考虑自己的子弟兵,原本李鸿章打算起用赋闲在家曾任台湾巡抚的勇将刘铭传,可惜刘铭传以身有重病为由拒绝了出征要求。于是,李鸿章就把目光投向了直隶提督叶志超,叶志超虽然被称为“叶大呆子”,但是却是一点都不傻,他也深知日军实力远胜于己,再加上此时的叶志超年老功成名就,也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但军令如山,叶志超不得不来到朝鲜。可以想象一下,怀着一万个不情愿的心情的主帅,自然是没有什么斗志,将熊熊一窝,清军失败的结局在叶志超来到朝鲜之后就已经注定。

二是叶志超虽有骁勇善战之名,但其战绩有不少水分。淮军出身的叶志超军事生涯起于镇压太平天国时期,成名于镇压捻军战争。要知道捻军不过是平时务农,拿起刀枪作战的农民军,装备落后,不过是依仗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和兵农合一的作战方式与官军周旋,而淮军是成长历练与太平军对抗的精锐军队,且装备精良,拥有大量火器,在这样的围剿战立下战功不足为奇,为此叶志超获得清庭赐予额图浑巴图鲁(勇士)名号,后来又镇压热河朝阳金田道教有功,逐步擢升为直隶提督兼北洋防军翼长,成为淮军的重要将领,虽与刘铭传齐名,但刘铭传可是在台湾击退过法军孤拔舰队的进攻,是名副其实的名将。叶志超虽有战绩,却是在实力较弱的对手身上取得的,战绩水分不少。

三是叶志超在朝鲜的战备准备不足,初遇失败就放弃抵抗。叶志超来到朝鲜后,发现自己手里不是烫手山芋,而是一枚随时爆炸的炸弹,多次以自身有疾为由请求回国,没有得到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叶志超对备战也没有太多信心,战备不足。在日军突然发动进攻时,惊慌失措,顺势放弃抵抗逃跑也不足为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